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女娲造人》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045424/0-170140283191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1课《女娲造人》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045424/0-170140283200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1课《女娲造人》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045424/0-170140283206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当堂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神话人物都源于中国的是,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仓颉造字,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 女 娲(wā) 澄澈(chéng) 掘起(jué)
B. 灵 敏(mǐn) 寂 寞(mò) 幽光(yōu)
C. 掺和(chān) 踪迹(zōng) 捏泥人(niē)
D. 蓬勃(péng) 绵延(mián) 模样(mó)
2.下列神话人物都源于中国的是( )
A. 伏羲 女娲 嫦娥B. 宙斯 赫拉 雅典娜
C. 潘多拉 普罗米修斯 丘比特D. 夸父 阿波罗 亚当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看起来似乎便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慨。
B. 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蔚。
C. 走呀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
D. 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昆明人文荟萃,是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珍藏了许多文化记忆。
B. 通过参观昆明植物园,让我们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满足了对大自然的向往。
C. 十一月的黑龙潭公园里有着近4000株枫树,是适合赏枫的好时机。
D. 自昆明南强街“夜市”开启以来,南强街每日人流量大约2万人左右。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________在心里,就会使人________。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________;把事情理清楚,________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A. 充满 无精打采 明亮 所以B. 充塞 垂头丧气 敞亮 那么
C. 充溢 一蹶不振 敞亮 而且D. 充斥 萎靡不振 亮堂 才能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
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作我们的美味佳肴。
③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只是看作我们征服的对象。
④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
⑤看作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
⑥看作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
A. ③④⑥②⑤①B. ③②④⑥⑤①C. ①③②④⑥⑤D. ①③④⑥②⑤
7.《女娲造人》袁珂,把女娲造人的动机想象为女娲感到世界太孤独了。请发挥你的想像,想象女娲造人可能还有哪些动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盘古开天辟地(节选)
①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②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
③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推算的结果,说是有九万里那么长。这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长柱子似的,撑在天和地的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黑暗混沌的机会。
④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做这种撑天拄地的辛苦工作,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到后来,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逐渐成形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拢了,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终于,他倒下来死去了。
⑤就在这时候,他周身突然起了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了轰隆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了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了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他的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肌肉变成了田土,他的头发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了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圆亮的珍珠和温润的宝石,他身上出的汗也变成了雨露和甘霖。总之一句话:这“垂死化身”的盘古,就用了他的整个身体来使这新诞生的世界变得丰富而美丽。
(1) 第④段中“孤独”“辛苦”“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这些词句表现了盘古的什么精神?结合选文,对盘古的形象进行评价。
(2) 结合选文,说说是什么“使这新诞生的世界变得丰富而美丽”。
(3) 概括第⑤段的主要内容。
(4) 创世造人的美丽故事,让我们体会到神话的神奇。你能说出神话的一些特点吗?
(5)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上古的神话传说,都是当时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创作,在有文字以前,已经广泛地流传于民间。它们反映了人类和自然界的斗争,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解释和愿望。神话的产生绝不是凭空的创造,是建构在劳动过程和生存斗争的现实基础上的。在中国最古老的神话故事里,如有巢氏的构木为巢,燧人氏的钻木取火,女娲氏的造人、补天等等,说明了每一个神的存在都与人民的劳动和生活要求联系在一起。在初民的社会里,只有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才能上升到神的世界中去。那样的神,实际是劳动英雄的典范化,是广大人民愿望的最高表现。再如《山海经》中所记述的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故事,都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坚强勇敢的性格、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与那种征服自然的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费尔巴哈说:人们的愿望是怎样的,他们的神便是怎样的。其他如操纵自然现象的神,如太阳神、风神、雨神等,同样是在劳动过程和生存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
(节选自刘大杰《古代的神话》)
依据作者观点,下列不属于古代神话范畴的一项是( )
A. 刑天争夺神位失败后被天帝砍头,他竟用两乳为目,用肚脐做口,继续挥动武器战斗。
B. 盘古开天辟地,最终力竭身亡,他的一只眼睛化为太阳,另一只眼睛化为月亮,头发变成星星。
C. 落魄女子遇书生后被带回家,后被道士识破并追击,无奈之下露出妖怪本相。
D. 女娲是人类的始祖,她抟土造人,并化生万物,使天地不再沉寂。
9.仓颉造字
黄帝的臣子里面,有个叫仓颉的人,长着四只眼睛,炯炯有神。他从小就十分聪明,喜欢察看天上的星象,考察乌龟背上的花纹、鸟雀羽毛的华丽色彩,以及山川起伏的曲折线条。他往往一看就是老半天,而且在手心里或者地上指指画画。
长大后,根据对大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仓颉悟出了用书写的方法表达脑子里各种想法的道理,又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尝试,终于创造出了文字。
人类有了文字,这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一下子,天地鬼神都知道了。他们十分惊奇,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是件好事;有的说,这是件坏事。天神认为,人类如果有了文字,就会玩弄起文字游戏,舍本逐末,从而把耕田种地的正事给荒废了,最后就会饿肚皮。所以天神就在天上像下雨一样,降下小米粒,试图以此警告人类,让他们赶快抛弃、遗忘文字。鬼则害怕,人类如果掌握了文字,就会把文字作为诅咒自己的武器.与自己斗争,甚至消灭自己。于是,鬼常常在深更半夜号啕大哭,并以此来阻止人类。
但是,人类不理睬天神的警告,也不在意鬼的哭闹,竞相传授仓颉创造的文字。他们用文字把心中各种奇妙想法写出来,把世界上瑰丽的景色、迷人的风光描述出来,把生活中种种有趣和有意义的事记载下来。
有了文字,人类从此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 仓颉能造出字来有哪几种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天神和鬼为什么反对仓颉造字?他们是怎样阻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选文看,文字对人类发挥了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联系《女娲造人》,说说你的阅读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撑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碰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脚,用来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剩下来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塞住了很大的洪水。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给文章拟一个标题(不超四字)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看人类是谁创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是谁弄破的?他为什么要撞破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5)这段文章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拼写字音的能力。这类题一般放在试卷的开始,属于语文基础中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做题时注意韵母和声母的正确结合,标调标在正确位置。D项中“模”读音应为“mú”。故选D。
2.【答案】A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经典名著的阅读情况。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平时多阅读、多积累,了解作品的内容和写作方法、主题思想等。解答此题要平时多积累,做到了解原著,熟悉其作品风格,思想主旨。
【解答】
A.正确;
B.三人是古希腊神;
C.前两个是古希腊神,“丘比特”是罗马神;
D.“夸父”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阿波罗”是希腊神,“亚当”是圣经中的欧洲之神。
故选A。
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根据语境确定字词的正确字形,特别要注意形近字或者同音字的字形。
【解答】
A.“气慨”应为“气概”。
B.“安蔚”应为“安慰”。
C.没有错别字。
D.“寂漠”应为“寂寞”。
故选C。
4.【答案】A
【解析】B项,缺少主语,删去“让”。
C项,搭配不当,可将“时机”改为“地方”。
D项,“大约”和“左右”语义重复,任删其一。
A项没有语病。
故选A。
5.【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做题时,首先要把句子的意思看懂,其次注意词语的语言环境,最后理解词语意思。可用排除法。
【解答】
充满:填满,布满;充塞:塞满,填满;充溢:充满,流露;充斥:充满,塞满(含厌恶意)。根据语境,应用“充斥”。排除ABC。故选D。
6.【答案】B
7.【答案】示例:还可以想象女娲觉得自己改变世界的力量太小的,她想更多的人同她一起改变自然环境,所以她就造出了很多的人。女娲再带着这些人去改变自然,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学生的揣摩与描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在反复阅读诗歌、把握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根据诗中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揣摩诗句所展现的意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写。文章中写女娲寂寞,才创造出人。大家还可以从有关女娲的其他的传说入手,找出理由。女娲被大海吞没溺水而亡,所以她造人的理由有可能是想带领更多的人改正自然,与自然做都斗争。
8.【答案】【小题1】表现了盘古不计个人得失、甘愿奉献的精神。创世始祖盘古,忍受着精神上与肉体上的痛苦,生时为开天辟地而努力,死后为丰富、完善、美化世界而献身,是一个富有献身精神的神的形象。
【小题2】是盘古的身体变化成的风、云、雷霆、太阳、月亮、大地的四极、五方的名山、江河、道路、田土、星星、花草树木、金属、石头、珍珠、宝石、雨露、甘霖等使宇宙变得丰富而美丽。
【小题3】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使这新诞生的世界变得丰富而美丽。
【小题4】示例:神话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解释,通过想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
【小题5】C
【解析】1.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概括。通读全文,第④段中“孤独”“辛苦”“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这些词句表现了盘古不计个人得失、甘愿奉献的精神。创世始祖盘古,忍受着精神上与肉体上的痛苦,生时为开天辟地而努力,死后为丰富、完善、美化世界而献身,是一个富有献身精神的神的形象。
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题此类题型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词语,把握中心句。阅读时要理清写作思路,抓准脉络,结合语段内容得出答案。一般原因不难揣摩,关键是信息提取要精炼,语言的表达要全面简洁。通读全文,可知是盘古的身体变化成的风、云、雷霆、太阳、月亮、大地的四极、五方的名山、江河、道路、田土、星星、花草树木、金属、石头、珍珠、宝石、雨露、甘霖等使宇宙变得丰富而美丽。
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做这类题目的方法是: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解大意;再找出与问题相关的段落原文,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准关键语句,准确概括。通读全文可以看出第⑤段主要写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使这新诞生的世界变得丰富而美丽。
4. 本题考查学生对神话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时,应结合平时的知识积累来分析理解。通读全文,可以看出神话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解释,通过想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
5.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神话特点以及材料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时,应结合平时的知识积累来分析理解。可以看出神话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解释,通过想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结合材料内容逐一判断即可。
【解答】
ABD属于古代神话。
C.属于志怪小说。
故选C。
9.【答案】【小题1】对自然现象进行细心的观察,有强烈的用书写的方法表达脑子里想法的愿望并悟出道理。
【小题2】①天神认为人类若有了文字,会玩弄文字游戏,荒废种地,于是降小米粒警告人类。②鬼做尽坏事,害怕人类有了斗争的武器,故意哭闹进行阻止。
【小题3】
人类用文字把心中各种奇妙想法写出来,把世界上瑰丽的景色、迷人的风光描述出来,把生活中种种有趣和有意义的事记载下来。
【小题4】示例:人类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今天的一切文明,比如文字、音乐等都是经过千万年上亿人的创造改进而来,我们应珍惜现在的生活。
【解析】【试题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读懂文章,再找出关键的语段,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通过分析可知,仓颉能造出字来原因有:对自然现象进行细心的观察,有强烈的用书写的方法表达脑子里想法的愿望并悟出道理。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读懂文章,再找出关键的语段,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通过分析可知,①天神认为人类若有了文字,会玩弄文字游戏,荒废种地,于是降小米粒警告人类。②鬼做尽坏事,害怕人类有了斗争的武器,故意哭闹进行阻止。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读懂文章,再找出关键的语段,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通过分析可知,从选文看,文字对人类发挥了的作用有:人类用文字把心中各种奇妙想法写出来,把世界上瑰丽的景色、迷人的风光描述出来,把生活中种种有趣和有意义的事记载下来。
4.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中心,再联系实际生活,谈自己的感悟。示例:人类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今天的一切文明,比如文字、音乐等都是经过千万年上亿人的创造改进而来,我们应珍惜现在的生活。
10.【答案】(1)神话;《女娲补天》
(2)女娲
(3)水神共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水神被打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就一头撞向不周山,而把天给撞破了。
(4)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5)不是真实的;他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体拟写标题的能力。掌握常见的文体的特点,结合题目要求答题。给文章拟个标题时,可从以下方面思考:能点明中心或概括文章内容;能反映独特的思想情感;富有诗意,能吸引读者兴趣。结合全文内容,为本文拟的标题是:《女娲补天》。这里写的是女娲补天的内容,是神话。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读懂文章,再找出关键的语段,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通过分析可知,从文中看人类是女娲创造的。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读懂文章,再找出关键的语段,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通过分析可知:水神共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水神被打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就一头撞向不周山,而把天给撞破了。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读懂文章,再找出关键的语段,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如: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读懂文章,再找出关键的语段,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通过分析可知,这个故事不是真实的;他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018)21*女娲造人精品课后测评,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属于反问句的一项是,下列关于神话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阅读下面这则神话,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训练,阅读裂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当堂达标检测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注音,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