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从唐朝诗人徐凝的这句诗中,可想当时扬州的繁华。此后1000多年,“二分明月”的扬州在我国城市中的繁华地位不减,“下扬州”成为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以至平民百姓的梦想。然而,至近代,扬州的繁华地位逐渐被上海、苏州等城市所取代。 扬州从未成为国家的行政中心,为何能“二分明月”达1000多年? 历史进入近代,是什么改变了扬州的发展条件,而使其“二分明月”的繁华不再?
交 通 运 输 概 况
交通运输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它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交通运输方式亦称“交通运输类型”。是指各种交通运输的技术设备特征,如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管道等。交通运输布局又称交通运输配置。指交通运输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即各种运输方式的线路和站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与客货流的地理分布。
古代,我国北方把马匹和马车等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以陆路交通为主;南方水运发达,相对降低了运输成本。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高运行速度,缩短运行时间,增加通过能力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运输污染,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区域联系。
高速铁路: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第一条最高时速达210千米的新干线。1983年法国巴黎-里昂的高速列车最高时速达到270千米。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第一条准高速的铁路是广州-深圳。
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
海上巨型油轮:日本于1980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运油船舶,其载重量达56万吨。
多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并存;一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条线路的交织。
交通运输更加活跃、合理高效,成本降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促进经济发展,区域联系更加紧密。
集装箱运输:是货物运输中一种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金属容器。有利于实现杂件货物装卸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提高装卸效率,节省劳动力,加速车船周转,提高港口、车站的通过能力,并保证货物的质量,这种专业化运输,首先在美国出现,并形成热潮。
实现装卸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减少中转环节,提高运输效率,保证安全,降低成本。
货物运输——综合化:多种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
运输工具: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
1500-1840年马车、帆船的最佳平均时速16千米。
交通运输方式变革引起的时空压缩
总结: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活动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以及其优缺点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具有很强的空间集聚倾向。交通运输效率的不断提高,导致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强化,人际交往日趋密切。
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布局的因素有哪些?
截至 2017 年底,不含港澳台,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 470 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营运里程达 13.6 万千米;铁路营运里程 12.7 万千米,其中高速铁路达 2.5 万千米。读图 4-3,试从交通运输线的长度、密度等方面,分析我国东西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差异的原因。
差异:东部交通运输线总里程长、且更为密度,交通运输方式多样;西部交通运输线总里程短、且较为稀疏,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自然原因:东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地形平坦,施工难度小,对生态环境影响小;西部地势起伏大,自然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人文原因:东部城市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对交通运输需求较大;西部人口稀疏,对交通运输需求较小。
南昆铁路从海拔78米的南宁盆地,到海拔2000多米的云贵高原,中途跨江越河,在地势上有多次大的起伏,又通过喀斯特地貌区和强地震区,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因而必须依靠科学。南昆铁路在线路设计科学化、施工设备现代化和施工手段自动化,是我国国内科技含量最高的铁路之一。隧道和桥梁组成一道道风景。其中的清水河大桥以183米的桥高开创了世界铁路第一高桥的记录;八渡南盘江大桥作为目前世界最高的“V”形支撑铁路桥独领风骚;堪称地下长城的米花岭隧道长达9392米,是迄今为止我国最长的单线铁路隧道。
结合材料思考下列问题:1.影响南昆铁路的区位因素是什么?2.修建南昆铁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修建南昆铁路需克服的主要困难有哪些?4.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
影响南昆铁路的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技术因素:
1、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3、促进民族融合。4、合理布局铁路网。
1、经过云贵高原和广西丘陵,地势上起伏较大。2、喀斯特地貌广布,多溶洞,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在自然条件复杂的情况下修建铁路,科学技术是保证。
修建南昆铁路的主要原因
1、大西南腹地宽广,资源丰富;
2、少数民族多,贫困人口多。
修建南昆铁路需克服的主要困难:
1、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2、地质条件复杂,沿途经过喀斯特地貌区和强地震区;3、河流众多。
1)连结西南内陆与南部沿海,加快西南区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把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结合起来,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2)发展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进而形成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对外开放格局;3)带动与商业、旅游业相关的服务业及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4)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巩固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5)在战争时期可以发挥巩固国防、保卫边疆的作用。
目前,我国铁路客运分为多种类型,G 代表高铁列车,Z 代表直达特快列车,D 代表动车组列车,K 代表快速列车,L 代表临时加开列车,Y 代表旅游列车。结合下表,谈一谈你对高速铁路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看法。
2016 年 6 月,沪昆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它连接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等中心城市,全长 2 266 千米。该铁路运营后,从上海到昆明的时间由原先普通客车的 37 小时缩短至 8 小时。也就是说,从东海之滨到西南边陲,不需半日即可直达。高速铁路是指设计时速 250 千米及以上的客运专线。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突飞猛进,营运里程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高铁营运里程的 65% 以上。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请分析郑州由小县城到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过程
重要原因之一:城市交通枢纽
1.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
01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形成
古代水运地位突出,较大的城市多沿河流发展。我国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的繁盛,皆与水运有关。
西方的重要城市,如巴黎、伦敦、维也纳、布达佩斯等的兴起,也与河流有着密切关联。
1、上海位于长江河口地区,广州位于珠江河口地区,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的汇合处,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请说明这些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想一想,在黄河入海口,为什么未能形成大的城市呢?
黄河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有的年份断流时间很长,航运价值小。河口处大量泥沙沉积,建港条件和海运能力极差。黄河下游历史上多次改道,泛滥成灾,因此入海口未能形成大城市。
02陆路交通与城市的形成
古代十分重视道路的建设,许多 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起来。例如,从西安往西,沿古丝绸之路可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城市。
在西方,罗马帝国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系统,对欧洲城市的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
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城市迅速崛起。我国一些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就是依托铁路发展起来的,比如石家庄、株洲和怀化。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可以实现民用航空、高速铁路、磁悬浮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区公共交通、高速公路客运等集中便捷换乘,被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综合交通枢纽”。
2020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交通建设达到了新的里程碑截至2020年底中国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约为 14.5 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达到3.79万公里覆盖全国95%的百万以上人口城市民用机场达241个,覆盖了92%的地级市交通网络的扩大和完善极大地方便了春节返乡以下三张地图可以直观地感受一下
航线图,密密麻麻的红色线条为我国境内目前的航线
20世纪初,石家庄只是获鹿县(今鹿泉区)的一个小村庄。1902年,京汉铁路在石家庄村东建站,取名枕头站。1907年,正太铁路建成通车,并在石家庄设立站点。1918年,枕头站改名为石家庄站。随后,石家庄又逐步取代了正定县城的地位,成为方圆数百里内的政治、经济中心。1949年以来石家庄的城市结构在中心城区不断向沿着铁路外扩散。2012年底,石家庄新火车站正式开通运营,石家庄迎来“高铁时代”。
(1)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新加坡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战略,依托港口优势,重点发展与石油运输和港口服务相关的炼油、石油化工、修造船、钻井平台制造等工业。工业的迅速发展还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新加坡由此成为马六甲海峡最重要的港口,是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海枢纽。
(2)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地处江苏省中部的扬州,南临长江,京杭运河纵贯南北,有“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美誉,至今有近 2 500 年的历史。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后,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成为我国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南北漕运的咽喉,东南第一大都会。北宋时,扬州商业进一步繁荣,是当时我国东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与都城开封相差无几。元、明两代,随着运河的几次整治,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漕运,扬州迅速繁华起来。清代前期,扬州城市人口超过 50 万,为当时世界上著名大城市之一。结合材料思考: 1.扬州的形成与兴盛得力于哪种运输方式; 2.扬州兴起的原因
(1)大运河的开凿(2)运河的进一步整治
(3)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城市的兴衰
自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大运河的淤塞,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扬州城市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代化陆路交通的发展,京杭运河的大规模疏浚,使古城扬州焕发了青春。随着连(连云港)淮(淮安)扬(扬州)镇(镇江)高速铁路的修建,扬州将进入全国高速铁路网中。结合材料思考:1.案例中反映了扬州衰落的原因?2. 再度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运河淤塞;(2)京杭铁路的修建;(3)海运发展及社会环境的改变
(1)现代化陆路交通的发展;(2)京杭大运河的疏浚
扬州——京杭运河兴则兴, 京杭运河衰则衰
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对城市格局的影响
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的城市格局带来很大影响。 同一个城市在不同的时期,由于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其发展速度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和发展速度
上海位于长江河口地区,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的汇合处,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请分析说明这些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原因: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对沿线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不仅提高了可达性,更强化了区位优势,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形成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途经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为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
沿海型经济带以港口城市为核心,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如日本东海道经济带。
沿路型经济带以铁路、干线公路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如陇海—兰新经济带
沿河型经济带是由河流干流及支流、城市、工业区等构成的经济带,以河流为发展轴,以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
复合型经济带依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逐步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陇海—兰新线将东陇海经济带与中部的中原城市群、西部的关中城市群,以及兰新经济带连接起来,形成一条以铁路干线为纽带的发展轴。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日本交通运输业发达,已形成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日本主要的工业区和大城市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意义①实现互通互联,提高运输效率;②促进人口流动,增加就业;③促进资源开发和各要素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④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⑤促进相关产业(水泥等建材行业、服务业)的发展;⑥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
阅读教材P88的“阅读”材料,说一说沿路型经济带的特点。
陇海—兰新沿线虽然开发历史悠久,但沿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沿线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有限,城市间横向联系和分工协作还不够密切,整体发展程度不及沿海发展轴和长江经济带。
1.指出不同交通方式(高速公路、航空等)随距离增加所占份额的变化。
(1)从东京出发0~400千米内,短距离高速公路所占比重较高,随距离的增加高速公路比重下降,新干线比重上升;400~800千米内,新干线占绝对优势;800千米后,新干线比重下降,航空比重最高。
2.从高速公路的长度、密度、连通性等方面比较 1975 年、1985 年、 2014 年日本高速公路布局的变化。
(2)1975年,高速公路总长度小,密度小,连通主要城市;1985年,交通线路总长度增加,密度增大,由沿海向内陆发展,连通城市数量增多;2014年高速公路总长度大,密度大,形成网状交通运输。
3.日本提出在东京、大阪、名古屋、札幌、福冈等主要区域城市之间实现 3小时交通圈,分析新干线在沿线区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促进人员流动,加速和扩大了信息、知识、技术传播;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缩短出行时间;加强区域联系。
4.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和日本太平洋沿岸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4)日本资源能源短缺、国内市场狭小,交通运输发展能加强日本对外联系,缓解资源和市场问题;日本经济对交通依赖度高,沿海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捷,促使产业向太平洋沿岸布局,形成太平洋沿岸经济带;太平洋沿岸经济带的发展,促进沿岸经济发展,提升运输能力,促进沿线交通运输的发展。
2、从高速公路的长度、密度、连通性等方面比较 1975 年、1985 年、2014 年日本高速公路布局的变化。
长度增加,密度增大,岛屿的南北、东西几乎全部贯,通连通性增强。
3、日本提出在东京、大阪、名古屋、札幌、福冈等主要区域城市之间实现 3小时交通圈,分析新干线在沿线区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缩短运行时间,增加通过能力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运输污染,促进区域间生产与文化交流和联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4、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和日本太平洋沿岸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日本交通运输方式由高速公路、新干线、航空,不断的发展变化促进区域间联系和经济的均衡发展。联系的加大,经济的发展,又使得交通运输更加完善。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缅甸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植被覆盖率高。2010年6月3日,中缅油气管道开工建设;2013年9月30日,中缅由气管道全线贯通。下图为中缅油气管道的部分线路示意图。(1)运输量大、损耗小、安全性高、连续性强、好管理。(2)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全年高温, 工人面临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疫病等; 易受野生动物侵袭;雨季不利于施工,影响工期等。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往返于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铁路货运“中欧班列”应运而生。2017年4月29日,中欧班列首次采用冷链运输白俄罗斯的液态奶等食品。白俄罗斯气候温和,年降水量为550~700mm。该国是世界五大奶制品出口国之一,奶牛场高度集中,超过90%的产量都来自于国有牧场。 许多世界高端葡萄酒产自下图中部分西欧国家,中国消费的中端葡萄酒超过80%由本土酿造,国外酒商正积极开拓中国高端葡萄酒市场。葡萄酒在运输过程中最适合的温度为14~20℃,从义乌出发,经新疆阿拉山口岸出境到西班牙马德里的“义新欧”货运班列,首趟运行21天,比海运缩短约10天。高端葡萄酒是远程运回的重要货品之一,下图示意“义新欧”班列路线。
(1)分析白俄罗斯成为全球主要奶制品生产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2)西班牙的果蔬在欧盟市场竞争力强。分析该国果蔬种植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3)与海运相比,说明选择“义新欧”铁路从西欧运输高端葡萄酒到义乌的优势。
(2)纬度低,热量充足,成熟期早,上市早;光照充足, 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1)气候温和湿润,适合牧草生长; 原奶品质好,产量高;机械化水平高; 有冷链物流运输,冷藏、保鲜技术发展; 有中欧班列等,铁路运输便利; 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3)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连续性较好; 速度较快,运输的路线短,时间较短; 该货车所经的国家大多位于中纬度, 避免经过高温的热带地区。
(3)与海运相比,说明选择“义新欧”铁路从 西欧运输高端葡萄酒到义乌的优势。
4.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港珠澳跨海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该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也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该大桥所在海城每天有上千艘轮船和数百架飞机经过。右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1)列举港珠澳跨海大桥的建设需要克服的困难。(2)分析港珠澳跨海大桥没有全部采用桥梁构造而是建造了6.7千米海底隧道的原因。(3)分析港珠澳跨海大桥建设的意义。
(1)台风;海浪侵蚀;跨度大;修建海底隧道难 度大; 投资多;技术水平要求高。(2)该海域位于飞机航道上,修建海底隧道有利于 飞机的起飞和降落;修建海底隧道有利于轮船 的航行。(3)加强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之间的联系; 促进香港、澳门的长期稳定与繁荣; 带动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缩短了香港和澳门、 香港和珠海之间的通行时间(节省能源消耗)。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制约因素,影响在变小。
经济因素: 决定性因素
特点:运输成本较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高,占地较少。
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
特点:起止点都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海运成本低,适合运输大宗货物;橡胶运输时限要求不高。
比利时、荷兰、挪威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口天然橡胶,请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配套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高速化,大型化,多样化,专业化,立体化,新特点,探究2,探究3,探究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自我检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精品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交通运输方式,手提肩扛,拓展现代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布局原则,交通区位分析,极度繁荣,发展停滞,焕发青春,汽车站,火车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