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52352/0-17016831339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52352/0-17016831339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52352/0-170168313402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52352/0-170168313405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52352/0-170168313409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52352/0-170168313412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52352/0-1701683134177/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52352/0-170168313419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 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词虚词句式,更加越来越,追亡逐北,败逃者逃亡的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敝,安逸享受,通五经贯六艺,结构观察法,白白地,使受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言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19分诗歌鉴赏(文言句式、实词、虚词)论述类文本中的论证材料原文: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肉食。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中的引用材料成语考察、作文题干
高考题型(1)断句(2)文化常识(3)概括分析 选择题+问答题(4)翻译
(1)一词多义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2)古今异义 (3)词类活用(4)通假字 (5)偏义复词
2天完成一篇,包括断句、基础字词梳理、默写、文化常识(除掉附带的练习);课本的文言篇目;高考试卷篇目用本子,每天整理、抄写2-3个实词虚词(要有含义+例子),可按首字母排列。每天少睡10分钟,古文圆你高分梦
语法意识语境意识联想意识
1、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确定词性,推断词义(第二题)主语、宾语——谓语——状语——
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宾结构
1、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叶公)生拘(活捉)石乞而问白公之死焉,对曰:“余知其死所,而长者(显贵的人)使余勿言。”2、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官职名)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3、微风鼓浪4、(侯嬴)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5、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6、刍荛( [chú rá,割草打柴之人)之微,先民(古圣贤)询之。
(1)(许进)应诏陈时政八事,极言诸弊,多格不行。“格”作谓语,为动词,搁置(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明”作主语形容词活用成名词,视力(3)故事,取人以一日试为高下。名词作状语按照旧例(根据旧例,选人全凭一场考试决定优劣)
1. (2022全国乙卷)下列对文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饥者则食之”与“食野之苹”(《短歌行》)两句中的“食”字含义相同。B.“而汤放之”与“是以见放”(《屈原列传》)两句中的“放”字含义相同。C.“靡使有余”与“望其旗靡”(《曹刿论战》)两句中的“靡”字含义不同。D.“公悲之”与“心中常苦悲”《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悲”字含义不同。
原文: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
2、利用相同的句式结构
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词性一致,且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求全责备 文过饰非 卖官鬻爵 登峰造极扶危济困化险为夷 党同伐异
“党同”“伐异”皆为动宾式,“党”解释为“偏袒”
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6.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②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③怨天尤人。④法制度,定官名 ,兴礼乐 ⑤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1、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2、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3、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5、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来难,臣以为不难。 6、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7、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9、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终日——整天,须臾——片刻
10.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
11.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不让家里有多余的钱帛,外面有剩余的财物。
【2021新高考I卷】
(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皇上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暗地里叫身边人贿赂官员进行试探。(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忠臣就会变为佞臣;君主乐意听到正直的言论,佞臣就会变成忠臣。
语境推断法、字形推断法
诗歌中亦可利用对仗结构 来确定词性甚至推断词义。(1)梦回夜帐闻羌笛,诗就高楼对陇云。 就,动词, 完成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自,副词,白白地(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缘,介词,为了
1、有并列结构(看哪部分与哪部分并列)2、有并列成分(哪个词跟哪个词并列)3、比较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钟山记》②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鸿门宴》③成益愕,急逐趁之 《促织》④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 《屈原列传》⑤行将为人所并⑥过蒙拔擢,宠命优渥⑦出则接遇宾客,入则应对诸侯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古今谭概》
“璋 ”是好的玉石,顶端作斜锐角形,是古代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礼器。给儿子“璋”玩,一方面是希望他有玉一般的品德,一方面又希望他成为贵族,可以“光宗耀祖”。后来就把生下男孩子称为“弄璋之喜”; “瓦”是纺车上的零件。给女儿“瓦”玩,是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红(gōng)之意。 所以,“弄璋”指的是生了儿子,“弄瓦”指的是生了女儿。
北枕大江,南薄五岭:(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迫近,接近 庶或万一可济。(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或许
城之不拔者二耳(其后秦伐赵,拔十城《廉颇蔺相如列传》)(李若水)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氓》)登上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改变
相时度力,敝者葺之。(悔相道之不察兮《离骚》)观察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毁坏
1.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 2.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3.而有司循常习故 4. 公父母春秋高 5.岁凶,汝旁诸县多盗。6.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
河内凶… …移其粟于河内:指收成不好
而刘夙婴疾病 缠绕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短兵相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位卑则足羞。(登高自卑)“或妄嗔怒”(轻举妄动)
在官清恪,未尝闻私(恪守不渝、恪尽职守 )谨慎而恭敬 吾亦望汝副其心(名副其实)符合 既至,请贷其死,锢之南京。(严惩不贷)宽恕
3.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 (05年辽宁卷)
1.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
2.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属予作文以记之 : 嘱咐
家喻户晓、不言而喻: 喻:明白
6.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
4.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日薄西山、义薄云天——薄:靠近
5..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韩轨遂投城遁走。
家喻户晓、不言而喻:明白
7.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
徒慕君之高义也。 徒:只是
8.二年正月,泽至开德,以孤军进,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
严惩不贷—惩:处罚;贷:宽容,宽恕。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9.异日,(公权)与周樨xī同对,论事不阿,樨为惴恐,公权益不夺,帝徐曰:“卿有诤臣风,可屈居谏议大夫。”开成三年,转工部侍郎。
阿谀逢迎 刚正不阿(奉承、迎合奉承) (公权)议论政事时不迎合奉承(皇上)。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改变):
周樨在皇帝面前显得害怕恐惧,公权却更加不改变自己的意见
熟读课文,积累成语,记住其中重要的语言点,可为文言文翻译夯实基础。但是,联系课文与成语中的语言点,只是给某个词的翻译提供一个候选对象,还需辅以语法分析和联系上下文来进一步核实。
(1)以形析义法根据字形来猜测词义(象形字、会意字)或根据“偏旁”圈定出该字的意义范围,再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断。
【贝】与财富有关曲折十余里,始至公主第。王先持贽入,久之,出。初次拜见尊长时送的礼物赍钱三百万。(《孔雀东南飞》)送物给人,赠送赉、贿、赂、货
【髟】(biā)与毛发有关。鬓、髻、鬟、鬃乃髡(kūn)钳(用铁圈锁颈)季布,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髡,剃发(一种刑罚)。
【疒】(nè)与疾病有关。世子疟疾新瘥(chài),今日亲宾作贺。病愈
【示】与鬼神祭祀有关。祝祷祷告祈福既祖,取道。(《荆轲刺秦王》)祖,临行祭祀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1、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与 有关
2、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 有关
3、从“(言)、辶(走)、彳(行)”者与 有关
隹(zhuī )--
1、 “有牧人御众之才”2、夜入其家,探其箧[qiè] ,不使之知觉。3、迨诸父异爨[cuàn] ,内外多置小门。4、“彀士[gòu]十万人”
①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②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③幼而卓荤,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2015年全国卷)译文:①来护儿字崇善,还未记事的时候就成了孤儿,由伯母吴氏抚养。②吴氏照顾抚养,多有慈爱的教导。③来护儿自幼卓越出众,刚开始读《诗》,就放下书感叹道“:大丈夫活在世上,应该为国家消灭贼兵来取得功名!”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不顾恩义,畔主背亲。趣赵兵亟入关。“趣”通“促”,催促犯白刃,冒流矢,趣水火,不敢却也。“趣”,通“趋”,奔向译文:迎着闪光的刀,冒着飞来的箭,奔赴水火之中,人们也不敢后退。(李)广阳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阳”通“佯”,假装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思考:
通假是文言文的特殊语法现象之一,用了通假的词语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才符合语境。
1.同音通假。蒲苇纫如丝:纫,通“韧”(《孔雀东南飞》)2.双声通假。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鸿门宴》)3.叠韵通假。举酒属客:属,通“嘱”(《赤壁赋》)4.形近通假。说怿女美:说,通“悦”(《静女》)
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
通“雇”,雇佣
通“翌”,第二天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 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禾--,贝--,歹--,皿--,纟--,月--,宀--,求--,目---,判断下列字的含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词推断,推断技巧,通假字,双声通假,叠韵通假,同音通假,形近通假,知识补充,合成词,偏义复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备考之实词推断 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功劳功绩,讨伐进攻,悲伤哀叹,怜悯同情,凄清的声响,语境推断法,成语推断法,课文联想法,成语联想法,结构推断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