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答案】
1.C 2.C 3.A 4.D 5.A 6.B 7.C 8.D 9.C 10.A 11.A 12.D 13.D 14.B 15.D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属于行星,在太空中沿预定轨道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围绕着地球转动、故“天宫”空间站属于卫星,C正确。
第2题,风、雨、煤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A、B、D不符合题意;温泉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C符合题意。故选C。
第3题,⑤时期为中生代,这一时期爬行动物盛行,如恐龙、裸子植物极度兴盛,小型哺乳动物出现,②、④、⑤符合题意;鱼类出现在古生代,①错;蕨类植物出现在古生代,③错。故选A。第4题,古生代末期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两栖动物向爬行动物进化。故选D。
第5题,由于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地震发生后,陆地上的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晃,C、D错误,因为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因此在福岛附近海域航行轮船上的人们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故A正确,B错误。
第6题,美国位于中纬度地区,中纬度对流层的高度一般为10~12km,则由此可以推断出气球被击落时应位于平流层。故B正确。
第7题,气球位于平流层,下降过程中先穿过平流层再到对流层,所以气温的变化为先降低后升高。故C正确。
第8题,①太阳辐射能量最强部分是可见光波段;②表示被削弱后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A、B、C错误,故选D。
第9题,通过加大水分蒸发量而增加大棚内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的逆辐射,故选C。
第10题,由于大棚具有较强的保温作用,因此大棚内气温高于大棚外,当大棚的门打开时,大棚内外空气出现冷热不均,棚内空气因热而上升,棚外空气因冷而下沉,水平气流门下端由棚外流向棚内,门上端由棚内流向棚外,故选A。
第11题,台风形成参与的水循环环节有③,台风移动参与的水循环环节有①,登陆形成降水,参与的环节有④,故选A。
第12题,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减小地表径流,对降水等其他环节影响不大,故选D。
第13题,曲线①自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符合海水密度变化曲线;曲线②自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符合海水温度变化曲线;曲线③自副热带海区向南北递减,符合海水盐度变化曲线。 D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D。
第14题,由材料可知,曲线①表示海水密度,曲线②表示海水温度,曲线③表示海水盐度,赤道附近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故选B。
第15题,船舶在水中沉入水下部分的垂直距离,也叫吃水深度,其与水的浮力有关,浮力大小直接取决于海水密度。D正确,温度、盐度对吃水深度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直接因素,A、B错误;海水运动不会影响吃水深度,C错误;故选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答案】(1)土星 地球 d(每空2分,共6分)
(2)色球层 太阳耀斑 11 (每空1分,共3分)
(3)地核 b、c 莫霍 横波、纵波传播速度突然增大 (每空2分,共8分)
【解析】(1)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的公转轨道之间,那么曲线b是小行星带外侧的巨行星--木星的公转轨道,曲线c是小行星带内侧火星的公转轨道。太阳系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是地球,其公转轨道位于火星公转轨道的内侧,故d表示地球公转轨道。a为土星公转轨道。(2)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曲线c、d之间的太阳大气层为最内侧的光球层,那么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耀斑,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
(3)若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c、d之间为地球内部圈层中的最内侧的圈层一地核,软流层位于地幔顶部,即b、c之间;曲线b代表的是地幔与地壳的分界面——莫霍界面,地震波传播至此界面时波速发生的变化是横波、纵波传播速度突然增大。
17.【答案】
(1)城市中心区域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波动上升;夏季。(每空2分,共6分)
(2)主要原因有:城市与郊区地面状况不同,热力性质有差异;生活、生产、交通工具释放大量废热,大气污染重,保温作用增强;城市建筑密集,不利于热量的散发。(言之有理即可,每点2分,共6分)
(3)扩大城市绿地和水域面积;建设城市通风廊道;建设卫星城和新区,分散城市布局;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言之有理即可,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
18.【答案】
(1)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白天,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强),气温较高;夜晚,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大气逆辐射弱(或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每点2分,共6分)
(2)增加水分下渗;减小地表径流。(每点2分,共4分)
(3) 1~6 时(或凌晨),10cm深度土壤出现逆湿现象。
原因:临近南部半湿润区,水汽较多,此时气温低,地表水汽凝结量较大;土壤水分蒸发少,表层土壤湿度大,出现逆湿现象。(时段、深度各1分,成因每点2分,共6分)
(4)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糖分积累; 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保持土壤水分;覆盖土壤表面,减少对土壤侵蚀,保持水土。(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
【解析】(1)分析盐池气温日较差大,即是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的原因。盐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晴天多,云层薄。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多,地温高,地面辐射强,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得白天气温高。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热量散失快,气温较低。所以气温的日较差大。
(2)由材料信息“为治理山区水土流失,该地区在沟谷中修建了谷坊等防治工程。谷坊是在易受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建的土石建筑,高度一般为1~3米”可知,谷坊使沟道坡度减小,地表径流流速下降,增加下渗,减小地表径流。
(3)根据材料信息:干旱地区土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可知逆湿是指土壤湿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的现象。读图可知,大致在1~6 时(或凌晨)前后,10cm深度土壤出现逆湿现象。主要原因在于:读图甲可知,采样点位于半湿润区附近,水汽相对较多,在1~6 时(或凌晨)前后,气温低,水汽凝结在地表,加之此时土壤蒸发少,从而出现表层土壤湿度大的现象,即出现逆湿现象。
(4)当地人们为了适应气候条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首先,砂石的比热容小,增温快,降温快,进一步增大了昼夜温差,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其次,当地气候干旱,砂石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水分下渗至土壤后,砂石覆盖表层削弱了土壤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有效降低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最后,当地多大风,风蚀作用较强,砂石覆盖能有效减少风力对表土的侵蚀,保证土壤肥力。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doc、202211期中高二地理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太阳辐射,太阳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