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02 古典小说(四大名著)阅读训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02 古典小说(四大名著)阅读训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01
    02 古典小说(四大名著)阅读训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02
    02 古典小说(四大名著)阅读训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03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02 古典小说(四大名著)阅读训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02 古典小说(四大名著)阅读训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调,便唤酒保,索借笔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其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宇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在桌上,又自歌了一回,再饮过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拂袖下楼来,踉踉跄跄,取路回营里来。开了房门,便倒在床上,一觉直睡到五更。酒醒时,全然不记得昨日在浔阳江楼上题诗一节。当日害酒,自在房里睡卧,不在话下。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使宋江的醉态跃然纸上?写出其中两种。
    3.从选文宋江写下的诗词中,你能读出他怎样的内心状态和情绪?
    4.联系《水浒传》内容,说说宋江“刺文双颊”是因为哪件事,他又是什么时候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的。
    【答案】1.宋江浔阳楼题反诗。 2.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 3.自视颇高,壮志未酬,不满现状,图谋造反。 4.“刺文双颊”是因为怒杀阎婆惜。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身死,为晁盖报仇并打下东平、东昌两府后,他坐上了梁山第一把交椅。
    【解析】1.情节概括题,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事件的中心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如此选文可概括为“宋江浔阳楼题反诗”。
    2.考查描写方法的类型。“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为语言描写。“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为动作描写。“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为心理描写。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具体考查宋江写下的诗词时表现的内心状态和情绪。此题要读懂选文中的描写与情节。如“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是写他自视颇高。“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是写他壮志未酬,不满现状。“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是写他图谋造反。
    4.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具体是考查对《水浒传》有关要点内容的概括。此题的考查很深入,如果没有对名著的认真阅读与总结,就无法正确全面地作答。宋江“刺文双颊”是因为怒杀阎婆惜。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身死,为晁盖报仇并打下东平、东昌两府后,他坐上了梁山第一把交椅。按照前任头领晁盖的遗言:谁能活着暗箭伤害晁盖的谁就坐第一把交椅。在攻打曾头市的时候,宋江追赶落荒而逃的史文恭,追到紧要处,便不再追,因为他知道卢俊义就在前面,是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那么,这第一把交椅便是卢俊义的了,可是卢俊义不愿意坐第一把交椅,一再推让之后,众好汉齐下跪,宋江便坐上了第一把交椅。
    【点睛】情节概括题。答此类题要做到两点:1、纵览全文,宏观把握。学生在做这种类型题目时容易犯顾此失彼、概括不全的毛病。要完整正确地回答该题,需要我们站在全文的高度来审视作答,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度,要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仔细审题,明确要求。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看清题目的题眼,如“哪几件事”中的“事”,“表达了哪些情感”中的“情感”等,这样才能保证答语和题干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不至于答非所问。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范进中举之后
    ①自范进中举之后,有许多人都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送店房的,实在没有什么送的破落户,便投身到他家为仆,这下范进家奴仆、ㄚ鬟都有了,钱、来更不消说。上次张乡绅奉送了东门大街上一所三进三间的空房,现在又来催着搬家。搬进新房后,一连三天,唱戏、摆酒、请客,好不热闹。到第四天,范进的母亲走进房内,看见儿媳穿着天青缎套、官绿煅裙,正宁督率着家人、丫等涮洗碗盏杯箸。老太太心疼这些精细贵重的餐具,连忙嘱咐道:“你们要仔细些,这都是别人家的东西,不要弄坏了。”家人媳妇答道:“老太太,这哪里是别人的,全都是您老人家的了。”老太太一听,把个细瓷碗盏和银镶的杯盘一件一件地看了一遍,不禁哈哈大笑道:“这都是我的了!”这一声大笑非同小可,老太太顿时往后便跌倒。一口痰忽往上涌,了不省人事,此时家中人等慌作一团,忙请老爷进来。范进跑步进来连喊母亲不应,将老太太抬放床上,即请来郎中,邮中说此病不可治了。又连请了几个邮到中,都是如此说,这下范进更加发慌了,夫妻二人一边哭一边准备后事,时近黄昏,老太太奄奄一息,溘然而逝。
    ②范老太太的丧事一如富豪人家样要办七七四十九天,每七天还要专门祭莫一次,叫作“理七”,并请大寺众僧人来念经,追荐老太太升天,全城乡绅及有身份的头面人物都来吊喧。张老爷和周老爷也在那里担当起了招待的事务。这正所谓一人中举,全家沾光,一荣俱荣。老太太的丧事办得是如此体面红火,就连范进的媳妇、胡屠户的女儿,原是一个长着一双红镶边眼睛,一窝黄头发,连鞋也没有一双,夏天抱着一双麻窝子,歪腿烂脚的,而今也做了夫人,穿着讲究,好不体面。
    ③光阴易逝,范举人家的丧事已办完,出门去各家谢了孝。一天,张乡绅静斋来访,二人于一个小书房里叙话。张乡绅谈到范老伯母的丧事误了会试之事,想必是等祖坟安葬了才定日期。范进说今年山向不利,要等来年秋天举行,但一切费用较大,怕不够敷出。张乡绅帮其算了一下,包括为死者买一官衔的“铭旌”,请地位高的人写墓志,请风水先生看地脉等共需三百多两银子。怎么办?张静斋劝范进到外地去筹措。其实,张乡绅早就想好了一个去处,那便是广东高要县,县令汤奉是范进的老师,也是张乡绅的世叔。两人相约去问候。“高要地方肥美,或可秋风一二”,从张乡绅的口中便知此去意在“打秋风”——借口探望,献媚权,以谋取馈赠。于是约定日期,带了仆夫,取道向高要县进发。路上互相商量:一来见老师,二来老夫人的墓志,要借汤公的官衔名字。到了县城,恰值汤公下乡去了,二人只得在关帝庙里坐下歇息喝茶。此时走进一人,这便是严贡生,自称与汤公是极好的相与,忙命家人提一盒食,又提一瓶酒。打开盒盖,九个盘子,都是鸡、鸭、糟鱼、火腿之类。酒席间严贡生炫耀自己如何被汤公看中赏识,并说高要是广东出名的县分,一岁之中,各种钱粮税收不下万金,像汤公这样,也可达八千金。
    ④汤知县终于回来了。二人于宅门投进名帖,一写“门生范进”,一写“世侄张师陆”。汤公心想,这张某屡次来打秋风,真是讨厌,但这次新中的门生来见,不好回绝,忙叫快请。二人进来,汤公再三谦让,奉坐吃茶,共叙阔别之情,又把范进的文章称赞了一番。然后共进后堂,摆上酒席。只见席上是燕窝、鸡、鸭,还有广东出的鱿鱼、若瓜之类。餐具用的都是银镶杯著。此时范进退前缩后不举杯,汤知县不解其故。张静斋忙解释说范进因有孝在身而不用这个杯,但换了瓷杯,一双象牙筷,范进仍不肯举;随即换了一双白色竹筷,方才罢了。汤知县心想,居丧如此尽礼,如果不用荤酒,我还没有另做准备。正在纳闷,只见范进在燕窝里执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到嘴里,这才放了心。
    (原文有删改)
    5.请用一个俗语来替换第②段中的画线句“一人中举,全家沾光,一荣俱荣”。这个俗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范进中举前胡屠户是从“家财”和“长相”两方面来断定范进中不了举人的。
    B.范进中举后,张乡绅送了范进一所三进三间的空房,并催着他搬家,表现了张乡绅对范进的关心、帮助。
    C.老太太的丧事办得如此体面红火,是因为范进知道母亲以前受了很多苦,想好好报答母亲,表明范进是一个孝子。
    D.范进中举后和张乡绅到广东高要县的目的是拜访自己的老师汤知县。
    7.试比较课文范进中举发疯和本文第①段老太太高兴而死的异同。
    8.结合本文和课文的内容,简要谈谈中了举人后的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5.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6.A 7.范进是因为热衷科举、追求功名而疯,老太太是因为家庭经济地位的改变高兴而死。本质上都是他们贪图功名利禄、利欲熏心所致。这两个细节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封建社会下层人物的可悲可怜。 8.中了举人后的范进是一个趋炎附势、贪图名利、阿谀逢迎之人。表现在:①他接受张乡绅一所三进三间的空房;②老太太红火的丧事;③和张乡绅到汤知县那里去献媚,以谋取馈赠;④在汤知县家用餐时故意推辞。
    【解析】5.考查根据词义写出的词语的能力。答此题,没有什么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学生平时的积累。对成语含义的把握,对成语字眼的记忆。根据成语含义去推断应是哪个成语。如“一人中举,全家沾光,一荣俱荣”这个俗语可概括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一成语。
    6.B“表现了张乡绅对范进的关心、帮助”错。张乡绅送了范进一所三进三间的空房,并催着他搬家是在讨好范进,这是他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的表现。C“想好好报答母亲,表明范进是一个孝子”,老太太的丧事办得如此体面红火实际上为了显示排场,炫耀身份地位。D从“请地位高的人写墓志,请风水先生看地脉等共需三百多两银子。怎么办?张静斋劝范进到外地去筹措。其实,张乡绅早就想好了一个去处,那便是广东高要县,县令汤奉是范进的老师,也是张乡绅的世叔”一句分析,范进中举后和张乡绅到广东高要县的目的是到汤知县那里去献媚并谋取馈赠。
    7.比较阅读。范进发疯的表面原因:“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根本原因:范进中了举,喜极生悲,跟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地位,跟他一生参加考试的遭遇有密切的关系。范进中了举,意味着他几十年所过的贫困、屈辱、凄怆、辛酸的生活即将结束,多年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已出现在眼前随之而来的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全部改变,这才是范进看了中举的喜贴后喜极发疯的根本原因。而老太太是因为家庭经济地位的改变高兴而死。范进母亲年事已高,在加上伺候了一辈子自己儿子,身体也是到了极限,心里始终就只有一个信念,等待着儿子能够考得上。这下听闻儿子中举的消息,心情激动之下,高兴的过头去世了。本质上都是他们贪图功名利禄、利欲熏心所致。
    8.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他接受张乡绅一所三进三间的空房、给老太太办隆重的丧事、张乡绅到汤知县那里去献媚等情节中可概括范进是一个趋炎附势、贪图名利、阿谀逢迎之人。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周进发迹(节选)
    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邪。”金有余道:“贤东!我扶著他,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著,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著立了起来。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啕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内中一个客人道:“周客人有甚心事,为甚到了这里这等大哭起来?”金有余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只因这一句话道著周进的真心事,于是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又一个客人道:“论这事,只该怪我们金老客;周相父既是斯文人,为甚么带他出来做这样的事?”金有余道:“也只为赤贫之士,又无官做,没奈何上了这一条路。”又一个客人道:“看令舅这个光景,毕竟胸中才学是好的;因没有人识得他,所以受屈到此田地。”金有余道:“他才学是有的,怎奈时运不济!”
    那客人道:“监生也可以进场。周相公既有才学,何不捐他一个监生进场?进场中了,也不枉了今日这番心事。”金有余道:“我也是这般想,只是那里有一笔钱子?”此时周进哭的住了。那客人道:“这也不难,现放著我这几个兄弟在此,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与周相公纳监进场;若中了官,那在我们这几两银子?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掉了几两银子?何况这是好事,你众位意下如何?”众人一齐道:“‘君子成人之美。’”又道:“见义不为,是为无勇。俺们有甚么不肯?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周进不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
    次日,四位客人果然备了二百两银子,交与金有余;一切多的使费,都是金有余包办。周进又谢了众人和金有余,行主人替周进准备一席酒,请了众位。金有余将著银子,上了藩库,讨出库收来。正值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到了八月初八日进头场,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
    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出了场,仍旧住在行里。金有余同那几个客人,还不曾买完了货。直到放榜那日,果然中了。众人个个喜欢,一齐回到汶上县拜见父母、学师。汶上县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认识的,也来相认。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殿试三甲,授了部属。
    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到广州上了任。
    (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有删节)
    9.请你根据这段文字概括一下周进发迹的过程。
    ①进贡院自杀→②______→③众客人捐考→④______→⑤众乡人拜会→⑥______→⑦______
    10.周进为什么在“贡院”里做出自杀行为?这种行为说明周进是个什么样的人?
    11.“(周进)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请你分析一下周进喜出望外的原因。
    12.“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认识的,也来相认。”这句话表现了当时社会一种怎样的现状?
    13.试分析周进和范进两人的形象有什么相同之处。
    【答案】9.②清醒后大哭 ④录贡监首卷 ⑥会试中进士 ⑦钦点广东学道
    10.“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这说明周进是一个脆弱、受科举毒害至深的书呆子。 11.自己有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就在眼前。 12.科举制度毒害了人们的灵魂,使整个社会人人都趋炎附势。 13.都是穷苦的读书人,无用的书呆子,读了几十年书都还没有考中秀才;他们都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审题后首先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根据理解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从“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正值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直到放榜那日,果然中了”“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到广州上了任”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熟读原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对文中人物形象分析把握,要在通读全文,准确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进行。要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及主要事件等方面加以分析,同时还要注意将人物放在其所处的生活背景下去把握。从“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可知周进自杀的原因,摘抄下来即可。由“自杀”的行为可知,周进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很深,不能自拔。
    点睛: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回答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
    11.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周进喜出望外是因为自己终于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有可能实现多年的梦想了。
    1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理解和分析”此类题的方法步骤是: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这句话揭露了人们的丑恶嘴脸,他们一味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社会世风日下。
    13.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周进和范进都是多次考试未中秀才,一个悲伤地要寻死,一个高兴地发了疯,足见他们受科举制度毒害之深,以至于神魂颠倒。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经军师徐庶和隐士司马徽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冈,拜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出门了。刘备打听先生的去处和归期,童子回答:“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刘备惋惜不已。张飞说:“既然没遇见,就回去吧!”刘备要他们等一会儿,关羽劝道:“不如先回去,以后派人来探听。”刘备听了他的话,带关、张怅然离去。
    回到新野,过了几天,玄德派人去隆中打听,得到回报:诸葛亮回来了。刘备立即吩咐备马。张飞说:“这么一个村野农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道:“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叫呢?”刘备出门上马,关、张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三人冒雪来到卧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刘奋进屋至中门,只见门上有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又看见一少年正在读书,一问才知他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而诸葛亮因朋友相约,出外闲游了。刘备问:“先生到哪儿闲游了?”诸葛均说:“家兄有时在江湖中驾着小船畅游,有时在山岭上拜访僧道,有时在村落间寻访朋友,有时在神仙住处与隐士弹琴下棋作乐;总之,往来没有谁能预测到,现在也不知在哪里。”刘备无奈,只好留下一封信,与关、张快快而归。
    时间过得很快,冬去春来,刘备挑了个好日子,准备三往卧龙冈拜访诸葛亮。关羽、张飞都不高兴。关羽说:“哥哥两次亲自前往拜访,礼节也太过分了。我想诸葛亮只有虚名而无真才实学,所以避而不见。哥哥怎么被他迷到了这种地步呢?”刘备解释说:“过去齐桓公想见东郭野人,五次往返才见到一面,何况我想见的是位大贤呢?”张飞说:“哥哥你不用去了,我用一条麻绳把他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道:“你难道没听过周文王拜访姜子牙的故事吗?周文王如此敬贤,而你却怎么这样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张飞连忙说道:“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这才答应。
    三人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童子又出来了。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刘备吩咐关张二人在门外等侯,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的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外站了很久,不见动静。张飞进屋见刘备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便十分气愤地说:“这先生也太傲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刘备仍叫他俩在屋外等候。
    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拜访,都没有遇到。”诸葛亮连忙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天下大事。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敬佩诸葛亮了。他再三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诸葛亮见他态度十分诚恳,表示“愿效犬马之劳”。第二天,诸葛亮和刘、关、张一起去了新野。
    (根据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38回改写)
    14.用10字以内的一句话概括文章大意。
    15.根据本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试简析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
    ①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张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隆中对》一文中与本文加粗部分“诸葛亮一番议论”的内容是哪些?
    17.文中第一段中写童子说:“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试联系全文说说这句话的作用。
    18.读了全文,请你任选角度,就刘备或诸葛亮的作为,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4.合乎题意即可,如:刘关张三顾茅庐。 15.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抱负 稳重、顾全大局 莽撞或鲁莽、直爽 16.“亮答曰……”这一段 17.①为二顾未见诸葛亮埋下伏笔;②突出诸葛亮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品格 ③暗示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但关心国家大事。
    18.选点要小巧,观点要正确,比如:我敬佩诸葛亮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品格,但我更欣赏他积极投身社会,服务社会的上进心。
    【解析】14.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将词语整理组合也可。此文段写的是刘备三顾茅庐的事情。
    15.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时,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人物(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 性格 思想 个性)。根据文章的内容可概括人物形象为: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抱负 。关羽:稳重、顾全大局。张飞:莽撞或鲁莽、直爽。
    点睛: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分析人物性格,应做到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16.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亮答曰……”这一段正是“诸葛亮一番议论”的内容。
    17.此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结合文章的上下文和主旨来回答。童子的话为二顾未见诸葛亮埋下伏笔;突出诸葛亮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品格;暗示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但关心国家大事。
    18.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选点要小巧,观点要正确。写出对诸葛亮品质的赞扬即可。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社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儿引的你,我和他算账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笑道:“好姑娘,别混我。”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宝钗看了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你别怕,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香菱听了,便拿了诗找黛玉,黛玉看时,只见写道是: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宝钗笑道:“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宝玉不答。
    只见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探春笑道:“咱们跟了去,看他有些意思没有。”说着,一齐都往潇湘馆来。只见黛玉正拿着诗和他讲究。众人因问黛玉作的如何。黛玉道:“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众人因要诗看时,只见作道: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宝钗笑道:“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这也罢了,原来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香菱自为这首妙绝,听如此说,自己扫了兴,不肯丢开手,便要思索起来。因见他姊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众人听了,不觉大笑起来。宝钗道:“可真是诗魔了。都是儿引的他!”黛玉道:“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李纨笑道:“咱们拉了他往四姑娘房里去,引他瞧瞧画儿,叫他醒一醒才好。”
    说着,真个出来拉了他过藕香榭,至暖香坞中惜春正乏倦,在床上歪着睡午觉,画增立在壁间,用纱罩着。众人唤醒了惜春,揭纱看时,十停方有了三停。香菱见画上有几个美人,因指着笑道:“这一个是我们姑娘,那一个是林姑娘。”探春笑道:“凡会作诗的都画在上头,快学罢。”说着,顽笑了一回。
    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螺,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醒了他,问他:“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一面说,一面梳洗了,会同姊妹往贾母处来。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梳洗已毕,便忙录出来,自己并不知好歹,便拿来又找黛玉。刚到沁芳亭,只见李纨与众姊妹方从王夫人处回来,宝钗正告诉他们说他梦中作诗说梦话。众人正笑,抬头见他来了,便都争着要诗看。
    19.香菱写的前两首诗都存在一些不足,黛玉是如何评价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20.香菱学诗可谓如痴如醉,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香菱的痴迷?
    21.选文主要写了香菱苦心写诗获得成功,这说明了什么?你觉得香菱的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
    22.黛玉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她的性格也具有复杂性。根据选文内容,谈谈你对她性格的理解。
    【答案】19.第一首诗黛玉的评价是: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第二首诗黛玉的评价是: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 20.①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②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③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④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⑤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21.香菱的成功,一方面说明她自身聪颖,另一方面也说明她很努力。启发:①刻苦学习,不耻下问;②勤于实践,不怕失败。 22.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使香菱很快悟出门径,获得成功。她热情,富于同情心,不虚伪,不做作。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中“林黛玉所说的话”来概括黛玉评价香菱的诗。此题不难,对于香菱写完的第一首诗,黛玉说“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第二首诗黛玉道:“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
    20.本题是一道开放题。“痴迷”它是指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而不能自拔,严重者将脱离现实,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写出香菱对诗的迷恋程度之深。作品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痴迷的语句很多,比如:“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第一问结合文章香菱学诗的经过,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一是苦志学诗,精血诚聚。二是香菱有良好的资质,感悟能力非同寻常。三是有好的引路人。四是大观园提供了优越的环境。第二问围绕 “勤奋、兴趣”等角度来分析说明了什么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生性孤僻以及热情大度”这些角度来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征。黛玉11岁时又死了父亲,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香菱要学诗,林黛玉就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多么热情!在教诗的过程中,又先对她讲一般的原理,“不以词害意”。又给她推荐好书,并借给她必读书《王摩诘全集》等,帮她解释诗意,然后命题作诗。批改诗篇尤其认真仔细,真正做到了其自诩的“诲人不倦”。
    (六)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馆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敖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风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竞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有删改)
    23.请概括选文中王熙凤对林黛玉的态度变化过程。
    24.“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一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5.文中画线句,表面上看是王熙凤称赞林黛玉的风姿,但其实话中有话,她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26.阅读选文,概括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答案】23.(示例)先是恭维,接着是同情,最后是关心。 24.(示例)这一句是对林黛玉的心理描写,写出了贾府恭肃严整的氛围,反衬出了王熙凤在贾府的特殊身份和地位,也反映了林黛玉心细、谨慎的个性特点。 25.(示例)奉承贾母,称赞在场的迎春、探春等嫡亲的孙女们。 26.个性泼辣,爱慕虚荣; 普于察言观色和阿谀奉承;喜欢弄权,以显示自己的精明能干。
    【解析】23.本题考查筛选与概括。从选文来看,王熙凤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先是夸赞林黛玉长得标致,接着“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感叹林黛玉命苦,表示同情。最后又问一些问题,表示关心。据此进行概括即可。
    24.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作用。在林黛玉看来,众人“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而王熙凤却“放诞无礼”,由此可看出贾府的氛围和王熙凤在贾府的特殊地位:林黛玉只是在心中“纳罕”,这是神态描写,她并未言语,且观察细致入微,可见其谨慎小心。
    25.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言下之意是只有老祖宗的嫡亲孙女,才会拥有这气派,这正是为了迎合贾母,称赞迎春、探春等嫡亲孙女。
    26.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文段主要从肖像、语言和动作等方面来描写王熙凤,概括其性格特点,应结合这些具体的描写来分析。从对王熙风出场的言行的描写,可见她的美丽和泼辣;从她对林黛玉赞叹、可怜、关心的态度变化,可见其善于察言观色、阿谀奉承,喜欢彰显权势。
    (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
    吴用又道:“乃时也,运也,命也。知生知死,知因知道。若要问前程,先请银一两。”说罢,又摇铃杵。北京城内小儿,约有五六十个,跟着看了笑。却好转到卢员外解库门首,自歌自笑,去了复又回来,小儿们哄动。
    卢员外正在解库厅前坐地,看着那一班主管收解,只听得街上喧哄,唤当直的问道:“如何街上热闹?”当直的报复员外:“端的好笑,街上一个别处来的算命先生,在街上卖卦,要银一两算一命。谁人舍的!后头一个跟的道童,且是生的渗濑,走又走的没样范,小的们跟定了笑。”卢俊义道:“既出大言,必有广学。当直的,与我请他来。”也是天罡星合当聚会,自然生出机会来。当直的慌忙去叫道:“先生,员外有请。”吴用道:“是何人请我?”当直的道:“卢员外相请。”吴用便唤道童跟着转来,揭起帘子,入到厅前,教李逵只在鹅项椅上坐定等候。吴用转过前来,见卢员外时,那人生的如何?有《满庭芳》词为证:
    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义胆忠肝贯日,吐虹蜺志气凌云。驰声誉,北京城内,元是富豪门。杀场临敌处,冲开万马,扫退千军。殚赤心报国,建立功勋。慷慨名扬宇宙,论英雄播满乾坤。卢员外双名俊义,河北玉麒麟。
    这篇词单道卢俊义豪杰处。吴用向前施礼,卢俊义欠身答礼,问道:“先生贵乡何处?尊姓高名?”吴用答道:“小生姓张名用,自号谈天口。祖贯山东人氏。能算皇极先天数,知人生死贵贱。卦金白银一两,方才算命。”卢俊义请入后堂小阁儿里,分宾坐定;茶汤已罢,叫当直的取过白银一两,放于桌上,权为压命之资,“烦先生看贱造则个。”吴用道:“请贵庚月日下算。”卢俊义道:“先生,君子问灾不问福。不必道在下豪富,只求推算目下行藏则个。在下今年三十二岁,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吴用取出一把铁算子来,排在桌上,算了一回,拿起算子桌上一拍,大叫一声:“怪哉!”卢俊义失惊,问道:“贱造主何凶吉?”吴用道:“员外若不见怪,当以直言。”卢俊义道:“正要先生与迷人指路,但说不妨。”吴用道:“员外这命,目下不出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家私不能保守,死于刀剑之下。”卢俊义笑道:“先生差矣!卢某生于北京,长在豪富之家,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更兼俊义作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又无寸男为盗,亦无只女为非。如何能有血光之灾?”吴用改容变色,急取原银付还,起身便走,嗟叹而言:“天下原来都要人阿谀谄佞。罢,罢!分明指与平川路,却把忠言当恶言。小生告退。”卢俊义道:“先生息怒,前言特地戏耳。愿听指教。”吴用道:“小生直言,切勿见怪。”卢俊义道:“在下专听,愿勿隐匿。”吴用道:“员外贵造,一向都行好运。但今年时犯岁君,正交恶限。目今百日之内,尸首异处。此乃生来分定,不可逃也。”卢俊义道:“可以回避否?”吴用再把铁算子搭了一回,便回员外道:“则除非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方可免此大难。虽有些惊恐,却不伤大体。”
    (节选自《水浒传》第61回)
    【乙】
    是夜,节级蔡福分付教兄弟蔡庆看守着大牢:“我自回家看看便来。”方才进得家门,只见两个人闪将入来,前面那个军官打扮,后面仆者模样。灯光之下看时,蔡福认得是小旋风柴进,后面的已自是铁叫子乐和。蔡节级只认得柴进,便请入里面去,见成杯盘,随即管待。柴进道:“不必赐酒,在下到此有件紧事相央。卢员外、石秀全得足下相觑,称谢难尽。今晚小子欲就大牢里,趁此元宵热闹,看望一遭。望你相烦引进,休得推却。”蔡福是个公人,早猜了八分。欲待不依,诚恐打破城池,都不见了好处,又陷了老小一家人口性命。只得担着血海的干系,便取些旧衣裳教他两个换了,也扮做公人,换了巾帻,带柴进、乐和径奔牢中去了。
    初更左右,王矮虎、一丈青、孙新、顾大嫂、张青、孙二娘三对儿夫妻,乔乔画画,装扮做乡村人,挨入在人丛里,便入东门去了。公孙胜带同凌振,挑着荆篓去城隍庙里廊下坐地。这城隍庙只在州衙侧边。邹渊、邹润挑着灯,在城中闲走。杜迁、宋万各推一辆车子,径到梁中书衙前,闪在人闹处。原来梁中书衙,只在东门里大街住。刘唐、杨雄各提着水火棍,身边都自有暗器,来州桥上两边坐定。燕青领了张顺,自从水门里入城,静处埋伏。都不在话下。
    不移时,楼上鼓打二更。却说时迁挟着一个篮儿,里面都是硫黄、焰硝,放火的药头,篮儿上插几朵闹鹅儿,踅入翠云楼后,走上楼去。只见阁子内吹笙箫,动鼓板,掀云闹社,子弟们闹闹穰穰,都在楼上打哄赏灯。时迁上到楼上,只做卖闹鹅儿的,各处阁子里去看。撞见解珍、解宝拖着钢叉,叉上挂着兔儿,在阁子前踅。时迁便道:“更次到了,怎生不见外面动掸?”解珍道:“我两个方才在楼前,见探马过去,多管兵马到了。你只顾去行事。”
    (节选自《水浒传》第66回)
    2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铃杵(chǔ) 峭壁(qià)B.模样(mú) 粗拙(zhuō)
    C.相觑(xù) 修葺(xì)D.谄佞(nìnɡ) 愧怍(zuò)
    2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中的“三更”指23时至01时,文中“初更”指03时至05时。
    B.《周易》用“乾”表示天和阳,用“坤”表示地和阴。后用来泛指天地,如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尺”是古代长度单位。其他长度单位还有仞、寻、寸、常等。
    D.贱造,谦称自己的生辰八字。常见的谦辞还有很多,如拙见、寒舍、鄙人、家兄等。
    29.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吴用给卢俊义算卦,故弄玄虚、欲擒故纵,是为了骗取卢俊义的银两。
    B.【甲】文中吴用故意“一两算一命”,惹弄孩童们喧闹,都是为了引起卢俊义的注意。
    C.【乙】文翠云楼内热闹景象下危机四伏,众梁山好汉伺机而动,两相对比,渲染了大战前的紧张氛围。
    D.【乙】文对蔡福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他进退两难的境地和思虑的周全。
    30.一个人要敢于向他人推荐自己,让才能得以实施,抱负得以施展。下列为小说中的吴用的推荐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
    B.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
    C.恩怨分明,刚而自矜,“义”的化身
    D.平生机巧聪明智,满腹经纶出奇谋
    【答案】27.C
    28.A
    29.A
    30.D
    【解析】27.C.相觑(xù)—— qù, 修葺(xì)——qì;故选C。
    28.A.有误。初更:戌时,19点-21点。二更:亥时,21点-23点。三更:子时,23点-凌晨1点。故选A。
    29.A.“是为了骗取卢俊义的银两”有误。吴用假办算命先生到卢俊义府上,利用卢俊义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理。口占四句卦歌,并让他挂墙壁上;巧妙地把四个字“卢俊义反”暗藏于四句卦歌之首。果然,被管家李囤告发,官府四处捉拿卢俊义,最终把他逼上了梁山。故选A。
    30.A.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爱民爱才、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三国志》评论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尽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B.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一刀笔小吏,字公明,绰号呼保义。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C.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D.《水浒传》中,吴用满腹经纶,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吴用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经书,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故选D。
    (八)阅读《水浒传》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甲】
    因酒结缘
    庄客自把宋江弟兄的旧衣裳送在歇宿处,柴进邀宋江去后堂深处,已安排下酒食了。便请宋江正而坐地,柴进对席,宋清有宋江在上,侧首坐了,三人坐定,有十数个近上的庄客,并几个主管,轮替着把盏,伏侍劝酒。柴进再三劝宋江弟兄宽怀饮几杯,宋江称射不已。酒至半酣,三人各诉胸中朝夕相爱之念,看看天色晚了,点起灯烛,宋江辞道:“酒止。”柴进那里肯放,直吃到初更左侧。宋江起身去净手,柴进唤一个庄客,点一碗灯,引领宋江东麻尽头处去净手。
    【乙】
    祸由酒生
    宋江看罢浔阳楼,喝采不已,凭阑坐下,酒保上楼来,唱了个喏,下了帘子,请问道:“官人还是要待客,只是自消遣?”宋江道:“要待两位客人,未见来。你且先取一樽好酒,果品肉食,只顾卖来,鱼便不要。”酒保听了,便下楼去。少时,一托盘把上楼来,一樽蓝桥风月美酒,摆下菜蔬时新果品按酒,列几般肥羊、嫩鸡、酿鹅、精肉,尽使朱红盘碟。宋江看了,心中暗喜,自夸道:“这般整齐肴馔,济楚器皿,端的是好个江州。我虽是犯罪远流到此,却也看了些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募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上人,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潜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
    【丙】
    酒酣词畅
    宋江便叫宋清安排大筵席,会众兄弟同赏菊花,唤做菊花之会。但有下山的兄弟们,不拘远近,都要招回寨来赴筵。至日肉山酒海,先行给散马、步、水三军,一应小头目人等,各令自去打团儿吃酒,且说忠义堂上遍插菊花,各依次坐,分头把盏。堂前两边筛锣击鼓,大吹大擂,笑语喧哗,觥筹交错,众头领开怀痛饮;马麟品箫唱曲,燕青弹筝,不觉日暮。宋江大醉,叫取纸笔来,一时乘着酒兴,作《满江红》一词。写毕,令乐和单唱这首词曲。道是: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________”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________”
    【丁】
    酒断后患
    宋江道:“兄弟,自从分散之后,日夜只是想念众人。吴用军师,武胜军又远。花知寨在应天府,又不知消耗。只有兄弟在润州镇江较近,特请你来商量一件大事。”李逵道:“哥哥,甚么大事?”宋江道:“你且饮酒。”宋江请进后厅,见成杯盘,随即管待李逵,吃了半晌酒食。将至半酣,宋江便道:“贤弟不知,我听得朝廷差人赍药酒来赐与我吃。如死,却是怎的好?”李逵大叫一声:“哥哥,反了罢!”宋江道:“兄弟,军马尽都没了,兄弟们又各分散,如何反得成?”李逵道:“我镇江有三千军马,哥哥这里楚州军马,尽点起来,并这百姓都尽数起去,并气力招军买马,杀将去,只是再上梁山泊倒快活,强似在这奸臣们手下受气!”宋江道:“兄弟且慢着,再有计较。”不想昨日那接风酒内,已下了慢药。当夜,李逵饮酒了。
    31.【甲】文宋江因何事投奔柴进?【乙】文宋江登楼畅饮,触目远跳,感恨伤怀,生出什么事端?
    32.梁山好汉性格各异,武松有勇有谋,重义气,而李逵鲁莽粗俗,易冲动。【丙】文中,宋江在菊花会上提起招安一事惹得众人反感。请根据各自性格特点,补充选文中的人物语言。
    33.四场酒局串起了宋江离开家乡行走江湖的重要人生轨迹,表现了宋江的诸多形象特征,请结合【乙】【丙】【丁】三场酒局,分别简要分析。
    34.某出版社要为《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出一本“酒伴英雄路”的宣传画册。假如你是画册的编辑,你打算挑选上面哪段素材来呈现宋江的英雄气概?说说选择的理由。
    【答案】31.①怒杀阎婆惜,被官府捜捉。②宋江在墙壁上题了一首词和几句诗,被黄文炳告发造反,(被蔡九知府捉拿)下入死囚牢。 32.武松: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
    李逵:招安,招安!招甚鸟安!
    (答案不唯一,但语言要表达反对招安之意,符合人物性格特点。) 33.①【乙】胸怀大志(不甘平庸,命运多舛,孝顺重情):宋江在浔阳楼独饮,想到而立之年却功名未就,想到父兄,潸然泪下。
    ②【丙】忠勇孝悌:菊花会上,大醉后作词,抒发孝悌之情,吐露杀敌报国、招安归顺心愿。
    ③【丁】看重忠义名声:御酒被奸臣下毒,怕李逵造反报仇,坏了自己一世清名和忠义,毒死李逵。(或心肠狠毒:御酒被奸臣下毒,怕李逵造反报仇,坏了自己一世清名和忠义,毒死李逵。(若结合语段分析出其他形象特征,言之成理。) 34.示例:选“因酒结缘”。宋江怒杀阎婆惜,投奔柴进。众人轮替敬酒,表达对宋江的仰慕之情,两位好汉也推杯换盏,互诉敬慕之意,在觥筹交错中,尽显宋江的英雄气概。
    【解析】3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识记。
    宋江怒杀阎婆惜:阎婆惜随父母流落到济州郓城县时,后其父得病身亡,无钱安葬,宋江施舍棺木又给了十两银子,其母感恩图报,将她送与宋江为外室。由于宋江不重女色,为阎婆惜所讨厌,结果阎婆惜喜欢上同为押司的张文远,并勾搭成奸。其后,晁盖写给宋江的信件及酬谢黄金碰巧为阎婆惜所获,阎婆惜以官司相逼,宋江当晚向她多次索要未果后便将她杀死。此后,宋江为避官司,遂至小旋风柴进处暂避。
    宋江浔阳楼题反诗:宋江怒杀阎婆惜后,吃了官司,被发配江州,结识了戴宗、李逵、张顺等好汉。一日,宋江寻友不得,独自来到浔阳楼上欣赏江景,自斟自饮。触景生情,感恨伤怀,在墙壁上题下反诗两首,还留下姓名。被通判黄文炳发现后,告到蔡九知府处。蔡九知府下令捉拿宋江,宋江装疯未遂,被下到死囚牢中。幸得梁山好汉搭救,在刑场把宋江看救上梁山。
    (1)根据【甲】文“庄客自把宋江弟兄的旧衣裳送在歇宿处,柴进邀宋江去后堂深处,已安排下酒食了”可知,宋江为避官司,遂至小旋风柴进处暂避,回顾相关情节可知,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被官府捜捉而投奔柴进;
    (2)根据【乙】文“宋江看罢浔阳楼,喝采不已,凭阑坐下,酒保上楼,……不觉酒涌上来,潜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可知,回顾相关情节可知,宋江登楼畅饮,触目远跳,感恨伤怀,在墙壁上题了一首词和几句诗,被黄文炳告发造反,(被蔡九知府捉拿)下入死囚牢。
    32.本题考查补写人物语言。
    根据【丙】“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的内容,可知武松、李逵此时发话,是反对招安的;根据题干“武松有勇有谋,重义气,而李逵鲁莽粗俗,易冲动”的提示,说话的语气应符合人物身份。
    示例:武松:天天盼着招安,如何替天行道?
    李逵:招甚鸟安?问问俺板斧同不同意?
    3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结合【乙】【丙】【丁】三场酒局,分别分析出宋江在本段中性格特点即可。
    根据【乙】段“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不觉酒涌上来,潜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宋江在浔阳楼独饮,想到而立之年却功名未就,想到父兄,潸然泪下;可概括为:胸怀大志(或不甘平庸,命运多舛,孝顺重情等):
    根据【丙】段“宋江大醉,叫取纸笔来,一时乘着酒兴,作《满江红》一词……‘喜遇重阳……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菊花会上,大醉后作词,抒发孝悌之情,吐露杀敌报国、招安归顺心愿;可概括为:忠勇孝悌:
    根据【丁】“宋江请进后厅,见成杯盘,随即管待李逵,吃了半晌酒食……不想昨日那接风酒内,已下了慢药。当夜,李逵饮酒了。”御酒被奸臣下毒,怕李逵造反报仇,坏了自己一世清名和忠义,毒死李逵;可概括为:看重忠义名声。(或心肠狠毒:御酒被奸臣下毒,怕李逵造反报仇,坏了自己一世清名和忠义,毒死李逵)
    34.本题考查内容和理解。
    从四段选文中任选一段,结合情节,分析出呈现宋江的英雄气概理由即可。
    示例1:我选“祸由酒生”。宋江自从怒杀阎婆惜后,便走上了逃往道路,但漫漫逃亡路,并没有磨灭他的才智和抱负,即使在被刺配纹颊的人生逆境中,宋江依然酒酣胸胆,豪情无限,尽显英雄气概。
    示例2:我选“酒酣词畅”。宋江在菊花会上酒醉赋词,抒发御边平虏,保民安国的志向,盼望招安,建功立业,这体现了作为梁山头领的深谋远虑,责任担当的英雄豪气。
    示例3:我选“酒断后患”。宋江怕自己死后,李逵造反,坏了自己一世清名和忠义,毒死李逵。体现了宋江未雨绸缪,深谋远虑的英雄气概。
    (九)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严贡生将钥匙开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来,约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剥着吃了几片,将肚子揉着,放了两个大屁,登时好了。剩下几片云片糕,搁在后鹅口板上,半日也不来查点。那掌舵驾长害馋痨,左手扶着舵,右手抽来,一片片的送到嘴里了。严贡生只作不看见。
    【乙】张乡绅道:“总因你先生为人有品望,所以敝世叔相敬。近来自然时时请教。”严贡生道:“后来倒也不常进去。实不相瞒,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汤父母容易不大喜会客,却也凡事心照。就如前月县考,把二小儿取在第十名,叫了进去,细细问他从的先生是那个,又问他可曾定过亲事,着实关切!”范举人道:“我这老师看文章是法眼;既然赏鉴令郎,一定是英才可贺。”严贡生道:“岂敢,岂敢。”又道:“我这高要,是广东出名县分。一岁之中,钱粮、耗羡、花、布、牛、驴、渔船、田房税,不下万金。”又自拿手在桌上画着,低声说道:"像汤父母这个作法,不过八千金;前任潘父母做的时节,实有万金,他还有些枝叶,还用着我们几个要紧的人。”说着,恐怕有人听见,把头别转来望看门外,一个蓬头赤足的小使走了进来,望着他道:“老爷,家里请你回去。”严贡生道:“回去做甚么?”小厮道:“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严贡生道:“他要猪,拿钱来!”小厮道:“他说猪是他的。”严贡生道:“我知道了。你先去罢。我就来。”那小厮又不肯去。
    35.【甲】文中“那掌舵驾长”吃了云片糕后什么结果?
    36.分析【乙】文的讽刺效果。
    37.请结合相关实例,概括严贡生的人物形象特点。
    【答案】35.他不知严贡生这是故意设下圈套,严贡生下船后船家讨要船钱,严贡生佯装大怒,诈称艄公吃的是他的名贵的药物,价值“几百两银子”要他赔偿,并恫吓要把船家送到汤老爷衙里问罪,船家有苦难言,被赖了船钱无奈作罢。 36.运用对比手法,先写严贡生吹嘘自己“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来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后写小厮来报“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辛辣地讽刺了严贡生丑恶龌龊的灵魂。 37.欺诈、贪婪、蛮横、狡猾。如①他明明没有借钱给人家,却偏要人家还利息,中人求情也不肯,硬是扣下人家的驴何粮袋。②他明明要侵吞同胞兄弟的家产,却硬不承认赵氏已经扶正的事实,把赵氏赶到厢房去住,仍以妾相待。③他获得优贡,强拉别人出贺礼,还欠下屠夫何厨子的钱不还。④面对弟弟的死,他无动于衷,只在得知弟弟临终给他前留下银子,才跑到弟弟灵柩前假意干号了几声。⑤明明根本不认识周司业(周进),和汤知县也不相熟,却假借他们的名义到处吹嘘,坑蒙拐骗。(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35.考查名著情节。严贡生带着新婚的二儿子媳妇搭船回家。晕船,吃了几片云片糕,剩下的几片云片糕,故意放在船头,半日也不来查点。掌舵的馋了,把那几片云片糕给吃了。严贡生早看在眼里,他“只作没看见”。可是。船靠岸时。严贡生却大呼小叫说自己的药丢了。掌舵的承认自己偷吃了云动糕。严质生不依不饶。恐吓要将船人送官,众人劝着,喜钱酒钱也不给了,严贡生才扬长上岸。严贡生拿云片糕吓唬人,就为了不想付船钱。
    36.考查讽刺手法。乙段中的“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与“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形成了鲜明地对比,嘴里说着不占别人的丝毫便宜,实际上却把别人的猪关在自己家里。言行的不一致,辛辣地讽刺了严贡生的自私与虚伪。
    37.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严贡生是一个贪婪自私的人。他居然想把弟弟留下的家产全部据为已有,把妻弟赶出去。他不择手段,甚至告到各级官府。弟弟死后,严贡生回到家并没有立即去拜见死者,而是悠闲地“和浑家坐着,打点拿水来洗脸”,直到打开严监生的遗物,看见“簇新的两套缎子衣服,齐臻臻的二百两银子”,立刻“满心欢喜”,“即刻换了孝巾,系了一条白布在腰间”,“在柩前叫了声‘老二’,干号了几声,下了两拜。”
    严贡生是一个欺诈狠毒的人。他二儿子完婚回来的船上。他吃剩的云片糕,故意不收起来,船家没忍住饿,把它吃了。结果下船的时候,他谎称云片糕是他的药,用各种名贵药材制成的,被船家吃了,以后他发病就没药救了。这明摆是讹诈,不想给船费,还想另外敲一笔。
    严贡生是一个虚伪奸狡的人。他与周进和汤知县并不熟识,却还要说“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汤父母容易不大喜会客,却也凡事心照。就如前月县考,把二小儿取在第十名,叫了进去,细细问他从的先生是那个,又问他可曾定过亲事,着实关切”,实则是为了拉虎皮,扯大旗,借两人的名义为自己谋取利益。
    (十)阅读名著《儒林外史》选段,完成小题
    【选段一】
    【选段二】A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A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
    A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A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A不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
    【选段三】B道:“潘三哥是个豪杰。他不曾遇事时,会着我们,到酒店里坐坐,鸭子是一定两只;还有许多羊肉、猪肉、鸡、鱼。像这店里钱数一卖的菜,他都是不吃的。可惜而今受了累!本该竟到监里去看他一看,只是小弟而今比不得做诸生的时候。既替朝廷办事,就要照依着朝廷的赏罚。若到这样地方去看人,便是赏罚不明了。”蒋刑房道:“这本城的官,并不是你先生做着。你只算去看看朋友,有甚么赏罚不明?”B道:“二位先生,这话我不该说,因是知己面前不妨。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如今倒反走进监去看他,难道说朝廷处分的他不是?这就不是做臣子的道理了。况且我在这里取结,院里、司里都知道的。如今设若走一走,传的上边知道,就是小弟一生官场之玷。这个如何行得!可好费你蒋先生的心,多拜上潘三哥,凡事心照。若小弟侥幸,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载,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倒不值甚么。”两人见B说得如此,大约没得辩他,吃完酒,各自散讫。蒋刑房自到监里回复潘三去了。
    38.选段一的漫画呈现了《儒林外史》中的一个经典情节,请你用句话概述这个情节
    39.选段二中的A是_______,后来他作为主考官,把_______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终于将他取为秀才。
    40.选段三中的B是________。请写出他与选段二相关联的两个情节。
    41.吴敬梓用饱蘸辛酸的笔触描绘了一些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他在《儒林外史》中塑造的一些人物可笑又可悲。请你从A和B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选文简析其可笑可悲之处。
    【答案】38.严监生临死时伸出两个手指头,因为家里人点了两茎灯草,严监生恐费了油,所以临死都不肯咽气。 39. 周进 范进 40.匡超人。(1)拐卖乐清县大户人家逃出来的一个使女给姓胡的财主,伪造的朱签就是匡超人所拟。(2)在潘三的安排下,匡超人又顶替金跃上考场,并中了秀才。(3)潘三下狱后,匡超人怕受牵连,要去老师家避祸。(4)匡超人把妻子赶到乡下住,致使妻子生病去逝。(5)匡超人隐瞒自己已婚娶的事实,娶了老师的外甥女。(从这些情节中任选两个即可) 41.(示例一)周进:他六十多岁连秀才也没考中,不能进贡院,当他恳求别人带他参观贡院时,周进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他苏醒后满地打滚,放声大哭。当那群商人答应替他捐监生,让他获得乡试资格时,他居然趴在地上向他们磕头,让人觉得可笑。这可笑行为的背后暗含着他的可悲,他终身匍匐在科举脚下,耗尽毕生精力,直到六十多岁,还没获得乡试资格,且执迷不悟。让人觉得可悲。
    (示例二)匡超人:他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为人乖巧、做事勤快,其对父亲的一片孝思,亦令人感动。他学会了吹牛撒谎,最终他变得虚伪冷漠,寡情薄义。原来的好友潘三入狱,匡超人怕受牵连,担心探望潘三的事影响自己的仕途,不仅不探望,还找出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先借潘三的出手豪爽,当面讽刺景兰江、蒋行房二人不够大方,再表明自己的身份不同以往,要依照朝廷赏罚,拒绝与潘三见面。既推掉了探望潘三的事,又将理由说的很充分。这一可笑行为说明他所处时代的士林阶层攀龙附凤、追名逐利、嫌贫爱富的风气使青年士子受到了腐蚀,丧失了淳朴善良的本性,人格沦丧,以及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因而也是可悲的。
    【解析】38.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识记。
    严监生是中国吝啬鬼的典型,是名著《儒林外史》里经典的吝啬人物。他的性格中有吝啬的一面,也有卑微可怜的一面,还有慷慨与不乏人情的一面。他以金钱作为护身符,来消灾弭难,苟且偷安。严监生临终时,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直到赵氏上去,把两根灯芯挑掉一根,他才两手垂下,顿时便断了气。
    根据【选段一】画面,躺在床上的人面部消瘦、头缠白巾,似乎病入膏肓,从伸出的两个手指和旁边妇女伸出一个手指来看,与严监生临终前画面相符。据此,可概括为:严监生临死时伸出两个手指头,因为家里人点了两茎灯草,严监生恐费了油,所以临死都不肯咽气。
    39.本题考查人物和情节识记。
    周进,《儒林外史》重要人物。周进前半生生活在社会底层,地位卑下,事事仰人鼻息,形成逆来顺受的性格。暮年飞黄腾达后,同情提携同样出身下层、同样屡试不第的范进,表明周进秉性忠厚,迂而不恶。写出了他性格的复杂面。在这个醉心于科举,而心术并未大坏的读书人身上,更可见出科举制对士子灵魂的侵蚀之深。
    根据【选段二】“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可知,A人物是周进。空一填“周进”;
    根据“他作为主考官”“反复看了三遍,终于将他取为秀才”可知,周进提携的是范进,空二填“范进”。
    40.本题考查人物和情节识记。
    匡超人,原名匡迥,号超人,是《儒林外史》中一个角色鲜明,性格极其丰富的文学形象。匡超人是温州府乐清县人,他原本是一个农村少年,自小上过几年学,因家贫无力读不成了,跟一个买柴的客人到省城帮忙记帐。不料客人折本倒闭,匡超人不得不靠给人拆字混日子,这时他才二十二岁。匡超人本是一个事亲孝顺,勤劳好学的农村青年,后来一步一步走向人格沦丧,灵魂堕落。主要情节有:
    (1)好的一面:匡超人出身贫寒,在流落杭州时,一心惦记着生病的父亲,后遇马二先生资其路费,并嘱咐:要想在世上出人头地,必须以文章科举为重,光宗耀祖才是大孝;回乡后,他白天杀猪,卖豆腐,给父亲做好吃的和买药。晚上便一边服侍父亲一边读书到四更鼓,每夜只睡一个更头;一次,家中失火,他哥独自逃命,是他冲进房内,背出父亲,又跑回来,救出母亲和嫂子,后脚刚迈出门槛,火就到了门口;闲着时,便到门口与邻居下象棋;一日晚上在烛光下读书时,被路过的知县发现,感其孝心和苦读,提携他先后中了秀才和举人;
    (2)坏的一面:后知县被审,他惟恐祸及自身,在潘保正的帮助下,躲回到杭州;匡超人到了杭州,要投奔的潘三外出未归,便与一班假名士交往,这些人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清高,内心希望借此侥幸获取名利,于是匡超人主动地加入到这群名士中,也想从中获取些好处;拐卖乐清县大户人家逃出来的一个使女给姓胡的财主,伪造的朱签就是匡超人所拟;潘三下狱后,匡超人怕受牵连,要去老师家避祸;匡超人把妻子赶到乡下住,致使妻子生病去逝;匡超人隐瞒自己已婚娶的事实,娶了老师的外甥女。
    第一问,根据【选段三】“潘三哥是个豪杰。他不曾遇事时,……本该竟到监里去看他一看,只是小弟而今比不得做诸生的时候”可知,B是匡超人;
    第二问,从匡超人主要情节中,任意选取两个概述即可。
    示例:(1)匡超人白天杀猪,卖豆腐,给父亲做好吃的和买药。晚上便一边服侍父亲一边读书到四更鼓,每夜只睡一个更头;
    (2)匡超人到了杭州,要投奔的潘三外出未归,便与一班假名士交往,这些人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清高,内心希望借此侥幸获取名利,于是匡超人主动地加入到这群名士中,也想从中获取些好。
    4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理解。从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事件,分析出人物的可笑可悲之处即可。
    示例1:我选A周进。当他进省城路过贡院的时候,他多年的心结却又被触动了。但他是童生,他是不能进入贡院的,看门人的鞭子将他打了出来。这个情节让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悲。可笑的是六十多岁的老头,让看门人鞭打驱赶;可悲的是,想象周进无助地站在贡院冷冷的门外,世界对他而言真的是一无所有了。
    示例2:我选B匡超人。匡超人逃到杭州后结识了一群假文人,而这些人只会吹牛乱弹琴却没有真才实学,虚荣心让匡超人在这些“文人”面前吹嘘卖弄自己的学问,可笑的是他胸中并没有真文墨,以至于笑话百出。当谈到曾资助他的马二先生时。匡超人信口雌黄,没有一点感恩之心,丧失了善良的本性,是可悲的。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憨湘云醉眠芍药茵
    说着,来到沁芳亭边,只见袭人、香菱、侍书、晴雯、麝月、芳官、蕊官、藕官十来个人,都在那里看鱼玩呢,见他们来了,都说:“芍药栏里预备下了,快去上席罢。”宝钗等随携了他们,同到芍药栏中红香圃三间小敞厅内,连尤氏已请过来了……只见筵开玳瑁,褥设芙蓉,众人都笑说:“寿星全了!”上面四座,定要让他们四个人坐。四人皆不肯。
    宝玉便说:“雅坐无趣,须要行令才好。”众人中有说行这个令好的,又有说行那个令才好的。黛玉道:“依我说,拿了笔砚将各色令都写了,拈成阄儿,咱们抓出那个来就是那个。”众人都道:“妙极!”即命拿了一副笔砚花笺。香菱近日学了诗,又天天学写字,见了笔砚,便巴不得连忙起来,说:“我写。”众人想了一回,共得十来个,念着,香菱一一写了。搓成阄儿,掷在一个瓶中,探春便命平儿拈。平儿向内搅了一搅,用箸夹了一个出来,打开一看,上写着“射覆”二字。宝钗笑道:“把个令祖宗拈出来了。射覆从古有的,如今失了传。这是后纂的,比一切的令都难。这里头倒有一半是不会的,不如毁了,另拈一个雅俗共赏的。”探春笑道:“既拈了出来,如何再毁?如今再拈一个,若是雅俗共赏的,便叫他们行去,咱们行这一个。”说着,又叫袭人拈了一个,却是“拇战”。湘云先笑着说:“这个简断爽利,合了我的脾气。我不行这个射覆,没的垂头丧气闷人,我只猜拳去了。”探春道:“惟有他乱令,宝姐姐快罚他一钟!”宝钗不容分说,笑灌了湘云一杯。
    湘云等不得,早和宝玉“三”“五”乱叫猜起拳来。那边尤氏和鸳鸯隔着席,也“七”“八”乱叫起拳来。平儿袭人也作了一对。叮叮当当,只听得腕上镯子响。一时,湘云赢了宝玉,袭人赢了平儿,二人限酒底酒面。湘云便说:“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有的话,共总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众人听了,都说:“惟有他的令比人唠叨!倒也有些意思。”便催宝玉快说。宝玉笑道:“谁说过这个,也等想一想儿。”黛玉便道:“你多喝一钟,我替你说。”宝玉真个喝了酒,听黛玉说道: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枝折脚雁,叫得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
    说得大家笑了。
    ……
    正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笑嘻嘻的走来,说:“姑娘们快瞧,云姑娘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后头一块青石板磴上睡着了。”众人听说,都笑道:“快别吵嚷。”说着,都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磴子上,业经香梦沈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地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搀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嘟嘟囔囔说:“泉香酒冽……醉扶归,宜会亲友。”众人笑推他说道:“快醒醒儿,吃饭去。这潮磴上还睡出病来呢!”湘云慢启秋波,见了众人,又低头看了一看自己,方知是醉了。原是纳凉避静的,不觉因多罚了两杯酒,娇娜不胜,便睡着了,心中反觉自悔。早有小丫头端了一盆洗脸水,两个捧着镜奁。众人等着,他便在石磴上重新匀了脸,拢了鬓,连忙起身,同着来至红香圃中。又吃了两杯浓茶,探春忙命将醒酒石拿来给他衔在口内,一时又命他吃了些酸汤,方才觉得好了些。
    【选自《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有删改)】
    4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漠不关心地翻看着《红楼梦》。
    B.风云变幻,流年更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主旋律。
    C.希望我国的航天事业能够蒸蒸日上,不断突破创新,继续奔赴星辰大海。
    D.阅读和创作相辅相成,读的过程能给大脑提供灵感,写的过程则是灵感的释放。
    4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行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行令方法主要为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文人雅士则引经据典,分韵联吟,当席构思。
    B.筷子有多种名称,先秦时期称“挟”,也作“荚”。两汉又出现了“筋”字,唐、宋、元、明、清时统称“箸”。
    C.曲牌名就是曲,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谱式。常见的曲牌名有《朝天子》《南乡子》《卜算子》等。
    D.笔、墨、纸、砚,古称“文房四宝”,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
    4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段中大观园里众姐妹给宝玉做寿,猜拳、饮酒,使得众人的诗才、性格得到了充分展示。
    B.红楼梦中,以花喻人是常见的手法,如“三春去后诸芳尽”指众女儿风流云散的结局。“沁芳亭”暗示着“花落水流红”。
    C.《红楼梦》里有句话:“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林黛玉。
    D.选段中黛玉担心宝玉想不出,便替他完成,既表现了她对宝玉的关心,也体现了她的才华横溢。
    【答案】42.A 43.C 44.C
    【解析】42.A.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在此形容翻看《红楼梦》时心思不集中,使用有误;应使用“心不在焉”;B.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使用正确;C.蒸蒸日上: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形容航天事业发展速度快,使用正确;D.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在此形容阅读和创作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使用正确;故选A。
    43.C.《南乡子》《卜算子》均为词牌名,并非曲牌名;故选C。
    44.C.“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贾宝玉;故选C。
    相关试卷

    02《岳阳楼记》比较阅读-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 这是一份02《岳阳楼记》比较阅读-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共35页。

    02 议论文阅读(二)-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 这是一份02 议论文阅读(二)-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第⑥段“学富五车”的同义词是,第⑦段中“五柳先生”指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2 现代诗歌阅读与训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 这是一份02 现代诗歌阅读与训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什么是现代诗,现代诗歌的特点,现代诗歌的分类,现代诗歌的阅读步骤,现代诗歌的鉴赏角度,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现代诗歌常考题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02 古典小说(四大名著)阅读训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