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第1页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第2页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图中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温度条件B.恒星质量C.行星体积D.大气成分
    2、图中恒星质量越大,则“生命宜居带”与恒星的距离( )
    A.越远B.越近C.不变D.无法判断
    3、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最可能是( )
    A.金星B.火星C.木星D.海王星
    某年12月1日傍晚,金星、木星与月球一起在天宇上演“双星拱月”的美妙天象。在月球左上方不远处,金星在闪耀,而在金星右上方不远处,明亮的木星像一块宝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金星、木星与月球( )
    A.均围绕太阳公转B.均为太阳系中的天体
    C.均为行星D.均无大气层
    5、下列关于材料所涉及天体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星和木星为巨行星
    B.小行星带位于土星和木星之间
    C.水星、金星、木星、月球称为类地行星
    D.哈雷彗星公转周期为76年
    图为我国年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年太阳年辐射总量( )
    A.哈尔滨比济南多B.分布呈东多西少
    C.上海大于1200kw·h/m2D.平原比高原地区丰富
    7、只考虑自然因素,最适合和最不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的城市分别( )
    ①济南
    ②拉萨
    ③上海
    ④重庆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8、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有(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②阴雨天少,晴天更多,大气透明度好
    ③地势高,距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
    A.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B.藏南谷地的地热能
    C.高原北部的风能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我国空间科学家在2012年开始实施的“夸父计划”,由三颗卫星组成,其中A星设置在距地球150万千米的日地连线上,用来全天候监测太阳活动的发生及其伴生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0、卫星可在光球层监测到的太阳活动是( )
    A.黑子B.耀斑C.日冕D.日珥
    11、太阳活动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
    A.气候异常B.磁暴现象C.长波通信中断D.极光现象
    12、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下列要素呈正相关的是( )
    ①海拔高度
    ②地理纬度
    ③大气厚度
    ④大气透明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此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和金星中间,且连成一条直线,与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图示意部分天体及其运行轨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月”掩“金星”现象中的天体分别属于( )
    A.恒星、行星B.行星、行星C.卫星、行星D.恒星、卫星
    14、本次“月掩金星”现象发生时,月球和金星可能分别位于(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A.①圈层由干洁空气组成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16、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27日晚,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火山开始喷发,喷发产生了大量含有SO2的火山灰云。根据我国气象部门监测显示,当地时间28日该火山灰云已经离开主岛向东北方向扩散(图甲)。下面图乙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冒纳罗亚火山喷发的岩浆在地球内部迁移的顺序是( )
    A.地核—下地幔—上地幔—地壳
    B.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幔—岩石圈
    C.软流层—莫霍界面—地壳—岩石圈
    D.软流层—上地幔顶部—莫霍界面—地壳
    18、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大气圈,低层大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B.②是水圈,是各种水体组成的不连续圈层
    C.③是地壳,大陆部分较薄、大洋部分较厚
    D.④是生物圈,是地球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
    地球表面各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转换,从而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下图为四大圈层物质交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①圈层的特点是( )
    A.连续但不规则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D.由坚硬岩石组成
    20、下列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B.各圈层相互渗透
    C.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D.④圈层是最活跃的圈层
    2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直接反映的圈层有(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叠层石中记录了地球早期的生命之一——蓝细菌(最早的光合放氧菌)生活的“足迹”。左图为2016年在陵兰岛发现的叠层石(年龄约37亿年),图为地质年代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该叠层石的发现,使科学家对生命起源的研究可追溯到( )
    A.冥古宙B.太古宙C.寒武纪D.二叠纪
    23、研究显示,距今25亿年为蓝细菌繁盛时期。由此推测,此后地球的( )
    A.海洋更加广阔B.陆地普遍抬升C.温度逐渐升高D.大气变得富氧
    24、编制地质年代表,可以( )
    ①解读古老岩石的信息
    ②研究地球环境的演变
    ③探索生命起源与进化
    ④再现地球发展的历程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读“我国两地区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图甲所示地貌名称为( )
    A.河漫滩B.冲积扇C.河口三角洲D.冲积平原
    26、图乙景观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风力侵蚀D.风力沉积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一河流某季节示意图及从甲地到乙地流水堆积物平均粒径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图中信息显示出( )
    A.河流由甲地流向乙地B.丘陵山地处等温线向北凸出
    C.乙河段该季节有结冰期D.河道a处河床坡度比b处的缓
    28、近年甲地河流堆积物颗粒粒径减小,可能是该区域( )
    A.耕地面积扩大B.降水量有所增加C.植被覆盖率提高D.大力开发旅游业
    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荆江段河道截弯取直会( )
    A.增加航运里程B.增加河床淤积C.减轻洪涝灾害D.减少上游来水量
    30、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 )
    ①麋鹿保护区所在地
    ②六合垸所在地
    ③张智垸所在地
    ④永合垸所在地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二、综合读图题
    31、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________行星,离地球最远的是________行星。
    (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轨道和________轨道之间。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__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____,此天体成为该天体系统中心的原因是________。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条件。
    32、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A、B两处河谷的区别,并分析原因。
    (2)判断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3)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的影响。
    (4)描述该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三、材料分析题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左图是某城市太阳能路灯街道景观。
    材料二: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蜀犬吠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的状况,结合图示简要分析其太阳能资源状况形成的原因。
    (2)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但年太阳总辐射量比广州丰富,从自然条件考虑推广太阳能路灯条件比广州好。除太阳能路灯外,你认为兰州还可以利用太阳能发展哪些产业。
    (3)相比较化石能源,太阳能资源本身存在一些不足,如受天气影响较大、昼夜与季节差异大等。针对太阳能资源的不足,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恒星质量越大,则“生命宜居带”与恒星的距离越远,说明恒星质量越大,放射出的辐射越强,获得适中能量的距离应越远,这样才能保证行星上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A符合题意。图中显示,无论恒星质量是大还是小,都有对应的生命宜居带,因此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不是恒星质量,B错误;图中没有表明行星体积和大气成分对“生命宜居带”位置的影响,CD错误,故选A。
    2、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恒星质量越大,可居住带离恒星越远,原因是恒星质量越大,放射出的辐射越强,获得适中能量的距离应越远,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答案:C
    解析: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太阳发出的太阳辐射变得更多、更强,太阳系的生命宜居带应外移,由图可知,可能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地球公转轨道之外的木星,C正确,金星离太阳比地球更近,气温更高,太阳质量增加,金星更不可能出现生命,A错误;太阳质量增加两倍,火星温度过高,也不会出现生命,B错误,海王星离太阳距离太远,增加两倍气温也较低,没有生命出现,故选C。
    4、答案:B
    解析:金星、木星是太阳系的行星,围绕太阳公转;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公转,三者均属于太阳系,均为太阳系中的天体,B正确,AC错。金星和木星均有大气层,D错。故选B。
    5、答案:D
    解析: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金星不属于巨行星,A错。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运行轨道之间,B错。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C错。哈雷彗星公转周期为76年,D正确。故选D。
    6、答案:C
    解析:哈尔滨的太阳辐射总量为1200—1500kw·h/m2,济南太阳辐射总量为1500—1700kw·h/m2,A错误;四川盆地较少,并不是东多西少,B错误;上海的太阳辐射总量为1200—1500kw·h/m2,C正确;太阳能资源高值的中心在青藏高原,D错误。所以选C。
    7、答案:B
    解析:只考虑自然因素,太阳年辐射总量越大越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拉萨太阳辐射总量最大,②最适合;重庆位于四川盆地,太阳辐射总量最小,④最不适合,所以选B。
    8、答案:D
    解析:青藏高原太阳辐射量最大,主要是因为: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尘埃的量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②④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藏高原纬度差异较小,①错误。地势高低在日地距离上可以忽略不计,③错误。所以选D。
    9、答案:B
    解析:藏南谷地的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故B符合题意;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天然气是生物在地质历史时期固定下来的太阳辐射能,故A与题意不符;大气的运动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故与太阳能有关,故C与题意不符;水体的运动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故也与太阳能有关,故D与题意不符。所以选B。
    10、答案:A
    解析:太阳大气从里向外依次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光球层上太阳活动类型是黑子,色球层上太阳活动类型是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太阳活动类型是太阳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答案:C
    解析:研究表明,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气候异常、自然灾害有关,A不符合题目要求;太阳活动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上出现“磁暴”现象,B不符合题目要求;太阳活动发射出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甚至中断,而不是长波,C符合题目要求;太阳活动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D不符合题目要求。故选C。
    12、答案:D
    解析:海拔越高,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途经的路程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故海拔高度与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成正相关,①符合题目要求;地理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途经的路程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故地理纬度与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成负相关,②不符合题目要求;大气厚度越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越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故大气厚度与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成负相关,③不符合题目要求;大气透明度越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故大气透明度与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成正相关,④符合题目要求。故选D。
    13、答案:C
    解析:月球为地球的卫星,金星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因此上述材料中涉及的天体类型组合分别为卫星和行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答案:A
    解析:据材料“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此时月球位于地球与金星之间,且三者位置呈一直线,因此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③、①位置,A正确;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④、②位置、③、②位置时,月球不在地球和金星中间;金星和月球如果分别位于④、①位置时,月球虽然在地球、金星中间,但金星与太阳在同一方位,且三者位置不呈一直线,BCD错误。故选A。
    15、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①圈层为大气圈向上的第二圈层,应为平流层,该层的臭氧可以强烈吸收紫外线而增温,对流层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杂质组成,A错误;②圈层为地壳,地壳厚度不均,一般陆地地壳厚度大于海洋地壳,B正确;③圈层应为软流层,物质呈可塑性的固体状态,地震横波能够穿过,C错误;④圈层位于地下2900千米至5000千米处,应为外核,由于地震横波不能传播,物质并非固态,D错误。故选B。
    16、答案:C
    解析:岩石圈是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岩石圈与上地幔有交集,不是包含关系,AB错误;岩石圈的上部属于生物圈的一部分,两者密切接触,相互影响,因此两者关系密切,C正确;岩石圈的上部是地壳,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D错误。故选C。
    1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之上是上地幔顶部,再往上是莫霍界面,莫霍界面之上是地壳,故冒纳罗亚火山喷发的岩浆在地球内部迁移的顺序是软流层—上地幔顶部—莫霍界面—地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圈层的性质与特征。①是大气圈,低层大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约为78%,A正确;②是水圈,水圈中各种水体经水循环形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B错误;③是地壳,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C错误;④是上地幔,不是生物圈,D错误。故选A。
    19、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各圈层的物质交换关系可知,①圈层向其他圈层提供水、无机盐和水蒸气等,是水圈;②圈层产生降水,是大气圈;③圈层产生有机物、氧气等,是生物圈;④圈层是岩石圈。①圈层是水圈,它的主要特点是连续但不规则,A项正确;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是大气圈,即②圈层,B项错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是生物圈,即③圈层,C项错误;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是岩石圈,即④圈层,D项错误,故选A。
    20、答案:B
    解析:地球表面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各圈层有时会交错分布,A项错误、B项正确;③圈层是生物圈,生物的活动和影响范围涉及其他三个圈层,C项错误;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④圈层为岩石圈,D项错误,故选B。
    21、答案:D
    解析:“落红”来源于生物圈,“春泥”反映了岩石圈,该诗句直接反映的圈层是生物圈和岩石圈,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
    2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叠层石记录了地球早期的生命——蓝细菌生活的“足迹”。结合图中距今时间单位为百万年,发现的叠层石年龄约37亿年,即为3700百万年,处于地质年代表中太古宙(距今4000-2500百万年)。因此该叠层石的发现,使科学家对生命起源的研究可追溯到太古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3、答案:D
    解析:由材料知,蓝细菌是最早的光合放氧菌,能够放出氧气,因此会使地球上大气变得富氧,D正确;其他三个选项,由材料无法获知,ABC错误。故选D。
    24、答案:B
    解析:科学家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地壳运动和岩石年龄等,对地球历史进行划分,形成地质年代表,体现了地球的演化史。因此编制地质年代表,有助于研究地球环境的演变历史,也可以探索生命起源与进化的顺序,②③正确;但无法解读古老岩石的矿物成分、化学性质等信息,①错误;更无法直观展示和再现地球发展的历程,④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
    25、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甲处位于山前位置,河流携带物质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搬运能力下降,在出山口处堆积形成冲积扇,B正确;河漫滩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河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冲积平原位于河道两侧,ACD错误。故选B。
    26、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乙处为河口三角洲,河流搬运的物质在入海口处因地势平坦,再加上海水顶托,河流流速减慢,在入海口处堆积下来,形成三角洲,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堆积作用,B正确,与流水侵蚀、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无关,ACD错误。故选B。
    27、答案:D
    解析:越往河流下游,沉积物颗粒越小,因此图中河流由乙流向甲,A错误。图中显示,该地1月份气温为0℃左右,说明为冬季,位于北半球,甲乙河段位于0℃等温线以南,冬季温度高于0℃,河流没有结冰期,C错误。丘陵山地海拔较高,温度较低,等温线凸向低纬度方向,即向南凸出,B错误。b处位于河流凹岸,侵蚀强,河床陡,D正确。故选D。
    28、答案:C
    解析:近年甲处河流颗粒物粒径减小,说明河流搬运能力减弱,可能是该区域降水量有所减少或植被覆盖率提高,和其它因素关系不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9、答案:C
    解析:荆江段河道航运价值低,截弯取直利于通航,并非增加航运里程,A错误;荆江段河道为地上河,九曲回肠,易发生洪涝灾害,裁弯取直利于洪水下泄,利于泥沙搬运,减少河床淤积,减轻洪涝灾害,B错误,C正确;上游来水量取决于上游补给状况,与截弯取直无关,D错误。故选C。
    30、答案:C
    解析:天鹅洲故道、黑瓦屋故道、老河故道都是长江裁弯取直之前的河道,其南侧地理事物以前位于长江的南岸,北侧地理事物以前位于长江的北岸。读图可知,六合垸、永合垸曾经位于长江南岸,②④正确;麋鹿保护区位于老河故道和天鹅洲故道之间,最可能位于长江以北,①错误;张智烷虽然位置偏南,但是位于长江河道的北侧,③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1、答案:(1)水星;海王星
    (2)火星;木星
    (3)两;太阳系;太阳;太阳的质量巨大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地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解析:(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八大行星由近及远排序是水星、金星、地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离地球最远的海王星。
    (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3)图示宇宙空间有太阳系,行星系两级天体系统,较高级别的是太阳系。由于太阳质量巨大,引力强,吸引行星绕它公转,太阳成为中心天体。
    (4)有利宇宙环境是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光照,图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32、答案:(1)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呈“V”形。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河床横剖面呈槽形。
    (2)冲积扇。成因: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变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冲积扇。
    (3)变化:林地、草地减少,耕地增加。影响: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4)沿河、沿海岸分布。原因:地形平坦,有利于建设交通线,发展聚落
    解析:(1)A河谷和B河谷处于河流的不同河段,受到的侵蚀方式不同,发育的河谷形态不同。A河谷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落差大,水流急,以下蚀作用和溯源侵蚀作用为主,河谷不断变深,发育出“V”形河谷;B河谷位于河流下游,流速减慢,河流水量增大,以向河流两侧侵蚀为主,河谷展宽,河床横剖面呈槽形。
    (2)C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变慢,河流的搬运能力减弱,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呈扇形散开。
    (3)结合图例,对比两图中的农业用地分布可知,2009年与1949年相比,林地、草地减少,耕地增加。林地、草地减少,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水中含沙量增加,泥沙在河口地区堆积量增加,从而使得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主要沿河、沿海岸分布。沿河沿海地区地形平坦,适宜建设交通线,发展城镇。
    33、答案:(1)四川盆地降水多,空气中水汽含量大;盆地地形不利于水汽扩散,雨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日照时数较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太阳能资源贫乏。
    (2)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太阳能温室、利用太阳能发展高耗能工业,如大数据处理中心等
    (3)采取措施:光伏发电并入电力输送网络,促进光电的跨区域、远距离输送;建设产储输一体能源基地,大力发展锂电池等储能技术;适当建设抽水蓄能电站,使电力稳定;光伏发电与水电、风电等并举,促进电流稳定等;调整耗能工业工作时间(如适当延长白天、夏季工作时间)。
    解析:(1)“蜀犬吠日”反映出四川盆地太阳辐射量较小,原因主要从地形、天气状况角度分析,从天气状况看,四川盆地处在东部季风气候区降水多,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从地形角度看,盆地地形不利于水汽扩散,雨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且盆地地形易被遮挡,日照时数较少,综合可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太阳能资源贫乏。
    (2)太阳能能够提供较多能源,适宜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用于发电、太阳能温室保障农作物光热条件、利用太阳能发展高耗能工业,如大数据处理中心等
    (3)太阳能资源分布不均匀,可以采取光伏发电并入电力输送网络,促进光电的跨区域、远距离输送,将能源输送到需求量大的区域;发展电力储存设备,建设产储输一体能源基地,大力发展锂电池等储能技术或者适当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用电低谷期储电,用电高峰期发电,使电力稳定;针对发电不稳定的情况,可以将光伏发电与水电、风电等并举,促进电流稳定等,调整耗能工业工作时间(如适当延长白天、夏季工作时间),错峰用电。

    相关试卷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共6页。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6页。

    2024武汉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武汉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爬行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演化,本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火山灰弥漫在空中,会导致该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