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拟试卷(试题)-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054396/0-170173929352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模拟试卷(试题)-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054396/0-170173929358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模拟试卷(试题)-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054396/0-170173929361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模拟试卷(试题)-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试卷(试题)-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16分)
1.“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这件事是( )会发生的。
A.一定B.不一定C.可能
2.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摆,使摆成的物体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有( )种不同的摆法。(每个正方体至少有一个面和其他正方体重合)
A.3B.4C.5
3.50÷4=12……2,那么5000÷400的余数是( )。
A.2B.20C.200
4.下列算式中,商是两位数的是哪一个?( )。
A.193÷49B.927÷27C.843÷6
5.下表是四(1)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丽丽的成绩在这个班女生中排第12名,她的成绩可能是( )个。
A.23B.33C.41
6.一个由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观察分别是
正面 左面 右面
这个图形最少由( )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模型。
A.3B.4 C.5
7.李老师带了950元购买篮球,一个篮球38元,李老师一共能购买多少个篮球?下面竖式计算中,虚线框内的部分表示( )个篮球的总价。
A.2B.20C.25
8.小丽穿的手链掉了2颗珠子,她需要( )里的珠子。
A.B.C.
二、填空题(共19分)
9.观察下边的物体,从( )面和( )面看到的图形相同。(填“前”“右”或“上”)
10.修路队一周修路的情况如下表.
(1)( )修得最多,( )修得最少.
(2)实际算算,平均每天修( )米.
(3)照这样计算,再修6天,还能修( )米.
11.根据3120÷48=65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 ),( )。
12.“小马虎”把38×(□+2)错算成38×□+2,这样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 ).
13.如图是贝贝设计的一个计算程序:当输入的数是19时,输出的结果是( );当输出的结果是24时,输入的数是( )。
14.两个数相除,商是65,余数是12,若被除数和除数都乘10,商是( ),余数是( ).
15.线段有( )个端点,把它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把它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
16.某地区5月份和9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的表头有( )、( )和( )三项内容。
三、判断题(共7分)
17.408÷38的商是两位数。( )
18. 观察左图,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都一样。( )
19.4厘米长的线段与4厘米长的射线一样长。( )
20.第一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那么第一小组中小明的身高一定是140厘米。( )
21.小明从家走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15分钟可以到达,如果每分钟走50米,18分钟可到达。( )
22.在a、b、c三个数中,a、b的平均数是17,c是2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9。( )
23.在整数除法计算中,如果把除数23看作20来试商,试的商可能合适也可能偏大。( )
四、计算题(共18分)
24.直接写出得数
72÷8=17×3= 84÷8= 4×13+6×13= 60×400=
54÷27= 75+25×2= 7×8÷7×8= 66+44=
3600÷40= ÷4=36 350÷70= ÷7.
25.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5200÷50= 216÷36= 312÷50=
26.计算下面各题。
215-15×9+17 (79+125÷5)×36 (800-12×20)÷8
五、解答题(共40分)
27.食堂运来面粉420千克,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多120千克。如果每天吃掉大米12千克,这批大米够吃多少天?
28.王叔叔用880元钱买化肥,买了18袋化肥后,还剩下16元钱。每袋化肥要多少钱?
29.大润发一种茶杯原价70元,“双11”促销活动,原来买5个茶杯的钱,现在可以多买2个,降价后每个茶杯多少元?
30.果园里有桃树115棵,苹果树45棵,梨树40棵,杏树的棵数是苹果树和梨树总棵数的2倍,果园里的杏树比桃树多多少棵?
31.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与除数的和是192,商是23,则被除数和除数分别是多少?
32.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80千米,乙地到丙地的距离比甲地到乙地的距离的3倍少20千米.一辆汽车从乙地到丙地行驶了4小时,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3.花店有388枝康乃馨,每30枝扎成一束,最多可以扎成多少束?
34.同学们要爱护花草呦!绿草能使空气清新,25平方米的绿草每天释放约375克的氧气,吸收约500克的二氧化碳。平均每平方米的绿草吸收的二氧化碳比释放的氧气多多少克?
成绩(个)
合计
20~29
30~39
40~49
50~59
人数
22
2
7
10
3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米数
250
300
280
320
360
300
381
参考答案:
1.A
【解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发生的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
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而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事件,是“可能”事件。
【详解】“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这件事是一定会发生的。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可以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
2.B
【分析】根据对三视图的认识可知,可用5个或4个小正方体可以摆出这个立体图形,当用5个来摆时,只有1种摆法(分2层,第1层摆4个,分2排,每排2个,第2层为1个,与第1层第2排的左边对齐);当用4个来摆时,第1层摆3个,第2层摆1个,且第1层的3个有3种摆法,第2层的1个只有1种摆法,(摆法见详解),通过摆出的图形个数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通过摆放,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知,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摆,使摆成的物体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有4种不同的摆法。(每个正方体至少有一个面和其他正方体重合)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通过三视图确定几何体,可通过动手摆放再进行选择。
3.C
【分析】根据除法商不变的性质可得,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但是余数发生改变,余数也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50÷4=12……2
5000÷400=12……200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以及运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余数也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解答即可。
4.B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是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当被除数的百位数小于除数时,商是两位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927÷27中的92>27,所以商是两位数。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本题还可以直接求出除法算式的商。
5.C
【分析】观统计图可知,在这次仰卧起坐中,20~29有2人,30~39有7人,40-49有10人, 50-59的有3人,丽丽的排名是第12名,说明丽丽的成绩排名在40~49中,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下表是四(1)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丽丽的成绩在这个班女生中排第12名,她的成绩可能成绩排名在40~49中,假设第4名为49,依次排列,则第12名成绩为41个;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解决有关计问题。
6.A
【详解】搭建的立体图形是这样的 ,故最少需要3个小正方体。
故答案为:A
7.B
【分析】被除数的前两位95除以38的商是2,商写在十位数,表示2个十,则76表示76个十。
【详解】商的左边第一个2在十位上,表示买20个篮球需要760元。
故答案为:B
【点睛】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从被除数的最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求出每一位的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8.A
【分析】手链上的珠子是按照4个珠子为一组排列的,共12个珠子,按这样的规律排列了2组,还剩2个珠子,则需要这一组中的后2个珠子,即。
【详解】依据分析可知:小丽需要这2颗珠子。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简单的周期问题知识。关键看几个一组,共分几组,再看余数。
9. 前 右
【分析】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即可解答。
【详解】从前面看到两层,下层三个,上层一个居中;
从上面看三层,中间层3个,上下层各一个居中;
从右面看两层,下层三个,上层一个居中;
所以从 ( 前 ) 面和 ( 右 ) 面看到的图形相同。
【点睛】此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做此类题时,应认真审题,根据看到的形状即可解答。
10. 星期日 星期一 313 1878
【解析】略
11. 48×65=3120/65×48=3120 3120÷65=48
【分析】根据“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3120÷48=65.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是:
48×65=3120(答案不唯一)
3120÷65=48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2.74
【详解】试题分析:直接把两个算式相减,算出结果即可.
解答:解:38×(□+2)﹣(38×□+2)
=38×□+38×2﹣38×□﹣2
=76﹣2
=74;
所以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74.
故答案为74.
点评:整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适当运用运算定律简算.
13. 54 8
【分析】当输入的数是19时,算式是(19+26)×30÷25,算出这道算式的得数是多少即可;当输出的结果是24时,用倒推法解题,先算出24×25÷30的得数,得数大于26则用得数减去26得到输入的数,得数小于26则用得数减去12得到输入的数。
【详解】(19+26)×30÷25
=45×30÷25
=1350÷25
=54
24×25÷30
=600÷30
=20
20-12=8
如图是贝贝设计的一个计算程序:当输入的数是19时,输出的结果是(54);当输出的结果是24时,输入的数是(8)。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解题关键。
14. 65 120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
解:两个数相除,商是65,余数是12,若被除数和除数都乘10,商是 65,余数是 120;
故答案为65,120.
【点评】关键是明确被除数和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余数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15. 两 射线 直线
【分析】根据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线段有2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射线有-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无端点,无限长;进而解答即可。
【详解】线段有两个端点。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它没有端点;
【点睛】此题应根据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进行解答。
16. 月份 天数 天气
【详解】复式统计表的表头有月份、天数和天气三项内容。
17.√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计算中,当被除数前两位大于除数时商是两位数,被除数前两位小于除数时商是一位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408÷38中40>38,即408÷38的商是两位数。原题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几位数的判断方法是解决本题关键。
18.√
【分析】由题意可知,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两层,下层两个,上层一个靠左;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也是两层,下层两个,上层一个靠左;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两层,下层两个,上层一个靠左;想象图形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由分析可知, 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都一样,是两层,下层两个,上层一个靠左;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实际能力。要具备空间图形想象能力。
19.×
【分析】根据线段、射线的含义: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能测量长度;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不能测量长度;进而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线段有限长,射线无限长,所以4厘米长的线段和4厘米长的射线一样长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和射线的特点。
20.×
【分析】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小明所在的小组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那么小明的身高不一定是140厘米。故原题干说法错误。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
21.√
【详解】60×15÷50
=900÷50
=18(分钟)
故答案为:√
22.√
【分析】a、b 的平均数是17,a和b的和等于a、b的平均数×2,再加上c,就是a+b+c的和,再除以3,就是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再和原题比较,即可。
【详解】(17×2+23)÷3
=(34+23)÷3
=57÷3
=19
a、b、c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9。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求法,关键是a和b的平均数乘2就是a、b的和。
23.√
【分析】除法计算中,把除数看大了,商就容易偏小,调商时要调大一点,把除数看小了,商就容易偏大,调商时要调小一点,据此解答。
【详解】在整数除法计算中,如果把除数23看作20来试商,试的商可能合适也可能偏大,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被除数不变,如果除数变小了,那么商就会变大。
24.72÷8=9 17×3=51 84÷8=10.5 4×13+6×13=130 60×400=24000
54÷27=2 75+25×2=125 7×8÷7×8=64 66+44=110
3600÷40=90 144÷4=36 350÷70=35÷7
【详解】试题分析:按照四则计算的计算法则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直接计算得出答案即可.4×13+6×13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解:72÷8=9 17×3=51 84÷8=10.5 4×13+6×13=130 60×400=24000
54÷27=2 75+25×2=125 7×8÷7×8=64 66+44=110
3600÷40=90 144÷4=36 350÷70=35÷7
【点评】掌握四则计算的计算法则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5.104;6;6……12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时,应商0占位。没有余数除法可以利用“被除数=除数×商”进行验算。
【详解】※5200÷50=104
验算:
216÷36=6 312÷50=6……12
26.97;3744;70
【分析】(1)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计算乘或除,后计算加或减。
(2)(3)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先计算小括号内,小括号内的混合运算也应先计算乘或除,后计算加或减,再计算括号外的。
(4)有中括号和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先计算小括号内的,在计算中括号内的。
【详解】215-15×9+17
=215-135+17
=80+17
=97
(79+125÷5)×36
=(79+25)×36
=104×36
=3744
(800-12×20)÷8
=(800-240)÷8
=560÷8
=70
27.45天
【分析】已知每天吃掉大米12千克,要求这批大米够吃多少天,应先求出这批大米共多少千克。根据题意,这批大米共有420+120=540(千克),进一步解决问题。
【详解】(420+120)÷12,
=540÷12,
=45(天)
答:这批大米够吃45天。
【点睛】此题的解题思路:先求出这批大米共多少千克,然后根据平均数问题解答即可。
28.48元
【解析】略
29.50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先求出原来5个茶杯的价钱,茶杯的原价是70元,求5个茶杯多少钱应该用乘法,列式70×5计算总价格。降价后一共可以买7个,求每个茶杯多少钱应该用除法,“单价=总价÷数量”列式计算,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总价:70×5=350(元)
单价:350÷(5+2)
=350÷7
=50(元)
答:降价后每个茶杯50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于题意的理解,原来买5个茶杯的钱现在可以买7个,理解降价前后买茶杯的钱数不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0.55棵
【分析】根据题意,果园里有桃树115棵,苹果树45棵,梨树40棵,杏树的棵数是苹果树和梨树总棵数的2倍,所以杏树有(棵),要求杏树比桃树多多少棵,用杏树的棵数减去桃树的棵数即可。
【详解】
(棵)
(棵)
答:果园里的杏树比桃树多55棵。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先求出杏树的棵数。
31.23+1=24 192÷24=8 192-8=184 答:被除数和除数分别是184和8.
【详解】略
32.55千米
【详解】(80×3-20)÷4=55(千米)
33.12束
【详解】388÷30=12(束)……28(朵)
34.5克
【分析】用每天释放氧气重量除以绿草面积,求出平均每平方米的路程释放氧气重量。用每天吸收二氧化碳重量除以绿草面积,求出平均每平方米的路程吸收二氧化碳重量。再用平均每平方米的绿草吸收的二氧化碳重量减去释放的氧气重量解答。
【详解】500÷25-375÷25
=20-15
=5(克)
答:平均每平方米的绿草吸收的二氧化碳比释放的氧气5克。
【点睛】本题考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实际应用,需熟练掌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试卷(试题)-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试卷(试题)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试卷(试题)-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