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综合素养检测鲁科版选择性必修3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38275/0-17011893135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综合素养检测鲁科版选择性必修3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38275/0-170118931359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综合素养检测鲁科版选择性必修3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38275/0-170118931362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烃第3节烃第3课时苯苯的同系物及其性质课时作业鲁科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烃综合素养检测鲁科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第1课时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课时作业鲁科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第2课时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的应用__卤代烃的性质和制备课时作业鲁科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第1课时醇课时作业鲁科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节 烃课后复习题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也包含大量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语“甘之如饴”中的“饴”是麦芽糖,说明我国较早就开始利用多糖化合物
B.1877年出版的《中国》中记载的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世本》中“少康作秫酒”涉及淀粉彻底水解最终生成乙醇的过程
D.《西京杂记》中记载的南越向汉朝进贡的蜡烛(牛油制成)是各种烃的混合物
2.油纸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天工开物》中写道:“凡糊雨伞与油扇,皆用小皮纸”,这里的皮纸主要是指桑皮和山桠皮。通常油纸伞的制作工艺主要经历备料、制伞骨架、制伞面、伞面绘图、装饰等几个步骤。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桑皮和山桠皮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B.桐油由桐树种子压榨而得,属于油脂
C.绘图颜料石绿——孔雀石的主要成分碱式碳酸铜为复盐
D.桐油在空气中发生物理变化变稠变干
3.下列几种有机物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则符合要求的C5H10O2的结构有( )
A.1种B.2种C.4种D.5种
4.百服宁口服液为解热镇痛药,主要用于治疗头痛、发烧等病症。其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8H10NO2
B.该有机化合物属于α氨基酸
C.该有机化合物属于ɑ氨基酸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D.该有机化合物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5.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6H13O5
B.该物质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1m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mlBr2
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
6.下列化学反应的产物中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
①CH3CH2CH2Br在碱性溶液中水解 ②甲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Cl2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③2氯丁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反应 ④在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⑤异戊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⑤
7.溴化苄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工业原料,可由苯甲醇为原料合成,实验原理及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先加热至反应温度,然后从冷凝管接口b处通水
B.该实验适宜用热水浴加热
C.浓硫酸的作用可能为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D.反应液可按下列步骤分离和纯化:静置→分液→水洗→纯碱洗→水洗→干燥→减压蒸馏
8.化合物M是有芳香气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以油脂与D为主要原料,按如图所示路线合成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D中含有相同的官能团,二者互为同系物
B.M不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C.上述合成路线中包含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
D.有机物D只有1种结构
9.
为纪念瑞士化学家Reichstein首次合成维生素C,瑞士曾发行了一枚印有维生素C分子(C6H8O6)球棍模型的邮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结构中包含一个五元碳环
B.从结构上来看,维生素C不溶于水
C.维生素C分子中只有羟基和酯基两种官能团
D.维生素C能与氢气、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10.下列有机合成设计中所涉及的反应类型有误的是( )
A.由乙醇制备乙二醇:第一步发生消去反应,第二步发生加成反应,第三步发生水解反应
B.由2氯丙烷合成1,2丙二醇:第一步发生消去反应,第二步发生加成反应,第三步发生取代反应
C.由1溴丁烷制1,3丁二烯:第一步发生消去反应,第二步发生加成反应,第三步发生消去反应
D.由乙醇制乙二酸乙二酯:第一步发生消去反应,第二步发生加成反应,第三步发生水解反应,第四步发生氧化反应,第五步发生酯化反应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以淀粉为基本原料可制备许多物质,例如: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是糖类物质,有甜味,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反应③是消去反应,反应④是加聚反应,反应⑤和⑥是氧化反应
C.乙烯、聚乙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均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D.反应①和②都是水解反应
12.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m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m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时,最多消耗6mlO2
B.当m=6时,该有机物遇到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当m=8时,该有机物不一定能被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
D.当m=10时,该有机物不一定是丁醇
13.分子式为C9H18O2的有机物A有下列变化:
其中B、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C和E互为同系物
B.符合题目条件的A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D能发生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还原反应
D.符合题目条件的B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4.E苯酮是合成烯酰吗啉原药的重要中间体,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E苯酮中的含氧官能团有酮羰基和酯基
B.可用FeCl3溶液检验C中是否残留B
C.化合物F的结构简式为
D.E苯酮能发生还原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15.头孢羟氨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被人体吸收的效果良好,疗效明显,且毒性极小,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多种疾病的治疗。下列对头孢羟氨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头孢羟氨苄的化学式为C16H19N3O6S
B.1ml头孢羟氨苄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和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4mlNaOH和3mlBr2
C.一定条件下,1ml头孢羟氨苄最多可与7mlH2发生反应
D.头孢羟氨苄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16.(11分)Ⅰ.某多肽的化学式为C42H65N11O9,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以下三种氨基酸:
(1)该多肽为 肽。
(2)该多肽水解后能生成 个赖氨酸。
Ⅱ.已知酪氨酸是一种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氨基酸,它的结构简式如下:
(3)在酪氨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有 种。
①属于氨基酸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②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
③氨基(—NH2)不与苯环直接相连。
(4)写出酪氨酸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13分)丙烯酸正丁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制取少量的丙烯酸正丁酯的反应为CH2===CHCOOH+CH3CH2CH2CH2OHeq \(,\s\up7(浓硫酸),\s\d5(△))CH2===CHCOOCH2CH2CH2CH3+H2O。可能用到的信息: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向图甲所示装置的仪器A中加入30.0mL正丁醇、7.2mL丙烯酸、0.6mL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组装好仪器,并预先在分水器内加入一定量水。缓慢加热仪器A,控制温度在120℃左右,回流50min左右,不断放出分水器下层的水,保持水层高度略低于支管口,直至反应基本完成。
步骤2: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40mL水、20mL饱和Na2CO3溶液和40mL水洗涤;分液后取上层油状液体,再用无水MgSO4固体处理后蒸馏,收集146℃左右的馏分,得到丙烯酸正丁酯9.4g。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参照高中常见仪器填写),仪器B中冷凝水的进水口为 (填“下”或“上”)口。
(2)步骤1中为了提高原料利用率,得到更多产物,本实验采取的措施是 (从实验装置的角度解答);浓硫酸的作用是 。
(3)步骤1中反应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
(4)步骤2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前先进行水洗的目的是 。MgSO4固体的作用是 。
(5)步骤2中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蒸馏,空白处使用的仪器为 (填“a”“b”或“c”)。
(6)本实验的产率是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8.(10分)油脂A的结构如图所示,—C17H35和—C17Hx都是高级脂肪酸的烃基(呈链状)。回答下列问题:
(1)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较多的高级脂肪酸的名称是 。
(2)A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主要原因是 。
(3)A的油脂类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C17H35和—C17Hx内部结构的变化),由A组成的油脂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
(4)若A中高级脂肪酸的烃基都是—C17H35,油脂A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若A中高级脂肪酸的烃基都是—C17Hx,油脂A在通常状况下是液体。从分子的组成与结构来说,油脂在通常状况下的状态与 有关。
(5)若—C17Hx中有一个碳碳双键,则A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碱是NaOH)的高级脂肪酸盐是 (填化学式)。
19.(12分)以淀粉和油脂为原料,制备某些物质,相关转化如图所示。
已知:反应⑤生成D、E、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1mlE可与1mlH2发生反应。请回答:
(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 ,C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淀粉、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
B.C和D属于同系物,M和N也属于同系物
C.上述①~⑥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③⑤⑥
D.B、E分子中含有不同官能团,二者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写出N的一种结构简式: 。C与F按不同的比例,还可以生成另外两种物质X、Y,且相对分子质量:X
20.(14分)有机物A(C11H12O2)可调配果味香精。可用均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物B和C为原料合成A。
(1)B蒸气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23倍,B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3,有机物B的分子式为 。
(2)有机物C的分子式为C7H8O,C能与钠反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的结构简式为 ,C与苯酚是否互为同系物: (填“是”或“否”)。
(3)已知两个醛分子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用B和C为原料按如下路线合成A:
①上述合成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有 (填序号)。
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消去反应d.氧化反应
②F的结构简式为 。
③写出G和B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
④F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的F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不考虑立体异构)。
第2章 综合素养检测
1.答案:B
解析:麦芽糖属于二糖,不是多糖化合物,A项错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项正确;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再发酵生成乙醇,C项错误;牛油是油脂,不是烃,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树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而不是蛋白质,A错误;桐油由桐树种子压榨而得,属于油脂,B正确;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盐,盐中的阳离子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时为复盐,孔雀石的主要成分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不是复盐,是碱式盐,C错误;一般来说,油脂在常温下的物理状态由其结构的不饱和度决定,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通常呈固态,称为脂肪,而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通常呈液态,称为油,植物油中含碳碳双键,故常温下为液态,桐油在空气中变稠变干,说明碳碳双键被破坏,发生了化学变化,D错误。
3.答案:C
解析:根据C5H10O2能在碱性条件水解生成A、B则C5H10O2为酯,B与新制Cu(OH)2悬浊液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C5H10O2为甲酸酯,A为4个碳原子的醇,丁醇有4种同分异构体,则符合要求的C5H10O2的结构有4种。
4.答案:D
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9NO2,A项错误;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不含氨基、羧基,因此不属于氨基酸,B项错误;该有机化合物属于α氨基酸的同分异构体只有共1种,C项错误;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因此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可知,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2O5,A错误;汉黄芩素中含有酚羟基,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正确;汉黄芩素中含酚羟基,苯环上酚羟基的邻位氢原子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则1m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mlBr2,C错误;汉黄芩素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的碳碳双键、酮羰基分别转化为饱和碳原子、羟基,官能团种类减少2种,D错误。
6.答案:D
解析:①CH3CH2CH2Br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得到CH3CH2CH2OH,所得产物只有一种,错误;②甲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Cl2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Cl原子一般取代甲基邻位或对位上的氢原子,所得产物存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情况,正确;③2氯丁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丁烯和2丁烯,所得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情况,正确;④苯甲酰胺在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苯甲酸和氨,所得产物不存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情况,错误;⑤异戊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可发生1,2加成或1,4加成,生成BrCH2CBr(CH3)CH===CH2、CH2===C(CH3)CHBr—CH2Br或BrCH2C(CH3)===CHCH2Br,三种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故选D。
7.答案:A
解析:HBr易挥发,为防止加热时产生的HBr挥发损失,应先从冷凝管接口b处通水,再加热装置至反应温度,故A错误;该实验要求反应温度较准确且在100℃内,适宜用热水浴加热,以便控制温度,故B正确;从化学方程式可知,浓硫酸作催化剂,产物中有水,通过浓硫酸吸水,可使反应进行更彻底,故C正确;由题中信息可知,反应液经水洗可溶解反应物中的醇类,碱洗可除去氢溴酸,再水洗除去碱和盐类,可按下列步骤分离和纯化:静置→分液→水洗→纯碱洗→水洗→干燥→减压蒸馏,故D正确。
8.答案:C
解析:A是油脂的水解产物之一,由A的分子式可知,A为,M是有芳香气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结合C与D生成M的反应条件及D的分子式可知,D为醇类物质,A和D中都含有—OH,但二者不互为同系物,A项错误;结合B的分子式可知,C为HCOOH,则M为HCOOCH2CH2CH3或HCOOCH(CH3)2,该有机物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B项错误;油脂的水解反应、酯化反应均为取代反应,A→B、B→C的反应均为氧化反应,C项正确;D的结构有CH3CH(OH)CH3、CH3CH2CH2OH,共2种,D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为,其中不含五元碳环,A项错误;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能溶于水,B项错误;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羟基、碳碳双键、酯基三种官能团,C项错误;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酯基,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D项正确。
10.答案:C
解析:由乙醇制备乙二醇,乙醇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最后1,2二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二醇,A项正确;由2氯丙烷合成1,2丙二醇,2氯丙烷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最后1,2二溴丙烷发生水解(取代)反应生成1,2丙二醇,B项正确;由1溴丁烷制1,3丁二烯,1溴丁烷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丁烯,1丁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溴丁烷,2溴丁烷再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丁烯,然后2丁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3二溴丁烷,最后2,3二溴丁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3丁二烯,C项错误;由乙醇制乙二酸乙二酯,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再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二醇,乙二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二酸,最后乙二醇与乙二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二酸乙二酯,D项正确。
11.答案:B
解析:淀粉与纤维素均为多糖,本身无甜味,分子式均为(C6H10O5)n,但二者的n值不固定,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聚乙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C项错误;反应②是葡萄糖转化成乙醇,不属于水解反应,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m可取的最大值为10,故消耗的氧气最多为(4+eq \f(10,4)-eq \f(1,2)) ml=6ml,A项正确;当m=6时,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6O,有机物中不含酚羟基,遇氯化铁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B项错误;当m=8时,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8O,可能为醛也可能为酮,若为酮则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不反应,C项正确;当m=10时,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10O,可能为醇也可能为醚,D项正确。
13.答案:BC
解析:由题意可推知B为C5H11OH,C为C3H7COOH,D为C4H9CHO,E为C4H9COOH,则C与E互为同系物,A项正确;C可能为CH3CH2CH2COOH或CH3CH(CH3)COOH,B可能为CH3CH2CH2CH2CH2OH、CH3CH2CH(CH3)CH2OH、HOCH2CH2CH(CH3)CH3或CH3C(CH3)2CH2OH,故A共有8种,B项错误、D项正确;D为醛,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酸,也可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醇,C项错误。
14.答案:AD
解析:由E苯酮的结构简式可知,E苯酮中的含氧官能团为醚键、酮羰基,A项错误;B属于酚,能和氯化铁溶液反应显出颜色,C不与FeCl3溶液反应,所以可以用氯化铁溶液检验C中是否残留B,B项正确;对比C和E苯酮的结构简式并结合F的分子式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C项正确;E苯酮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项错误。
15.答案:AB
解析:根据头孢羟氨苄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化学式为C16H19N3O6S,A项正确;酚羟基、—COOH及酰胺基均能与NaOH反应,酚羟基所连碳原子的两个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可被Br原子取代,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则1ml头孢羟氨苄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和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4mlNaOH和3mlBr2,B项正确;苯环、碳碳双键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酰胺基和羧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氢气加成,则在一定条件下,1ml头孢羟氨苄最多消耗4mlH2,C项错误;头孢羟氨苄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在空气中可被氧化,不能稳定存在,D项错误。
16.答案:Ⅰ.(1)八 (2)3
Ⅱ.(3)11
(4)+2NaOH―→+2H2O
解析:Ⅰ.(1)根据该多肽水解后的产物可知,形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分子中都只含一个羧基,则根据该多肽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的数目可确定该多肽是由几个氨基酸形成的。该多肽的化学式为C42H65N11O9,一个该多肽分子中含有9个氧原子,减去多肽端位羧基中含有的2个氧原子,还剩下7个氧原子,则该多肽分子中含有7个肽键,故该多肽由8个氨基酸反应得到,该多肽为八肽。
(2)赖氨酸分子中含有2个氨基,由(1)分析可知,该多肽分子中含有7个肽键,每个肽键含有1个氮原子,则除了肽键和端位氨基含有的氮原子外,多出的氮原子的个数为11-7-1=3,则该多肽水解后能生成3个赖氨酸。
Ⅱ.(3)保持酪氨酸苯环上两个取代基的结构不变,移动取代基的位置,除了酪氨酸外还可得到2种有机物(两个取代基分别位于邻位和间位);保持酪氨酸苯环上—OH不变,将另一个取代基的结构变为—CH(NH2)CH2COOH、在苯环上移动新的取代基和羟基又可形成9种有机物(两个取代基分别位于邻位、间位和对位),故在酪氨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题述三个条件的有11种。
17.答案:(1)双颈烧瓶 下
(2)利用分水器,只分离出水,促进反应正向进行 催化剂和吸水剂
(3)分水器内水层液面不再升高
(4)除去硫酸、丙烯酸 干燥丙烯酸正丁酯
(5)a
(6)70
解析:(1)根据图示及题设中的提示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双颈烧瓶;为增强冷凝效果,冷凝水应“低进高出”,仪器B中冷凝水的进水口为下口。
(2)反应为可逆反应,本实验加装了分水器,只分离出水,促进反应正向进行,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得到更多产物;由题给反应知,反应中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丙烯酸正丁酯方向移动,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
(3)反应有水生成,若分水器内水层液面不再升高即不再有水生成,说明反应基本完成。
(4)硫酸、丙烯酸易溶于水,步骤2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前先进行水洗的目的是除去硫酸、丙烯酸。MgSO4固体能和水反应生成MgSO4·7H2O,故MgSO4固体是干燥剂,作用是干燥丙烯酸正丁酯。
(5)步骤2中为蒸馏装置,蒸馏需用到直形冷凝管,使用的仪器为a。
(6)正丁醇的物质的量是eq \f(30×0.81,74)ml≈0.33ml、丙烯酸的物质的量是eq \f(1.05×7.2,72)ml=0.105ml,正丁醇过量,理论上生成丙烯酸正丁酯的物质的量是0.105ml,实际得到丙烯酸正丁酯的质量为9.4g,本实验的产率是eq \f(9.4g,0.105ml×128g·ml-1)×100%≈70%。
18.答案:(1)硬脂酸
(2)A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3)1 纯净物
(4)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的烃基的饱和程度
(5)C17H35COONa、C17H33COONa
解析:(2)A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C17Hx是不饱和烃基,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3)A的油脂类的同分异构体有A分子是一种结构和组成都确定的分子,故由A组成的油脂为纯净物。
(4)油脂在通常状况下的状态与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的烃基的饱和程度有关,饱和程度高的油脂通常呈固态,饱和程度低的油脂通常呈液态。
19.答案:(1)C6H12O6 羧基
(2)CD
(3) C9H14O6
(4)C17H35COOH+CH3CH2OHeq \(,\s\up7(浓硫酸),\s\d5(△))C17H35COOCH2CH3+H2O
解析: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故A为CH3CH2OH,则B为CH3CHO,C为CH3COOH;油脂甲的分子式为C57H108O6,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F(C3H8O3)和高级脂肪酸E、D(D、E、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且E与H2反应可生成D,故D、E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均为18个,已知1mlE可与1mlH2发生反应,故1个E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故D为C17H35COOH,E为C17H33COOH;D与A反应的产物M为C17H35COOCH2CH3,F与C(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N,N中含有7个碳原子,则丙三醇分子中只有两个羟基参与酯化反应,故产物N的结构简式为
(2)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项错误;1个M分子中含有1个酯基,1个N分子中含有2个酯基,二者不互为同系物,B项错误;③⑥是酯化反应(取代反应),⑤是水解反应(取代反应),①②属于氧化反应,④属于加成反应,C项正确;B分子中含有醛基,E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二者所含官能团不同,但醛基和碳碳双键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从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项正确。
(3)N的结构简式为或。C与F按不同的比例,生成的酯的分子中可以含有1个酯基、2个酯基或3个酯基,相对分子质量:X
(2) 否
(3)①a、b、c、d ②
③+CH3CH2OHeq \(,\s\up7(浓硫酸),\s\d5(△))+H2O
④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B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3,故B的分子式为C2H6O。
(2)根据题给有机物C的信息可知,C中不含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含苯环和醇羟基,不含酚羟基,所以C为苯甲醇,苯甲醇与苯酚不互为同系物。
(3)由B的分子式、C的结构简式及转化关系可知,B为乙醇,D为乙醛,E为苯甲醛,F为,H为,G为,A为,该合成过程中涉及氧化、加成、消去、取代反应。④F的分子式为C9H10O2,符合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有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在水中的溶解性
丙烯酸
72
1.05
141
溶
正丁醇
74
0.81
117
微溶
丙烯酸正丁酯
128
0.90
146
难溶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第3节 烃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第3节 烃精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4节 羧酸 氨基酸和蛋白质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4节 羧酸 氨基酸和蛋白质课后复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3节 醛和酮 糖类和核酸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3节 醛和酮 糖类和核酸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