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第1页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第2页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实验探究题,综合运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水是一种( ),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A.液体B.固体C.气体
    2.(2分)当太阳出来后,水坑里的水慢慢变少,甚至消失了,这是水的( )现象。
    A.凝结B.蒸发C.冷却
    3.(2分)当我们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中会有气泡产生B.水的温度会一直升高
    C.水面上会产生“白气”
    4.(2分)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B.C.
    5.(2分)水结冰后,体积( )
    A.不变B.增加C.减少
    6.(2分)下列不属于冰的特点的是( )
    A.光滑B.不会流动
    C.无固定形状
    7.(2分)下列方法中,不能让冰块融化的是( )
    A.用吸管对着冰块吹热气
    B.把冰块放冷冻室
    C.用热风机吹冰块
    8.(2分)在相同的条件下,冰激凌比冰融化得( )
    A.更慢一些B.更快一些C.一样快
    9.(2分)在同样多的两杯水中分别加入食盐和小苏打,溶解越多说明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 )
    A.强B.弱C.一样
    10.(2分)用相同的水,同时放入相同的块状糖和颗粒状糖,最先溶解完的是( )
    A.块状糖B.颗粒状糖
    C.同时溶解完
    11.(2分)下列物质变化中,属于状态改变的是( )
    A.把纸折叠成纸飞机B.易拉罐被压扁
    C.水变成水蒸气
    12.(2分)下列不属于空气特征的是( )
    A.无色、无味B.摸不着C.看得见
    13.(2分)如图所示,用“O”表示某种物质的微粒,下列实验说明该物质( )
    A.即能被压缩又能被拉伸
    B.只能被拉伸
    C.只能被压缩
    14.(2分)如图所示,相同的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相比,质量比较大的是( )的皮球。
    A.充气前B.充气后C.一样重
    15.(2分)若要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我们应当选择( )作为测量物。
    A.科学课本B.回形针
    C.橡皮擦
    二、判断题。(把正确答案的选项涂黑,每小题2分,共30分)
    16.(2分)水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也能变成水。
    17.(2分)水烧开时,水面上飘着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18.(2分)熄灭酒精灯时,可直接用嘴吹灭。
    19.(2分)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烫的,不要用手触摸。
    20.(2分)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
    21.(2分)冰和水是不同的物质。
    22.(2分)在不同的条件下,冰融化的快慢相同。
    23.(2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无限的。
    24.(2分)溶解的速度只与物质本身有关。
    25.(2分)土壤中有空气。
    26.(2分)没有气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27.(2分)用塑料袋装一袋空气可以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28.(2分)把杯子中的水全部倒掉,杯子中还有空气。
    29.(2分)水占据的空间很难被压缩。
    30.(2分)空气很轻,所以其质量不能被测量。
    三、连线题。(每连对一条线2分,共8分)
    31.(8分)把下列物质与其特征连起来。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32.(14分)分离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思考怎样将食盐和沙分离,并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①所示,将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 ,搅拌,直到 完全溶解。
    (2)如图②所示,用 (选填“滤纸”或“纱布”)过滤,把 (选填“沙”或“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3)如图③所示,将盐水倒入蒸发皿,放在 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当有 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其烘干。
    (4)从以上实验可知,溶液中 不会随水一起蒸发掉,所以能将其与水分离开。
    33.(10分)探究空气能否占据空间: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①所示,把杯子慢慢地 (选填“竖直”或“倾斜”)倒扣在水中。观察到纸团 (选填“湿了”或“没有湿”)。
    (2)如图②所示,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仔细观察,发现杯子里充满了 (选填“空气”或“水”)。
    (3)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 (选填“能”或“不能”)将水挤出杯子。
    (4)从以上实验可知, 能占据杯内(一定)的空间。
    五、综合运用题。(每空2分,共8分)
    34.(8分)材料:热水冲药。
    小朋友们得过感冒吗?得感冒时可不舒服啦!流鼻涕、嗓子疼、严重时,还要妈妈带你去医院。为了缓解病情,要喝感冒冲剂。冲药时,妈妈总是把药用热水冲,而不用凉开水冲,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这是因为热水比冷水溶解的糖多,而且糖在热水中溶解的速度也比较快,热水的分子运动较快,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糖分子。
    (1)热水的分子运动 (选填“较慢”或“较快”),分子之间的距离 (选填“较小”或“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分子。
    (2)用热水冲感冒冲剂,溶解的量要 (选填“多一些”或“少一些”),速度会 (选填“快一些”或“慢一些”),效果要好一些。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三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选项涂黑,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水是一种( ),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A.液体B.固体C.气体
    【解答】根据水的特征认识,水是无色无味的一种液体,流动性强,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故A选项正确。
    故选:A。
    2.(2分)当太阳出来后,水坑里的水慢慢变少,甚至消失了,这是水的( )现象。
    A.凝结B.蒸发C.冷却
    【解答】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分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当太阳出来后,水坑里的水慢慢变少,甚至消失了,这是水的蒸发现象。
    故选:B。
    3.(2分)当我们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中会有气泡产生B.水的温度会一直升高
    C.水面上会产生“白气”
    【解答】A.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时,水中溶解的气体会冒出,会有气泡产生,杯底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也会产生气泡,故A正确;
    B.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时,开始一端时间内水温会不断升高,但是到了水的沸点(大约100℃)时,水大量汽化,水的温度会不再升高,故B错误;
    C.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时,水的温度升高,水蒸发速度加快,水面上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白气”,故C正确。
    故选:B。
    4.(2分)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B.C.
    【解答】要牢记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部;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壁和容器底;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须轻拿轻放。C是正确的做法。
    故选:C。
    5.(2分)水结冰后,体积( )
    A.不变B.增加C.减少
    【解答】水结冰后,体积增加,冰块会漂浮在水面上。
    故选:B。
    6.(2分)下列不属于冰的特点的是( )
    A.光滑B.不会流动
    C.无固定形状
    【解答】根据对冰的认识,冰是固态的水,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有一定的质量,不会流动,表面光滑,摩擦力很小。故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7.(2分)下列方法中,不能让冰块融化的是( )
    A.用吸管对着冰块吹热气
    B.把冰块放冷冻室
    C.用热风机吹冰块
    【解答】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冰融化需要吸收热量,没有热量传递,冰不会融化。用吸管对着冰块吹热气,可以让冰融化;用热风机吹冰块也可以让冰融化;把冰块放冷冻室,冰吸收不到热量,不会融化。故B选项正确。
    故选:B。
    8.(2分)在相同的条件下,冰激凌比冰融化得( )
    A.更慢一些B.更快一些C.一样快
    【解答】根据对冰融化的认识,冰激凌融化得比较快,因为冰激凌是奶油、糖、水等物质的混合物,冰融化的温度是0℃,冰激凌融化需要的温度要比冰高一点,所以冰激凌比单纯用水做的冰块融化快。故B选项正确。
    故选:B。
    9.(2分)在同样多的两杯水中分别加入食盐和小苏打,溶解越多说明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 )
    A.强B.弱C.一样
    【解答】通过实验可知,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食盐的量要多于小苏打,说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故选:A。
    10.(2分)用相同的水,同时放入相同的块状糖和颗粒状糖,最先溶解完的是( )
    A.块状糖B.颗粒状糖
    C.同时溶解完
    【解答】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影响物质溶解快慢因素有温度、是否搅拌、颗粒大小等。用相同的水,同时放入相同的块状糖和颗粒状糖,最先溶解完的是颗粒状糖,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颗粒小的物质溶解的速度快。
    故选:B。
    11.(2分)下列物质变化中,属于状态改变的是( )
    A.把纸折叠成纸飞机B.易拉罐被压扁
    C.水变成水蒸气
    【解答】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把纸折叠成纸飞机、易拉罐被压扁都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水变成水蒸气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2分)下列不属于空气特征的是( )
    A.无色、无味B.摸不着C.看得见
    【解答】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故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13.(2分)如图所示,用“O”表示某种物质的微粒,下列实验说明该物质( )
    A.即能被压缩又能被拉伸
    B.只能被拉伸
    C.只能被压缩
    【解答】读图可知,图中某种物质微粒之间的间距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微粒之间的空隙可以被压缩,也可以被扩大,该物质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符合气体的基本分布特征。故A选项正确。
    故选:A。
    14.(2分)如图所示,相同的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相比,质量比较大的是( )的皮球。
    A.充气前B.充气后C.一样重
    【解答】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是空气确实存在,空气很轻,但是有质量。因此,相同的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相比,质量比较大的是充气后的皮球。故B选项正确。
    故选:B。
    15.(2分)若要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我们应当选择( )作为测量物。
    A.科学课本B.回形针
    C.橡皮擦
    【解答】空气虽然很轻,但是空气具有质量,而且可以用天平精确地测量空气的质量。20筒空气的质量很轻,科学课本的质量较大,不适宜用来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一个橡皮擦的质量也会远大于20筒空气的质量,也不适宜测量;1个回形针的质量很小,比较适宜用来测量近20筒空气的质量。故B选项正确。
    故选:B。
    二、判断题。(把正确答案的选项涂黑,每小题2分,共30分)
    16.(2分)水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也能变成水。 √
    【解答】水加热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又可以变成水,水蒸气是水的气体形态。水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水蒸气冷凝成水需要释放热量;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题目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2分)水烧开时,水面上飘着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
    【解答】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人眼是看不见的。水烧开时,我们看到水面上飘着的“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滴,漂在水面上。故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2分)熄灭酒精灯时,可直接用嘴吹灭。 ×
    【解答】熄灭酒精灯时,绝对禁止用嘴吹灭,应该用灯帽盖灭,且盖灭时重复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题目的做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9.(2分)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烫的,不要用手触摸。 √
    【解答】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不要用手触摸,否则会容易烫伤。
    故答案为:√。
    20.(2分)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 √
    【解答】解:水在自然界中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冰是它的固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1.(2分)冰和水是不同的物质。 ×
    【解答】冰和水是同种的物质。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故答案为:×。
    22.(2分)在不同的条件下,冰融化的快慢相同。 ×
    【解答】根据对冰融化条件的认识,冰融化吸热,不同的条件下,冰吸收的热量不同,所以融化的快慢也不同。
    故答案为:×。
    23.(2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无限的。 ×
    【解答】根据对溶解的认识,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下就无法溶解了,说明溶解是有限度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24.(2分)溶解的速度只与物质本身有关。 ×
    【解答】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影响物质溶解快慢因素有温度、是否搅拌、颗粒大小等。题目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
    25.(2分)土壤中有空气。 √
    【解答】将一块土放入盛有水的杯中,开始我们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过一会儿又看到土壤疏松、坍塌,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故答案为:√。
    26.(2分)没有气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
    【解答】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惰性气体等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但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不一定是空气。例如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故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7.(2分)用塑料袋装一袋空气可以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
    【解答】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用塑料袋装一袋空气可以感受到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能感知空气的存在。故题目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8.(2分)把杯子中的水全部倒掉,杯子中还有空气。 √
    【解答】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但是空气流动性强,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空气能够填充所有的空间,若把杯子中的水全部倒掉,杯子中会立即被空气充满。故题目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9.(2分)水占据的空间很难被压缩。 √
    【解答】水虽然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占据的空间很难被压缩,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
    30.(2分)空气很轻,所以其质量不能被测量。 ×
    【解答】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空气虽然很轻,但是也有质量,而且可以用天平精确地测量空气的质量。故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三、连线题。(每连对一条线2分,共8分)
    31.(8分)把下列物质与其特征连起来。
    【解答】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味精、红糖放入水中后消失不见了,形成了均匀稳定的溶液,能溶解于水中;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故答案为: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32.(14分)分离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思考怎样将食盐和沙分离,并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①所示,将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 水 ,搅拌,直到 食盐 完全溶解。
    (2)如图②所示,用 滤纸 (选填“滤纸”或“纱布”)过滤,把 沙 (选填“沙”或“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3)如图③所示,将盐水倒入蒸发皿,放在 三脚架 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当有 白色颗粒 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其烘干。
    (4)从以上实验可知,溶液中 食盐 不会随水一起蒸发掉,所以能将其与水分离开。
    【解答】(1)利用一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的特质,当沙和食盐的混合物放入水中之后,能溶解在水中的食盐颗粒会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沙会沉淀在烧杯底部。水在分离的过程中相当于介质的作用。观察食盐和沙的混合物,区分哪些是食盐,哪些是沙。用水分离食盐和沙。将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
    (2)用滤纸过滤,把沙从水中分离出来。
    (3)分离食盐和水。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收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4)我的发现是沙不能溶解在水中,食盐能溶解在水中。溶液中食盐不会随水一起蒸发掉,所以能将其与水分离开。
    故答案为:
    (1)水;食盐。
    (2)滤纸;沙。
    (3)三脚架;白色颗粒。
    (4)食盐。
    33.(10分)探究空气能否占据空间: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①所示,把杯子慢慢地 竖直 (选填“竖直”或“倾斜”)倒扣在水中。观察到纸团 没有 (选填“湿了”或“没有湿”)。
    (2)如图②所示,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仔细观察,发现杯子里充满了 水 (选填“空气”或“水”)。
    (3)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 能 (选填“能”或“不能”)将水挤出杯子。
    (4)从以上实验可知, 空气 能占据杯内(一定)的空间。
    【解答】(1)探究空气能否占据空间实验过程中,如图①所示,把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在水中。在轻轻竖直拿出杯子,可以观察到纸团没有湿。
    (2)如图②所示,如果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竖直压入水中,可以发现杯子里充满了水,纸团完全被水浸湿。
    (3)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进入杯子,杯子里的水位慢慢下降,说明空气能将水挤出杯子。
    (4)从以上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可知,空气能占据杯内的空间。
    故答案为:(1)竖直;没有湿。
    (2)水。
    (3)能。
    (4)空气。
    五、综合运用题。(每空2分,共8分)
    34.(8分)材料:热水冲药。
    小朋友们得过感冒吗?得感冒时可不舒服啦!流鼻涕、嗓子疼、严重时,还要妈妈带你去医院。为了缓解病情,要喝感冒冲剂。冲药时,妈妈总是把药用热水冲,而不用凉开水冲,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这是因为热水比冷水溶解的糖多,而且糖在热水中溶解的速度也比较快,热水的分子运动较快,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糖分子。
    (1)热水的分子运动 较快 (选填“较慢”或“较快”),分子之间的距离 较大 (选填“较小”或“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分子。
    (2)用热水冲感冒冲剂,溶解的量要 多一些 (选填“多一些”或“少一些”),速度会 快一些 (选填“快一些”或“慢一些”),效果要好一些。
    【解答】(1)溶解能力是指溶剂在一定的温度(或压力)条件下溶解溶质的能力。我们把分子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热水的分子运动较快,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分子。
    (2)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能够被溶解的程度,物体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搅拌、温度等因素有关。用热水冲感冒冲剂,溶解的量要多一些,速度会 快一些,效果要好一些。
    故答案为:
    (1)较快;较大。
    (2)多一些;快一些。味精
    红糖
    不能溶解于水中
    面粉
    能溶解于水中
    食用油
    味精
    红糖
    不能溶解于水中
    面粉
    能溶解于水中
    食用油

    相关试卷

    152,2023-2024学年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152,2023-2024学年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共12页。

    48,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48,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共2页。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共2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