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8.梅兰竹菊“四君子” 教案2

    浙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8.梅兰竹菊“四君子”  教案2第1页
    浙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8.梅兰竹菊“四君子”  教案2第2页
    浙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8.梅兰竹菊“四君子”  教案2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美术8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美术8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长青,成群生长,上细下粗,一枝三叶至五叶,多成个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的:
    1.了解梅兰竹菊中竹的结构特点及生长习性,领会传统绘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表达方式。
    2.感受四君子中竹的自然美,培养学生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3.学习竹子于画面中运用,通过竹元素的绘制或拼贴的手法加强对竹的造型关系的理解,提高审美鉴赏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梅兰竹菊中竹的象征寓意及写意形式的表现手法。
    难点:理解竹的结构特点及在作品中能正确表现,引发学生对竹蕴含的人文精神结合作品表达。
    教具准备:
    教具:课件、竹相关素材打印稿、笔、墨、纸、砚、毛毡
    学具:竹相关素材打印稿、学生自备日用画材、笔、墨、纸、砚、毛毡
    教学过程:
    导入开篇
    师:古往今来,有一些植物他们有着特别的地位。《诗经》给它点过赞 魏晋名士给它点过赞,杜甫、王维、白居易点过赞 苏轼、郑板桥点过赞 鲁迅王国维点过赞,仿佛全中国的文人墨客都点过都赞 都是他们的粉丝
    学生:猜
    师:对,他们就是被尊称为四君子 的梅兰竹菊。今天就先特别谈谈梅兰竹菊的一个代表——竹。
    听竹
    放一段音乐,写下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谈想到了什么。
    举例:
    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师:古代文人听竹,往往听心声,
    听的的是竹子,往往谈的是自己。
    大家会发现这里运中了语文中的一个手法?
    学生:借景抒情
    师:在中国的艺术中借景抒情是非常常用的手法无论是绘画还是文学之中。
    观竹
    杜甫有诗云:赏静怜云竹,忘归步月台
    说的是自己去看浩瀚的竹海,竹林俊美使其流连忘返的故事。
    请一位同学根据图片来谈谈竹子的特点
    学生谈
    图一,正直
    图二,中通、虚心
    图三、长青、不凋
    师:古人在赞美竹子的时候会说他的俊美、正直、中通、虚心、长青、不凋
    这也是古人所常用的一种手法
    学生: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师:对古人通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常常将君子比德于竹,赞美他除了外形美还有这些清高俊逸、挺拔凌云、傲霜立雪、经冬不凋的美德
    君子 何为君子)
    学生谈(可举例说明人诗词句)
    师:道德行为高尚(人格完善、品德高尚、操行卓越)(高洁)
    细观 君子(竹)
    竹子的特点
    竹子照片与绘画对照分析
    组1、竹子成群而生
    组2、上细下粗
    组3、竹子分 竹杆、竹节、竹枝、竹叶
    组4、一枝三叶至五叶,多成个字、介字状
    图5、竹子的生长特点一段段的生长
    合作创作
    可借鉴徐冰作品《芥子园山水卷》
    将竹子的画面结构分解,以竹子为主可其他元素 如 茅屋 白云 水波 层峦 印章等元素 也可结合诗句 进行画面的诗意创作 也可通过册页或者卷轴的方式集合呈现展示
    要求
    四人小组
    使用已有素材创作一幅关于竹的作品
    体现竹的气质精神(可配诗句)
    注意竹子的特点
    一、成群生长
    二、上细下粗
    三、竹子分竹杆、竹节、竹杆、竹叶
    四、一枝三叶至五叶,多成个字、介字状
    师:
    回到开头
    我们的竹与 梅兰竹菊 共称 四君子

    剪雪裁冰,一生傲骨

    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四季常青,虚心直节

    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古人通过“四君子”寄托理想,追求实现自我价值观念和人格追求,进而使成为中国传统美德的物质载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
    以下为参考资料
    关于徐冰的《芥子园山水卷》
    中国绘画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符号性”的部分,带有非常强的符号化的系统特征,这个系统和文字有直接关系。中国人的思维、看事情的方法、审美的态度都和象形文字;即初始文化及后来的发展趋向有关。所以,中国人看事情、看东西根本部分总是符号化和概念化,包括中国的诗词,和后来的宣传口号等。
    中国人对事情的概念,不是长篇大论以及西方那种理性的,一步一步逻辑分析、推理得出的结果,而是一个设定,总是用一种符号化的、象征性的概念代表。比如说书法和绘画之间的关系,一般的概念是“书画同源”,很多人理解的书画同源是指用笔、行笔的风格和运笔技术上的联系,我觉得更深刻的书画同源的关系是文字、符号和视觉方式的关系。
    《芥子园画传》是最典型地说明这个关系的一本书,它是一本字典,集中了描绘世界万物的符号、偏旁部首。
    比如,竹子和“竹”这个字,竹子的两个个字就是竹字,所谓“竹个点”,和字本身是一样的。皴法就是一片符号。所以《芥子园画传》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传》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小人的点缀是文人对山水中应该出现的人物模式的一种想象。 中国人喜欢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归类化和符号化,这是咱们的习惯和方法。在画面最后的效果上,我希望有拼接的感觉。
    徐冰:时间比较长。最早是先研究各种各样的版本,我把我觉得有用的部分通过复印摘出来,拼摆,调整,对比各种效果,这是一个非常技术的过程。作品以手卷的方式呈现,因为手卷的方式很中国。中国古代看画不是展览的方式而是手卷的方式。《芥子园山水卷》像连环画,从近郊到村庄、山脉、楼台又到林野的感觉,其中藏了各种各样的小人,仔细看这些小人的安排是很幽默的,但乍看上去和任何一幅山水卷一样。
    徐冰:《芥子园画传》是一本入门书、教科书。中国人按照这种方法教,但中国人还有一个说法:绘画最终不是达到形似,而是要到神似。中国绘画讲究“道”、“器”的区别,工具的掌握是器的层面,目的是求道的境界。
    齐白石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芥子园画传》并不是临得不走样才好,不是刻工的要求。边临边悟道,这是中国艺术的特殊性,你要在掌握方法和在方法的基础上体现你的境界,类似规定动作里的自由发挥。

    相关教案

    浙美版七年级上册8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

    这是一份浙美版七年级上册8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美术8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8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共4页。

    美术七年级上册8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美术七年级上册8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