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训练及重点字词解析练习(共两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训练及重点字词解析练习(共两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6页。
材料:
臣窃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反。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己。欲诸王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欲臣子之勿菹醢,则莫若令如樊、郦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虽在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诸侯之地其削颇入汉者,为徙其侯国及封其子孙也,所以数偿之;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故天下咸成知陛下之廉。地制壹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法立而不犯,令和而不逆,细民乡善,大臣致顺,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义。当时大治,后世诵圣。
(节选自《汉书·贾谊传》)
材料二: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雏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辐凑并A进而归命天子 虽在D细民且知其安F故G天下H咸知陛下之明
11.下列对材料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治,指安定、太平,与《出师表》中“不效,则治臣之罪”中的“治”词义不同。
B.悼惠,文中是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一些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物生前的事迹,给予的褒扬性的评价文字。
C.王,指称王,与《过秦论》中“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中的“王”用法不同。
D.遑,指空闲,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中的“遑”词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贾谊认为强大的下属可能会反叛,因此要多多建立诸侯国,让下属的实力不要过于强大。
B.贾谊阐述观点时,用胳膊受身体指挥、手指受胳膊指挥来比喻诸侯王服从皇帝的状态。
C.贾谊认为国君不应该与下属争利,哪怕是一寸土、一口人,皇帝也不要侵占诸侯的利益。
D.汉文帝继位后,亲手更改和确定各项法令,以及操办诸侯到自己的封国上任等诸多事务。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
(2)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
14.贾谊为何会被汉文帝贬斥?(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隗嚣,字季孟,天水人也。隗嚣既立,便聘平陵方望为军师。望至,说嚣曰:“足下欲承天顺民,辅汉而起,今立者乃在南阳,王莽尚据长安,虽欲以汉为名,其实无所受命,将何以见信于众?宜急立高庙,称臣奉祠,所谓神道设教,求助民神者也。且礼有损益,质文无常。削地开兆,茅茨土阶,以致其肃敬。虽未备物,神明其舍诸?”嚣从其言,以王莽慕逆,复汉之祚,乃立高祖、太宗之庙,称臣执事,史奉壁而告。祝毕,有司穿坎于庭,割牲而盟。光武与隗嚣书曰:“苍蝇之飞,不过三数步,托骥之尾,得以绝群。”隗嚣将王元说嚣曰:“昔更始西都,四方响应,天下喁喁,谓之太平。一旦败坏,大王几无所厝。今南有子阳,北有文伯,江湖海岱,王公十数,而欲牵儒生之说,弃千乘之基,计之不可者也。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北取西河,东收三辅,案秦旧迹,表里山河。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若计不及此,且畜养士马,据隘自守,旷日持久以待四方之变图王不成其弊犹足以霸。”嚣然其计。光武赐隗嚣书曰:“吾年已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厌浮语虚辞耳。”汉围隗嚣,嚣穷困。其大将王捷登城呼汉军曰:“为院王城守者,皆必死无二心,愿诸军亟罢,请自杀以明之。”遂刎颈而死。时民饥懂,乃啖弩煮履。建武九年正月,隗嚣病且饿,出城餐糗精,腹胀志愤而死。隗嚣负陇城之固,纳王元之说,虽遣子入质,犹持两端。光武于是稍黜其礼,正君臣之义。
(节选自《东观汉记·卷二十三》)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旷日A持久以待C四方之变D图王不成G其弊日犹国足以霸。
11.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质文,指质朴与华美,与《论语·雍也》中“文质彬彬”的“文质”意思相同。
B.“神明其舍诸”与“不识有诸”(《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诸”用法相同。
C.“称臣执事”与“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执事”意思不同。
D.千乘,千乘之国的省语,即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古时以一车六马为一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隗器自立为君主后,聘请方望为军师,方望说服隗嚣放弃自尊为王,转而称臣,建高祖、太宗之庙,以拥护汉王朝。
B.光武帝先后两次给隗嚣写信,先是告诉他只有追随贤主才能有前途,后又告诫他要言行一致,不得说空话和大话。
C.在隗嚣军队被围困时,王捷登城向汉军喊话,说他们知道抵抗必死无疑,求汉军放他们一条生路,说完就自杀了。
D.当时百姓饥饿,以至于煮食弓弩和鞋子上的皮来充饥。隗器病饿交加,出城去找干粮吃,最终却因腹胀愤怒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虽欲以汉为名,其实无所受命,将何以见信于众?
(2)隗嚣负陇城之固,纳王元之说,虽遣子入质,犹持两端。
14.王元建议隗嚣与光武帝分庭抗礼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归纳。(3分)
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一、
【挖空训练】
臣窃(私下里)迹(追寻,追踪)前事,大抵(大都是)强者先反(反叛)。然则(既然这样)天下之大计可知己。欲诸王之皆忠附,则莫若(不如)令如长沙王;欲臣子之勿菹醢(把人杀死剁成肉酱),则莫若令如樊、郦等;欲天下之治(安定,太平)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削弱)其力(势力)。力少(小)则易使以义(使之遵守朝廷法纪);国小则亡(通“无”)邪心。令海内(天下)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服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车轮的辐条)凑(聚合)并进而归命(听命)天子虽(即使)在细民(平民)且知其安(安定)故天下咸(都)知陛下之明(英明)。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都)以(按照)次(次序)各受(承受)祖之分地(分封),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其分地众(多)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放置)之,须(等到)其子孙生者,举(全)使(之)君(名词做动词,做国君)之。诸侯之地其削颇(大量)入汉者,为徙(迁徙)其侯国及封其子孙也,所以数偿(偿还)之;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无”,没有)所利焉,诚(实在)以定治(安定)而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地制壹定(确定),宗室子孙莫虑(担心)不王,下无倍(通“背”)畔(通“叛”)之心,上无诛伐之志(志向),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法立而不犯(触犯),令和而不逆(违背),细民乡(通“向”)善,大臣致顺,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义。当时大治,后世诵圣。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和睦),而固当改正朔(帝王新颁的立法,正:正月,一年的第一个月。朔,农历初一),易服色,法(制定)制度,定官名,兴(恢复)礼乐,乃悉草具(初步制定,草拟)其事仪法,色尚(崇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改变)秦之法。孝文帝初(刚)即位,谦让未遑(空闲)也。诸律令所更定(修改订正),及列侯悉(都)就(接近,靠近,到)国(诸侯国),其说(主张)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商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这类人)尽害(妒忌)之,乃短(说坏话)贾生曰:“雏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独揽大权),纷乱(使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疏远)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已经)辞往行(前往,出发),闻长沙卑湿(地势低潮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通“谪”,贬谪)去(离开),意(心里)不自得。及渡湘水,为(写)赋以吊(凭吊)屈原。
【参考答案】
10.CEF(原文标点: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虽在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
11.B(谥号除了褒扬性的美谥,还有恶谥和平谥。A项,《出师表》中“不效,则治臣之罪”中“治”是“惩处”的意思;C项,《过秦论》中“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中的“王”作名词;D项,《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中的“遑遑”表示“惊恐匆忙、心神不定”。)
12.D(根据原文“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可知,这些事都是贾谊做的。)
13.(1)那些封地多而子孙少的诸侯国,也都分建成若干小国,可以暂时空着王位,等他们有了子孙,全部让他们去做诸侯国君。(“者”“须”各1分,“君”名词作动词1分,句意通顺1分)
(2)贾谊辞别了汉文帝之后,前往长沙,听说长沙地势低洼,空气潮湿,认为自己的寿命肯定不会很长,又因为是被贬到长沙去的,心里不是很高兴。(“既”“卑湿”各1分,第二个“以”1分,句意通顺1分)
14.①绛侯、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妒忌并诽谤贾谊。
②汉文帝听信他人的诽谤,疏远了贾谊,不采纳他的意见,后来把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答一点得1分,答二点得3分,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我私下考察以前发生的事情,大都是势力强大的诸侯王先反叛。既然这样,治理国家的大计就可以知道了。要想使诸侯王都忠心归附朝廷,那么最好让他们像长沙王那样地小力弱;要想使臣子不至于被剁成肉酱,那么最好让他们像樊哈、郦商等人那样只封侯不封王;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最好多多建立诸侯小国,缩小他们的势力。势力小了,就容易用法令来调遣他们:封国小了,就不会有谋反的邪心。倘使全国的形势如同身体指挥胳膊,胳膊指挥手指一样,没有不服从的。诸侯王不敢抱有二心,就像车轮的辐条聚集向车轴那样,都听命于皇帝。即使平民百姓也会感到国家安定,因此天下人都知道陛下的英明。分割土地,定下制度,使齐、赵、楚等几个大诸侯国分成若干小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的子孙,都按长幼次序承受祖先的封地,一直到分完为止,至于燕、梁等其他诸侯国也都这样做。那些封地多而子孙少的诸侯国,也都分建成若干小国,可以暂时空着王位,等他们有了子孙,全部让他们去做诸侯国君。对于诸侯王的土地被大量削减而收归朝廷的,就迁移他的封地和封他的子孙到其他地方去,按原来的土地数还给他;一寸土地,一个百姓,皇帝都不占有他们的,实在是为了国家的安定罢了,因此天下之人都知道陛下的廉洁了。分割土地的制度一确定,宗室子孙没有谁会担心做不到王,诸侯王没有背叛之心,皇上也就没有讨伐的念头,因此天下人都知道陛下的仁爱了。法制建立而没有人触犯,政令推行而没有人违抗,百姓都趋向善良,大臣都表示顺从,因此天下人都知道皇上的正义了。当代能大治,后代也会称颂座下的圣明。
材料二:
贾谊认为从汉朝创建到汉文帝时已经过了二十多年,天下和谐融洽,正应该改正历法,改换衣服的颜色,制定法律和制度,决定官职的名称,恢复礼乐制度,于是详细地起草了各种事物的仪式、章法,崇尚黄色,尊崇五行学说,创立官职的名称,全部改换了秦朝的旧法。汉文帝刚刚即位的时候,谦恭礼让都来不及(指不好意思接受别人的推崇)。各项法令的更改和确定,以及诸侯必须到自己的封国上任等事,这些规定都是贾谊制定的。于是汉文帝就主张任命贾谊为公卿。但是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妒忌贾谊,就诽谤贾谊说:“这个雒阳人,年纪轻,刚刚学了点东西,就想着独揽大权,把国家大事弄得乱糟糟。”汉文帝听了这些人的话以后,也就疏远了贾谊,不采纳他的意见,后来就把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
贾谊辞别了汉文帝之后,前往长沙,听说长沙地势低洼,空气潮湿,认为自己的寿命肯定不会很长,又因为是被贬到长沙去的,心里不是很高兴。等到他渡过湘水的时候,就写了一篇赋来凭吊屈原。
二、
【挖空训练】
隗嚣(wěi xiā),字季孟,天水人也。隗嚣既立(即位),便聘(聘请)平陵方望为军师。望至,说嚣曰:“足下欲承天顺民,辅汉而起(起兵),今立者乃在南阳,王莽尚据(占据)长安,虽欲以汉为名,其实(实际上)无所(没有)受命,将何以(“以何”,凭什么)见(被)信(信服)于众(状语后置)?宜急(赶快)立(建立)高庙,称臣奉祠(祭祀),所谓神道设教,求助民神者也。且礼有损益(减少,增加),质文(质朴,华美)无常(固定不变)。削地开兆(分开辟建庙的基址),茅茨(茅草盖的房子)土阶,以致(表达)其肃敬。虽未备物(丰盛的祭品),神明其(怎么)舍诸(之于)?”嚣从其言,以王莽慕逆,复汉之祚(帝位),乃立高祖、太宗之庙,称臣执事(主持工作),史奉(双手捧)壁而告。祝毕(结束),有司穿(挖掘,开,凿)坎(坑)于庭(状语后置),割牲而盟。光武与隗嚣书曰:“苍蝇之飞,不过三数(几)步,托骥(良马,比喻追随有地位,有前程的贤能之人)之尾,得以绝群(超出同辈)。”隗嚣将王元说(劝说)嚣曰:“昔(从前)更始西都,四方响应,天下喁喁(众人景仰期待的样子),谓之太平。一旦败坏,大王几无所厝(安置)。今南有子阳,北有文伯,江湖海岱(泰山),王公十数,而欲牵(受牵制)儒生之说,弃千乘(千辆兵车)之基,计之不可者也。今天水完富(富庶),士马最强,北(向北)取西河,东收(攻取)三辅,案(按照,依据)秦旧迹,表里山河。元请以一丸泥为(替)大王东封(扼守)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若计不及此,且畜养士马,据隘自守,旷日持久以待四方之变图(图谋)王不成其弊(坏,最差)犹足以霸(称霸)。”嚣然其计。光武赐隗嚣书曰:“吾年已三十余,在兵(军队)中十岁,所更(经历)非一,厌浮语虚辞(空话,大话)耳。”汉围隗嚣,嚣穷困(走投无路)。其大将王捷登城呼汉军曰:“为隗王城守者,皆必死无二心,愿诸军亟(赶快)罢(停止),请自杀以明之。”遂刎颈而死。时民饥懂,乃啖(吃)弩煮履。建武九年正月,隗嚣病且(又)饿,出城餐(吃)糗糒(干粮),腹胀恚愤(愤怒)而死。隗嚣负(凭借)陇城之固,纳王元之说(建议),虽遣子入质(入朝做人质),犹持两端(游移于两者之间的态度)。光武于是稍黜(降低)其礼,正君臣之义。
【参考答案】
10.BDG(原句标点为:旷日持久,以待四方之变,图王不成,其弊犹足以霸。)
11.D(B项,两句中的“诸”都是“之乎”的合音。C项,前者指主持工作,后者指办事的官员,敬称对方。D项,“古时以一车六马为一乘”错误,古时以一车四马为一乘。)
12.C(“说他们知道抵抗必死无疑,求汉军放他们一条生路”错误,原文“为隗王城守者,皆必死无二心,愿诸军亟罢”意思是:为隗王守城的将士,都怀有必死之心而不会叛变,希望你们赶快停止攻城。)
13.(1)虽然想用复兴汉室的名义行事,可实际上没有接受汉室的命令,将凭什么被大家信服呢?(“无所受命”“见信”各1分,宾语前置句1分,句意1分)
(2)隗嚣凭借战城的坚固,采纳王元的建议,虽然深儿子入朝作人质,但仍对光或帝心怀二意。(“负”“入质” “两端”各 1分,句意1分)
14.①参考更始日例,如果归顺光武帝,一旦光武帝失败,限盟将没有安身之所,②举当下现状,称王称公的人很多,如果
在放弃王侯的基业,不是好计策;3天水富庶,兵强马壮,地势险要,易图王事。(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隗嚣,字季孟,是天水人。隐置已经立为君主,使聘请平陵人方望做军师。方望来了以后,劝说隐置:“您想上承天命下顺民心,辅助汉室而起兵,今日立为皇帝的人在南阳,王菲还占据长姿,虽然想用复兴汉室的名义行事,可实际上没有接受汉室的命令,将凭什么被大家信服呢?应当赶快建立高祖庙,以臣子礼祭记,这就是所谓‘神道设教’,求助于先祖的神灵。而且礼因时不同而有增删变易质朴与华美并不是固定不变。划出地界建筑祭坛,虽然是茅屋土阶,也可以表达恭敬之心。虽然没有丰盛祭品,但神明怎么会舍弃这些呢?”院置听从了方望的建议,因王莽慕夺叛逆,为恢复汉室,于是建高祖、太宗之庙,自称臣子,主管祭事史手捧着玉壁祷告神灵。祝祷结束,有司在庭中挖坑,杀牲取血盟誓。光武帝给隗黑写信说:“苍蝇飞来飞去,不过数步之内,假如附在快马的尾巴上,就能超出同类。”隐置部将王元劝说愧器:“过去更始定都长安,四方响应,天下景仰归顺,可以说是天下大平了。可更始在很短时间内就失败,大王几乎没有安身之处。现在南有子阳,北有文伯,长江、五湖、沿海、泰山等地,称王称公的有十几个,而要所儒生的劝说,放弃王侯的基业,这不是好计策。现在天水富庶,兵强马壮,向北攻取西河,向东攻取三铺之地, 照过去秦国的疆界,外山内河互为表里。我请求用一枚丸泥似的兵力替大王去东道扼守函谷关,这是万世功业在此一举的事。如果不能采用这个计划,就姑且畜养兵马,占据关隘自守,长时间坚持下去,来等待四方的变化,即使图谋王位不成,最差也足以称霸一方。”隗器赞同王元的计策。光武帝赐给隗器的书信中说:“我年龄已经三十多,在军队也有干来年,所经历的事不止一件,厌恶空话和大话。”汉军围困院黑,隗嚣走投无路。他的大将王捷登上城楼向汉军喊话说:“为隗王守成的将士,都怀有必死之心而不会叛变,希望你们赶快停止攻城,请让我用自杀来证明我说的话。”于是自刎而死。当时百姓饥饿,于是煮弓弩和鞋上的皮充饥。建武九年正月,隗嚣又病又饿,出城去吃干粮,最终因腹胀愤怒而死。隗置凭借院城的坚固,采纳王元的建议,虽然派儿子入朝作人质,但仍对光武帝心怀二意。于是光武帝稍稍降低对隗嚣的礼遇,来匡正君臣之间的礼仪。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文言文训练及重点字词解析练习系列0220(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文言文训练及重点字词解析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12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训练及重点字词解析练习1105(附参考答案和解析),文件包含第1课时初步认识比热容pptx、加热水和煤油mp4、比较水沙石的比热容mp4、比较金属的比热熔冰mp4、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对比mp4、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对比swf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