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9—《压强》第1页
    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9—《压强》第2页
    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9—《压强》第3页
    还剩6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9—《压强》

    展开

    这是一份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9—《压强》,共6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甲,乙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乙。将两支试管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试管竖直,乙试管倾斜,静止时,两试管内液体相平,液面距离桌面的高度为h,如图所示,液体对甲、乙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ρ甲ρ乙,p甲=p乙
    (江苏省苏州市)在下列几种航空器中,主要利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获得升力的是( )
    A. 观光热气球
    B. 民航客机
    C. 武装直升机
    D. 运载火箭
    (浙江省杭州市)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平底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两次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瓶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 F甲>F乙B. p甲>p乙C. F甲F乙B. p甲/=//=/”、“p乙,故C正确。
    故选:C。
    甲乙两种放置方法,V甲30cm,此时ℎ水2=15cm不变;
    A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A剩2=ρAgℎ剩2=ρAg(ℎA总−ℎ2),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2=ρ水gℎ水2,
    由pA剩2=p水2得,ρAg(ℎA总−ℎ2)=ρ水gℎ水2,
    所以,ρAρ水=ℎ水2ℎA总−ℎ2,即:0.5g/cm31g/cm3=15cm70cm−ℎ2,解得ℎ2=40cm>30cm,符合题意;
    容器内原来有水的深度:ℎ水0=10cm,水深增加:△ℎ2=ℎ水2−ℎ水0=15cm−10cm=5cm,
    容器内物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2=S容△ℎ2=300cm2×5cm=1500cm3,
    A的底面积:SA=V排2ℎ浸2=V排2ℎ水2=1500cm315cm=100cm2;
    切取的物块的体积:VA2=SAℎ2,质量:mA2=SAℎ2ρA,重力:GA2=SAℎ2ρAg,
    设当容器中加水至ℎ水3时,容器中物块所受浮力:F浮3=ρ水gV排3=ρ水gSAℎ水3,
    物块在水中刚好漂浮,F浮3=GA2,所以,ρ水gSAℎ水3=SAℎ2ρAg,
    ℎ水3=ρAρ水ℎ2=0.5g/cm31g/cm3×40cm=20cm,
    则水深需再次增加量:△ℎ3=ℎ水3−ℎ水2=20cm−15cm=5cm,
    所需加水的体积:V水3=(S容−SA)△ℎ3=(300cm2−100cm2)×5cm=1000cm3,
    实际加水:m=2200g,加水的体积:V=mρ水=2200g1g/cm3=2200cm3,
    因为V>V水3,所以物块漂浮,
    实际水面的深度:ℎ总=ℎ水3+V−V水3S容=20cm+2200cm3−1000cm3300cm2=24cm=0.24m,
    由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水gℎ总=1×103kg/m3×10N/kg×0.24m=2400Pa。
    故答案为:0.5;2400Pa。
    (1)由图像乙知在ℎ=30 cm时容器中物块漂浮,且此时浸在水中的深度可知,根据飘浮条件容器中物块的密度,即A的密度;
    (2)由图乙,求得ℎ水与h的函数关系的两种情况,根据题干压强相等,分别表达A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根据函数关系判断h的大小,不合题意的舍去,求得h的值。
    根据加水2200g,判断物块是否漂浮,再加水后计算水面的实际深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ℎ,计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本题考查物体漂浮的条件,固体压强的特殊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等,综合程度较高,难度较大。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水面实际深度的求解。
    43.【答案】1.03×108 6.18×107
    【解析】解:该潜水器下潜深度为100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为:
    p=ρgℎ=1.03×103kg/m3×l0N/kg×10000m=1.03×108Pa,
    由p=FS可知,舱门所受液体压力为:
    F=pS=1.03×108Pa×0.6m2=6.18×107N。
    故答案为:1.03×108;6.18×107。
    根据p=ρgℎ求出在深100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再根据p=FS求出压力。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和p=FS的应用和计算,关键是公式的灵活运用。
    44.【答案】小于 1.03×108 2
    【解析】解: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奋斗者号加速下潜过程中的过程中,其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
    下潜到1.0×104m深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为:p=ρgℎ=1.03×103kg/m3×10N/kg×1.0×104m=1.03×108Pa。
    根据ρ=mV可知,该材料的体积为:V=mρ=9×103kg4.5×103kg/m3=2m3。
    故答案为:小于;1.03×108;2。
    物体下潜时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根据p=ρgℎ求出受到海水的压强;根据密度公式求出体积的大小。
    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液体压强公式、密度公式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45.【答案】增大 大气压
    【解析】解:由公式p=FS可知,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
    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筒是因为针筒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把药液压入针筒。
    故答案为:增大;大气压。
    (1)根据压强的定义式p=FS知,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
    (2)注射器将药液吸入针筒之前,需要先排出针筒内的空气,这样,针筒内的气压减小,药液受到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会被压入针筒。
    此题考查学生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大气压应用;贴近生活实际,便于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的指导思想。
    46.【答案】等于 小于
    【解析】解:飞机在空中匀速直线飞行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则向上的升力等于飞机总共的重力;
    因为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机翼下方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机翼上方受到的向下的压力,飞行时机翼上方受到空气的压力小于下方受到空气的压力。
    故答案为:等于;小于。
    (1)飞机在空中匀速直线飞行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机翼的升力:机翼的上方是弧形,空气流过上方时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是平面,空气的流速小,压强大,这一压强差使飞机获得竖直向上的升力。
    本题考查了我们对流体的压强跟流速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对这种能力的考查也是中考的重点。
    47.【答案】4 2000
    【解析】解:(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1=ρgℎ=1.0×103 kg/m3×10N/kg×10×10−2m=1000P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1=p1S=1000Pa×40×10−4m2=4N;
    (2)水的重力为:
    G水=m水g=600×10−3kg×10N/kg=6N,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2=G容器+G水=2N+6N=8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2=F2S=8N40×10−4m2=2000Pa。
    故答案为:4;2000。
    (1)已知容器中水的深度,根据p=ρgℎ求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又知道容器的底面积,根据F=pS求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加上水的重力,利用p=FS求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计算固体压强时要先求压力再求压强,计算液体压力时要先计算压强后计算压力;二是计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时的受力面积为容器的底面积。
    48.【答案】5 3.5×105
    【解析】解:(1)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900m,所用时间为:t=3min=180s,
    则单车的平均速度为:
    v=st=900m180s=5m/s;
    (2)人和车受到的总重力:
    G=mg=70kg×10N/kg=700N;
    骑行时,单车对路面的压力:
    F=G=700N,
    受力面积:S=2×0.001m2=0.002m2,
    骑行时,单车对路面的压强:
    p=FS=700N0.002m2=3.5×105Pa。
    故答案为:5;3.5×105。
    (1)已知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根据v=st求出单车的平均速度;
    (2)已知人与车总质量,根据G=mg求出人和车受到的总重力;骑行时,车对路面的压力等于人和自行车受到的总重力,求出受力面积(2个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利用p=FS求出骑行时车对路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重力公式及压强公式的运用,注意受力面积为2个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
    49.【答案】A ≤ 无关 1.1×103
    【解析】解:(1)实验中控制小球的体积、液体密度和容器不变,改变小球密度,探究压强的增加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种探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2)由1、2、3次实验数据可知,当ρ球≤ρ水的密度时,△p液=△p容;
    (3)由3、4、5次实验数据可知,选用密度不同的小球实验时,△p水保持不变;
    (4)当ρ球>ρ液时,小球在浸没在液体中沉底,小球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小球的体积,由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小球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同,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可知,液体对规则容器底的压力增加量ΔF=F浮,由压强公式p=FS可知,在容器底面积一定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相等。
    同时由压强公式p=FS可得:F浮=ΔF=△p液S容,在第5和第10次实验中,△p水=490Pa,△p液=539Pa,则有:
    F浮水=△p水S容=490Pa×S容,即:ρ水gV球=490Pa×S容……①
    F浮液=△p液S容=539Pa×S容,即:ρ液gV球=539Pa×S容……②
    由①②可得:ρ液=1.1×103kg/m3。
    故答案为:(1)A;(2)≤;(3)无关;(4)1.1×103kg/m3。
    (1)实验中控制小球的体积、液体密度和容器不变,探究压强的增加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种探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2)由1、2、3次实验数据可知,当球的密度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时,△p液与△p容的关系;
    (3)由3、4、5次实验数据可知,选用密度不同的小球实验时,△p水保持不变,即:△p液与ρ球无关;
    (4)当ρ球>ρ液时,小球在浸没在液体中沉底,小球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小球的体积,由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小球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同,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可知,液体对规则容器底的压力增加量ΔF=F浮,由压强公式p=FS可知,在容器底面积一定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相等。
    同时由压强公式p=FS可得:F浮=ΔF=△p液S容,取第5和第10次实验数据可求得未知液体的密度。
    本题考查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探究中的应用,以及压强、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难度较大。
    50.【答案】海绵 乙、丙 取下丙图中的砝码 ①
    【解析】解:(1)海绵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三次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转换法。
    (2)要得到‘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应控制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故图中乙、丙两组实验符合要求;
    取下丙图中的砝码,通过比较甲、丙两图也得出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实验结论;
    (3)①有些课桌的边缘设计成圆弧形状,应用了“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这一结论;故符合题意;
    ②水壶的壶嘴和壶身设计成相同的高度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不符合题意;
    ③货车行驶时,地面的受力面积相同,承载质量越大,对地面压力越大,压强越大,路面越易损坏,应用了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大,力的作用效果明显,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海绵;(2)乙、丙;取下丙图中的砝码;(3)①。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相同受力面的形变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可以通过受力面形变程度的大小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根据实验所控制的变量、分析图示实验现象,然后得出实验结论;
    (3)根据被压物质的形变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受压面的材料相同且形变要明显;
    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如果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同的。
    本题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及增大(减小)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51.【答案】不漏气 上方 越大
    【解析】解:(1)如图甲,小明用手指轻按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如果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发生灵活变化,说明该压强计不漏气;
    (2)将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朝上逐渐浸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乙,水在橡皮膜的上方,对橡皮膜有向下的压强,则压强计显示的是橡皮膜上方的水对它的压强;
    (3)由乙、丙两图可知:深度相同,丙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中水的密度,且丙中U形管两侧液面液体的高度差较大,说明液体压强计所处位置液体压强大,故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故答案为:(1)不漏气;(2)上方;(3)越大。
    (1)检查装置时,用手按压橡皮膜,若U形管中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2)将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朝上逐渐浸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乙,水在橡皮膜的上方,对橡皮膜有向下的压强,据此分析;
    (3)由乙、丙两图可知:深度相同,丙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中水的密度,且丙中U形管两侧液面液体的高度差较大,说明液体压强计所处位置液体压强大,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的有关实验,并考查控制变量法的使用,难度不大。
    52.【答案】液体压强 装置气密性不好 相等 液体密度 500
    【解析】解:((1)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反映了液体压强的大小,用到了转换法的思想;
    (2)实验探究过程中,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装置漏气,气密性不好;
    (3)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由乙、丙、丁三图可知,在同一深度,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相同,说明同种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由丁图和戊图可知,在同一深度时,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不相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戊图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ℎ=5cm,则压强计所测之处的液体压强。
    p=ρgℎ=1×103kg/m3×10N/kg×0.05m=500Pa。
    故答案为:(1)液体压强;(2)装置气密性不好;(3)相等;(4)液体密度;(5)500。
    (1)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比较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
    (2)使用液体压强计之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液体的密度一定,深度一定,方向不同,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相同;
    (4)要判断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先控制深度不变;
    (5)根据p=ρgℎ求出U形中液体产生的压强差,即为压强计所测之处的液体压强。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知道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要研究液体压强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先保证另一个量不变,做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还要学会应用控制变量法解决问题。
    53.【答案】第2、3组 将袋内气体挤压到底端,用刻度尺测出鼓起部分的长度,计算出与袋子长度的比值 口中吹出气体进入袋内,袋口内气体流速大于周围气体的流速,袋内气压小于外部气压,周围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袋内
    【解析】解:(1)小明的猜想是:塑料袋中的气体都由口中吹出;由实验中的第2、3两组数据可知,嘴距袋口10厘米吹气可将袋中充满气体,而直接嘴贴袋口吹气,袋中气体没有充满,由此否定了小明的猜想;
    (2)袋内气体体积近似看作柱体体积,横截面积相同,由V=Sℎ可知,柱体体积的比等于柱体高度的比:V1V2=Sℎ1Sℎ2=ℎ1ℎ2;所以将袋内气体挤压到底端,用刻度尺测出鼓起部分的长度,计算出与袋子长度的比值就可知道袋内气体的体积的占比。
    (3)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口中吹出气体进入袋内,袋口内气体流速大于周围气体的流速,袋内气压小于外部气压,周围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袋内。
    故答案为:(1)第2、3组;(2)将袋内气体挤压到底端,用刻度尺测出鼓起部分的长度,计算出与袋子长度的比值;(3)口中吹出气体进入袋内,袋口内气体流速大于周围气体的流速,袋内气压小于外部气压,周围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袋内。
    (1)第2、3两组嘴贴袋口吹气效果没有嘴距袋口10厘米吹气明显,据此分析作答;
    (2)袋内气体体积近似看作柱体体积,横截面积相同,柱体体积的比等于柱体高度的比;
    (3)根据流体流速大压强小作答即可。
    本题考查科学探究中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以及数据获取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同时考查流体压强的特点,对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54.【答案】(1)①其它因素相同时,机翼投影面积越大,机获得的升力就越大;②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2)大于;(3)飞机获得的升力迎角α的增大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解:(1)①探究飞机获得的升力与机翼投影面积的关系时应控制风速不变,观察表格的第一列数据,由表格可知其它因素相同时,机翼投影面积越大,机获得的升力就越大;
    ②此实验选用三组不同的风速分别进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2)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机翼投影面积相同时,飞机获得的升力越大,则风速越大,观察表格的第一行数据,由表格可知风速为v1时飞机获得的升力F1大于风速为v2时飞机获得的升力F2,所以风速v1大于风速v2;
    (3)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图乙可知飞机获得的升力迎角α的增大先变大后变小。
    故答案为:(1)①其它因素相同时,机翼投影面积越大,机获得的升力就越大;②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2)大于;(3)飞机获得的升力迎角α的增大先变大后变小。
    (1))①探究飞机获得的升力与机翼投影面积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观察表格的第一列数据可得结论;
    ②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2)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分析察表格的第一行数据可知风速大小;
    (3)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图乙可知飞机获得的升力与迎角α的关系。
    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和学生能否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55.【答案】薄 不是 增大 有关 1.03×108 1.03×104 500 无法判断
    【解析】解:(1)在实验中,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该选用薄一些的为好,这样在测量时会较灵敏,实验效果明显;
    U形管与压强计的探头连接后,一端被封闭,一端开口,所以不是连通器;
    (2)比较图乙、丙两次实验,两容器中的液体密度相同、金属盒所处的深度不相同,深度越深,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由此可知: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比较乙,丁两次实验,金属盒在两种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同,由此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3)奋斗者”号深潜到10000m深处时,受到海水产生的压强:
    p=ρ海水g ℎ=1.03×103kg/m3×10N/kg×10000m=1.03×108Pa,
    由p=FS可得,每平方米外壁要承受到的海水压力:
    F=p S=1.03×108Pa×1m2=1.03×108N,
    由G=mg可得:m=Gg=Fg=1.03×108N10N/kg=1.03×107kg=1.03×104t;
    (4)图丁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ℎ=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p=ρ水gℎ=1.0×103kg/m3×10N/kg×0.05m=500Pa;
    图乙中实验中,保持金属盒位置不变,在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其均匀混合后(液体不溢出),液体密度减小,橡皮膜所在深度增大,所以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无法判断。
    故答案为:(1)薄;不是;(2)增大;有关;(3)1.03×108;1.03×104;(4)500;无法判断。
    (1)用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压强,通过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来反映压强的大小,从压强计灵敏方面选择橡皮膜;根据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判断压强计是否为连通器;
    (2)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在实验中,应控制其中的一个量保持不变,才能观察压强与另一个量的关系,从而得到结论;
    (3)由p=ρg h求深潜到10000m时受到海水的压强,由F=pS计算每平方米的舱体受到的海水压力,由G=mg计算质量;
    (4)根据p=ρgℎ求出液体产生的压强即为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其均匀混合后液体密度减小,由此判断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的变化。
    本题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影响因素的实验,主要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液体压强和压力的计算等,难度适中。
    56.【答案】解:(1)由v=st可得,考生乘座该车运动的距离:
    s=vt=54km/ℎ×960ℎ=8.1km。
    (2)该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
    F=G=mg=1.5×103kg×10N/kg=1.5×104N,
    对地面的压强:
    p=FS=1.5×104N120×10−4m2=1.25×106Pa。
    答:(1)从考生上车地点到下车地点,“爱心助考车”行驶的路程是8.1km;
    (2)该“爱心助考车”空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1.25×106Pa。
    【解析】(1)知道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根据s=vt求出考生乘座该车运动的距离;
    (2)该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根据p=FS求出对地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和压强公式、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57.【答案】解:(1)根据图像可知,配送车在10min内通过的路程为1.2km,
    10min内配送车的平均速度:v=st=1.2×103m10×60s=2m/s;
    (2)配送车的重力:G=mg=400kg×10N/kg=4000N,
    配送车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f=0.05G=0.05×4000N=200N,
    由于配送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则牵引力:F牵=f=200N;
    (3)配送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4000N,
    配送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FS=4000N0.025m2=1.6×105Pa。
    答:(1)10min内配送车的平均速度为2m/s。
    (2)配送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为200N。
    (3)配送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6×105Pa。
    【解析】(1)由图像读出配送车10min内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出配送车10min内的平均速度;
    (2)先根据G=mg求出配送车的重力,再根据阻力与重力的关系求出阻力的大小,最后配送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可知牵引力的大小;
    (3)配送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根据p=FS求出配送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重力公式和压强公式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根据图像读出有用的信息是关键。
    58.【答案】解:(1)茶水的深度ℎ=10cm=0.1m,
    茶水对杯底的压强:p=ρgℎ=1.0×103kg/m3×10N/kg×0.1m=1000Pa;
    (2)茶杯底面积为10cm2=1×10−3m2,
    茶水对杯底的压力:F=pS=1000Pa×1×10−3m2=1N;
    (3)茶杯和茶水的总重力:G总=m总g=(0.04kg+0.16kg)×10N/kg=2N,
    茶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总=2N,
    茶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F′S=2N1×10−3m2=2000Pa。
    答:(1)茶水对杯底的压强为1000Pa;
    (2)茶水对杯底的压力为1N;
    (3)茶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2000Pa。
    【解析】(1)由图可知杯内茶水的深度,根据p=ρgℎ求出茶水对杯底的压强;
    (2)利用F=pS求出茶水对杯底的压力;
    (3)茶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和茶水的总重力,根据p=FS求出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定义式和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对于不规则的容器,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要先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ρgℎ、再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pS;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先计算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再计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FS。
    59.【答案】解:(1)坦克受到的重力:G=mg=6×104kg×10N/kg=6×105N;
    (2)坦克对地面的压力:F=G=6×105N,
    坦克对地面的压强:p=FS=6×105N6m2=105Pa。
    答:(1)坦克受到的重力为6×105N;
    (2)坦克对地面的压强为105Pa。
    【解析】(1)知道坦克的质量,利用G=mg求出坦克的重力;
    (2)坦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坦克的重力,又已知受力面积,利用压强公式求出坦克对地面的压强。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重力、压强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60.【答案】属于 不变
    【解析】解:(1)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因此它属于可再生能源;
    火星车从地球上到火星上,位置发生变化,但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
    (2)火星车在火星表面静止时,对火星表面的压力:
    F=G火=38G地=38mg=38×240kg×10N/kg=900N,
    车对火星表面的压强:
    p=FS=900N300×10−4m2=3×104Pa。
    故答案为:(1)属于;不变;(2)火星车在火星表面静止时,对火星表面的压强是3×104Pa。
    (1)能够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2)火星车在火星表面静止时,对火星表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F=G火=38G地=38mg求出其大小,利用p=FS求出车对火星表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能源的分类和质量的属性以及压强的计算,要注意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61.【答案】解:(1)小明和自行车的总重力G总=m总g=(60kg+15kg)×10N/kg=750N;
    (2)他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F=G总=750N,
    他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p=FS=750N30×10−4m2=2.5×105Pa;
    (3)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时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且处于平衡状态,
    则F牵=f=0.02G总=0.02×750N=15N,
    牵引力做功W=F牵s=15N×1500m=22500J,
    他骑行时的功率P=Wt=22500J5×60s=75W。
    答:(1)小明和自行车的总重力为750N;
    (2)他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2.5×105Pa;
    (3)若他在水平路面上5min内匀速骑行了1500m,则他骑行时的功率是75W。
    【解析】(1)根据G总=m总g得出小明和自行车的总重力;
    (2)他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F=G总,根据p=FS得出他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3)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时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且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F牵=f=0.02G总得出牵引力,根据W=F牵s得出牵引力做功,根据P=Wt得出他骑行时的功率。
    本题考查重力、压力、压强、功和功率的有关计算,综合性强,难度适中。
    62.【答案】解:(1)由乙图可知,液体深度ℎ=0时,弹簧的长度x=6cm,弹簧压缩的长度:△x=16cm−6cm=10cm,此时F=G=48N,
    k=F△x=48N10cm=4.8N/cm;
    (2)正方体的质量:m=Gg=48N10N/kg=4.8kg,
    当水深为26cm时,弹簧长度为16cm,正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为:26cm−16cm=10cm,正方体的边长为20cm,正方体体积为:V物=(20cm)3=8000cm3=8×10−3m3;
    正方体的密度:ρ=mV=4.8kg8×10−3m3=0.6×103kg/m3;
    (3)正方体有一半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12V物,弹簧恰好处于原长,此时F浮=G=48N,由ρ液gV排=ρ物gV物,ρ液=2ρ物=2×0.6×103kg/m3=1.2×103kg/m3,
    正方体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正方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此时F′浮=ρ液gV物=1.2×103kg/m3×10N/kg×8×10−3m3=96N,对正方体受力分析得:F′浮=G+F′,F′=F′浮−G=96N−48N=48N,弹簧伸长的长度为:△x′=F′ k=48N4.8N/cm=10cm,此时弹簧的长度为:16cm+10cm=26cm,则液体的深度为:26cm+20cm=46cm=0.46m;
    液体的压强为:p=ρ液gℎ=1.2×103kg/m3×10N/kg×0.46m=5520Pa。
    答:(1)k的值为4.8N/cm;
    (2)正方体的密度为:0.6×103kg/m3;
    (3)液体的压强为:5520Pa。
    【解析】(1)由F=k△x计算得;
    (2)已知正方体的重力,根据m=Gg求质量;当水深为26cm时,弹簧长度为16cm,正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为:26cm−16cm=10cm,正方体的边长为20cm,正方体体积为V物=(20cm)3,再由ρ=mV计算正方体的密度;
    (3)正方体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正方体全部浸没在水中,F浮=G+F,计算弹簧伸长的长度△x′,从而得出液体的深度,由p=ρ液gℎ计算液体压强。
    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浮力的计算和液体压强的计算,比较综合,难度较大。
    63.【答案】轮胎内气压P 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解析】解:
    (1)要估测这辆车的重力,根据题意可知需要测出胎内气压p和单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2)由题知,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橡胶部分的重力和轮胎内气体的重力忽略不计,
    则以单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为研究对象,有向上的支持力和大气压力,向下的轮胎内部的气体压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支+F0=F内(其中F0为大气压力),
    则结合压强公式可得,单个轮胎受到的支持力:F支=F内−F0=pS−p0S=S(p−p0);
    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汽车的重力等于地面对汽车四个轮胎的支持力,
    所以,车的重力:G=4F支=4S(p−p0)。
    故答案为:(1)胎内气压p;单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2)G=4S(p−p0)。
    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汽车的重力等于地面对汽车四个轮胎的支持力;
    为此需要测出单个轮胎受到的支持力,以单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为研究对象,有向上的支持力和大气压力,向下的轮胎内部的气体压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支+F0=F内,而要测车胎内部的气体压力和大气压力,必须测得车胎里气体的压强及单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根据F=pS可以求得气体压力F,据此结合前面的分析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了力的平衡条件、压强公式的应用,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64.【答案】解:(1)p=ρ水gℎ=1.0×103kg/m3×10N/kg×5m=5×104Pa;
    (2)浮冰的重力:
    G冰=mg=60×103kg×10N/kg=6×105N;
    由于浮冰漂浮:
    则:F浮=G冰=6×105N;
    (3)因为浮冰漂浮于水面上,
    所以F浮=ρ水gV排=G冰,----------------------①
    又因为冰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不变,重力不变,
    所以G水=ρ水gV水=G冰,------------------------②
    由①②可得:ρ水gV排=ρ水gV水,
    所以V排=V水,
    即:浮冰熔化为水的体积等于浮冰排开水的体积。
    所以浮冰全部熔化后,海平面水位不会发生变化。
    答:(1)水下5米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是5×104Pa;
    (2)浮冰受到的浮力是6×105N;
    (3)因为冰漂浮于水面上,
    所以F浮=ρ水gV排=G冰,----------------------①
    又因为冰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不变,重力不变,
    所以G水=ρ水gV水=G冰,------------------------②
    由①②可得:ρ水gV排=ρ水gV水,
    所以V排=V水,
    即:冰熔化为水的体积等于冰排开水的体积。
    所以浮冰全部熔化后,海平面水位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1)根据p=ρgℎ即可求出海水产生的压强;
    (2)由于冰块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冰块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根据G=mg求出浮冰的重力;
    (3)浮冰漂浮于水面上,要想判断浮冰熔化之后,水面是否变化,则需要比较浮冰排开液体的体积跟浮冰熔化成水后的体积大小。若二者体积相等,则水面不变;若增大,则水面上升;若减小,则水面下降。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液体压强、漂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知道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是解答的基础。
    65.【答案】解:(1)(1)分析图象可知,第4min时,水面刚好接触物块下底面。注水质量为400g,水的体积V1=m水ρ水=400g1g/cm3=400cm3,水的深度L1=V1S容=400cm3100cm2=4cm;
    (2)物块的重力等于开始时的拉力,即:G物=2.4N,则m物=G物g=2.4N10N/kg=0.24kg,
    第7min时水面刚好与物块的上表面相平,则F浮=G物−F=2.4N−0.4N=2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V物=V排=F浮ρ水g=2N103kg/m3×10N/kg=2×10−4m3=200cm3,
    从第4min到第7min注水质量为300g,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注水体积V2=m水ρ水=300g1g/cm3=300cm3,′
    细绳拉力不为零,说明细绳一直处于拉直状态,物块位置没有移动,
    V物+V2=S容ℎ物,代入数据得:ℎ物=5cm,,
    S物=V物ℎ物=200cm35cm=40cm2=4×10−3m3,
    当细绳拉力为0.9N时,F浮=G物−F=1.5N,即为水对物块底面的压力F压。
    p=F压S物=1.5N4×10−3m2=375Pa;
    (3)从注水时的图象看,第7min至第9min注水质量为200g,注水体积V3=200cm3,物块的上表面距容器口距离:L3=V3S容=200cm3100cm2=2cm,
    容器的高度:ℎ容=L1+ℎ物+L3=4cm+5cm+2cm=1lcm,
    由于每分钟注水和注液的体积是相同的,所以第4min时液体刚好接触物块底面。
    当0≤tx≤4时,p=F压S容=G液S容=m液gS容=ρ液gV液S容=1.5×103kg/m3×10N/kg×100×10−6tx100×10−4m2=150txPa,
    第4min时,p=600Pa,
    ρ物=m物V物=0.24kg2×10−4m3=1.2×103kg/m3,
    由于ρ液>ρ物,所以继续注液到某一时刻,物块刚好漂浮。
    此时:V排=F浮ρ液g=G物ρ液g=2.4N1.5×103kg/m3×10N/kg=1.6×10−4m3=160cm3,
    物块底面浸入深度:ℎ浸=V排S物=160cm340cm2=4cm,
    从第4min到这一−时刻的注液体积:V=(S容−S物)ℎ浸=240cm3,
    则注液时间为2.4min,
    当4

    相关试卷

    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4—《光现象》:

    这是一份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4—《光现象》,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7—《力》:

    这是一份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7—《力》,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10—《浮力》:

    这是一份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10—《浮力》,共5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