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17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20题)1.研究发现,Pd2团簇可催化CO的氧化[2CO(g)+O2(g)=2CO2(g) △H],在催化过程中可能生成不同的过渡态和中间产物(过渡态已标出),催化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催化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则△H不同 B.每一步都是吸热反应C.该过程中的最大能量为1.77eV D.△H=+6.28eV2.工业生产甲醇的常用方法是。已知:。则的为A. B. C. D.3.已知反应:,标准状况下,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B.该反应的C.若生成=消耗,则该反应到达平衡状态D.反应过程中及时分离,有利于废气的转化4.“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生产活动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研发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B.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C.汽车尾气净化,让环境更宜居 D.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5.航天飞船可用肼和过氧化氢为动力源.已知1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肼作还原剂B.液态肼的燃烧热为C.该动力源的突出优点之一是生成物对环境污染小D.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定中和热实验时,温度计测量过盐酸的温度后,立即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测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B.测定中和热时可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C.测定中和热实验时,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D.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容量瓶、量筒、烧杯、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7.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B.酸碱中和反应C.煅烧石灰石 D.铝热反应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当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比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高时,为放热反应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在100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9.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键能大于生成物总键能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C.稀硫酸与溶液反应 D.石灰石在高温下分解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A B.B C.C D.D11.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将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更多B.由C(金刚石)=C(石墨)    ΔH=-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常压下,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1)    ΔH=-571.6kJ•mol-1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1)    ΔH=-57.3kJ•mol-1,若将含1mol溶质的稀硫酸与足量的NaOH稀溶液混合,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1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C.生石灰制熟石灰 D.氢气和氯气合成氯化氢13.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热火锅”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自热包的主要成分为CaO,加水后反应放热,从而加热火锅B.“嫦娥五号”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C.“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净化”等措施均涉及化学变化。D.“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丝织品)谓之为纸”,文中“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14.已知:①化学键P-P、H-H、H-P的键能分别为a、b、c。②分子结构为 。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该反应△H为A. B.C. D.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已知:    ,    ,则B.已知:    ,则HCl和反应生成1mol(l)时放出热量大于57.3kJC.已知:正丁烷(g)异丁烷(g)    ΔH<0,则异丁烷比正丁烷稳定D.可以通过测定C(石墨,s)和CO(g)的燃烧热间接计算C(石墨,s)的反应热16.下列物质间的反应, 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A.铝热反应 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C.Ba(OH)2·8H2O 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 D.碳酸钙的分解17.2A(g) B(g) ∆H1(∆H1>0);2A(g) B(1) ∆H2,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A. B.C. D.18.如图所示,E1=393.5kJ,E2=395.4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为放热反应B.石墨与金刚石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石墨的稳定性强于金刚石D.金刚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放热,1mol金刚石的能量一定大于1mol二氧化碳的能量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质能均为不可再生资源B.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C.凡是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D.已知金刚石转变成石墨为放热过程,所以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比石墨稳定20.下列反应属于吸热的化合反应的是A.Zn+2AgNO3=Zn(NO3)2+2Ag B.2Fe+3Cl22FeCl3C.C+CO22CO D.CaCO3CaO+CO2↑二、非选择题(共5题)21.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请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冷敷袋在日常生活中有降温、保鲜和镇痛等用途。制作冷敷袋利用 (填“放热”或“吸热”)的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的原理。(2)“即热饭盒”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它可利用下面 (填字母)反应释放的热量加热食物。A.生石灰和水      B.浓硫酸和水     C.钠和水(3)已知:2molH2与足量O2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2kJ热量。①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图中的 (填字母“a”或“b”)表示。②写出H2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2.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途径I:C3H8(g)+ 5O2(g)=3CO2(g) +4H2O(l)  ΔH=-a kJ/mol途径II:C3H8(g)=C3H6(g)+ H2(g)   ΔH=+b kJ/mol2C3H6(g)+ 9O2(g)=6CO2(g) +6H2O(l)  ΔH=-c kJ/mol2H2(g)+O2 (g)=2H2O(l)  ΔH=-d kJ/mol (abcd均为正值)请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等量的丙烷通过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途径I放出的热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II放出的热量。(2)由于C3H8(g)=C3H6(g)+ H2(g) 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 (填“放出”、或“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3)b 与a、c、d的数学关系式是 。23.(1)已知H2(g)+O2(g)=H2O(l)ΔH=-285.8kJ•mol-1。蒸发1mol液态水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4kJ,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则表中x的大小为 ;(2)已知7.8g乙炔气体充分燃烧时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390kJ的热量,则表示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4.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其中只有f为金属元素,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两倍,d、e同主族,且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1)a与f的单质可按1∶1化合,试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2)a与d形成的化合物中有一种称为“绿色氧化剂”。写出酸性条件下该化合物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be2的结构式为 ,它是一种常见的溶剂,通常条件下1克该物质完全燃烧会释放出7.8 kJ的热,试写出该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4)标准状况下c的氢化物溶解度为700,用c的氢化物做喷泉实验后所形成的溶液密度为ρ g/cm3,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 ;溶质质量分数 (此空用数据列出表达式即可)。25.已知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是周期表中形成物质最多的元素,它与A的单质可形成气态分子X,X常作燃料;D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C、E同主族;C、F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13个电子。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六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3)B、C两种元素能形成两种常温下呈气态的化合物M、N,其中M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则N的电子式是 。(4)在上述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写物质名称)。(5)常温常压下,10g 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热量Q kJ,请写出该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 。(6)A、C、D、E、F中的三种或四种元素能形成多种盐,其水溶液呈碱性的有 和 (写出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选项已知条件热化学方程式AH2的燃烧热为a kJ/molB1 mol SO2、0.5 mol O2反应,放出热量98.3 kJ△H=-196.6 kJ/molC  △H=-114.6 kJ/molD31 g白磷比31 g红磷能量多b kJ(P的原子量31)H2(g)O2(g)H2O(g)1mol分子断裂化学键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436x926参考答案:1.CA.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H,A错误;B.由图可知,有多步吸热和放热反应,B错误;C.最大能垒为(-3.96Ev)-(-5.73eV)=1.77eV,C正确;D.由图可知,△H=-6.28eV,D错误;答案选C。2.B①②根据盖斯定律,2×②-①得出=2×(-241.8)kJ·mol-1-[(-90.8)kJ·mol-1]=-392.8kJ·mol-1,选项B正确;答案为B。3.DA.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则,A正确;B.已知,由于SO3(s)的能量小于SO3(g)的能量,且焓变为负值,则,B正确;C.若生成=消耗,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到达平衡状态,C正确;D.为固态,反应过程中及时分离,平衡不移动,则不影响废气的转化,D错误;故选D。4.DA.塑料在降解的过程中要发生化学反应,故A不选;B.合成药物主要涉及有机合成,有化学反应,故B不选;C.汽车尾气净化,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尾气中的CO、氮氧化物转化为N2和CO2,有化学反应,故C不选;D.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为电能,没有化学反应,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D。5.BA、根据反应中肼的分子中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B、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和1g液态肼燃烧放出的热量计算; C、根据生成物的性质判断是否对环境有污染; D、根据1g液态肼燃烧放出的热量计算出反应热,再写出热化学方程式.A、中N元素为价,反应后生成为0价,所以N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肼作还原剂,故A正确; B、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1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则1mol肼反应放出的热量为,但该数值不是肼的燃烧热,故B错误。 C、液态肼和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对环境物污染,故C正确; D、1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则1mol肼反应放出的热量为所以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B。【点睛】本题将热化学方程式的知识、氧化还原、环境污染等基础知识结合起来,综合性较强.学生容易忽略燃烧热的定义及单位。6.CA.测量过盐酸的温度后,应该先洗涤,再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测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故A错误;B.硫酸和氢氧化钡除生成水外还生成硫酸钡沉淀,生成沉淀放热,故B错误;C.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使溶液充分混合,加快反应速率,防止热量散失,减小实验误差,故C正确;D.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不需要使用容量瓶,故D错误;故选C。7.CA.液态水变成水蒸气需要吸热,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吸热反应,A不选;B.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不选;C.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C选;D.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D不选;答案选C。8.CA.焓变为负,为放热反应,且焓变等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减去成键释放的能量,则当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比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低时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反应条件与反应中能量变化无关,需要加热的可能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C.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可知石墨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C正确;D.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则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有关,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把握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焓变计算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焓变与化学键的计算关系和焓变与物质能量的计算关系的区别。9.D反应物总键能大于生成物总键能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据此分析解题。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稀硫酸与溶液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石灰石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为吸热反应,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10.DA.H2的燃烧热为a kJ/mol不是1 mol H2与O2反应产生1 mol H2O(l)反应放出热量是a kJ,A错误;B.SO2、O2反应产生SO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而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为化学方程式中物质完全转化时放出的热量,反应放出热量越多,则反应热就越小,所以根据1 mol SO2、0.5 mol O2反应,放出热量98.3 kJ 可知△H<-196.6 kJ/mol,B错误;C.H2SO4与Ba(OH)2反应除产生H2O外,还形成BaSO4沉淀,Ba2+与形成BaSO4沉淀也会放出热量,则△H<-114.6 kJ/mol,C错误;D.31 g白磷比31 g红磷能量多b kJ(P的原子量31),则1 mol白磷P4(s)比红磷含有的能量多4b kJ,1 mol白磷转化为红磷时放出热量是4b kJ,故物质转化的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11.DA.硫固体变为气体时吸收热量,则将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更多,A说法错误;B.由C(金刚石)=C(石墨)ΔH=-1.9kJ•mol-1可知,石墨具有的能量低,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说法错误;C.燃烧热表示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则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1)  ΔH=-285.8kJ•mol-1,C说法错误;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1)  ΔH=-57.3kJ•mol-1,硫酸为二元酸,则将含1mol溶质的稀硫酸与足量的NaOH稀溶液混合,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D说法正确;答案为D。12.AA.以C或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为吸热反应,A正确;B.葡萄糖在人体内的氧化分解属于放热反应,B错误;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放热反应,C错误;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是放热反应,D错误;故选A。13.AA.CaO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可用于加热食品,即“自热火锅”,使用时只需加水即可加热,故A正确;B.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硅板,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纤,故B错误;C.“静电除尘”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丝织品)谓之为纸”,文中“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D错误。答案选A。14.A根据焓变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则△H=6a+6b-12c=;答案选A。15.BA.同一物质,气态时能量高于液态,所以第二个反应放热更多,由于焓变小于0,所以ΔH1>ΔH2,A正确;B.一水合氨为弱碱,反应过程中会不断电离,电离吸热,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B错误;C.焓变小于0,为放热反应,所以正丁烷的能量高于异丁烷,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异丁烷比正丁烷稳定,C正确;D.表示石墨、CO(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石墨,s)+O2(g)=CO2(g) ΔH1、②CO(g)+O2(g)=CO2(g) ΔH2,①-②即可得目标反应的反应热,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16.A从图上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正反应是放热反应:A.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符合题意;B.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以C作为还原剂的反应,反应吸热,故B不符合题意;C.Ba(OH)2·8H2O 与NH4Cl晶体混合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碳酸钙分解属于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17.C由题意可知,2A(g) B(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气态物质B的总能量高于液态物质B的总能量,则C符合题意;故选C。18.C由图得:①C(S,石墨)+O2(g)=CO2(g)△H=-393.5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g)△H=-395.4kJ•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则A.根据分析可知,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是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量能量越大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C正确;D.金刚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放热,1mol金刚石和1mol氧气的总能量大于1mol二氧化碳的能量,但是1mol金刚石的能量不一定大于1mol二氧化碳的能量,故D错误;故选:C。19.BA. 生物质能为可再生资源,A错误;B.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B正确;C. 凡是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吸热反应,例如碳燃烧,C错误;D. 已知金刚石转变成石墨为放热过程,所以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相同条件下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错误;答案选B。【点睛】掌握能量变化的原因、物质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与反应条件无关。20.CA.反应Zn+2AgNO3=Zn(NO3)2+2Ag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发生反应会放出热量,不属于吸热的化合反应,A不符合题意;B.反应2Fe+3Cl22FeCl3基本属于化合反应,发生反应会放出热量,属于放热的化合反应,B不符合题意;C.反应C+CO22CO基本类型属于化合反应,发生反应会吸收热量,属于吸热的化合反应,C符合题意;D.反应CaCO3CaO+CO2↑基本类型属于分解反应,发生反应会吸收热量,属于吸热的分解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21.(1)吸热(2)A(3) a 2H2(g)+O2(g)=2H2O(1) △H=-572kJ/mol(1)选择利用吸热的化学或物理变化制作冷敷袋,可以起到降温、保鲜等作用,故答案为:吸热;(2)“即热饭盒”需要使用安全可控的放热反应来提供热量,浓硫酸有腐蚀件,使用钠与水反应生成强碱和氢气,且氢气易燃烧,均有安全隐患,应选择生石灰和水,故答案为:A;(3)①H2与足量O2充分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能量变化可以用图a表示,故答案为:a;②2molH2与足量O2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2kJ热量,所以H2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g)+O2(g)=2H2O(1) △H=-572kJ/mol,故答案为:2H2(g)+O2(g)=2H2O(1) △H=-572kJ/mol。22. 等于 小于 吸收 b=(c+d) -a(1)根据盖斯定律,丙烷作为燃料,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多步完成,只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完全相同,则焓变是一定的,所以两途径的焓变一样,放出的热量一样,故答案为:等于;(2)由于C3H8(g)═C3H6(g)+H2(g) 的反应中△H=+b kJ/mol>0,是吸热反应,说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故答案为:小于;吸收;(3)途径I:①C3H8(g)+5O2(g)═3CO2(g)+4H2O(l) △H=-a kJ/mol,途径II:②C3H8(g)═C3H6(g)+H2(g) △H=+b kJ/mol,③2C3H6(g)+9O2(g)═6CO2(g)+6H2O(l) △H=-c kJ/mol,④2H2(g)+O2 (g)═2H2O(l) △H=-d kJ/mol,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③×+反应④×,所以-a=b+(-c-d),所以b=(c+d) -a,故答案为:b=(c+d) -a。23. 496.4 C2H2(g)+O2(g)=2CO2(g)+H2O(l)ΔH=-1300kJ•mol-1(1) 由于蒸发1mol液态水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4kJ,所以H2(g)+O2(g)=H2O(g)ΔH=-241.8kJ•mol-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列式436+x-926=-241.8,可求得x=496.4。(2)7.8g乙炔(0.3mol) 充分燃烧时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390kJ的热量,则1mol乙炔充分燃烧时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1300kJ的热量,则表示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2(g)+O2(g)=2CO2(g)+H2O(l)ΔH=-1300kJ•mol-1。【点睛】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所以表示某种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可燃物的系数为1。24.(1)  (2)2H++2Fe2++H2O2=2Fe3++2H2O(3) S=C=S CS2(l)+3O2(g)=CO2(g) + 2SO2(g)  △H =-592.8 kJ·mol-1(4) 0.0446 mol /L 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为氢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两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e同主族,则d为氧元素、b为碳元素,e为硫元素;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其中只有f为金属元素,可知c为氮元素,f为钾或钙元素,据此分析解题。(1)a的单质为H2,f是金属元素,则f的单质是单原子,H2和f的单质可按1∶1化合,则化合物中f为+2价,说明f为Ca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CaH2,属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形成过程为  ;(2)a与d形成的化合物有H2O和H2O2,其中H2O2是绿色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FeSO4溶液中Fe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Fe2++H2O2=2Fe3++2H2O;(3)CS2和CO2是等电子体,结构相似,含有S=C键,则其结构式为S=C=S;1gCS2的物质的量为mol,则1mol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7.8kJ×76=592.8kJ,故表示CS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2(l)+3O2(g)=CO2(g) + 2SO2(g) △H =-592.8 kJ·mol-1;(4)用NH3做喷泉实验后所形成的溶液密度为ρ g/cm3,设容器的体积为VL,则溶液的体积也为V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0.0446mol/L;溶质质量分数=。25. 第二周期IVA族 H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