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教案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 怎样描述运动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 怎样描述运动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析讨论,教师总结,活动体验,提出问题,师生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设计说明
本节主要内容有:运动的世界和运动的描述两部分内容。运动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其中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机械运动的知识是学习其他各种运动的基础,也是本章进一步学习“速度”的必备知识。
本节教材由浅入深,首先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之中,让学生认识到: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本节教材先让学生认识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再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机械运动,并进一步探讨运动的相对性,即机械运动→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的相对性。参照物是本节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参照物的选取是研究机械运动的重要方法。参照物的概念几乎贯穿本节的始终,认清参照物对于研究机械运动的重要作用,是本节教学的关键。
教材每一个知识点的展开,大都是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最后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需选取参照物,并知道运动的相对性。
3、了解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生活事例的观察、讨论和分析,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学习从具体现象中归纳抽象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
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意识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
生活中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我们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在学生的日常观念中认为地面是静止的,所以选“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克服学生头脑中已有概念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观察引导、课上交流探讨、巩固总结。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授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日出日落、斗转星移,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风云变幻、川流不息,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关于运动的实例,比如:飞驰的火车、运动的细胞。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从宏观到微观世界,一切物体都处于运动之中。
教师向学生展示了自然界无处不在的运动以及物质运动的多种表现形式。如:植物的生长、地壳的运动、火山的喷发、大脑的思维、人的生老病死、病菌的传播等等都是运动的形式。
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可以这样说运动是无处不在的,运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人们对于运动的描述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关于运动的描述。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运动和静止
1.机械运动
活动1: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请找一找,( )和( )号小孩运动了, 而( )和( )号小孩保持不动。你是怎样判断的?
【分析讨论】
3、4号小孩 对 大树 位置不变 静止
1、2号小孩 对 大树 位置改变 运动
【教师总结】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参照物
【活动体验】
(1)学生A不动,学生B从A面前走过。我们说B同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学生A不动,学生B不动,同学们说B同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学生A与学生B了一起运动,且速度相同,同学们说B同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提出问题】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须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在本次实验中它是谁?
【师生总结】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需要选一个标准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选不同物体做参照物,物体运动和静止情况不同。
(教师在引导学生得出探究结论后进行总结并进行板书)
【小试牛刀】
如图2-6所示,乘电梯上升的乘客,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乘客是__运动__的;但选择电梯的轿厢为参照物时,乘客则是__静止__的。
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提出问题】
在生活、生产中,人们常常巧妙地应用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为我们服务。例如,人们利用同步卫星传播电视节目。你知道同步卫星的“同步”的意思吗?
【教师提示】
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与地球自转同向运动,它绕地球一周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正好相等,约24h。当以地球为参照物时,同步通信卫星是静止的;以太阳或月亮为参照物时,同步通信卫星是运动的。
【学生总结】
同步卫星的“同步”的意思是:同步通信卫星与地球自转的速度相同。
【交流讨论】
在商场里,妈妈和3岁的小东正乘自动电梯下楼。小东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们跑下去吧!”妈妈说:“小东,这样很危险,下楼时要拉着妈妈的手,站着不动。”
他们在下楼(运动),可为什么妈妈会说下楼时要站着不动(静止)呢?这里的“运动”是以____________参照物来说的,“静止”是以___________参照物来说的,这充分证明了“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___。
【师生总结】
(1)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
在运动的自动楼梯上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小东远离了地面,位置变化,是运动的,以电梯为参照物,小东和电梯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小东是静止的;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选择的参照物,所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运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方法:
= 1 \* GB3 ①确定研究对象,即明确要判断哪个物体是否运动。
如:判断电梯里的人是否在运动
= 2 \* GB3 ②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一个物体不动。
如:选定地面(电梯扶手)为参照物
= 3 \* GB3 ③研究的对象相对参照物位置的变化。
若位置有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
如:选地面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若位置无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如:选电梯扶手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结论:选不同物体做参照物,物体运动和静止情况不同。
经验总结: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看物体与参照物的速度是否相同,如果速度相同,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速度不同, 则物体是运动的。
三、自然界中运动的多样性
【学生活动】
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运动
【教师引导】
通过天体运动、地质运动、微观粒子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等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更多形式的运动。
【总结】
运动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而机械运动只是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
课堂小结
1.运动和静止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需要选一个物体作参照,这个事先被选作参照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已知参照物,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已知物体运动或静止,怎样判断参照物?
3、自然界中运动的多样性
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当堂达标
1.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小鸟在空中飞行
B. 河水流动
C. 水凝固成冰
D. 雨滴下落
2.端午节当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观赏南湖的景色,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船 B.小明 C.岸边的树 D.妈妈
3. 跳伞表演时,甲、乙两个跳伞员手拉手从飞机上一起跳下,在下降时,如果以飞机为参照物,他们是_______的;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运动员是_______的;以乙运动员为参照物,甲运动员是_______的。
4. 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站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相对于树来说,人是_______的,小船是_______的。相对于船来说,人是_______的,树是_______的。
5.(多选)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则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乙、丙都向上,但甲、乙比丙慢
6.如图所示,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以同样的速度向同一方向飞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地面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B.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D.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7. 请你找出题中所选的参照物。
(1)“太阳东升西落”,太阳运动以_________为参照物;
(2)“月亮穿过云层”,月亮运动以_________为参照物;
(3)乘客静坐在奔驰的列车中,乘客静坐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参考答案
1.C 2.C 3.运动 运动 静止 4. 运动 运动 静止 运动
5.BC 6.B 7.地球 云 列车
板书设计
1、运动和静止的判别。
如果物体相对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如果物体相对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2、运动的相对性。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自然界中运动的多样性。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3 “解剖”原子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下册4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设计,共2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点拨,跟踪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