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教科版(2017秋)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七课 种子的传播教案

    教科版(2017秋)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七课 种子的传播教案第1页
    教科版(2017秋)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七课 种子的传播教案第2页
    教科版(2017秋)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七课 种子的传播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7.种子的传播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7.种子的传播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
    种子的传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植物繁殖需要将种子传播出去,不同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不同。
    2.知道种子的传播方式与果实或种子的形态结构有关。
    3.知道种子的传播方式包括动物传播、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和弹力传播等。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依据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推测种子的传播方式。
    2.能通过制作种子模型,模拟种子的传播方式。
    科学态度目标
    1.对种子的传播方式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植物的生存、种群的延续与环境息息相关,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并掌握常见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难点:根据果实和种子的外部形态结构推测种子的传播方式。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凤仙花、苍耳、蒲公英、莲蓬、樱桃等植物的果实,活动记录单、长条形薄纸片、橡皮泥、长条状粘扣、纸团。
    教师准备:凤仙花果实爆裂的视频、教学课件。
    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聚焦
    1.引入:这段时间,你们的凤仙花果实有什么新的变化吗?(预设:变黄了;越来越成熟了;有些果实裂开了。)那你们观察到了果实裂开的过程了吗?(预设:没看到;看到了。)大多数同学没有看到凤仙花果实裂开的过程,那我们就通过一段视频来观察一下。
    2.活动:播放凤仙花果实爆裂的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
    3.提问:凤仙花果实是怎样裂开的?(预设:是突然爆裂的。)果实爆裂后种子到哪里去了?(预设:种子被弹出去,落到远处的土地里了。)
    4.揭题:果实成熟后,就把种子传播出去,在适宜的环境下,种子萌发长出新的植物。那么,植物的种子会以怎样的方式传播?又能传播到哪里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植物种子的传播过程。(板书:种子的传播)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交流看到的凤仙花果实爆裂的过程,将话题聚焦到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凤仙花种子的传播方式
    1.过渡:刚刚我们在视频里看到了凤仙花果实裂开的过程,大家推测一下,凤仙花是怎样将种子传播出去的?(预设:通过果皮裂开时的弹力将种子弹出去。)接下来,我们亲自体验一下。(教学提示:给学生分发成熟且未开裂的凤仙花果实和小托盘。)
    2.活动:指导学生先观察凤仙花果实的外部形态特征,然后在小托盘中用手捏开果皮,体会果皮爆裂种子被弹出的过程。
    3.提问:凤仙花果实的外部形态是怎样的?(预设:果实呈椭圆形,果皮上有裂缝。)这样的形态特征与种子的传播有什么关系呢?(预设:这样的形状使果实变干后富有弹性,能将种子弹射出去。)
    4.小结:(教学提示:出示各种豆类的果实。)凤仙花和许多豆类植物果实的果皮都具有富有弹性的弓形结构,果实成熟后,干燥而坚硬的果皮在阳光的烘烤下,常常会自动爆裂,瞬间产生的强大弹力将种子弹射到远处。这种传播种子的方式叫弹力传播。
    探索二:其他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1.过渡:通过探究凤仙花种子的传播方式,我们发现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与果实的形态特征密切相关。那么,其他植物的果实有怎样的形态特征?它们的种子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接下来,请大家进行观察和推测。
    2.活动:分发苍耳、蒲公英、莲蓬、樱桃的果实和活动记录单,引导学生分组观察不同植物果实的外部形态特征并推测其种子的传播方式。
    3.讲解:苍耳果实的果皮上有带钩的倒刺等结构,很容易挂在动物的皮毛上传播出去,这种依靠动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叫动物传播;蒲公英的种子很轻,种子上有一些特殊结构使其能够悬浮在空中,随风飘到各处,这种传播方式叫风力传播;莲蓬的内部有蜂窝状的孔洞,可以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动,这种传播方式叫水力传播;樱桃的果实颜色鲜艳,果皮肉质、多汁,味道鲜美,可以吸引动物采食从而将种子传播出去。
    4.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柳树、槭树、鬼针草、蒺藜的果实以及绿豆、豆角、桃、葡萄、椰子的图片。)这些植物分别是以什么方式传播种子的呢?(预设:柳树、槭树靠风力传播,绿豆、豆角靠弹力传播,鬼针草、蒺藜、桃、葡萄靠动物传播,椰子靠水力传播。)
    5.小结: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与果实或种子的形态特征及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常见的传播方式有弹力传播、动物传播、风力传播和水力传播。
    【设计意图】以凤仙花果实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并根据外部形态特征推测种子的传播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再引导学生了解更多植物果实的特点及种子的传播方式,使学生理解生物世界的多样性,建立种子传播方式与果实或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密切相关的认识,进一步帮助学生构建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研讨汇报
    拓展与小结
    1.过渡:了解了植物种子的各种传播方式,现在让我们根据果实和种子的特点,做一个果实模型,模拟种子的传播。
    2.活动:分发材料,指导学生分组制作果实模型。
    3.讲解:种子的传播不仅使植物的种群得以延续、壮大,一些种子的传播方式还启发了人们设计出方便的生活用品,比如衣服上的粘扣就是受苍耳传播种子的启发而发明设计的。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果实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种子传播方式的理解,也给了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
    板书设计
    1.7种子的传播
    凤仙花、豆类植物等→果实能够爆裂→弹力传播
    苍耳、樱桃等→果皮有倒刺或肉质、多汁→动物传播
    蒲公英、柳树等→种子很轻且有绒毛→风力传播
    睡莲、椰子树等→果实能浮在水面上→水力传播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观察了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基础之上,对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进一步研究。通过引导学生连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使学生有机会观察到凤仙花果实开裂将种子传播出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其他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外形特征,推测其种子的传播方式,并通过对更多植物传播种子的过程进行讨论,强化学生对种子传播方式的理解,同时帮助学生建构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课后作业
    见“”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P14第二题。
    二、判断题。
    1.凤仙花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弹力传播。( )
    2.芝麻的种子又小又轻,它是依靠风力传播的。( )
    3.[易错题]利用动物来传播的植物果实或种子一定带钩或者带刺。( )
    4.种子的传播方式与果实和种子的外部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 )
    5.把种子传播到远方,可以扩大这种植物的分布范围。( )
    参考答案
    二、1.√ 2.× 3.× 4.√ 5.√

    相关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7.种子的传播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7.种子的传播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资料卡片,作业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7.种子的传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7.种子的传播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疑难解答,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7.种子的传播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7.种子的传播精品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