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1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2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灾害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灾害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此次旱灾造成的危害是,影响我国的台风多发生在,台风的危害有,我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有,下列关于寒潮的叙述,正确的是,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1洪涝的成因及危害
    2021年7月17日,河南省多地暴发持续性强降水天气。24日,新乡卫辉市工业路牧野大桥段出现决口(如图)。决口导致河水漫灌至城区,多方救援力量在决口两边进行封堵工作。26日上午,决口成功合拢。据此完成1~2题。
    1.此次水灾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问题,其原因主要有( )
    ①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②过度开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 ④屋顶绿化面积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D.③④
    2.下列有关该区域洪涝灾害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淹没村庄,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B.淹没耕地,影响冬小麦种植
    C.冲毁公路、铁路,导致交通中断
    D.冲毁供水、供电设施,导致停水停电
    知识点2干旱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某年年初,我国西南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连续几个月都没有下一滴雨。据此完成3~4题。
    3.造成这次干旱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正常的干季
    B.气候复杂多样的表现
    C.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水汽蒸发量大
    D.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4.此次旱灾造成的危害是( )
    A.淹没城镇、道路和田园
    B.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
    C.交通、输电、输水线路中断
    D.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毁坏农作物
    知识点3台风的形成及危害
    2021年1月2日下午,我国应急管理部对外公布2020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台风“黑格比”等在列。2020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于8月4日凌晨3时30分前后以近巅峰强度在浙江省乐清市沿海登陆,造成浙江、上海2省(市)5市30个县(市、区)188万人受灾,5人死亡,32.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2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4300余间房屋倒塌,8000余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76.3千公顷,其中绝收6.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04.6亿元。据此完成5~6题。
    5.影响我国的台风多发生在( )
    A.春夏季节B.夏秋季节
    C.冬春季节D.春秋季节
    6.台风的危害有( )
    ①造成出行困难 ②造成洪涝易发 ③造成作物受损 ④降温增湿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知识点4寒潮的形成、分布及影响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据此完成7~9题。
    7.寒潮若在春秋季节暴发,给华北地区带来的天气现象有( )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暴雨洪涝天气 ③扬沙、沙尘天气 ④引发风暴潮
    A.①② B.①④C.③④ D.①③
    8.我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有( )
    ①青藏高原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③海南岛④四川盆地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9.下列关于寒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发生在冬季
    B.我国夏季北方也常会受到寒潮的影响
    C.寒潮来临时必然伴有大风、降温等天气
    D.寒潮过后,气压将降低,常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
    易错练
    易错点1不能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特点判读自然灾害
    下表为2022年11月28日至30日北京市天气状况统计表。读表,完成10~12题。
    10.2022年11月28日至30日,北京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台风B.寒潮
    C.风暴潮D.干旱
    11.此气象灾害对北京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和夏季B.夏季和秋季
    C.秋季和冬季D.秋季和春季
    12.该天气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暴风雪阻碍交通出行
    B.冰雪融化,缓解农田旱情
    C.大风利于污染物扩散
    D.降温冰冻,破坏通信设施
    易错点2对于新型自然灾害不能准确分析
    潮塌是在表层土壤迅速解冻,而下层土壤尚未解冻的情况下形成的一种自然灾害,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主要危害春小麦的生产。据此完成13~14题。
    13.推测容易出现潮塌灾害的时间是( )
    A.初春B.盛夏
    C.深秋D.隆冬
    14.潮塌不利于春小麦播种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较微弱,空气缺水
    B.土壤解冻慢,冻害严重
    C.土壤冰层厚,气温过低
    D.水分难下渗,土壤过湿
    [答题区]
    能力练
    [2023·江苏徐州期末]汤逊湖周边地区是武汉市快速发展的城市新区。下图为“2000~2016年汤逊湖周边地区湖面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近年来汤逊湖周边地区内涝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
    A.暴雨强度增大B.湖泊面积缩小
    C.土地开发增强D.植被面积减少
    2.汤逊湖周边地区排涝泵站宜选择在( )
    A.甲B.乙
    C.丙D.丁
    [2023·山东济宁期末]陇东黄土高原是以雨养农业为主的半干旱地区,干旱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其中土壤干旱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下图示意该地3月上旬至11月上旬降水量及土壤0~100厘米含水量的旬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区干旱最严重的时段是( )
    A.3月上旬至4月下旬B.5月下旬至6月下旬
    C.7月下旬至8月下旬D.9月中旬至11月上旬
    4.初春季节,土壤含水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解冻B.降水较多
    C.引水灌溉D.地下水上涌
    [2023·河南部分名校期末]霜冻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指的是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现象。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冻叫初霜冻,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叫终霜冻。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地表等温线,是划分霜冻与非霜冻的标志。下图为某月我国东北地区霜冻线位置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图示的霜冻类型及其对农作物的危害分别为( )
    A.春霜冻影响种子发芽
    B.夏霜冻造成水稻晚熟
    C.秋霜冻导致农作物减产
    D.冬霜冻影响小麦越冬
    6.导致15日霜冻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B.地形起伏
    C.大气环流D.海陆分布
    7.东北地区农业部门应对霜冻天气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培育早熟品种 ②发展设施农业 ③进行冬季灌溉 ④营造防风林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2023·山东聊城期末]寒露风是南方晚稻生育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多出现在寒露节气前后,此时,我国南方晚稻正处于抽穗扬花期。下表为寒露风等级划分表。据此完成8~9题。
    8.寒露风( )
    A.多发生于12月份
    B.主要致灾因子是大风
    C.会出现暴雪、冻雨等天气现象
    D.常伴有风力较大的偏北风
    9.下列寒露风的防御措施,错误的是( )
    A.喷施保温剂
    B.合理进行品种搭配
    C.昼灌夜排,以水调温
    D.科学安排播种期
    [答题区]
    10.[2023·湖北荆州期末]下图为2021年12月某日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此时南京的风向,比较北京与南京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2)比较北京、长沙空气质量的优劣,并说明主要原因。
    (3)指出此时南方地区最可能面临的气象灾害,结合材料说明原因。
    第一节 气象灾害
    基础练
    1~2.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由材料“2021年7月17日,河南省多地暴发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可知,这次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是引发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①正确;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而不是城市内涝,②错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会使地面硬化面积增加,地表水下渗困难,若排水设施欠缺,则容易引发城市内涝,③正确;若屋顶绿化面积大,将会吸收一部分雨水,减小城市内涝发生的可能性,④错误。第2题,7月份该区域正值玉米等农作物生长期,冬小麦种植一般在秋分左右,故不会影响冬小麦种植。
    3~4.答案:3.C 4.B
    解析:第3题,干旱灾害是一种典型的、由气候条件控制的渐发性自然灾害,降水分配的不均匀特点是干旱发生的直接原因。在正常的干季和少雨季节,如遇到特殊的天气条件,就可能演变成旱灾。第4题,旱灾会危及人和动植物的生存,使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
    5~6.答案:5.B 6.A
    解析:第5题,台风是生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大气旋涡,其生成需要有充足的热量,所以影响我国的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第6题,台风登陆时往往伴随着大风和暴雨,造成出行困难、洪涝易发、作物受损等。台风登陆可以缓解干旱和酷热,这是台风的有利影响,故降温增湿不属于台风的危害。
    7~9.答案:7.D 8.C 9.C
    解析:第7题,春秋季节的寒潮存在大风雨雪天气,会给华北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天气和扬沙、沙尘天气。第8题,长江中下游平原很容易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较高,冷空气爬升困难,不易受寒潮影响;四川盆地受秦岭等山脉的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小;海南岛由于纬度较低,加上山脉的阻挡,受寒潮的影响也较小。第9题,寒潮发生在冬半年;寒潮来临时必然伴有大风、降温等天气;寒潮过后,由于冷空气经过,气压升高,常出现的不是连续性降水天气。
    易错练
    10~12.答案:10.B 11.D 12.C
    解析:第10题,由表可知,11月28日至30日,北京市最高气温降低幅度达到8℃以上,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为典型的寒潮天气。表格显示的信息主要为大幅度降温,并不是台风、风暴潮或干旱灾害。第11题,寒潮主要发生在深秋到初春时节,因此对当地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秋季(收获季节)和春季(部分农作物的播种季节)。夏季寒潮较少,冬季农作物相对较少,危害较小。第12题,由表可知,此次寒潮天气并没有带来大范围的暴风雪天气,因此不存在暴风雪阻碍交通出行、冰雪融化缓解农田旱情以及冰冻破坏通信设施等,但受该次寒潮影响,风力等级相对较大,大风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13~14.答案:13.A 14.D
    解析:第13题,由材料“潮塌是在表层土壤迅速解冻,而下层土壤尚未解冻的情况下形成的一种自然灾害”可知,潮塌发生在表层土壤解冻的时间,应为初春气温回升时期。第14题,由于表层土壤迅速解冻,但下层土壤尚未解冻,表层土壤水分无法向下层渗透,致使土壤含水出现饱和或过饱和,造成潮塌,主要影响春小麦的播种,导致小麦适播期缩短。由材料可知,潮塌发生时,表层土壤迅速解冻,说明气温回升较快,蒸发加快。
    能力练
    1~2.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读图该地区2000~2016年湖泊面积减少,结合材料“汤逊湖周边地区是武汉市快速发展的城市新区”,故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土地开发增强,围湖造田,植被破坏,从而使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植被涵蓄水源能力下降,加剧该地区洪涝灾害,所以其根本原因是土地开发增加。第2题,排涝泵站的目的是排出汤逊湖周边的积水,减轻内涝,积水较为严重的地区应位于该地区地势低洼的地方,且需要排水到长江,故应选择距离长江较近的位置建排涝泵站,读图可知,丙和丁地距离长江较远,不利于排洪,乙地地势较高,积水少,甲地地势较低,且靠近长江,所以选择在甲地建泵站最利于排洪。
    3~4.答案:3.B 4.A
    解析:第3题,据材料“其中土壤干旱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可知,干旱最严重的时段,是土壤含水量最小的时段,并不是降水量最小的时候。依据图示信息可知,5月下旬至6月下旬,土壤含水量最小,B正确。第4题,陇东黄土高原地处内陆,是以雨养农业为主的半干旱地区,冬季气温低、积雪难融,但雨水主要来自夏季,初春季节土壤较高的含水量,主要来自地表积存的降雪融化及土壤解冻。
    5~7.答案:5.C 6.B 7.A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该地区自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出现霜冻的时间越来越早,数值越来越低。霜冻线自南向北数值变小,表明该霜冻类型为秋霜,霜冻的出现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导致农作物减产。第6题,由图可知,15日霜冻线向北弯曲,主要原因是当地为松嫩平原,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出现霜冻的时间较晚。第7题,霜冻对我国农业造成较大的影响,应对霜冻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大科技的投入,培育早熟品种,让作物在霜冻开始前收获,进而减轻霜冻天气对作物的影响,①正确。设施农业能够改善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减轻霜冻的影响,②正确。东北地区秋季已经出现霜冻,冬季时水体已经结冰,故不适合在冬季灌溉,应在霜冻前灌溉,③错误。营造防风林对冬季的保温作用弱,④错误。
    8~9.答案:8.D 9.C
    解析:第8题,寒露节气为每年阳历10月7日前后,A错误;主要致灾因子是低温,B错误;寒露为秋季节气,暴雪冻雨出现在冬季,C错误;寒露节气时,冬季风渐起携冷空气,有风力较大的偏北风,D正确。第9题,由于寒露风主要的致灾因子是低温,因此,对水稻进行夜晚保温是关键,应昼排夜灌,以水调温是合理做法,C错误,符合题意。
    10.答案:(1)偏北风(西北风或东北风亦可)。南京风力较大。理由:南京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2)长沙空气质量较好。原因:等压线密集,风力大,有利于污染物扩散;降水多,有利于污染物沉降。
    (3)寒潮(或低温冻害)。由于海陆热力差异,12月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在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形成高压中心,成为冷空气源地,冷空气南下形成寒潮。
    解析:(1)观察图中信息可知,南京所在位置水平气压差为西北高,东南低,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西北指向东南,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的影响,偏转为偏北风;图中显示北京的等压线较为稀疏,南京的等压线较为密集,结合所学知识,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因此南京的风力较大。(2)观察图中信息可知,长沙所在位置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且长沙降水量较北京多,污染物随雨水降落,因此空气质量较好;北京位于高压中心附近,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且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较小,不利于扩散污染物。(3)根据图中显示信息,海陆热力存在较大差异,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气压较低,因此为北半球的冬季,盛行冬季风(西北风),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冷空气发源地,随西北风南下,冷空气导致南方地区气温下降,气候干燥,形成寒潮。
    日期
    11月28日
    11月29日
    11月30日
    白天天气
    多云转晴
    晴间多云

    夜间天气
    晴间多云


    风力
    偏北风4、5级
    偏北风4、5级转3、4级
    北风3、4级转2级
    气温(℃)
    -5~13
    -8~-3
    -9~-1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灾害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灾害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万人受灾,6人死亡,形成自然灾害的依据是,对山东受灾地区造成的最大损失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灾害第二课时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灾害第二课时复习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影响我国的台风, 图中表示寒潮路径的是, 台风和寒潮共同的天气特征是, 这种气象灾害最有可能是,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一节 气象灾害第一课时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一节 气象灾害第一课时课后测评,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