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训练)-【高效课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优质课件+分层训练(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训练)(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训练)(解析版).docx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训练)-【高效课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优质课件+分层训练(人教版)01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训练)-【高效课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优质课件+分层训练(人教版)02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训练)-【高效课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优质课件+分层训练(人教版)03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训练)-【高效课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优质课件+分层训练(人教版)01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训练)-【高效课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优质课件+分层训练(人教版)02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训练)-【高效课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优质课件+分层训练(人教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训练)-【高效课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优质课件+分层训练(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训练)-【高效课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优质课件+分层训练(人教版),文件包含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训练原卷版docx、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训练1.下列方法能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 B.观察颜色C.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答案】C【详解】A、氮气和二氧化碳均是没有气味的气体,用闻气味的方法无法鉴别,此选项错误;B、氮气和二氧化碳均是没有颜色的气体,观察颜色无法鉴别,此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氮气不能,能鉴别,此选项正确;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氮气和二氧化碳均能使木条熄灭,无法鉴别,此选项错误。故选C。2.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彰显了我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定力。下列做法符合低碳要求的是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焚烧垃圾C.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D.绿色出行【答案】D【详解】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产生空气的污染物,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要求,故A错误;B.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不符合“低碳”要求,故B错误;C.使用一次性筷子,消耗木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C错误;D.绿色出行,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要求,故D正确。故选:D。3.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氮气用作食品的保护气 B.石墨作电池的电极C.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D.用金刚石切割玻璃【答案】A【分析】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详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一般条件下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属于化学性质;B、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用作电极,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C、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可以使空气中水蒸气快速冷凝,可以用于人工降雨,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D、金刚石硬度较大可以用于切割玻璃,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故选A。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可以直接进入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氧化物③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性质相同④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⑤一氧化碳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而亡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答案】B【详解】①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二氧化碳在菜窖下方空间聚集,因此不可以直接进入,此项错误;②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此项正确;③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因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相同,此项错误;④一氧化碳、木炭、氢气都具有可燃性,都能燃烧,此项正确;⑤一氧化碳容易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而亡,这是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此项正确;故选B。5.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CO2比空气重、CO比空气轻 B.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C.它们在水中溶解性不同 D.它们的用途不同【答案】B【详解】CO和CO2均由分子构成,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是构成它们的分子,故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B正确。故选B。6.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用来灭火 B.生产碳酸饮料C.干冰用于制冷 D.作“气肥”参与光合作用【答案】C【详解】A、二氧化碳用来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生产碳酸饮料,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C、干冰用于制冷,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符合题意;D、作“气肥”参与光合作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7.下列实验或现象不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是A.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B.振荡后塑料瓶变瘪C.气球漂浮在烧杯中 D.倾倒有CO2的纸袋下沉【答案】B【详解】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使的塑料瓶中压强变小,外界压强较大,塑料瓶变瘪,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沉在下面,能使气球漂浮在烧杯中,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密度大,倾倒进纸袋,使纸袋变重下沉,不符合题意;故选B。8.能用来鉴别二氧化碳的物质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 B.澄清石灰水 C.矿泉水 D.空气【答案】B【详解】A、常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不能用来鉴别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澄清石灰水能用来鉴别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C、矿泉水不能用来鉴别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D、空气不能用来鉴别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B。9.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所具备的物理性质应是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答案】C【详解】能够使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一般是难溶于水的;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一般不易与空气中组分发生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和密度比空气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C。10.如图,对应装置的回答不正确的是A.若A中产生氧气,则应选b端为进气口收集氧气B.用C、D装置做实验,水中均有黑色溅落物生成C.若A中产生CO2,连接A、E、F,则E中蜡烛会熄灭,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若O2流向为E→F,则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答案】B【详解】A. 若A中产生氧气,用B装置收集氧气,由于氧气密度比水小,则应选b端为进气口收集氧气,正确;B. 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D常温下铁和氧气不能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错误;C. 若A中产生CO2,连接A、E、F,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E中蜡烛会熄灭,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正确;D. 若O2流向为E→F,由于氧气支持燃烧,则E中蜡烛燃烧更旺,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F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正确。故选B。1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如下操作步骤:①连接装置②加入稀盐酸;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收集;⑤装大理石;⑥验满。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③①②⑤④⑥ D.①③⑤②④⑥【答案】D【分析】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连→查→加→倒→定→收→验)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加入固体药品)→倒(倒入液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③⑤②④⑥。故选D。12.下列现象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出现白膜②通过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③为使刚刷过石灰浆的墙壁快点干燥,在室内生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反而更潮湿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液变红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答案】A【详解】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出现白膜,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②通过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③为使刚刷过石灰浆的墙壁快点干燥,在室内生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反而更潮湿,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色;故①②③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故选A。1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金刚石和石墨都很硬C.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活泼D.CO和CO2都具有可燃性【答案】A【详解】A、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若飞机在云层撒布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水蒸气迅速冷凝变成水滴,开始下雨。所以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A正确。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石墨很软。B错。C、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错。D、CO具有可燃性,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错。综上所述:选择A。14.如图是小明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符合操作的是A.气密性检查 B.加入石灰石C.收集气体 D.气体验满【答案】D【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先将右端导管处密封形成密闭环境,图示右侧导管没有密封,操作错误;B.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需要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添加药品的顺序是先向锥形瓶内添加大理石或石灰石,然后由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添加块状固体药品时要先将锥形瓶横放,然后用镊子将大理石或石灰石放入锥形瓶,最后将锥形瓶慢慢竖起,让固体滑落至锥形瓶底部,操作错误;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因此二氧化碳应该选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操作错误;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收集二氧化碳使用向上排空气法,验满时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操作正确;故选:D。15.自然界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是最好的气体肥料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持续偏高,会导致海洋酸化D.同一年度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夏季会明显高于冬季【答案】D【详解】A、植物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和氧气,则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故A正确;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利于植物生长,是最好的气体肥料,故B正确;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持续偏高,会导致海洋酸化,故C正确;D、冬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还需要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取暖,则同一年度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冬季会明显高于夏季,故D不正确。故选D。16.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A.用于灭火 B.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C.用于制碳酸饮料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答案】D【详解】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且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用于制碳酸饮料,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D。17.档案多用碳素墨汁书写,档案保存完好是利用了碳的A.吸附性 B.常温下的稳定性 C.还原性 D.在水中的不溶性【答案】B【详解】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账本等应用毛笔或碳素墨汁书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通常情况下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档案多用碳素墨汁书写,是利用了碳在常温下的稳定性;故选B。18.对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它们的组成元素不相同B.在炭火盆旁放一碗水——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D.生石灰可做干燥剂——生石灰具有吸水性【答案】D【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单质,均为碳元素组成,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其物理性质相差很大,该选项解释不合理;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不能和水反应,则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该选项解释不合理;C.酸中都有氢离子,故其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该选项解释不合理;D.生石灰可与水反应,且具有吸水性,故可做干燥剂,该选项解释合理,故选D。19.从你学过的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1)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 ;(2)可用作制冷剂的物质是 ;(3)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4)汽水中含有一种酸为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6)能鉴别二氧化碳的化合物 。【答案】(1)CO(2)CO2(3)O2(4)H2CO3(5)H2O(6)Ca(OH)2【详解】(1)初中所学的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是一氧化碳、氢气,其中属于化合物是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故填:CO;(2)由于二氧化碳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所以固态二氧化碳可作制冷剂,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故填:CO2;(3)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氧气的化学式为O2,故填:O2;(4)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是碳酸,碳酸的化学式为H2CO3,故填:H2CO3;(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是氧化物是水,水的化学式为H2O,故填:H2O;(6)二氧化碳遇氢氧化钙溶液会使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所以通常用氢氧化钙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碳,其中变浑浊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固体,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故填:Ca(OH)2。20.某同学以二氧化碳为主题,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请你回答问题。(1)写出生活中利用转化⑦的一个例子: 。(2)若A为单质,则A可能是 (填化学式,写出一种即可)。(3)CO与 (填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反应可以实现转化④。(4)写出转化⑤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制作碳酸饮料(2)C(或O2)(3)CuO(或Fe2O3)(4)CO2+Ca(OH)2=CaCO3↓+H2O【详解】(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碳酸,则生活中可来制作碳酸饮料。(2)单质A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碳和氧气点燃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则A是C或O2。(3)CO具有还原性,则CO与CuO(或Fe2O3)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水:。21.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应用广泛。如图①②③是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④⑤是它在生活中的应用。(1)以上各图中只涉及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有 ;(2)如图③所示在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迅速倒入少量蒸馏水,盖紧瓶塞并振荡,实验现象是 。(3)汽水等碳酸饮料是利用二氧化碳有 的性质制成的。【答案】 ①⑤ 软塑料瓶变瘪了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详解】(1)以上各图中只涉及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有①⑤,①只体现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⑤体现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故填:①⑤。(2)在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迅速倒入少量蒸馏水,盖紧瓶塞并振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实验现象是软塑料瓶变瘪了。故填:软塑料瓶变瘪了。(3)碳酸饮料中含有碳酸,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汽水等碳酸饮料是利用二氧化碳有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性质。故填: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22.如图所示为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在烧杯底部的木块上固定一根铜丝,铜丝上绑了四只纸蝴蝶,其中①④是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蝴蝶,②③是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蝴蝶,在纸蝴蝶和倒入的二氧化碳之间插入一张长方形的硬纸片,向烧杯中慢慢倾倒二氧化碳。(1)观察到什么现象?(2)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观察到的现象。(3)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什么物理性质?【答案】(1)②先变红,③后变红,①④无明显变化(2)②③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②先变红,③后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②先接触到二氧化碳。(3)密度比空气大。【详解】(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②④蝴蝶先接触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所以①④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蝴蝶不变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所以②③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蝴蝶变红。所以观察到②先变红,③后变红,①④无明显变化。(2)根据(1)中分析可知,②③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②先变红,③后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②先接触到二氧化碳。(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②先变红,③后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23.请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 (2)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 (3)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 【答案】 C + O2 CO2    H2CO3 === CO2 ↑+ H2O CO2 + H2O = H2CO3【详解】(1)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概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 O2CO2;(2)碳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符合分解反应的概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 = CO2 ↑+ H2O;(3)二氧化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概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H2O =H2CO3。24.CO2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物质。(1)CO和CO2虽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差异较大,原因是 。(2)如图1为探究CO2性质的装置。①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②观察到纸花变红,小明由此得出CO2能与水反应,小芳认为此现象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3)利用所学的二氧化碳相关知识,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现象是______;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白膜②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人体呼出的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为了使石灰浆粉刷的墙壁快点晾干,在室内生起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④人们用澄清石灰水保鲜鸡蛋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过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______(填字母)。A.鼓励民众植树造林B.提倡公民绿色出行C.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D.推动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答案】(1)分子构成不同(2)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 没有排除二氧化碳能使纸花变红的可能,没有对照实验(3)A(4)ABD【详解】(1)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则CO和CO2虽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差异较大,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故填:分子构成不同;(2)①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观察到下面蜡烛先熄灭,上面蜡烛后熄灭,则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故填: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②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纸花变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实验需要验证二氧化碳是否使紫色石蕊变色,则理由是没有排除二氧化碳能使纸花变红的可能,没有对照实验,故填:没有排除二氧化碳能使纸花变红的可能,没有对照实验;(3)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白膜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②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人体呼出的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则观察到变浑浊;③为了使石灰浆粉刷的墙壁快点晾干,在室内生起一盆炭火,炭火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则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④人们用澄清石灰水保鲜鸡蛋,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填:A;(4)A、鼓励民众植树造林,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符合“低碳”理念,故A正确;B、提倡公民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符合“低碳”理念,故B正确;C、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会产生更多二氧化碳和污染性气体,不符合“低碳”理念,故C不正确;D、推动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产物无污染,符合“低碳”理念,故D正确;故填:ABD。25.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装置A来制取氧气,但装置A有明显错误,请你指出错误 ,若按该装置操作的后果是 。(3)实验室常用装置B来制取氧气,收集装置选 。实验选用装置B或装置C还可以制取CO2,其反应药品是 ,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一个突出优点是 。(4)为测定某地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的纯度,向20g该大理石中加入100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气体与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克。②请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1) 试管 锥形瓶(2)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冷凝水倒流,试管炸裂(3) E/F 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 4.4 解:设该大理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x x=50%答:该大理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50%。【详解】(1)由图可知①为试管;②为锥形瓶。(2)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或者试管口需低于试管底部,否则容易造成冷凝水倒流试管炸裂。(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故收集装置选E或F;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在装置C中,固体药品放在多孔隔板上,液体药品从长颈漏斗中加入。反应开始后,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装置C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4)①从图中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②见答案。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训练)-【高效课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优质课件+分层训练(人教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