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章末复习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051840/0-17016688815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章末复习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051840/0-17016688815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章末复习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051840/0-17016688815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章末复习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051840/0-170166888158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章末复习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051840/0-170166888161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章末复习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051840/0-1701668881636/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章末复习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051840/0-1701668881666/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章末复习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051840/0-170166888169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学课件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4 能量复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4 能量复习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子核,刻度尺,越来越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9-20·保定高阳期末)下列事例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公路上大雾弥漫 B.花棚里香气扑鼻 C.湖面上柳絮飘扬 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
解析: 公路上大雾弥漫,大雾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A错误。花棚里香气扑鼻,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B正确。湖面上柳絮飘扬,柳絮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错误。氧气被压缩进钢瓶,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D错误。
2.中国设计制造的高铁列车,其平稳性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有外国记者将硬币竖立在车厢的窗台上(如图所示),发现硬币能长时间保持静止,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站台 B.铁轨 C.车厢的窗台 D.路边的树木
解析: 列车上的硬币相对于站台、铁轨、路边的树木位置都发生了改变,因此是运动的;而硬币相对于车厢的窗台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选C。
3.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红坐在车厢里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火车开始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火车的车尾时,小红发现她乘坐的火车还停在站台上,原来是对面的火车向反方向开去了。“开始前进了”和“停在站台上”是因为小红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另一列火车自己乘坐的火车 B.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 C.站台另一列火车 D.另一列火车站台
解析: 小红坐在车厢里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火车开始前进了,是以另一列火车为参照物,另一列火车反方向运动时,觉得自己乘坐的火车开始前进;后来以站台为参照物,发现自己乘坐的火车没动;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造成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选D。
4. 沿同一条直线均向东运动的两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 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 m处 ③从第3 s开始,vA>vB,5 s末A、B相遇 ④5 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6.假期,小明从自己家出发到学校交一份调查表,然后去奶奶家吃饭,整个过程中有 步行、有骑行,其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问: (1)步行过程对应的图像是哪一段?
解: (1)由图像可知,OA段5 min行驶了1 500 m,BC段15 min行驶了900 m,则OA段的速度大于BC段的速度,所以步行过程对应的图像是BC段;
6.假期,小明从自己家出发到学校交一份调查表,然后去奶奶家吃饭,整个过程中有 步行、有骑行,其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问: (2)骑行的速度是多少?
解: (2)由图像可知OA段为骑行,骑行的速度
6.假期,小明从自己家出发到学校交一份调查表,然后去奶奶家吃饭,整个过程中有 步行、有骑行,其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问: (3)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7.(20-21·唐山滦州期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 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9∶4 B.4∶9 C.1∶1 D.2∶3
8.(20-21·唐山遵化三中月考)小明和小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小华 提前5 m到达终点,若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5 m,小华仍在起点处与小明同 时起跑,他们仍按原来的平均速度奔跑,则( ) A.小明先到达终点 B.小华先到达终点 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一列长200 m的火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整列火车通过长为 1.9 km的某一大桥所用时间是 s;若整列火车通过该大桥所用时间是 150 s,那么这列火车的速度是 。
10.(20-21·石家庄长安区期中)如图所示,某同学翻越一座小山坡,从A点出发, 到达另一侧的终点C处。已知AB段路程等于BC段路程。其中上坡的速度为4 m/s, 30 s后抵达坡顶B点,下坡速度为6 m/s。 (1)坡长AB为多少?
10.(20-21·石家庄长安区期中)如图所示,某同学翻越一座小山坡,从A点出发, 到达另一侧的终点C处。已知AB段路程等于BC段路程。其中上坡的速度为4 m/s, 30 s后抵达坡顶B点,下坡速度为6 m/s。 (2)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11.(20-21·唐山乐亭期中)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 度”,图中显示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 (2)由图可知,该实验中小车通过的总路程是 cm(提示:注意估读)。 小车从甲位置运动到乙位置,用时 s,平均速度是 m/s。
解析:(2)由题图可知,小车通过的总路程s=90.0 cm;小车从甲位置运动到乙位置,所用的时间t1=3 s,s1=90.0 cm-45.0 cm=45.0 cm=0.450 m,小车从甲位置运动到乙位置的平均速度:v1 = 0.15 m/s。
11.(20-21·唐山乐亭期中)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 度”,图中显示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 (3)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 “越来越大”“越来越小”或“保持不变”)。
解析:(3)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为加速运动,故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是越来越大。
11.(20-21·唐山乐亭期中)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 度”,图中显示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 (4)下列对实验斜面的选择以及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应选择坡度较小的,让时间更长便于测量 B.应选择坡度较大的,让时间更短便于测量 C.应选择坡度较小的,让速度更大便于测量
解析:(4)实验中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让时间更长,便于测量时间,故选A。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上册4 能量课文内容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ABC,核外电子,原子核,小汽车,运动快慢,瞬时速度,刻度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4 能量教学课件ppt,共10页。
这是一份教科版1 认识运动说课ppt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位置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