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重庆市万州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重庆市万州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重庆市万州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第1页
    重庆市万州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第2页
    重庆市万州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第3页
    重庆市万州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重庆市万州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重庆市万州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重庆市万州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重庆市万州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人:伍燕玲 审题人:刘德凤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 、单选题 (共70分,每小题2分)
    1. 我国的“国宝”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海拔2400~3500的高山竹林中,喜食竹子尤喜嫩茎、竹笋,偶尔食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熊猫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体内各种细胞的密切合作
    B. 竹茎、竹笋都属于植物的器官,竹子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
    C. 大熊猫的成熟红细胞和发菜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
    D. 竹林内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多细胞生物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需要依赖体内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
    【详解】A、大熊猫是多细胞动物,需要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A正确;
    B、竹茎、竹笋属于植物的器官,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B正确;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C错误;
    D、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故竹林内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D正确。
    故选C。
    2.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长期过程,需要许多科学家的辛勤工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科学家维萨里,通过对人体尸体解剖和观察揭示了器官水平的结构
    B. 列文虎克观察到红细胞、精子和细菌等,并命名了细胞
    C. 施莱登运用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提出了植物细胞学说
    D. 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丰富和完善了细胞学说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英国的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许多规则的“小室”并命名为细胞;(2)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活细胞;(3)德国的施莱登、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建立者;(4))德国的魏尔肖个体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原有细胞分裂产生的,对细胞学说进行了补充。
    【详解】A、维萨里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研究,揭示人体在组织器官水平的结构,A正确;
    B、罗伯特•胡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B错误;
    C、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运用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提出了植物细胞学说,后来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动物细胞学说,C正确;
    D、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丰富和完善了细胞学说,D正确。
    故选B。
    3.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只由细胞构成
    ②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③细胞学说认为细菌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④细胞学说的提出为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⑤细胞学说的研究过程运用了完全归纳法,因此是可信的
    A. 0B. 1C. 2D. 3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①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①错误;
    ②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阐明了动植物的统一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但没有揭示动植物细胞和生物界的差异性,②错误;
    ③根据细胞学说的观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但不涉及细菌,③错误;
    ④细胞学说的部分观点推动了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为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④正确;
    ⑤细胞学说研究过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其结果很可能是可信的,⑤错误;
    综上所述,有1项正确,即B正确。
    故选B。
    4. 下列对“系统”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氨基酸分子,一个碳原子也是一个“系统”
    B. 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C. “生态系统”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有直接或间接联系所有生物
    D. 由功能相关的“器官”相互联系组成的“系统”层次,不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1、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的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2、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的。
    【详解】A、氨基酸中包含了氨基、羧基、R基等,原子中有原子核、电子,所以氨基酸和碳原子也是一个系统,A正确;
    B、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层次,B正确;
    C、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的,C错误。
    D、植物没有“系统”层次,D正确。
    故选C。
    5. 下列事实或证据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是( )
    A. HIV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
    B.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可以进行摄食、呼吸等生命活动
    C. 人的缩手反射需要一系列不同的细胞共同参与完成
    D. 离心后得到的酵母菌线粒体在适当条件下可以产生CO2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它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
    【详解】A、HIV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说明HIV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与题意不符,A错误;
    B、草履虫作为单细胞生物,能完成生长、分裂、摄食、呼吸等生命活动,说明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与题意不符,B错误;
    C、人的缩手反射主要是由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共同参与完成的生命活动,说明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与题意不符,C错误;
    D、线粒体是细胞器,不是完整的细胞,其完成的生理活动不能作为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证据,与题意相符,D正确。
    故选D。
    6.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野池”是由池水等无机环境及菱、蒲、鱼等所有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 “野池”里所有的鱼、蜻蜓、菱和蒲共同组成了一个生物种群
    C. “野池”中的蜻蜓与蒲所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完全相同
    D. “野池”中不存在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生命系统
    【答案】A
    【解析】
    【分析】种群是指一定区域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群落是一定区域所有生物的集合;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区域所有的生物及其所生活的无机环境。
    【详解】A、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区域所有的生物及其所生活的无机环境,“野池”包括池水、阳光等等无机环境及菱、蒲、鱼等各种生物,属于生态系统,A正确;
    B、种群是指一定区域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所有的鱼包括多个种类的鱼,其和蜓、菱和蒲组成的既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层次,B错误;
    C、蜻蜓属于动物,蒲属于植物,两者所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如蒲不具有系统层次,C错误;
    D、野池”中可能存在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生命系统,如单细胞的细菌,D错误。
    故选A。
    7.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
    ①肺 ②心肌组织 ③神经元 ④一头大象 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⑥HIV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 ⑧一片果园 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A. ⑤⑥③②①④⑦⑧⑨
    B. ③②①④⑦⑨⑧
    C. ③②①④⑦⑧⑨
    D. ⑤②①③④⑦⑨⑧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⑨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详解】①肺属于呼吸器官;
    ②心肌属于肌肉组织;
    ③神经元属于细胞:
    ④大象是多细胞生物,一头大象是一个个体;
    ⑤蛋白质等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⑥HIV是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
    ⑦同一片草地上(一定区域内)的所有山羊(同一物种)属于种群:
    ⑧一片果园,包括其中全部的生物及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
    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以上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③②①④⑦⑨⑧。
    故选B。
    8.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太湖中的全部鱼②生活在缙云山上的所有生物③酿制葡萄酒时发酵罐中的酵母菌④一片果园内的所有生物和其生活的无机环境
    A. ③②④B. ②③④C. ③②①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详解】①太湖中全部鱼有多种,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
    ②生活在缙云山上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
    ③酿制葡萄酒时发酵罐中的酵母菌属于种群;
    ④一片果园内的所有生物和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
    所以,③②④依次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故选A。
    9. 下列生物分类错误的是( )
    ①颤蓝细菌、 ②酵母菌、 ③变形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HIV、 ⑦ 大肠杆菌、 ⑧甲型H1N1 流感病毒、 ⑨肺炎链球菌
    A. 无核糖体的生物是⑥⑧
    B. 具有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⑤
    C. ①⑦⑨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
    D. ①④⑤是自养生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细菌、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详解】A、病毒无核糖体,所以⑥⑧(都是病毒)无核糖体,A正确;
    B、原核生物和病毒无核膜,真核生物有核膜, ②酵母菌(真菌)属于真核生物, ③变形虫(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 ④小球藻 和⑤水绵(低等植物)都是真核生物,因此具有核膜的生物有②③④⑤,B错误;
    C、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但不含染色体,①⑦⑨均为原核生物,C正确;
    D、①颤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含有光合色素(藻蓝素和叶绿素),④小球藻和⑤水绵含有叶绿体,①④⑤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D正确。
    故选B。
    10. 金秋的万州,高峡平湖,碧水蓝天一直是吸引八方来客的魅力名片。作为中学生,应树立环保意识,摒弃江边洗衣陋习。洗涤剂中的氮、磷等元素会让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造成水华。关于蓝细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蓝细菌的叶绿体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
    B. 蓝细菌大量繁殖可以释放更多氧气,为水体中的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有利于改善环境
    C. 蓝细菌包括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大肠杆菌等类型
    D. 蓝细菌和绿藻都有细胞壁,但细胞壁组成成分有区别
    【答案】D
    【解析】
    【分析】蓝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蓝细菌。在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细胞中央有拟核。蓝藻不具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内质网和液泡等细胞器,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蓝藻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详解】A、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中不含叶绿体,但是其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蓝细菌在淡水水域中大量繁殖可形成水华,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B错误;
    C、蓝细菌包括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等,大肠杆菌不属于蓝细菌,C错误;
    D、蓝细菌和绿藻都有细胞壁,但细胞壁组成成分有区别,蓝细菌的细胞壁由肽聚糖组成,绿藻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蓝细菌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11.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菌、蓝细菌细胞的模式图,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③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B. 不同生物细胞的大小、形态、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C. 4种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RNA,体现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
    D. ①②③④都有细胞膜、细胞核,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图:图中①细胞中含有细胞壁和叶绿体、液泡等结构,属于植物细胞;②细胞没有细胞壁,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动物细胞;③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并且具有鞭毛,为原核生物中的细菌;④细胞中没有细胞核,有光合片层结构,属于原核生物中的蓝细菌。
    【详解】A、①④都能进行光合作用,③是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不同生物细胞的大小、形态、结构是多种多样的,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行使不同的功能,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B正确;
    C、四种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错误;
    D、①②是真核生物,都有细胞核,体现了真核细胞的统一性,③④是原核生物,都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也体现了原核细胞的统一性,D错误。
    故选B。
    12. 普通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可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发现于极端特殊环境的某些耐热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且能抑制普通细菌核糖体功能的红霉素对这些耐热细菌也不起作用(不考虑温度对抗生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普通细菌与耐热细菌都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B. 耐热细菌的拟核与普通细菌的拟核都含有染色体
    C. 耐热细菌的细胞壁的成分与普通细菌的可能不同
    D. 耐热细菌的核糖体与普通细菌的核糖体有差异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没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耐热细菌发现于高温环境,说明它的酶是耐高温的。原核细胞唯一的细胞器就是核糖体。
    题意分析,抑制普通细菌核糖体功能的红霉素对耐热细菌也不起作用,说明耐热细菌的核糖体与普通细菌的核糖体有差异。
    【详解】A、普通细菌与耐热细菌都是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A正确;
    B、耐热细菌和普通细菌都是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的DNA是裸露的,均不含染色体,B错误;
    C、普通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可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但极端特殊环境的某些耐热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说明耐热细菌的细胞壁的成分与普通细菌的可能不同,C正确;
    D、抑制普通细菌核糖体功能的红霉素对这些耐热细菌也不起作用,耐热细菌的核糖体与普通细菌的核糖体有差异,D正确。
    故选B。
    13.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美国在乌克兰建立了30多个生物实验室进行生物武器研发,其中就包括鼠疫杆菌、炭疽杆菌、冠状病毒的研制。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鼠疫杆菌、炭疽杆菌都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
    B. 鼠疫杆菌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细胞、个体层次
    C. 实验室应使用富含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冠状病毒
    D. 生物武器的研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巨大威胁,应予以谴责和制止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3、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详解】A、鼠疫杆菌、炭疽杆菌都是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为单细胞生物,A正确;
    B、鼠疫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B正确;
    C、冠状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必须依靠寄生在活细胞体内才能生存和繁殖,不能在单独培养基上培养,C错误;
    D、生物武器的研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巨大威胁,应予以谴责和制止,D正确。
    故选C。
    14.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B. 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物像的面积是实物的600倍
    C. 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目镜,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近的是④
    D. 若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可能在目镜和反光镜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而非面积或体积;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上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像清晰时距离装片越近。据图分析可知,四幅图的放大倍数依次增加。
    【详解】A、换用高倍物镜前不能提升镜筒,应该直接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A错误;
    B、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长或宽是实物的15×40=600倍,B错误;
    C、由图分析可知放大倍数最大的是④、因此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近的是④,C正确;
    D、若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最可能在目镜上,D错误。
    故选C。
    15. 用碘—碘化钾溶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含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的深浅程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丙种子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B. 碘—碘化钾溶液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是蓝色
    C. 在观察实验现象时都不需要用显微镜
    D. 这三种试剂在使用时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淀粉遇碘—碘化钾溶液变蓝。(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根据表格中颜色反应的程度分析,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甲与碘—碘化钾溶液颜色最深,说明含淀粉最多,乙与苏丹Ⅲ染色液颜色最深,说明含脂肪最多,丙与双缩脲试剂颜色最深,说明含蛋白质最多。
    【详解】A、丙种子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颜色反应最深,说明丙种子中蛋白质含量较高,A正确;
    B、淀粉遇碘—碘化钾溶液变蓝,B正确;
    C、在鉴定种子是否含有脂肪时,若实验材料为花生种子子叶切片,则要用到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脂肪颗粒,C错误;
    D、题中三种试剂在使用时均不需要水浴加热,D正确。
    故选C。
    16. 下表是玉米和人体细胞的部分元素及含量(干重,质量分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P、Mg、S等元素在玉米细胞中含量很少,属于微量元素
    B. 表中玉米细胞比人体细胞中含有的O元素多是因为玉米细胞中含水更多
    C. 表格中在细胞内含量多的元素比含量少的元素更重要
    D. 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中N元素含量不同,可能与细胞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同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等。
    2、根据表格分析可知,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化学元素种类相同,但是同一种元素在两种生物体内含量不同,有些元素含量差异还很大,如O、N、Ca、P等。
    【详解】A、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即P、Mg、S元素均为大量元素,A错误;
    B、表格元素含量是干重,干重情况下,由于玉米细胞内纤维素和淀粉等糖类物质较多,故细胞中O元素比例较高,即O多不是因为含水多,B错误;
    C、含量多和含量少都是生物的必需元素,不应依据含量的多少来区别重要与否,C错误;
    D、细胞中蛋白质含有N元素,而蛋白质在细胞中含量相对较多时,N元素的含量就相对较多,D正确。
    故选D。
    17. 下列关于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叙述,正确的是( )
    A.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组织样液加入斐林试剂后即可产生砖红色沉淀
    B. 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以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C.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需经水浴加热才可产生紫色反应
    D. 双缩脲试剂B液呈浅蓝色,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呈蓝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详解】A、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组织样液加入斐林试剂后,需要水浴加热后才可产生砖红色沉淀,A错误;
    B、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A液相同,但斐林试剂乙液与双缩脲试剂B液的浓度不相同,因此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可直接用于蛋白质鉴定,B错误;
    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不需要水浴加热,可产生紫色反应,C错误;
    D、双缩脲试剂B液是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呈浅蓝色,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呈蓝色,D正确。
    故选D。
    18. 根据下图的元素含量分布情况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Ⅰ在非生物界中都能找到,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B. 根据重要性不同将生物体内的元素分为Ⅱ和Ⅲ
    C. Ⅱ和Ⅲ为生物体的必需元素,一旦缺乏就可能会导致相应的病症
    D. B、M、Zn、Fe属于微量元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等;2、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在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是自然界没有的,这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但是每种元素在细胞内和无机自然界里的含量相差很大,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
    【详解】A、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在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是自然界没有的,这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A正确;
    B、根据含量不同将生物体内的元素分为Ⅱ和Ⅲ,微量元素含量虽少,但却是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B错误;
    C、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均为必需元素,一旦缺乏可能会导致相应的病症,C正确;
    D、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等,D正确。
    故选B。
    19. 下列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 )
    A. 鉴定蛋白质时,先加A再加B液
    B. 鉴定还原糖时,用甘蔗作为材料
    C. 鉴定淀粉时,直接把碘液加入到淀粉样液中
    D. 鉴定脂肪时,在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染液后,直接进行观察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A、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A和B液需要分开使用,先加A再加B液,A正确;
    B、甘蔗里面主要是蔗糖,蔗糖没有还原性,不能用来检测还原性糖,B错误;
    C、鉴定淀粉时,直接把碘液加入到淀粉样液中,可以观察到蓝色反应,C正确;
    D、鉴定脂肪时,在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染液后,直接进行观察,可以观察到颜色反应,D正确。
    故选B。
    【点睛】
    20. 以下各图是小渝同学制作并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进行的部分操作步骤及在显微镜下观 察到的物像(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观察,应将图甲中的①凹面朝上
    B. 欲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应选图乙中的②对应物镜
    C. 图丙中滴加的液体是清水,所示的操作方法是引流法
    D. 要将图丁中的细胞⑤进一步放大,第一步操作是换成高倍物镜
    【答案】B
    【解析】
    【分析】1、显微镜的呈像原理和基本操作:(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故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2)显微镜观察细胞,放大倍数与观察的细胞数呈反比例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越少,视野越暗,反之亦然。(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4)反光镜和光圈都是用于调节视野亮度的: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是用于调节清晰度的,且高倍镜下只能通过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5)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一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2、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甲图中①是反光镜,图乙中②与③相比,③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更近,这说明③的放大倍数大于②;丙是染色的操作。
    【详解】A、口腔上皮细胞应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观察,应将图甲中的①平面朝上,A错误;
    B、图乙中②与③相比,③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更近,这说明③的放大倍数大于②,欲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应选图乙中的②对应物镜,B正确;
    C、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图丙中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保持细胞的形态,C错误;
    D、要将图丁中的细胞⑤进一步放大,第一步操作是将要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D错误。
    故选B。
    21. 光合作用常常被视为植物的专利,但一些海蟠蝓是个例外,它们既不是植物,也不是藻类,而是标准的动物,它们会从吃下去的藻类中摄取叶绿体,并将其长期储存在体内,获得了光合作用能力。下列 关于海蟠蝓细胞和藻类细胞的比较,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两者的遗传物质均为DNA
    B. 两者都有细胞壁
    C. 两者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都是叶绿体
    D. 两者都有细胞膜
    【答案】B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遗传物质是DNA。
    【详解】A、两者都是细胞结构生物,细胞的遗传物质均为DNA,A正确;
    B、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B错误;
    C、分析题意可知,藻类细胞属于植物,含有叶绿体,而海蟠蝓会从吃下去的藻类中摄取叶绿体,并将其长期储存在体内,获得了光合作用能力,故两者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都是叶绿体,C正确;
    D、两者都具有细胞结构,细胞生物的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D正确。
    故选B。
    22. 白沙茶叶历史源远流长。调查组调研发现,黎族人民自古有采摘五指山脉的野生大叶茶治病,如果从此算起,海南茶事已有近千年历史。下列关于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采摘的新鲜茶叶的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H2O
    B. 茶和人体所含元素种类大致相同,但含量差异很大
    C. Mg、Fe、Zn等都属于组成茶叶细胞的微量元素
    D. 新鲜茶叶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2.C、H、O、N基本元素占鲜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O>C>H>N;
    3.C、H、O、N基本元素占干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O>N>H。
    4.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无机化合物:水占80%--90%;无机盐占1%--1.5%;
    (2)有机化合物:蛋白质占7%--10%;脂质占1%--2%;糖类和核酸占1%--1.5%。
    【详解】A、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因而采摘的新鲜茶叶的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H2O,A正确;
    B、茶和人体所含元素种类大致相同但含量差异很大,这体现了不同生物之间元素组成的统一性和差异性,B正确;
    C、Mg是细胞中的大量元素,而Fe、Zn等都属于组成茶叶细胞的微量元素,C错误;
    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新鲜茶叶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也是DNA,D正确。
    故选C。
    【点睛】
    23. 图1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图1表示组成玉米细胞鲜重的元素的含量,则A、B依次是蛋白质和糖类
    B. 若图2表示人体细胞完全脱水后的化合物的含量,则a化合物至少含有C、H、O、N
    C. 若图2表示水稻细胞的鲜重,则a、b和c化合物依次是蛋白质、淀粉和脂质
    D. 若图2中a、b和c表示玉米细胞中的三种有机物,则有机物结构都相同,但含量存在差异
    【答案】B
    【解析】
    【分析】1、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是C;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最多的元素是C元素。
    2、图2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柱形图,分析题图可知,a是水,b是蛋白质。
    【详解】A、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是C,若图1表示组成玉米细胞鲜重的元素的含量,则A、B依次是碳元素和氧元素,A错误;
    B、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若图2表示动物细胞完全脱水后的化合物的含量,则a表示蛋白质,该化合物至少含有C、H、O、N,B正确;
    C、若图2表示水稻细胞的鲜重,含量最多的是水,其次是蛋白质,因此a表示水,b表示蛋白质,C错误;
    D、若图2中a、b和c表示玉米细胞中的三种有机物,有机物结构不同,含量也存在差异,D错误。
    故选B。
    24. 下列有关显微镜观察迎春叶横切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对光时要将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如果标本颜色太浅,观察时可用大光圈和平面反光镜
    C. 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模糊,应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D. 观察到叶片含有多种形态不同的组织细胞,则叶片属于植物体的器官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详解】A、对光时要将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A错误;
    B、如果标本颜色太浅,观察时可用小光圈和平面反光镜,调暗视野,B错误;
    C、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模糊,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C错误;
    D、观察到叶片含有多种形态不同的组织细胞,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所以叶片属于植物体的器官,D正确。
    故选D。
    25. 下列有关发菜、酵母菌和柳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菜、酵母菌和柳树细胞都含有核糖体和细胞壁
    B. 发菜和柳树细胞都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酵母菌没有
    C. 发菜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D. 一棵柳树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细菌、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详解】A、发菜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柳树属于真核生物,都含有核糖体和细胞壁,A正确;
    B、发菜属于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酵母菌有,B错误;
    C、发菜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C错误;
    D、一棵柳树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D错误。
    故选A。
    26.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细胞,细胞内一定含有叶绿体
    B. 所有的真核生物一定含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每个层次
    C. 将斐林试剂加入某植物组织样液,显现蓝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不含有还原糖
    D. 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不具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病毒;
    2、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现砖红色;
    3、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的原理是双缩脲能与含肽键结构的物质反应呈现紫色。
    【详解】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细胞,如植物叶肉细胞内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一定含有叶绿体,A正确;
    B、并非所有的真核生物都含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每个层次,比如草履虫没有组织等层次,B错误;
    C、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条件是水浴加热,因此将斐林试剂加入某植物组织样液,显现蓝色,该样液中不一定不含有还原糖,C错误;
    D、双缩脲试剂检测含有肽键的化合物,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不一定是蛋白质,还有多肽,尿素含两个肽键,遇双缩脲试剂也变紫,D错误。
    故选A。
    27. 在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检测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的两种溶液需要临时等量混匀使用
    B. 西瓜和番茄都含有较多糖,因此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C. 检测花生种子中的油脂时,子叶切片经苏丹Ⅲ染色后,需用清水反复冲洗
    D. 常用梨、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检测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详解】A、检测蛋白质时,需要先加双缩脲A试剂,让待测液呈碱性环境,再加入双缩脲B试剂,A错误;
    B、番茄呈红色,不能用于鉴定还原糖,以避免造成颜色干扰,B错误;
    C、检测花生种子中的油脂时,子叶切片经苏丹Ⅲ染色后,需要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C错误;
    D、常用梨、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检测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因为二者的还原糖含量高,并且本身组织细胞颜色浅,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D正确。
    故选D。
    28.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组织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欲鉴定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脂肪鉴定中50%的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油脂
    B. 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野果中含有葡萄糖
    C. 鉴别蛋白质时,加入的双缩脲试剂A量比双缩脲试剂B多
    D. 蛋白质鉴定时,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后再加入样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详解】A、脂肪鉴定中50%的酒精是为了溶解染色剂,以便洗去浮色,A错误;
    B、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该野果中含有还原糖,但不一定是葡萄糖,B错误:
    CD、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且B液的滴加量要少,否则A液和B液会发生反应,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先滴加1ml双缩脲A液,再滴加4滴双缩脲B液,C正确,D错误。
    故选C。
    29. 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图中序号代表不同的化合物,面积不同代表含量不同,其中Ⅰ和Ⅱ代表两大类化合物。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Ⅴ和Ⅵ分别代表蛋白质和脂质,则Ⅶ代表糖类和核酸
    B. 医用的生理盐水和糖溶液中的溶质分别属于Ⅳ和Ⅴ
    C. 细胞干重和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分别是Ⅴ和Ⅲ
    D. 上述物质中氧原子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Ⅲ
    【答案】B
    【解析】
    【分析】若此图表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据图示含量可知,Ⅰ为无机物,Ⅱ为有机物,Ⅲ为水,Ⅳ为无机盐,Ⅴ为蛋白质,Ⅵ为脂质,Ⅶ为糖类或者核酸。若此图表示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则Ⅲ为O元素,Ⅴ是C元素。
    【详解】A、Ⅱ为有机物,有机物包括蛋白质、脂质、核酸和糖类,有机物中蛋白质含量最多,即Ⅴ是蛋白质,若Ⅵ脂质,则Ⅶ代表糖类或者核酸,A正确;
    B、医用生理盐水和糖溶液中的溶质分别属于Ⅳ无机盐、Ⅶ糖类或核酸,B错误;
    C、细胞干重和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分别是Ⅴ蛋白质和Ⅲ水,C正确;
    D、上述物质中氧原子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Ⅲ水,D正确。
    故选B。
    30. 在一定条件下,本尼迪特试剂可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去除沉淀后的溶液蓝色变浅,测定其吸光值可用于计算葡萄糖含量。下表是用该方法检测不同样本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尼迪特试剂与样本混合后立即生成红黄色沉淀
    B. 吸光值与样本的葡萄糖含量有关,与本尼迪特试剂的用量无关
    C. 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0.578,则其葡萄糖含量大于0.4mg/mL
    D. 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含量越高,反应液去除沉淀后蓝色越浅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尼迪特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红黄色沉淀。本尼迪特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详解】A、本尼迪特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会产生红黄色沉淀,A错误;
    B、吸光值与反应后的剩余物有关,故与样本的葡萄糖含量和本尼迪特试剂的用量均有关,B错误;
    C、由表格内容可知,葡萄糖含量越高,吸光值越小,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0.578,则其葡萄糖含量在0.3~0.4mg/mL,C错误;
    D、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含量越高,生成的红黄色沉淀(氧化亚铜)越多,反应液去除沉淀后的溶液中游离的Cu2+越少,则蓝色越浅,D正确。
    故选D。
    31. 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表所示,其中植物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
    A. NH4+B. Mg2+C. Zn2+D. Ca2+
    【答案】C
    【解析】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等。
    【详解】N、H、Mg、Ca均属于大量元素,故植物吸收NH4+、 Mg2+、 Ca2+较多;Zn是微量元素,因此植物根细胞吸收Zn2+很少,C正确。
    故选C。
    32. 如下表所示,a、b、c、d最有可能是( )
    A. 病毒、植物、动物、细菌B. 植物、动物、细菌、病毒
    C. 细菌、动物、植物、病毒D. 动物、植物、细菌、病毒
    【答案】B
    【解析】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有细胞结构,细胞较大,且有核膜,因此为真核生物,又由于具有细胞壁,因此为植物细胞;b有细胞结构、无细胞壁,也具有核膜,因此为真核细胞,且为动物细胞;c有细胞结构,无核膜,说明是原核细胞,有细胞壁且细胞较小,结合选项可知,应该表示细菌,d没有细胞结构,只能是病毒,因此a、b、c、d最有可能依次为植物、动物、细菌和病毒,B正确。
    故选B。
    33. 细胞都被认为是一个共同祖先细胞的后裔,而在进化中这个祖先细胞的根本性质是保守不变的,因此,科学家们可以将研究一种生物所得到的知识用于其他种的生物,从而催生了“模式生物”的出现,它们通常有个体较小,容易培养,操作简单、生长繁殖快的特点如:噬菌体(某种病毒)、大肠杆菌、酵母菌、拟南芥、果蝇和小白鼠等,下列关于“模式生物”描述,正确的是( )
    A. “模式生物”的研究都能体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 大肠杆菌与酵母菌都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壁
    C. “模式生物”噬菌体、大肠杆菌、酵母菌都可在普通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D. “模式生物”能体现细胞的统一性,但不能体现细胞的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果蝇、小鼠、噬菌体、大肠杆菌、酵母菌、秀丽隐杆线虫、斑马鱼、非洲爪蟾等生物常常被用于科学研究,以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因此它们被称为模式生物。在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中,模式生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海胆等低等动物模型的出现催生了现代受精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果蝇模型的建立大大推进了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的进展;酵母和大肠杆菌作为生物模型为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提供了施展的舞台。
    【详解】A、“模式生物”中病毒需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的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所以“模式生物”的研究都能体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正确;
    B、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壁,B错误;
    C、噬菌体是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内,所以需要用宿主的活细胞培养,C错误;
    D、“模式生物”的细胞具有相似的结构,能体现细胞的统一性,“模式生物”的细胞各种各样,也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A。
    34.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叙述中有几项正确( )
    ①乳酸菌、青霉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②T2噬菌体(一种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因为其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③发菜细胞群体呈黑蓝色,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④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⑤无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
    A. 1项B. 2项C. 3项D. 4项
    【答案】A
    【解析】
    【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1.原核生物的细胞核没有核膜,即没有真正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
    2.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而原核生物细胞内的DNA上不含蛋白质成分,所以说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真核细胞含有染色体。
    3.原核细胞没有像真核细胞那样的细胞器。原核细胞只具有一种细胞器,就是核糖体。真核细胞含有多个细胞器。
    4.原核生物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成分与真核植物的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同。原核生物为肽聚糖、真核为纤维素和果胶。
    【详解】①青霉菌属于真核生物,①错误;
    ②T2噬菌体为病毒,无细胞结构,无核糖体,专性寄生物,只能在活细胞中寄生,②错误;
    ③发菜细胞中有叶绿体和藻蓝素等光合色素,因而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生物,③错误;
    ④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④错误;
    ⑤无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但属于真核细胞,⑤正确。
    故选A。
    35. 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 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像,则只需向左方移动装片即可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
    C. 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 若图④是在显微镜下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 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视野中可检测到分生组织细胞数为4个
    【答案】D
    【解析】
    【分析】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故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详解】A、由图1观察可知,a、b表示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则b的放大倍数大于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是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变大,A错误;
    B、c细胞位于视野的左方,若图②是低倍显微镜下洋葱根尖细胞图像,若想观察清楚c细胞则需要先将玻片向左方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再换上高倍物镜,调节光圈增加视野亮度,转动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清晰,B错误;
    C、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与实际细胞质流动方向相同,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C错误;
    D、若图④是在显微镜下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放大倍数为原来的4倍,则视野中可检测到分生组织细胞数为64÷42=4个,D正确。
    故选D。
    二、 非选择题 (共30分,每空2分)
    36. 下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生物。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①属于原核生物,原因是____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____(填序号)。
    (3)从细胞的结构组成来看,图①②③④的生物细胞都具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中都有____这种细胞器,且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这体现了细胞的____性。
    (4)图⑤的生物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答案】(1)蓝细菌(该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①②④ (3) ①. 核糖体 ②. 统一
    (4)不属于
    【解析】
    【分析】1、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最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原核细胞只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小问1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①蓝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小问2详解】
    ①蓝细菌不含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②衣藻和④冷箭竹含有叶绿体,故①②④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小问3详解】
    从细胞的结构组成来看,图①②③④的生物细胞都具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且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这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小问4详解】
    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⑤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
    37. 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图中7mm、0.5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显微镜的物镜,在使用时,应先用图中____(填“甲”或“乙”)镜观察。
    (2)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100倍,这里“被放大100倍”的是细小物体的____
    A. 体积B. 表面积
    C. 物像的面积D. 长度或宽度
    (3)图二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显微镜的目镜、物镜组合为ad时,视野相较于较高倍镜下更____(填“亮”或“暗”)。
    (4)图三表示蓝细菌的细胞模式图,它的DNA分布在①____,它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为____生物。
    【答案】(1)甲 (2)D
    (3)亮 (4) ①. 拟核 ②. 自养
    【解析】
    【分析】物镜有螺纹口,而目镜无螺纹口,且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即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长短与放大倍数成相反关系,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倍数与装片的距离是相反关系,即距离越大,放大倍数越小。
    题图分析,图二中,a和b是目镜,且a是低倍镜,b是高倍镜,c、d是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越近,反之越远,因此图一中甲的放大倍数小于乙。图三为蓝细菌结构模式图。
    【小问1详解】
    图一表示显微镜的物镜,在使用时,应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目标后,再换用高倍镜,即应先用图中甲镜观察,因为甲镜与装片的距离较远。
    【小问2详解】
    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100倍,这里“被放大100倍”的是细小物体的长度或宽度,即为线性的放大倍数,即D正确。
    故选D。
    【小问3详解】
    图二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显微镜的目镜、物镜组合为ad时,此时的放大倍数为50×,放大倍数较小,实际观察的面积较大,进光量大,因此,视野相较于较高倍镜下更“亮”。
    【小问4详解】
    图三表示蓝细菌的细胞模式图,它的DNA分布在①拟核中,因为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因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因此它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
    38. 已知糖尿病病人尿液含有葡萄糖,肾炎病人肾小球部位通透性大为增加,尿液中会有蛋白质,检测病人的尿液可帮助医生确定病情。如何通过一定的检测初步确定某同学是否患糖尿病或肾炎呢?请补全 实验步骤及结论。
    (1)操作步骤;
    ①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该同学的尿液2毫升;
    ②甲试管中____(写具体操作),振荡,
    观察颜色变化;
    ③乙试管中加入新鲜配置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2)现象及结论:
    ①若甲试管出现____,乙试管无明显现象,则该同学可能患肾炎;
    ②若甲试管无明显现象,乙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该同学可能患糖尿病;
    ③若甲乙两试管分别出现紫色和砖红色沉淀,则该同学可能____;
    ④若甲、乙试管均无明显现象,则该同学可能既不患糖尿病也不患肾炎。
    (3)科研人员测定了芒果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可溶性糖等物质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属于可溶性糖,其中____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 砖红色沉淀。
    ②据图可知,芒果果实发育至青熟期间(40~120天)____含量增加明显。
    【答案】(1)先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振荡摇匀,再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
    (2) ①. 紫色 ②. 既患糖尿病也患肾炎
    (3) ①. 葡萄糖、果糖 ②. 淀粉、果糖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糖尿病病人尿液含有葡萄糖;肾炎病人因肾小球部位通透性大为增加,尿液中会有蛋白质,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某同学的尿液来判断所患的疾病。实验原理:①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②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小问1详解】
    鉴定尿液中是否含有还原性糖或者是蛋白质,需要向样品中加入斐林试剂或者是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反应。操作步骤;
    ①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该同学的尿液2毫升;
    ②甲试管中先加入1毫升双缩脲试剂A液,振荡摇匀,再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观察颜色变化;
    ③乙试管中加入新鲜配置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小问2详解】
    ①若甲试管出现紫色,乙试管无明显现象,则该同学可能患肾炎;③若甲乙两试管分别出现紫色和砖红色沉淀,则该同学可能既患糖尿病也患肾炎。
    【小问3详解】
    ①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属于可溶性糖,其中葡萄糖和果糖(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 砖红色沉淀。植物种子
    碘—碘化钾溶液
    苏丹Ⅲ染液
    双缩脲试剂

    ++++
    ++
    +

    ++
    ++++
    ++

    +
    ++
    ++++
    元素
    O
    H
    N
    K
    Ca
    P
    Mg
    S
    玉米
    44.43
    6.24
    1.46
    0.92
    0.23
    0.20
    0.18
    0.17

    14.62
    7.46
    9.33
    1.09
    4.67
    3.11
    0.16
    0.78
    样本






    吸光值
    0.616
    0.606
    0.595
    0.583
    0.571
    0.564
    葡萄糖含量(mg/mL)
    0
    0.1
    0.2
    0.3
    0.4
    0.5
    离子
    NH4+
    K+
    Mg2+
    SO42-
    Zn2+
    PO43-
    Ca2+
    浓度(ml/L)
    2
    1
    0.25
    1.2
    1
    1
    0.8
    细胞结构
    细胞壁
    细胞大小
    核膜
    a


    较大

    b


    较大

    c




    d


    -

    相关试卷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