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试卷
      语文试题.docx
    • 答案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语文试题第1页
    语文试题第2页
    语文试题第3页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2页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语文试题docx、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 B(推断不当)
    3. B(第⑦段的中心观点是诗歌的教育作用,即“欣赏诗歌能引起感情共鸣,获得启迪”,与B项“兴观群怨说”体现的诗歌的德教功能相合;A项谈诗歌的起源;C项谈文学创作的要求;D项强调“欣赏诗歌可以不求甚解”)
    4.①讲述自己赏读《长干曲》的亲身经历来阐释“再创造”,浅易自然。②选取《枫桥夜泊》《夜雨寄北》等熟知易懂的诗歌为例,便于读者理解。③选用“泡”“猜”等贴近生活的词语,寓深奥的道理于日常生活中。(4分。每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得满分)
    5.①诗歌高度精炼(极精约概括),需通过想象再现诗歌形象。如“枯藤老树昏鸦”只排列名词,赏读时需再现“苍老的树上枯藤缠绕,乌鸦在黄昏时纷纷归巢”的画面。
    ②诗歌的特点在抒情,需要通过想象感受诗人的情感活动。如“天涯”不是客观方位,而是心理距离,蕴含离家遥远、思家难归的愁绪。
    ③诗歌语言不连贯、跳跃性强,需通过想象加以填补。如前两句诗人写的是羁旅途中看到的村庄,脑海中浮现出的是自己千里之外的家乡,填补空间跨度后才能体会羁旅情思。
    (6分。每点3分,任答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答案 B
    解析 “但炊事员厨艺高超,能将普通的食材变成美食”理解错误,这一描写突出了粮食来之不易,战士们饥饿的程度。
    7.答案 A
    解析 B项文中没有外貌描写。C项“大量对话也弱化了情节的连贯性”错。D项应是全知视角。
    8.答案 ①照应前文“雨又下起来了”,点明天气恶劣,条件艰苦。②表明军令如山,战士们在大雨中保持站立的军姿,渲染了即将作战的紧张气氛,衬托了战士们坚韧无畏的军人风范。
    9.答案 ①作者善于在艰难的环境、尖锐的矛盾中彰显革命战士坚韧刚毅、以大局为重、牺牲小我的壮丽灵魂。如陈旅长忍受饥饿,坚持把粮食让给第一连的战士;周大勇只喝稀饭,把肉偷偷地送给首长等。②作者善于在紧张的作战环境中创设轻松诙谐的氛围,体现了英雄战士富有诗意、情趣的灵魂,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如战士们对宁金山头上的疙瘩开玩笑、周大勇与警卫员的调侃等。
    10.C 11.D 12.B
    13.(1)带领八百轻骑勇士,远离卫青大军几百里去上阵杀敌,斩首的敌人和捕获的俘虏极多。
    (2)于是(他)让浑邪王单独乘驿车先到皇帝巡行的住处,又率浑邪王的部众渡过黄河。
    14.①霍去病年轻时就身居高位,地位尊贵不能体恤士卒。
    ②生活骄奢,他率军出征时,即使把剩余的精米肥肉统统丢弃,也不体恤忍饥挨饿的士兵。
    ③塞外作战,士卒乏粮,他却自顾玩乐。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浑邪王就和休屠王等人商量投降汉朝,派人先约汉方代表在边境上商谈。这时,大行令李息正准备在黄河岸边筑城,俘获浑邪王使者,立刻派人乘车报告皇帝。
    “降汉”指的是投降汉朝,且“使人先要道边”和“欲降汉”的主语一致,都是“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而非“汉”,因此应在“汉”后断开,排除AD。
    “浑邪王使”指的是浑邪王的使者,作“得”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景桓’是褒扬霍去病光明磊落”错。根据原文最后一段“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可知,“武”是表彰霍去病克敌服远、英勇作战之功;“广地”是表彰霍去病扩充疆土之功。因此,“景桓”是褒扬霍去病扩充疆土、战功卓著,而不是“光明磊落”。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而是霍去病常选拔补充精壮士卒,部队从没遭遇绝境”以偏概全。根据原文第二段“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一句可知,霍去病军功显赫,也有他勇气可嘉、身先士卒的原因。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轻勇骑八百”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八百轻勇骑”;“赴利”,指逐取功名,特指上阵杀敌;“过当”,超过相抵之数,极多。
    (2)“传”,驿车;“行在”,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1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的意思是:一尺高的树一定有树节,一寸大的玉就会有瑕疵。这里是喻指人无完人,再优秀的人,也会有缺点。可见,本题要求分析霍去病的缺点。
    文中说霍去病凭借“皇后姊子”的身份,“年十八为侍中”;获得战功后,“以二千五百户封冠军侯”“益封二千二百户”“益封五千四百户”,后来又“日以亲贵,比大将军”“上益重爱之”。可见霍去病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地位尊贵,深得帝王信任。但他“贵不省士”,不能理解部下的苦痛,不能体恤士卒。
    文章第四段对霍去病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价,在谈到霍去病的缺点时,说他“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贵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梁肉,而士有饥者”,可见霍去病在率军出征时,武帝还要替他派遣太官赠送数十辆满载食物的膳车,而他回来时,即使把剩余的精米肥肉统统丢弃,也不将这些食物分给部下,不会体恤忍饥挨饿的士兵,生活骄奢。
    “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蹴鞠也”,可见霍去病在塞外作战时,明知士兵缺粮,甚至有的士兵都饿得不能爬起了,他却浑不在意,自顾自地开辟场地踢球,尽情玩乐。
    参考译文:
    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姐姐卫少儿的儿子。因是卫皇后姐姐的儿子,十八岁就成为侍中。他善于骑马射箭,两次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大将军接受诏命,拨给他精壮的士卒,让他担任骠姚校尉,他带领八百轻骑勇士,远离卫青大军几百里去夺取战功,捕杀敌人极多,给他二千五百户,封他为冠军侯。
    元狩二年春天,霍去病担任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击匈奴,有军功,武帝加封霍去病二千二百户。这年夏天,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一齐从北地郡出兵,兵分两路。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则一齐从右北平郡出兵,也兵分两路。李广率领四千骑兵先到,张骞率一万人马后到。匈奴左贤王带领数万骑兵围攻李广,李广与敌人激战两天,死亡的人数过半,所杀敌人也更多。直到张骞率部队到,匈奴才带兵退离。张骞因为部队行动淹留迟缓,罪判斩首,但赎罪为平民。霍去病深入北地,捕杀敌人很多,公孙敖却迷失了道路,没能和霍去病会合。霍去病到了祁连山,斩获的首级和俘虏很多,又加封五千四百户。公孙敖因没有与霍去病会师,罪判斩首,但赎罪为平民。众多老将所率领的兵马都不如霍去病。霍去病所率的士卒常常选拔骁勇善战的人来补充,但他自己也敢于深入敌区,常常与精壮士卒奔驰于大军前面,他的部队也有老天保佑,从没遭遇困难绝境。但众多老将却常常滞留在后,际遇不好而难取功名。从此霍去病日益因受武帝宠爱而显贵,地位和大将军卫青相等。
    这次战斗后,单于对浑邪王驻守在西面但多次被汉军所败十分愤怒,浑邪王损失了几万士卒,都是遭到骠骑将军的打击,他想把浑邪王召来杀掉。浑邪王就和休屠王等人商量投降汉朝,派人先约汉方代表在边境上商谈。这时,大行令李息正准备在黄河岸边筑城,俘获浑邪王使者,立刻派人乘车报告皇帝。武帝担心他们是用诈降的手段乘机偷袭边境,就命令霍去病率军前去迎接。霍去病的部队渡过黄河,与浑邪王的军队遥遥相望。浑邪王下属的裨王、副将看到汉军,很多人又不想投降,纷纷逃跑。霍去病立即飞马冲入匈奴军营,与浑邪王相见,杀死要逃的八千人,让浑邪王单独乘驿车先到皇帝巡行的住处,又率浑邪王的部众渡过黄河。投降的匈奴人有几万人,号称有十万人。
    霍去病为人沉默寡言,有勇气,敢作敢为。武帝曾想教他学习吴起孙武的兵法,他回答说:“打仗只看谋略有什么用?不必学习古代兵法。”武帝替他修建了一座宅第,让他去看看,他回答说:“匈奴不消灭,就没有心思考虑成家。”从此汉武帝更加重视和宠爱他。但是霍去病很小就在皇帝身边任侍中,贵宠惯了,不太关心士兵。他率领部队出征时,武帝还要替他派遣太官赠送数十辆满载食物的膳车,回来时,辎重车上丢弃了许多剩余的精米肥肉,但士兵中却有挨饿的。在塞外作战的时候,士卒缺乏粮食,有的人饿得不能爬起来,但霍去病却还开辟场地踢球。像这样的事情很多。
    元狩六年,霍去病去世了。武帝对此很悲伤,调发穿玄黑铠甲的士兵,从长安列队到茂陵,将他的坟建成祁连山的样子。为他定谥号,合并“武”与“广地”两层意思,定谥号为“景桓侯”。
    15.D
    16.①开篇直抒胸臆,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担忧。直言自古以来,国家兴亡都让人倍感凄凉。②运用晋明帝平反的典故,表达了对晋明帝的赞扬,意在提醒当今朝廷要对敌人保持高度的警惕。③“销锋镝”意味朝廷放弃抵抗,选择议和以换取安宁,表达了对投降派苟且偷安、偏安一隅的讽刺。④词人期望当今天子能谋划长久之策,以实现朝廷的中兴,而不要只图一时的苟安。⑤词人盛赞东南一带佳气葱郁,大有基业传承千载的气象,表达了对南宋朝廷能重振基业的期待。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没有运用叙事”错误,下阕前两句“边书静,烽烟息。通轺传,销锋镝”运用了叙事。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①开篇“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千百年来,国家兴亡都让人倍感凄凉,只是因为人们为历史陈迹已经消失而感到悲伤。直抒胸臆,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担忧。
    ②“巴滇绿骏”五句写晋明帝击垮王敦的史实,在对比中表明对晋明帝的赞扬和对王敦的嘲讽。运用晋明帝平反的典故,意在提醒当今朝廷要对敌人保持高度的警惕。
    ③“通招传,销锋镝”,是说使者乘着马车传递皇帝的诏令,要求南宋军队放下兵器。也就是说朝廷放弃了抵抗,选择和金国议和来换取安宁。“销锋镝”意味朝廷放弃抵抗,选择议和以换取安宁,表达了对投降派苟且偷安、偏安一隅的讽刺。
    ④“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仰”字含“期待”之意,作者期望当今天子能谋划长久之策,以实现朝廷中兴。
    ⑤“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宋高宗赵构渡江南下,重新建立宋朝,延续国祚;东南一带佳气葱郁,大有基业传承千载的气象。词人盛赞东南一带佳气葱郁,表达了对南宋朝廷能重振基业的期待。
    17. (1)举先王之政 兴利除弊
    (2)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6)示例一: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示例二: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
    示例三: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示例四: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
    18. 漫无目的 取之不尽 触手可及
    19. D
    20. ①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夕阳比作血;运用偏正短语的结构,将炊烟、草房子、河流等乡村景物作排比,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黄昏时分夕阳西下时清新宁静、生机盎然的典型的乡村景象。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此处说一个男孩在田野里悠闲地走着,结合“随意”及后面内容可知他没有目标,可想到“漫无目的”。漫无目的:形容无所事事,没有任何目标。
    第二空,结合“宝库”可知,此处指故乡提供无尽的写作素材,可以想到“取之不尽”。取之不尽:形容物质或精神的原料极其丰富。
    第三空,此处说乡村故事鲜活,仿佛就在眼前,能够得着。可以想到“触手可及”。触手可及:形容距离极近,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前文说到童年和童年的故乡,句首以“童年”开头衔接更好,排除BC;
    由上文“我才得以时时观照那个记忆中早已远去故乡,那是……创作宝库”和后文“早已成为我们创作时的血液和命脉,时时生长,历久弥新”可知,后文“成为……血液和命脉”的“情怀和精神”应该是“故乡”给予的,而不是“童年”,排除A。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和修辞手法的能力。
    从修辞看,“夕阳如血”运用比喻修辞,将“夕阳”比作“血”,写出傍晚时分,西斜的太阳的颜色,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黄昏时分太阳西下时的状态。
    “袅娜缠绕的炊烟、稀疏矮小的草房子、纵横交错的河流”全部是是偏正式短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节奏感强。选取村庄的典型景物,描绘出一幅夕阳下的村庄优美的图画,抒发了对村庄的热爱之情。
    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使乡村事物具体可感,具有很强的画面感,描绘出一幅清新宁静、生机盎然的典型乡村画面。
    21. 【材料解析】
    本次作文材料由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代表作品中的两段话组成,均富有人生哲理,能给时代青年以成长启迪。
    第一段话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呈现出部分人面对自身的优柔、懦弱等弱点缺点,不是努力抗争、努力改变,而是视而不见、不以为意、自暴自弃, 无原则地选择了跟自身的弱点和解:第二句话紧承第一句话,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迷醉于自身的软弱”,麻木不仁,深陷弱点,失去了成长改变的欲望,这样又进一步招致“倒在街头”的结果——淹没在人群中,“倒在地上”——跟不上大家的步调节奏而被抛弃,直至“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彻底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
    第二段话可以认为是对第一段话中所呈现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关键词就是“往前走”,就是拒绝原地踏步,大胆寻求改变。在“往前走”这个问题上又有人开始了优柔寡断,不知道哪里是前,作者给出的方案是“往哪走,都是往前走”。显然,这里的“不问方向只管去走”就是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不能在无意义的纠结、徘徊中回到第一段话的老路上去,一句话——干就行了。
    两段来自米兰·昆德拉不同作品中的话,能给时代青年特别是刚步入高二的考生带来感悟和思考。经过高一的学习,对自身在学业或人格上存在的弱点不足自己应该有了较为真切的认识,面对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比如作业拖延、时间管理无序、课堂低效、沉溺电子产品、偏执任性、情绪化等等问题,明知自身的不足,却不敢正视抗争,不去努力改观,不去拔节成长,这就是面对成长中问题的软弱表现,那这样的青年就要面对米兰·昆德拉描绘出结果---“倒在街头,倒在地上”。那应该怎么办呢?你要大胆的“往前走”——正视不足,奋力抗争,毫不犹豫,大步向前,然后获得改观,获得成长。
    【参考立意】
    正视弱点,选择向前
    拒绝自暴自弃,向前才能成长
    变弱点为起点,大步向前

    相关试卷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0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大学区联考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大学区联考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本诗运用了哪些手法抒发感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