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小至 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思考:诗中为什么说“冬至阳生”呢?
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运行。
公转轨道(黄道):地球公转路径。
轨道: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恒星年:地球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365天6时9分10秒
北半球每年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的日数为186天,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的日数为179天。
北半球夏半年是地球公转距离太阳较远的半年。距离太阳远,速度慢。
分析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北半球正值隆冬季节的原因。
(5)公转速度:近日点(1月初)>远日点(7月初)
黄道面:地球公转轨道面。赤道面:过球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即地球自转面与公转面的夹角。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画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
黄赤交角与回归线大小相同,变化一致; 黄赤交角增大,回归线度数增大。
到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是中华儿女的心愿与期盼。一年中的大部分日子,国旗升起的时刻就是天安门广场的日出时刻。下表为天安门广场不同日期的升旗时刻。 为什么一年中不同日子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刻不相同?升旗时刻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太阳在当地的仰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
直射:光线集中,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地面气温较高。斜射:光线分散,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地面气温较低。
太阳光线相对于地平面的夹角
地方时12时的太阳高度,一天太阳高度的最大值。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作出过点A的地平面
=90°—(A的纬度--B的纬度)
=90°—纬度差(所求点和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
(纬度差的计算)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相同,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1、想一想:比较各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答案:G=E>A=B>F>C>D
3、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分布规律
春分日3. 21 ~ 秋分日9. 23: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是北半球的夏半年。
夏至日6. 22: 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秋分日9. 23 ~ 次年春分日3. 21: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是北半球的冬半年。
冬至日12 . 2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① 确定地方时:② 确定房屋的朝向:③ 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④ 楼房间距问题⑤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⑥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当地的地理经、纬度⑦室内光照面积大小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
① 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日影最 ,当地的地方时是 时。
② 确定房屋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线,确定该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规律】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已知某地夏至日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图,求当地的地理经度。
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图为我国西藏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示意图(未考虑海拔等因素)。据此回答6~7题。
6. 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 A.30°N,90°E B.16°52′N,105°E C.23°26′N,120°E D.36°52′N,150°E
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③影子基本知识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是由光源决定的。
日影朝向与太阳照射方向相反,日影长度与太阳照射角度成反相关关系。【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则日影越长。一天的规律是日出太阳高度最长,正午最短,日落也最长,且影子方向和太阳方向相反。
结论: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
(5)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③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最短。
②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
①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 反之,日影越长。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1)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A.12:00 B.12:40 C.11:20 D.11:00(3)右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4)该学校大约位于 A.21.5°N B.21.5°S C.45°N D.45°S
(6)立竿测影的问题;
例4、 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右上图,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0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anα=0P/0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据此回答(1)-(4)题。
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电站的正午影长与电站的比值为P,则 ( )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1C.全年,P<1 D.冬至日,P>1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立杆成影法测我国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发现该地一年中两次出现立杆无影现象。 若其中一次立杆无影的时间为6月6日,则另一次立杆无影的时间大致为( ) A.5月8日 B.7月8日 C.8月8日 D.9月8日
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读图回答:(1) 月 日OP最长。(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 方向,其精确的纬度是 。
12 22
以我国为例,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 h ctH = h ct(90°-φ-23°26′ )
(5)计算楼间距: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近;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远。为了保证一楼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造楼房时(如图),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应大于L=h·ct H(H: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建造楼房时,H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楼高H与楼间距最小值L(保证冬至日后楼能够得到光照)的关系是:tanα= H/L
例2.某地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高相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A.23º26′ B.66º34′ C.90º D.45º
某疗养院(北纬36°34′) ,计划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北面新建一幢楼房。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1)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2)若黄赤交角变为23°34′,两楼之间的距离将应如何变化,才能保证各楼层均有较好的采光?
答案:(1)34.7 m 20×1.732 (2)应该增大(因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更小,南楼影子更长)
h ct(90°-φ-23°26′ )
5、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的倾角问题
热水器集热板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互余
热水器集热板倾角调整幅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一致
热水器集热板倾角=该地与直射点的纬度距离。
(6)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即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α)和当天正午太阳高度角(H)互余,如图,α+H=90°时效果最佳。
例3.洛阳(112°E,35°N)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如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回答1~2题。
2、 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 A.海口 B.重庆 C.拉萨 D.吐鲁番
1、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 A.23°26′ B.35° C.66°34′ D.55°
(4)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某中学(360N,1130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所示,将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回答:
1.当地楼房影子最长时,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26′ B.59°26′ C.66°34′ D.36°2.当热水器的吸热面与地面夹角增到最大时,可能发生的是 A.天山雪线的位置最高 B.松花江流域河水封冻 C.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D.罗马地区高温干燥3.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变化幅度为 A.36° B.23°26′ C.40° D.46°52′
⑥、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当地的地理经、纬度
例题 一位居住在北半球的中学生,在某一天观测太阳高度的变化,当他在P点测到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时,刚好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此时太阳高度角h为43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正确标出南、北方向注记;(2)若当天为冬至日,这位中学生所 在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3)若当天为春分日,这位中学生所 在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
基本原理:立竿见影。在一天之内测量杆影的长短,最短影子出现是就是当地地方时12:00,可以算出经度,根据杆高和影长对比,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可以算出纬度。或者,知道重要节气的正午太阳高度来计算纬度。
(2)判断所在的地区的纬度:
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全天变化情况,据此判断下列各选项中,对四地纬度位置的说法与图示情况相符合的是( )
①A.23°26′N B.46°52′N C.66°34′N D.90°N②A.90°N B.66°34′N C.23°26′N D.0°③A.0° B.23°26′N C.90°N D.66°34′N④A.23°26′N B.46°52′N C.90°N D.66°34′N
【练习】夏至日某地的正午H=66°34′,则该地的地理纬度是多少?
----0°纬线或46°52′N
⑦、室内光照面积大小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室内阳光照射的面积越小
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室内阳光照射的面积越大
黄赤交角与五带范围的关系
热带: 有直射现象的地区
温带: 既无直射现象又无极昼夜现象的地区
寒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
观看视频演示,归纳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春分日3.21: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昼夜长短与所在的纬线昼弧与夜弧的长度有关。
夏至日6. 2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南)半球昼最长(短),夜最短(长),北(南)极圈及其以北(南)地区出现极昼(夜)现象。
秋分日9.23: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冬至日12 . 22:太阳直射直射南回归线;北(南)半球昼最短(长),夜最长(短),北(南)极圈及其以北(南)地区出现极夜(昼)现象。
春分日3.21昼夜等长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昼变长。
秋分日9.23昼夜等长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昼变短。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变短。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变长。
昼最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自主练习:一年内,北半球昼夜情况、昼夜变化情况。
昼最短,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
绘出冬至日、二分日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分别计算南北极圈、南北纬40°、赤道夏至日、冬至日的日出时刻。
赤道与晨线交点为6:00;同纬度数的 S昼=N夜,S夜=N昼
日出时刻=12-昼长/2 日落时刻=12+昼长/2
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白昼时间较长,所获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较高
春季是冬季向夏季过渡的季节
正午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较短,所获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较低
秋季是夏季向冬季过渡的季节
天文四季:夏季:正午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季节; 冬季:正午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季节; 春秋为过度季节。
我国四季:以四立点为起点
欧美四季:以二至二分点为起点
春季3、4、5;夏季6、7、8;秋季9、10、11;冬季12、1、2
地球公转引起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近日点获得的太阳辐射比远日点多6.5%;而此时正值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昼短,比夏半年获得的太阳辐射少57%。
划分依据:理论上说,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的地区,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越多。由于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两侧递减,导致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据此可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热量带。
黄赤交角的变化对五带的影响
交角增大热带、寒带面积增大温带面积减少
交角减小热带、寒带面积减小温带面积增大
计算拉美西斯二世生日至二分日登基的天数
每年的2月21日和10月21日这两天内,太阳照耀石像的时间是否会持续很久?
1、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2、夏(冬)至日北半球昼最长(短),纬度越高,昼越长(短),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夜)现象;南半球相反。3、太阳直射点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4、太阳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变长;远离的半球昼变短。5、极昼(夜)范围变大由极点开始;缩小由极圈开始。6、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两分日;与极圈相切为两至日。7、赤道永远昼夜平分,昼=夜=12小时。8、赤道与晨线的交点是6:00;赤道与昏线的交点18:00。9、太阳直射点纬度与首日极昼(夜)纬度互余。
黄赤交角的本质:地球(地轴)倾斜
(2008·全国卷Ⅱ)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A.66.5°N、66°N、40°N、40°S B.66.5°S、66°S、40°S、40°N C.66.5°N、66°N、0°、40°S D.66.5°S、66°S、0°、40°N10.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11.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 ) A.0<Pa/Pb<1 B.Pa/Pb=0 C.Pa/Pb=1 D.Pa/Pb>1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一等奖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如果黄赤交角变大,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12《地球公转》课件pptx、12《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pptx、公转昼夜变化媒体1mp4、公转黄赤交角的影响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8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课文内容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