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 教案第1页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 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的地形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已学过世界地理,已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和简单的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区域分析方法对学习中国地理仍然适用。但从地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培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地势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2、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对不同地形区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4.1教学目标
    1.运用中国地形图,掌握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特征,记住主要山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主要地形区的名称、特征及分布。
    2.学会分析地形和地势对农业、气候、河流等的影响,认识我国地形和地势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2学时重点
    1.记住主要山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主要地形区的名称、特征及分布。
    2.学会分析地形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3学时难点
    归纳和比较我国的主要地形区的特征及分布。
    4.4教学活动
    【导入】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了中国的地形,学习了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特征及分布,知道我国的地形山脉纵横交错。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讲授】新课教学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我国地形的特点。
    (复习提问)地形有哪些主要类型?(学生回答: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找出中国分别有哪些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教师总结)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
    (板书)二、地形多种多样
    (转折过渡)我国地形种类齐全,哪种地形所占面积最大?哪种最小呢?请看分层设色地形图。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教科书23页“中国地形图”。
    (教师讲解)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这样算起来我国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这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板书)二、地形复杂多样
    (转折过渡)地形种类齐全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学生分组讨论,各组选代表发言,相互补充。
    (教师归纳总结)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条件,但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山区面积广大为发展林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同时由于平原面积少,我国的耕地资源相对不足。
    (板书)二、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1.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山脉纵横交织,把我国分成若干地形区(可重述各地形区名称)
    (板书)2。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各地形区以山脉为界。
    (2)有些山脉是行政区界线,如太行山西侧是山西省,东侧是河北省;武夷山西侧是江西省,东侧是福建省。
    (3)有些山脉是自然地理界线,如秦岭是南、北方的界线。
    (出示投影片)中国地形图或挂中国地形图挂图。
    ①分别让学生指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横断山,并让他们说出各条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②分别让学生指出天山、昆仑山让其说出其南北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③分别让学生指出太行山、武夷山、巫山让学生说其东西两侧行政区的名称。
    ④指出其它一些山脉让学生说出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板书) (三)、四大高原
    (教师引导) 为什么各个高原又有着如此大的差别,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31页“读一读“,在解释黄土高原成因的同时,简单介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成因及其它特点,以激发学生研究自然的求知欲。
    (教师引导承转)在第一、二阶梯上,除高原外,还有四大盆地。
    (板书)(四)、四大盆地
    (引导学生)指地形图,请学生想像盆地的形态。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 根据地形图,指出各盆地的外围山脉。
    同时看课本第32页各盆地分布示意图,并对照“中国政区图”,判断各判断所在的省区。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概括补充)
    (投影)
    (引导读书)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2-33页,总结各盆地特点、并填表。
    教师概括补充 将表格补充完整。
    (教师引导) 比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特点。请学生思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分布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何?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补充总结) 大部分高原、盆地地区,或高寒,或沙漠广布,或地面崎岖、沟壑纵横。总之,它们的自然条件恶劣。所以,这些地区目前仍是我国经济相对贫穷落后有待发展的地区;但由于其自然条件独特,在这些年也充分展示了发展潜力,如塔里木盆地的石油、柴达木盆地的钾盐、青藏地区的牦牛、内蒙古的畜牧业、四川盆地的农业以及新疆、内蒙、云南等边境地区的边境贸易、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若能加大这些地区的经济、人力投入及交通建设,昔日偏僻、落后的地区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热点地区。让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课堂练习】
    《同步伴你学》
    作业题::P13-14 第1-5题
    【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1.山脉纵横交错
    2.四大高原
    3.四大盆地
    【作业】布置作业
    《同步伴你学》
    作业题:P11-13 第1题到第14题
    课堂巩固:P14 第6题
    明天早读课上交《同步伴你学》
    名称
    内容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方位
    西南部
    北部
    中部
    西南
    边界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
    大兴安岭-祁连山-长城
    祁连山-太行山-长城-秦岭
    贵州全部、云南东部、广西西北部
    特点
    地高天寒、高原面起伏不大,冰川雪山广布,最大、最高
    地势平坦,戈壁、沙漠广布,第二大
    黄土深厚、沟壑纵横
    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
    名 称
    塔里木盆地
    准葛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外围山脉
    天山、昆仑山
    阿尔泰山、天山
    祁连山、昆仑山
    邛崃山、大巴山、巫山
    所在省区
    新疆南部
    新疆北部
    青海西北部
    四川东部
    特 点
    平坦,沙漠分布最大
    平坦,沙漠广布
    高原荒漠盆地,多盐湖
    底部多丘陵,低山广布,西部有成都平原

    相关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案设计,共5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共3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