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第1页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第2页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70℃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初中生跑100m约需7s
    2.(3分)小明在作文中写道:“我坐在奔驰的火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 )
    A.火车、地面、椅背B.椅背、火车、地面
    C.地面、椅背、火车D.都是地面
    3.(3分)由图中轮船和码头上的红旗飘扬,可以判定轮船是( )
    A.靠近码头B.可能静止
    C.远离码头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3分)如图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A.B.C.D.
    5.(3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学生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6.(3分)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听到3下声音,这三下声音按听到的顺序先后依次是由下列物质传播的( )
    A.钢,水,空气B.钢,空气,水
    C.水,空气,钢D.空气,水,钢
    7.(3分)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
    A.米/秒B.千米/小时C.厘米/分钟D.码
    8.(3分)关于声的利用,下列实例中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利用雷达倒车
    B.用B超做检查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D.收听广播
    9.(3分)学校进行校园改造,导致外面有很大的施工噪声,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噪声干扰( )
    A.关闭教室窗户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老师讲话声音再大一些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0.(3分)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
    (多选)11.(3分)下列有关测量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
    B.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C.同一把刻度尺按正确方法多次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目的是减小误差
    D.用皮卷尺测量跳远比赛成绩时,若皮卷尺拉得太紧,测量值会偏大
    (多选)12.(3分)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
    B.北方冬天植物上的雾凇
    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D.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3.(4分)有一种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暗语才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主要是依靠声音的 来辨别主人;中国传统中医中“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利声波能传递 。
    14.(4分)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长度是 cm。
    15.(4分)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 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 为参照物。
    16.(4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曲调宛转悠扬.文艺晚会上的歌声是由演唱者的声带 产生的,是通过 传入现场观众耳中的。
    17.(4分)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把 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
    18.(4分)单位换算:
    2m= cm;
    54km/h= m/s。
    19.(6分)民间谚语“霜前冷,雪后寒”,其意思是秋冬的晚上,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霜:下雪后,雪 成水(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 热,使周围温度下降。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20.(8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龙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而产生的;
    (2)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声音马上消失这是因为 ;
    (3)如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音叉也会发声,这说明了 。
    (4)如图丙,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桌面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观察不到桌面的振动。为了能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
    21.(6分)如图八年级(2)班物理活动小组成员在探究声音能否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中传播时的一些场景。
    (1)甲图一个同学敲桌子,另一个同学耳朵贴着桌子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在 中能传播;
    (2)乙图将音乐芯片放入水中,同学们都能听到音乐声,说明 能够传声;
    (3)丙图中当向外不断地抽气时,闹钟的“嘀嘀声”在逐渐地减弱,说明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
    22.(8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 (选填“A”、“B”或“C”)的位置。
    (2)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冰的温度为 ℃。
    (3)如图丙,分析图象可知,第7min时冰处于 态;冰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
    23.(6分)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达到B点和C点的时间
    (1)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2)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他的做法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四、计算题(6分)
    24.(6分)利用超声波可测海洋深度,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103米/秒,若我国深海探测器某次下潜到水面下500米深处静止时发出信号,静待6秒钟后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声波
    (1)探测器此时到海底的距离是多少?
    (2)若探测器平均下潜速度为2.5米/秒,从水面潜到海底需要多长时间?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1~10题为单选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第11、12题为双选题,选对但少选得2分,错选得0分。)
    1.(3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70℃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初中生跑100m约需7s
    【解答】解:
    A、洗澡水的温度比人体温度略高;故A不符合实际;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声音中的传播速度为0;
    C、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般,故C符合实际;
    D、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在15s左右,就连世界百米冠军的成绩也在9s以上。
    故选:C。
    2.(3分)小明在作文中写道:“我坐在奔驰的火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 )
    A.火车、地面、椅背B.椅背、火车、地面
    C.地面、椅背、火车D.都是地面
    【解答】解:
    火车相对于地面位置不断变化,若选地面为参照物;
    “静靠”被研究的物体是小明,小明是静止的,小明和椅背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小明是静止的;
    “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是以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
    故选:C。
    3.(3分)由图中轮船和码头上的红旗飘扬,可以判定轮船是( )
    A.靠近码头B.可能静止
    C.远离码头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解:假设图中方位是左西右东,由码头上红旗的飘动情况可以确定此时刮的风是西风,说明船是向东行驶,并且船速大于风速。
    故选:A。
    4.(3分)如图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A.B.C.D.
    【解答】解:图A、图C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底,故图ACD都错误,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故选:B。
    5.(3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学生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解答】解:
    A、露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故A错误;
    B、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故B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C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
    故选:B。
    6.(3分)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听到3下声音,这三下声音按听到的顺序先后依次是由下列物质传播的( )
    A.钢,水,空气B.钢,空气,水
    C.水,空气,钢D.空气,水,钢
    【解答】解:
    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声音会在钢管,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最后是在气体中,第一次是通过钢管传播的,第三次是通过空气传播的、BCD错误。
    故选:A。
    7.(3分)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
    A.米/秒B.千米/小时C.厘米/分钟D.码
    【解答】解:A、米/秒是速度的国际单位;
    B、千米/时是速度的常用单位;
    C、厘米/分是速度常用单位;
    D、码是长度的单位。
    故选:A。
    8.(3分)关于声的利用,下列实例中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利用雷达倒车
    B.用B超做检查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D.收听广播
    【解答】解:ABD、利用雷达倒车,收听广播都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故C与其他三个不同。
    故选:C。
    9.(3分)学校进行校园改造,导致外面有很大的施工噪声,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噪声干扰( )
    A.关闭教室窗户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老师讲话声音再大一些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解答】解:A、关闭教室窗户可以有效的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学生戴耳罩虽然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不是合理的办法;
    C、老师讲话声音大并不会降低噪声对学生的上课的干扰;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声音的大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3分)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
    【解答】解: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故选:C。
    (多选)11.(3分)下列有关测量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
    B.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C.同一把刻度尺按正确方法多次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目的是减小误差
    D.用皮卷尺测量跳远比赛成绩时,若皮卷尺拉得太紧,测量值会偏大
    【解答】解:A、刻度尺读数时,故A正确;
    B、测量时不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是错误,故B错误;
    C、同一把刻度尺按正确方法多次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故C正确;
    D、用被拉紧了的皮卷尺测量跳远成绩时,会造成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故选:AC。
    (多选)12.(3分)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
    B.北方冬天植物上的雾凇
    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D.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解答】解:A.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汽化吸热;
    B.北方的冬天,凝华放热;
    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吸热;
    D.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液化放热。
    故选:A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3.(4分)有一种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暗语才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主要是依靠声音的 音色 来辨别主人;中国传统中医中“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利声波能传递 信息 。
    【解答】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谁在说话,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主人的、闻、问、切”中的“闻”就是利声波能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音色,信息。
    14.(4分)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 ,物体长度是 4.20 cm。
    【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5cm=1mm;物体左侧与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20cm。
    故答案为:1mm;4.20。
    15.(4分)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 云 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 月亮 为参照物。
    【解答】解:月亮躲进云里,被研究的物体是月亮,说明月亮是运动的,所以选择云为参照物;
    乌云遮住了月亮,被研究的物体是乌云,说明乌云是运动的,所以选择月亮为参照物。
    故答案为:云;月亮。
    16.(4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曲调宛转悠扬.文艺晚会上的歌声是由演唱者的声带 振动 产生的,是通过 空气 传入现场观众耳中的。
    【解答】解:(1)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由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17.(4分)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热胀冷缩 的规律制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把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
    【解答】解:(1)常用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
    (2)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冰水混合物。
    18.(4分)单位换算:
    2m= 200 cm;
    54km/h= 15 m/s。
    【解答】解:2m=2×100cm=200cm;
    54km/h=54×m/s=15m/s。
    故答案为:200;15。
    19.(6分)民间谚语“霜前冷,雪后寒”,其意思是秋冬的晚上,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 形成霜:下雪后,雪 熔化 成水(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 吸 热,使周围温度下降。
    【解答】解:天气特别冷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霜;当温度升高时,发生的是熔化过程,所以会感觉比较冷。
    故答案为:凝华;熔化;吸。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20.(8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龙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振动 而产生的;
    (2)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声音马上消失这是因为 振动停止 ;
    (3)如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音叉也会发声,这说明了 声音可以在空气在传播 。
    (4)如图丙,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桌面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观察不到桌面的振动。为了能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在桌面是放一些小纸屑 。
    【解答】解:(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2)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声音马上消失这是因为振动停止;
    (3)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音叉也会发声,这说明了声音可以在空气在传播。
    (4)小龙同学用手使劲敲桌面,桌面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为了能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故答案为:(1)振动;(2)振动停止;(4)在桌面是放一些小纸屑。
    21.(6分)如图八年级(2)班物理活动小组成员在探究声音能否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中传播时的一些场景。
    (1)甲图一个同学敲桌子,另一个同学耳朵贴着桌子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在 固体 中能传播;
    (2)乙图将音乐芯片放入水中,同学们都能听到音乐声,说明 液体 能够传声;
    (3)丙图中当向外不断地抽气时,闹钟的“嘀嘀声”在逐渐地减弱,说明声音在 真空 中不能传播。
    【解答】解:(1)甲图一个同学敲桌子,另一个同学耳朵贴着桌子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在固体中能传播;
    (2)乙图将音乐芯片放入水中,同学们都能听到音乐声;
    (3)丙图中当向外不断地抽气时,闹钟的“嘀嘀声”在逐渐地减弱。
    故答案为:(1)固体; (2)液体。
    22.(8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 C (选填“A”、“B”或“C”)的位置。
    (2)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冰的温度为 ﹣3 ℃。
    (3)如图丙,分析图象可知,第7min时冰处于 固液共存 态;冰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保持不变 。
    【解答】解:(1)实验时,应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组装实验器材;
    (2)图乙中,温度计的1℃,所以温度计的读数为﹣3℃;
    (3)由图丙知,冰的熔化时间范围为3min~8min,冰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此时冰处于固液共存态,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C;(2)﹣3;保持不变。
    23.(6分)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达到B点和C点的时间
    (1)图中AB段的路程sAB= 40.0 cm。如果测得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25 cm/s。
    (2)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他的做法 不合理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解答】解:(1)小车运动距离sAB=80.0cm﹣40.0cm=40.6cm,tAB=1.6s,
    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25cm/s;
    (2)小车从斜面滑下做加速直线运动,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故答案为:(1)40.2;25。
    四、计算题(6分)
    24.(6分)利用超声波可测海洋深度,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103米/秒,若我国深海探测器某次下潜到水面下500米深处静止时发出信号,静待6秒钟后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声波
    (1)探测器此时到海底的距离是多少?
    (2)若探测器平均下潜速度为2.5米/秒,从水面潜到海底需要多长时间?
    【解答】解:已知声波的速度v=1.5×108m/s,声波传播的时间t=6s1=500m,
    (1)声波所传播的路程s8=vt=1.5×107m/s×6s=9000m;
    探测器此时到海底的距离:s3=s2=×9000m=4500m;
    (2)此处海洋深度s=s1+s5=500m+4500m=5000m,
    探测器从水面潜到海底需要的时间t′===2000s。
    答:(1)探测器此时到海底的距离是4500米;
    (2)若探测器平均下潜速度为3.5米/秒,从水面潜到海底需要2000s时间。

    相关试卷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关于磁场与磁感线的描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八上物理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八上物理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的蜡烛烛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4页,四道大题,用铝壶在天然气灶上烧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电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下面关于电压表使用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