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碧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评估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碧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评估化学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5 分钟时是否完全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说明:本次考试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做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K:39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四大名著的部分语句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红楼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B.《西游记》: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
C.《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D.《水浒传》: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
2.下列位置张贴的标识错误的是 ( )
A.可回收垃圾 B.存放酒精的试剂瓶桶 C.浓硫酸 D.学校水龙头旁边
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检验氢气纯度 B.探究蜡烛火焰温度 C. 读取液体体积 D. 点燃酒精灯
4.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
A. 将水体制成冰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
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C.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D. 食物腐烂变质——食物中的分子种类不变,但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5.下列选项中,物质的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 )
6.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21% 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7.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能量观:木炭与氧气反应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B.微粒观: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C.转化观:氧气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守恒观: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石蜡中一定含有碳、氢可能含有氧元素
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图甲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图乙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X的元素名称为氯
B.两图共涉及五种元素
图乙中,a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D.图乙中,b和d均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
9.下列关于水相关知识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
A. 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
B. 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为硬水
C. 由电解水实验可知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电解水时,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10.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和仔细分析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1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探究分子运动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 收集氢气
12.以下对 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是非金属元素
C.都含有氧元素 D.都含有 2个氧原子
13.中国“智”造的“中国芯”在各领域应用广泛,它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如图是工业制取高纯硅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的化学式为SiH3Cl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4.李兰娟院士的研究团队发现:达芦那韦(化学式C27H37N3O7S)能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复制。下列有关达芦那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分类上看:达芦那韦属于混合物
B.从微观上看:每个达芦那韦分子由74个原子构成
C.从宏观上看:达芦那韦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
D.从质量上看:达芦那韦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7∶7
15.分别在图甲装置的燃烧匙内放置足量铁粉、白磷,用电热丝引燃(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氧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温度传感器显示,燃烧过程中瓶内温度均升高
B.待铁粉或白磷熄灭后,应立即打开弹簧夹
C.分析图乙可知,用铁粉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结果更准确
D.利用电热丝引燃,无需打开瓶塞,实验测定结果更准确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16.(14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①“水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B.太阳为水分子提供了能量
C.天然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D.在循环过程中水分子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②在三态变化的过程中,水分子没有改变的是 。
A.自身的能量 B.运动速率
C.相互的间隔 D.构成分子的原子数量、种类及组合方式
(2)小亮同学要净化在家收集的雨水,制作简易净水器如图2所示:
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活性炭的作用是 。
(3)如图3是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
①该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②可用 来检验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我们可采取 的方法。
(4)节约用水,大家倡议“一水多用”。请你说出生活中的一项具体措施 。
(5)18世纪末,人们就开始了对水的组成的研究。
①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空气”(氢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液滴。不久,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上述实验,确认所得液滴是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于卡文迪许的实验,可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结论。
②后来科学家进一步利用电解水实验(如图4所示)证明水的组成,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填“1”或“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7分)图甲是某实验小组设计的一个探究分子运动实验,实验室会闻到一股难闻的氨气(NH3)臭味,于是他们重新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①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3﹣4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
②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缓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③在E、F试管内分别倒入2mL操作①烧杯中酚酞溶液(烧杯中剩余的酚酞溶液用于实验中作比较)。然后在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备用。另在D、G试管中分别倒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乙连接好,并将G试管放置在热水中,打开铁丝夹,观察几分钟。请回答:
(1)按图甲装置实验容易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 。
(2)请用化学符号表示3个氨气分子 。
(3)操作③中图乙,烧杯中放热水的目的是 ,实验时可观察到E、F试管中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 。
(4)对比E、F试管中的实验现象还可以得到的一个新结论是 。为了使新结论更可靠,在实验时要注意控制的条件是 (写一条)。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8.(11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1)利用注射器可以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如图所示将活塞缓慢向外拉,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装置不漏气。写出实验室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氧气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导管通入。
(3)装置E中的实验中瓶底留少量水,水的作用是 。
装置E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硫化氢(H2S)气体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溶于水会形成酸。某同学用G、H组合收集H2S,用装置G收集H2S,说明其密度比空气______(填“大”或“小”);已知氢氧化钠和硫化氢可以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装置H的作用是 ;
19.(9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有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掌握好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
(1)如图A、B、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A中小气球的作用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个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填序),理由是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3)自然界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用下式表示:CO2+H2O淀粉+O2,淀粉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可能含有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试推断该容器内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四、综合能力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0. (8分)某工厂生产高锰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混合加热室”发生的主要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 “电解室”反应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 、 (填元素符号)。
(3) 生产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4) 写出电解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2MnO4+ 2KMnO4+2KOH+ ↑。
(5) 本流程中出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
A. 空气B. KOHC. MnO2 D.KMnO4 E.K2MnO4 F.H2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1 .(7分)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高锰酸钾15.8g 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填空即可)
(1)加热到 2.5 分钟时是否完全反应? (填“是”或“否”)
(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克。
(3)若要得到(2)中质量相等的氧气,需要多少L空气?(已知空气氧气约占空气 21%,氧气的密度为 1.43 克/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L)。选项
物质
类别
A
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氯化钾
化合物
B
氢气、铁粉、稀有气体
单质
C
空气、海水、52度高粱酒
混合物
D
液氧、过氧化氢、二氧化碳
氧化物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
2
84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0
14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剩余固体质量/g
15.4
14.8
14.4
14.2
14.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蓝田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寒假学习质量评估化学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生学业质量评估九年级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行为不利于“低碳”的是,“大力神杯”高36,五育并举,劳育先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金中华侨试验区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