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6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B真题专练(附解析)
展开1.(2022·广东卷,15)研究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机制,可为帕金森病(老年人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最近研究发现在小鼠体内多巴胺的释放可受乙酰胆碱调控,该调控方式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来实现(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释放的多巴胺可使丙膜的电位发生改变
B.多巴胺可在甲与乙、乙与丙之间传递信息
C.从功能角度看,乙膜既是突触前膜也是突触后膜
D.乙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异常可能影响多巴胺的释放
2.(2022·浙江6月选考,24)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立刻走进教室,这一行为与神经调节有关。该过程中,其中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刻①处Na+内流,②处K+外流,且两者均不需要消耗能量
B.①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播时,波幅一直稳定不变
C.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沿着神经纤维向右侧传播出去
D.若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指针会发生偏转
3.(2022·湖南卷,4)情绪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释放神经递质调控,常伴随内分泌活动的变化。此外,学习和记忆也与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剧痛、恐惧时,人表现为警觉性下降,反应迟钝
B.边听课边做笔记依赖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C.突触后膜上受体数量的减少常影响神经递质发挥作用
D.情绪激动、焦虑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心率加速
4.(2021·海南卷,9)去甲肾上腺素(NE)是一种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前会被突触前膜重摄取或被酶降解。临床上可用特定药物抑制NE的重摄取,以增加突触间隙的NE浓度来缓解抑郁症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E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引发动作电位
B.NE在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形式传递信息
C.该药物通过与NE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而发挥作用
D.NE能被突触前膜重摄取,表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可双向传递
5.(2022·山东卷,18改编)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机制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下,参与体温调节的传出神经中既有躯体运动神经,也有内脏运动神经
B.寒冷环境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使代谢活动增强,产热增加
C.炎热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增多,从而增加散热
D.炎热环境下,若呼吸运动频率和幅度增加过高且持续过久,可导致内环境pH下降
6.(2021·江苏卷,17改编)下表和图为外加激素处理对某种水稻萌发影响的结果。萌发速率(T50)表示最终发芽率50%所需的时间,发芽率为萌发种子在总数中的比率。“脱落酸—恢复” 组为1.0 mml/L脱落酸浸泡后,洗去脱落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0.1 mml/L浓度时,赤霉素的作用不显著,脱落酸有显著抑制萌发作用
B.1.0 mml/L浓度时,赤霉素促进萌发,脱落酸将种子全部杀死
C.赤霉素改变T50,也改变最终发芽率
D.赤霉素促进萌发对种子是有益的,脱落酸抑制萌发对种子是有害的
二、非选择题
7.(2021·广东卷,18)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运动项目,其刚柔并济、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是通过神经系统对肢体和躯干各肌群的精巧调控及各肌群间相互协调而完成。如“白鹤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动作,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下图为伸肘动作在脊髓水平反射弧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 及其相应的运动神经末梢。若肌梭受到适宜刺激,兴奋传至a处时,a处膜内外电位应表现为 。
(2)伸肘时,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是 ,使屈肌舒张。
(3)适量运动有益健康。一些研究认为太极拳等运动可提高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在胰岛素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该激素能更好地促进肌细胞 ,降低血糖浓度。
(4)有研究报道,常年坚持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其血清中TSH、甲状腺激素等的浓度升高,因而认为运动能改善老年人的内分泌功能,其中TSH水平可以作为评估 (填分泌该激素的腺体名称)功能的指标之一。
8.(2022·湖南卷,18)当内外环境变化使体温波动时,皮肤及机体内部的温度感受器将信息传入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产热和散热反应,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炎热环境下,机体通过体温调节增加散热。写出皮肤增加散热的两种方式: 。
(2)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时的温度即体温调定点,生理状态下人体调定点为37 ℃。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体温升高并稳定在38.5 ℃时,与正常状态相比,调定点 (填“上移”“下移”或“不变”),机体产热 。
(3)若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损毁,机体体温不能维持稳定。已知药物A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现获得A的结构类似物M,为探究M是否也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将A、M分别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用发热家兔模型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结论。
②由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
③由甲、乙、丙、丁四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
9.(2022·广东卷,17)图1 表示免疫力正常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病毒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趋势。
图1
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初期, 免疫尚未被激活,病毒在其体内快速增殖(曲线①②上升部分)。曲线③④上升趋势一致,表明抗体的产生与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机理是 。
此外,T细胞在抗病毒感染过程中还参与 过程。
(2)准确、快速判断个体是否被病毒感染是实现动态清零的前提。目前除了核酸检测还可以使用抗原检测法,因其方便快捷可作为补充检测手段,但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据图1 分析,抗原检测在 时间段内进行才可能得到阳性结果,判断的依据是此阶段 。
(3)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能大幅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图2表示一些志愿受试者完成接种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对各种新冠病毒毒株中和作用的情况。据图分析,当前能为个体提供更有效保护作用的疫苗接种措施是 。
专题提升练6(B) 真题专练
一、选择题
1.B 解析 由图可知,乙释放多巴胺后,多巴胺作用于丙的树突或胞体膜,可使丙膜发生电位变化,A项正确;图中多巴胺只能在乙与丙间传递信息,不能在甲与乙间传递信息,B项错误;乙膜既是乙酰胆碱作用的突触后膜,又是释放多巴胺的突触前膜,C项正确;乙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异常,可影响乙膜的电位变化,进而影响到乙膜对多巴胺的释放,D项正确。
2.A 解析 根据兴奋传导的方向为③→④,则①处恢复静息电位,K+外流,②处产生动作电位,Na+内流,A项错误;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其电位变化总是一样的,不会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B项正确;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只能由胞体向轴突传导,再经突触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C项正确;由题图可知,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③→①→②→④,③处兴奋时,膜电位是外负内正,此时④处是外正内负,④处兴奋时,③处恢复静息电位,若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项正确。
3.A 解析 剧痛、恐惧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活动加强,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心跳加速,情绪激动,A项错误,D项正确;学习和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因此边听课边做笔记依赖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B项正确;突触后膜上受体数量减少,使部分神经递质不能与受体结合,无法发挥作用,C项正确。
4.A 解析 据题干信息可知,增加突触间隙的NE浓度可以缓解抑郁症状,故推测NE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可引发动作电位,A项正确;NE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信息的传递要通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进行,B项错误;结合题意可知,该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抑制NE的重摄取,而重摄取的部位是突触前膜,C项错误;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D项错误。
5.A 解析 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会收缩使产热增加,参与体温调节的传出神经中有躯体运动神经,同时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含量会增多,故也有内脏运动神经参与,A项正确。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激素,B项错误。炎热环境下,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多,从而增加散热,C项错误。内环境中含有缓冲物质,正常情况下能维持pH相对稳定,但炎热环境下,若呼吸运动频率和幅度增加过高且持续过久,可呼出体内较多的CO2,导致内环境pH上升,D项错误。
6.A 解析 据表格数据可知,0.1mml/L 浓度时,赤霉素组的平均T50为82,与对照组的平均T50基本相同,说明该浓度的赤霉素的作用不显著,脱落酸组的平均T50为111,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脱落酸有显著抑制萌发作用,A项正确;据表格数据可知,1.0mml/L浓度时,赤霉素组的平均T50为80,低于对照组的平均T50,说明赤霉素促进萌发,1.0mml/L 浓度时,脱落酸组不萌发,但不能说明脱落酸将种子全部杀死,B项错误;综合分析曲线图和表格数据可知,赤霉素仅改变T50,使种子提前萌发,但不改变最终发芽率,C项错误,不能说赤霉素促进萌发对种子是有益的,脱落酸抑制萌发对种子是有害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答案 (1)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 外负内正
(2)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屈肌运动神经元
(3)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4)垂体
解析 (1)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题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及其相应的运动神经末梢。神经系统兴奋时,Na+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2)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屈肌运动神经元受抑制,因此屈肌肌群舒张,完成伸肘动作。(3)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4)TSH是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
8.答案 (1)汗液的蒸发、皮肤中毛细血管舒张等
(2)上移 增加
(3)下丘脑损毁的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 M具有解热作用 M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
解析 (1)皮肤散热的方式有汗液的蒸发、皮肤中毛细血管舒张等。(2)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体温升高并稳定在38.5℃时,与正常状态相比,调定点上移,此时机体散热增加,产热也相应增加。(3)丁组为对照组,其处理方式应是下丘脑损毁的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与丙组形成对照。通过甲、乙、丙三组对照,说明M具有解热作用,甲、乙、丙、丁四组对比,说明M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
9.答案 (1)特异性 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 细胞免疫
(2)乙 含有病毒抗原,且病毒抗原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3)全程接种并注射加强针
解析 (1)分析图1曲线可知,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初期,曲线①②上升,说明病毒在其体内快速增殖,但抗体还未产生,说明此时特异性免疫尚未被激活。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故抗体的产生与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相关性,即曲线③④上升趋势一致。此外,T细胞在抗病毒感染过程中还参与细胞免疫过程。(2)分析图1可知,在甲、乙、丙时间段内,人体内都有病毒核酸,故核酸检测可以准确、快速地判断个体是否被病毒感染。乙时间段内含有病毒抗原,且病毒抗原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故抗原检测在乙时间段内进行才可能得到阳性结果。(3)根据图2可知,只有及时进行全程接种并注射加强针才能有效预防新冠病毒。
激素浓度/(mml·L-1)
平均T50/h
赤霉素
脱落酸
0
83
83
0.01
83
87
0.1
82
111
1.0
80
未萌发
2.5
67
未萌发
分组
处理方式
结果
甲
发热家兔模型+生理盐水
发热
乙
发热家兔模型+A溶液
退热
丙
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
退热
丁
①
发热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6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附解析):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6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mL抗利尿激素,记录尿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分析与表达练4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附解析):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分析与表达练4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附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2,93,4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9生物技术实践B真题专练(附解析): 这是一份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9生物技术实践B真题专练(附解析),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