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南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南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客观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把一小块干冰放在纸上,干冰很快就会消失不见,但是纸并不会变湿。下列现象与此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水烧开后壶嘴附近冒“白气”
B.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C.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D.燃烧的蜡烛在“流泪”
2.(3分)在防控“新冠”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同学测体温,9班值日生小井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只体温计分别依次测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体温,记录如下:①甲同学36.8℃,②乙同学37.1℃,③丙同学37.1℃,④丁同学37.3℃。请判定上述情况中可能不是准确体温的有( )
A.①和③B.③和④C.②和④D.①和②
(多选)3.(3分)如图,一杯绿茶端到客人面前,茶香四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茶水的热量越多
B.温度越高的水,泡茶越快,说明温度越高,茶水分子的扩散越快
C.同一杯茶水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则它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D.烧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3分)夏天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常温的水中,水面上会产生固体(如图),这固体产生的原因是( )
A.液态水放热升华B.液态水放热凝固
C.液态氮吸热凝固D.液态氮放热凝华
5.(3分)关于电现象的一些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将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头发会被吸引,说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B.铜片既可以带电,也可以导电。带电时,铜片的一半带电,另一半不带电
C.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用电器
D.电池能为用电器提供电能,但是整个电池是不带电的
6.(3分)如图甲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中装了不同质量的纯净水,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如图乙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的水温上升快,说明甲杯中的水的比热容比乙杯中的水的比热容小
B.甲杯的水加热2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min吸收的热量相同
C.吸收相同热量,甲杯的水升高的温度比乙杯的多
D.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杯水吸收的热量多
7.(3分)某路灯照明系统的太阳能电池白天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对蓄电池充电,晚上蓄电池对路灯供电,对如图方框中能量形式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电能”B.乙是“太阳能”
C.丙是“电能”D.丁是“机械能”
8.(3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部汽油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内能和汽油机输出机械能的二维柱状图。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丙输出的机械能比甲少,所以丙的效率比甲低
B.在消耗燃料质量相同时,乙输出机械能比甲少
C.在输出的机械能相同时,乙比丙消耗更多燃料
D.三部汽油机中,乙的效率最高
9.(3分)如图是小巴同学用橙子做水果电池时,用导线将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连在铜片和锌片上,察到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电压表示数为3V
B.锌片是这个水果电池的正极
C.水果电池是通过化学反应,使正负电荷分开,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
D.电压表有示数,说明正电荷持续从正极流经电压表回到负极形成微弱电流
10.(3分)在一个室温恒为0℃的房间内,将一块较大的﹣12℃的冰块放在一杯盛有大杯的0℃的水的容器中(不计冰的升华和水的蒸发),则容器中的( )
A.冰的内能增加,水的内能不变
B.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
C.水和冰的量都不变
D.冰和水的总内能增加
11.(3分)在如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电压表V2的示数为3.4V。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9.4V
B.L2两端电压为2.6V
C.将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则L1亮,L2不亮
D.将电压表V1换成电流表,则L1与L2串联,电流表测干路上的电流
12.(3分)两个相同的小灯泡,单独接在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源两端都能发光。当其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L1和L2也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小灯泡L1比L2亮一些,是因为通过的L1电流大于通过L2的电流
B.过了一会,两个灯泡都熄灭了,可能是因为L1短路
C.用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L2两端,L2熄灭,L1变亮
D.用一根导线接在AB两点,会损坏灯泡
二、非客观题(共54分)
13.(2分)如图所示,这是游客在科技馆触碰静电球时头发散开的情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如果静电球带的是负电,接触时电流方向从 (选填“球向人”或“人向球”)。
14.(6分)如图所示,用一个卡通小人代表一个分子,建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微观模型。
(1)图乙模型代表液体,则图甲模型代表 体,图丙模型代表 体(选填“气”“液”或“固”)。
(2)物质密度与其内部粒子排列紧密程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理由是 。
(3)用卡通小人的微观模型,解释: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 。
15.(4分)如图,甲、乙是课堂上看到的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的是 图所示的演示实验;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示意图(燃料燃烧没有画出),利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图。若某汽油机飞轮转速为3600r/min,则它每秒完成 个冲程,做 次功。
16.(2分)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
17.(3分)根据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18.(9分)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小星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2)图乙实物图中,电流表测量图甲中 处电流(选填“A”、“B”或“C”);
(3)图乙中若将导线a改接到电流表的“0.6”接线端,则电流表测量 (选填“L1”、“干路”或“L2”)的电流。
(4)在测量电流的过程中,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情况,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5)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测量了C处电流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6)小星接着测量其他两处电流并把数据记录在表中,如下表所示。他便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 各支路电流之和(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同组的小王认为实验次数太少,应该更换 规格的小灯泡重复多次实验(选填“不同”或“相同”);
(7)他们按照上面的操作重复做了几次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其目的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减小偶然性
19.(6分)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进行实验时还需要一个测量工具是 ;
(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它的凝固点和熔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图中该物质熔化过程共经历 min,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从第5min到第6min,物质处于 状态。
20.(12分)如何减少能耗,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大多数家用汽车的发动机均为汽油机,它把汽油燃烧产生的内能部分转化成机械能,再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给车轮使汽车行驶;请你将图中汽油机工作时的能流图补充完整:① ;② 。
(2)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3km,受到的阻力为1150N,燃烧了0.3kg汽油。求:(汽油的热值q=4.6×107J/kg)
①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②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③发动机的效率。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武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6分)
1.(3分)把一小块干冰放在纸上,干冰很快就会消失不见,但是纸并不会变湿。下列现象与此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水烧开后壶嘴附近冒“白气”
B.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C.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D.燃烧的蜡烛在“流泪”
【解答】解:把一小块干冰放在纸上,干冰很快就会消失不见,但是纸并不会变湿,这是因为干冰直接从固态升华为了气态的缘故。
A、水烧开后壶嘴附近冒“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不合题意;
B、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是固态的樟脑球直接升华为气态造成的,故B符合题意;
C、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是水发生了汽化现象,故C不合题意;
D、燃烧的蜡烛在“流泪”,发生的是熔化现象,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2.(3分)在防控“新冠”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同学测体温,9班值日生小井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只体温计分别依次测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体温,记录如下:①甲同学36.8℃,②乙同学37.1℃,③丙同学37.1℃,④丁同学37.3℃。请判定上述情况中可能不是准确体温的有( )
A.①和③B.③和④C.②和④D.①和②
【解答】解:图中体温计的读数为36.8℃,
①小井同学在使用体温计前没有注意观察水银是否已经全部甩回了玻璃泡,所以体温计中的水银可能指示36.8℃。若甲同学的体温低于36.8℃,则不能准确测量甲同学的体温;
②乙同学的体温高于36.8℃,在用体温计测量乙同学的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会继续膨胀,指示到37.1℃,所以乙同学的体温记录是正确的;
③若丙同学的体温低于37.1℃,则不能准确测量丙同学的体温;
④丁同学的体温高于37.1℃,所以丁同学的体温记录是正确的。
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丙同学的体温记录可能是不准确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多选)3.(3分)如图,一杯绿茶端到客人面前,茶香四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茶水的热量越多
B.温度越高的水,泡茶越快,说明温度越高,茶水分子的扩散越快
C.同一杯茶水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则它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D.烧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A、热量是一过程量,只能用“吸收”和“放出”描述,不能说温度越高的茶水的热量越多,故A错误;
B、温度越高的水,泡茶越快,说明温度越高,茶水分子的扩散越快,故B正确;
C、同一杯茶水,质量一定,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则它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故C正确;
D、烧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BC。
4.(3分)夏天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常温的水中,水面上会产生固体(如图),这固体产生的原因是( )
A.液态水放热升华B.液态水放热凝固
C.液态氮吸热凝固D.液态氮放热凝华
【解答】解:夏天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常温的水中,会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使水的温度降低,一部分水会凝固成冰,凝固放热。
故选:B。
5.(3分)关于电现象的一些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将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头发会被吸引,说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B.铜片既可以带电,也可以导电。带电时,铜片的一半带电,另一半不带电
C.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用电器
D.电池能为用电器提供电能,但是整个电池是不带电的
【解答】解:A、将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头发会被吸引,说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故A正确;
B.铜片既可以带电,也可以导电。带电时,由于铜是导体,容易导电,铜片的一半带电,另一半也带电,故B错误;
C.给充电宝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充电宝相当于用电器,故C正确;
D.电池能为用电器提供电能,正负极聚集了正负电荷,但是整个电池是不显示电性的,故D正确。
故选:B。
6.(3分)如图甲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中装了不同质量的纯净水,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如图乙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的水温上升快,说明甲杯中的水的比热容比乙杯中的水的比热容小
B.甲杯的水加热2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min吸收的热量相同
C.吸收相同热量,甲杯的水升高的温度比乙杯的多
D.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杯水吸收的热量多
【解答】解:A、甲烧杯中的水温上升快,可能是因为甲烧杯中水的质量小,比热容是相同的,故A错误;
B、甲杯的水加热2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min升高的温度相同,吸收的热量不同,故B错误;
C、根据题图,吸收相同热量,甲杯的水升高的温度比乙杯的多,故C正确;
D、升高相同的温度,乙杯中的水加热时间长,乙杯水吸收的热量多,故D错误。
故选:C。
7.(3分)某路灯照明系统的太阳能电池白天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对蓄电池充电,晚上蓄电池对路灯供电,对如图方框中能量形式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电能”B.乙是“太阳能”
C.丙是“电能”D.丁是“机械能”
【解答】解:太阳能电池白天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对蓄电池充电,晚上蓄电池对路灯供电,其能量转化过程如下:太阳能→电能→化学能→电能→光能。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3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部汽油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内能和汽油机输出机械能的二维柱状图。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丙输出的机械能比甲少,所以丙的效率比甲低
B.在消耗燃料质量相同时,乙输出机械能比甲少
C.在输出的机械能相同时,乙比丙消耗更多燃料
D.三部汽油机中,乙的效率最高
【解答】解:如图所示,假设纵坐标轴的单位长度为1。
A、由公式η=可得,甲的效率为:η甲==,
乙的效率为:η乙===50%,
丙的效率为η丙==,
可见,三部汽油机中,乙的效率最高,甲、丙的效率相同,故A错误,D正确;
B、由图可知,在消耗燃料质量相同时,乙输出的机械能最多,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在输出的机械能相同时,乙消耗的燃料最少,故C错误。
故选:D。
9.(3分)如图是小巴同学用橙子做水果电池时,用导线将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连在铜片和锌片上,察到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电压表示数为3V
B.锌片是这个水果电池的正极
C.水果电池是通过化学反应,使正负电荷分开,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
D.电压表有示数,说明正电荷持续从正极流经电压表回到负极形成微弱电流
【解答】解:A、由图可知,电压表选择0~3V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0.6V,故A错误;
B、根据指针正常偏转,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锌片连接电压表的“﹣”接线柱,是负极,故B错误;
C、电源是提供电源的装置,水果电池是通过化学反应,使正负电荷分开,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从而形成电压,故C正确;
D、电压表有示数,电路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微弱电流,自由电子带负电荷,不是正电荷持续从正极流经电压表回到负极形成微弱电流,故D错误。
故选:C。
10.(3分)在一个室温恒为0℃的房间内,将一块较大的﹣12℃的冰块放在一杯盛有大杯的0℃的水的容器中(不计冰的升华和水的蒸发),则容器中的( )
A.冰的内能增加,水的内能不变
B.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
C.水和冰的量都不变
D.冰和水的总内能增加
【解答】解:ABC、当﹣12℃的冰放在大杯0℃的水中后,由于二者之间存在温度差,将发生热传递,热量将从高温的水传给低温的冰;﹣12℃的冰吸热后温度升高,0℃水放出热量后,一部分水发生凝固变成冰,水逐渐减少,冰逐渐增多,温度不变,故ABC错误;
D、冰从室内空气中和水中吸收热量,总内能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11.(3分)在如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电压表V2的示数为3.4V。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9.4V
B.L2两端电压为2.6V
C.将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则L1亮,L2不亮
D.将电压表V1换成电流表,则L1与L2串联,电流表测干路上的电流
【解答】解:AB、由图知,闭合开关,两灯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V2测L2两端电压,即电源电压U=6V,L2两端电压U2=3.4V,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L1两端电压U1=U﹣U2=6V﹣3.4V=2.6V,故AB错误;
C、将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在开关闭合后,灯泡L2被短路,则L1亮,L2不亮,故C正确;
D、将电压表V1换成电流表,闭合开关,电流从正极出发经电流表、开关回负极,不经用电器,会造成电源短路,故D错误。
故选:C。
12.(3分)两个相同的小灯泡,单独接在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源两端都能发光。当其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L1和L2也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小灯泡L1比L2亮一些,是因为通过的L1电流大于通过L2的电流
B.过了一会,两个灯泡都熄灭了,可能是因为L1短路
C.用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L2两端,L2熄灭,L1变亮
D.用一根导线接在AB两点,会损坏灯泡
【解答】解:A、由图知,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闭合开关后,小灯泡L1和L2也都发光,L1和L2电流相等,故A错误;
B、开关闭合后,过了一会两灯突然都熄灭,电路断路,不能是L1短路,如是L1短路L2亮,故B错误;
C、用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L2两端,L2熄灭,电路电阻变小,电流变大,L1变亮,故C正确;
D、闭合开关,两只灯泡串联,都发光。若把一根导线接在AB的两点,L2被短路不能发光,但L1仍然有电流通过,照常发光。同时电源电压全部加在L2两端,所以亮度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二、非客观题(共54分)
13.(2分)如图所示,这是游客在科技馆触碰静电球时头发散开的情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如果静电球带的是负电,接触时电流方向从 人向球 (选填“球向人”或“人向球”)。
【解答】解:游客接触静电球时,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于是头发散开。
静电球带负电,则静电球上多余的电子向头发移动,而电流方向是正电荷的移动方向,所以接触时电流方向从人向球。
故答案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人向球。
14.(6分)如图所示,用一个卡通小人代表一个分子,建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微观模型。
(1)图乙模型代表液体,则图甲模型代表 固 体,图丙模型代表 气 体(选填“气”“液”或“固”)。
(2)物质密度与其内部粒子排列紧密程度 有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理由是 内部粒子排列越紧密,物质的密度越大 。
(3)用卡通小人的微观模型,解释: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 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能自由地在所处空间到处运动,充满所能到达的全部空间 。
【解答】解:(1)由示意图可知:甲物质分子间隙较小,排列紧密,为固体,乙物质分子间隙较大,为液体,丙物质分子间隙最大,为气体;
(2)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ρ丙,说明物质的密度与其内部粒子排列紧密程度有关,并且内部粒子排列紧密程度越大,间隙越小,物质密度越大;
(3)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原因: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能自由地在所处空间到处运动,充满所能到达的全部空间。
故答案为:(1)固;气;(2)有关;内部粒子排列越紧密,物质的密度越大;(3)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能自由地在所处空间到处运动,充满所能到达的全部空间。
15.(4分)如图,甲、乙是课堂上看到的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的是 甲 图所示的演示实验;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示意图(燃料燃烧没有画出),利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丁 图。若某汽油机飞轮转速为3600r/min,则它每秒完成 120 个冲程,做 30 次功。
【解答】解:(1)甲图是用力将活塞压下,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棉花就会燃烧。是通过对物体做功来增大物体内能的,即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乙图对试管中的水加热,加快水的蒸发,使试管中水的内能增大,体积膨胀,对外做功,使塞子飞出去,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丙图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丁图两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因此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甲图实验;利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丁图;
(2)若该柴油机飞轮转速为3600r/min,飞轮转速为60r/s;则该柴油机每秒完成120个冲程,每秒对外做功30次。
故答案为:甲;丁;120;30。
16.(2分)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开关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的电流,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下图所示:
17.(3分)根据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解答】解:由图知,两灯泡并联,开关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电压表与灯泡L2并联,电流表与灯泡L2串联,则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18.(9分)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小星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断开 状态;
(2)图乙实物图中,电流表测量图甲中 A 处电流(选填“A”、“B”或“C”);
(3)图乙中若将导线a改接到电流表的“0.6”接线端,则电流表测量 L1 (选填“L1”、“干路”或“L2”)的电流。
(4)在测量电流的过程中,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情况,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5)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测量了C处电流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0.24 A;
(6)小星接着测量其他两处电流并把数据记录在表中,如下表所示。他便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 等于 各支路电流之和(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同组的小王认为实验次数太少,应该更换 不同 规格的小灯泡重复多次实验(选填“不同”或“相同”);
(7)他们按照上面的操作重复做了几次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其目的是 B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减小偶然性
【解答】解:(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在图乙中,电流表在干路上,测量干路的电流,电流表测量图甲中A处的电流;
(3)图乙中若将导线a改接到电流表的“0.6”接线端,则电流表与灯泡L1串联,测量L1的电流:
(4)在测量电流的过程中,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情况,指针未指在零刻度线,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5)如图丁,电流表使用的是0﹣0.6A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
(6)由表中数据可知,0.66A=0.42A+0.24A,即IA=IB+IC,可得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为了避免偶然性,应该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多次实验;
(7)为了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他们按照上面的操作重复做了几次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
故答案为:(1)断开;(2)A;(3)L1;(4)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5)0.24;(6)等于;不同;(7)B。
19.(6分)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进行实验时还需要一个测量工具是 停表 ;
(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80 ℃,它的凝固点和熔点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图中该物质熔化过程共经历 4 min,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不变 ;从第5min到第6min,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解答】解:(1)进行实验时需要测量温度和时间,测量温度用温度计,图中已画出,还需要一个测量时间的工具是停表;
(2)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不变,80℃就是其熔点,所以固体物质是晶体;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由图可知:在0min~4min的时间内,物质还没有达到熔点,处于固态;在4min~8min处于熔化过程,熔化经历了 4min;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第5min到第6min,属于固液共存态。
故答案为:(1)停表;(2)80;相同;(3)4;不变;固液共存。
20.(12分)如何减少能耗,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大多数家用汽车的发动机均为汽油机,它把汽油燃烧产生的内能部分转化成机械能,再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给车轮使汽车行驶;请你将图中汽油机工作时的能流图补充完整:① 机械摩擦 ;② 废气 。
(2)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3km,受到的阻力为1150N,燃烧了0.3kg汽油。求:(汽油的热值q=4.6×107J/kg)
①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②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③发动机的效率。
【解答】解:(1)由于汽油燃烧产生的内能,主要热量散失是废气带走的热量,所以能流图中损失能量较多的填废气,还有部分能量克服机械摩擦损失了,如下图所示:
(2)①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3km,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牵引力为1150N,则牵引力做功
W=Fs=1150N×3km=1150N×3000m=3.45×106J
②燃烧了0.3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mq=0.3kg×4.6×107J/kg=1.38×107J
③发动机的效率η===25%。
答:(1)机械摩擦;废气;
(2)①牵引力做了3.45×106J功;
②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38×107J;
③发动机的效率为25%。
A点的电流IA/A
B点的电流IB/A
C点的电流IC/A
第一次测量
0.66
0.42
A点的电流IA/A
B点的电流IB/A
C点的电流IC/A
第一次测量
0.66
0.4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南武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物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州市南武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问卷,共7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闽侯南片教育集团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