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展开(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1.本试卷8页。
2.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卷上。
3.答题要求见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一)按照要求补写句子。(13分)
1.补写出下列《论语》中的空缺部分。(5分)
子曰:“(1)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______________。”(《雍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3)______________。”(《子罕》)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4)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5)_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述而》)
2.根据语境补写句子。(8分)
诗者,登临而情满,观景而意溢。
曹操观神奇壮观之沧海,吟唱“水何澹澹,(6)______________”;王湾停驻北固山满怀乡愁,吟咏“乡书何处达,(7)______________”;李白望月抒怀心生奇特想象,吟诵“我寄愁心与明月,(8)______________”;马致远仰望茫茫苍穹倍感孤独,轻吟“夕阳西下(9)______________”;杜甫暮春时节重逢故人,感叹“正是江南好风景,(10)______________”。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四时之景各异。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11)______________,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是细密的春雨(朱自清《春》);“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羞,(12)______________”是济南的冬雪(老舍《济南的冬天》);“鸣蝉在树叶里长吟,(13)______________,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是百草园的夏韵(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2分)
小语拟写了题为“校园景色”的文稿准备参加朗诵比赛,但存在疑惑,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漫步校园的银杏树下,我眼前忽然一亮:十几片银杏叶,就只有十几片,叶子的边缘,悄然围上一圈花边样的黄色。在满树银杏叶依然是绿色的领地里,它们就那么( )地 ① (xiāng)上了金边儿,好似在( )秋之梦。这十几片银杏叶,金边儿连成了一道曲线,涌动在 ② (zhù)蓄着绿色的海洋里,宛如十几个小小的浪花,那么小,却那么欢快地,展露初秋的姿容,真是( )。就是这么十几片,看起来,那么着急,那么热情,似乎马上就要形成波涛,形成巨浪,汹涌在这个秋的季节里。
3.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2分)
4.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迫不及待 酝酿 花枝招展
B.从容不迫 酿造 花枝招展
C.从容不迫 酿造 美不胜收
D.迫不及待 酝酿 美不胜收
5.小语在各位的帮助下圆满完成朗诵比赛,以下是他赛后的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多谢赐教,让我崭露头角。 B.多谢赐教,让我受益匪浅。
C.不耻下问,让我受益匪浅。 D.不耻下问,让我崭露头角。
6.名著阅读与交流(4分)
读了《朝花夕拾》后,关于“谁是鲁迅的启蒙老师”这一话题引发议论,有的同学认为是阿长,有的同学认为是寿镜吾先生,也有同学认为是藤野先生。你认为谁才是鲁迅的启蒙老师呢?请结合《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简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二、阅读(6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7-8小题。(7分)
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无人送酒来”写出旅况的凄凉萧瑟,暗寓着“行军”的特定环境。
B.“沙似雪”“月如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
C.甲诗三四句实写故园纷飞的战火,残垣断壁间丛丛开放的菊花。
D.乙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令人余味无穷。
8.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同中有异,请简述。(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6分)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①谓君不善学,信②乎?”王生不说,曰:
“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③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④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⑤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⑥也。”
(节选自《李生论善学者》
[注]①或:有人。②信:确实。③悉能志(zhì):全都能记住。④说(shuì):劝说。⑤还(xuán):通“旋”,转身。⑥冀闻道:希望听到真理。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B.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C.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D.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10.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王生好学而不得法。(3分)
(2)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3分)
12.李生认为怎样做才是“善学者”?请简要概括。(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20分)
回头
高资悦
假期回家,妈妈见我在家待得闷了,主动提出陪我去逛街。往日里她也常懒得出门,不知怎么来了兴致。春夏交际的风最是醉人,我俩一前一后地骑着车,下午两点的阳光铺洒在行道树上,照得路面斑斑驳驳,压在行人的脚步里。
我妈骑车总是很快,就如同她走路也是雄赳赳地,一条马路的距离就把我甩开好远。还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常走在前面,我一个人像跟屁虫一样在后面吊儿郎当。爸一回他们带我上丽江古城旅游,我被两边的小玩意吸引,不自觉就落后了许多。望着他们的身影一点点变小,我心生一计,躲到了骑楼下的柱子旁。潮湿的雨水一点点砸在青砖路的洼地上,我心惊胆战地等着他们回头寻我。他们自然是回头寻我的。
骑着自行车的我,故意放慢了蹬的速度,像小时候一样等妈妈回头找我。
“快点咯。”她回头了。阳光下的视线有点不真实,为她身后层叠连绵的高楼嵌上温润的金边。空气不再潮湿,但她的身影与那日古城重叠在一起,就像一幅不变的油画一样。
这个商场我们常来,人气一直不旺,除了顶楼的几家餐饮店会在饭点热闹一点,其他商铺整日门可罗雀,只有售货员玩着手机站在柜台旁。三三两两的人路过眼前,外卖员拎着好几袋餐食行色匆匆,推着婴儿车的奶奶坐在中庭沙发上发起呆来,看起来很亲密的一对母女手挽手地站在橱窗前有说有笑。
“你看她们。你现在都不像以前一样粘我了。”妈妈的话带着一点少女娇嗔,与印象里硬朗男孩子气的她截然不同。我重拾起视线,端详起这对母女。女儿豆蔻年华,一只手缠在妈妈的臂弯里,身子紧紧贴在妈妈身上。她像是在和妈妈说着什么笑话,眉飞色舞,大笑起来头倒在妈妈的肩膀上,亲昵极了。
“不像以前一样粘我”,我细细品味着这几个字,看着眼前这对寻常的母女,喉咙里像被塞入了棉花一样,发不出声。我低头看看我的手,空荡荡地垂着。
我不好意思地加快了步伐,跟上前去挽住了妈妈的左手。妈妈的手臂不算纤细,小时候要两只手才能图住,而现在竞轻而易举。我生疏地将头朝妈妈靠过去,希望能掩饰我的尴尬。妈妈定是也注意到我僵硬的后颈了。她笑着拍了拍我的手,耸了耸肩膀。她假装嫌弃地说:“搞得这么肉麻干什么?”
她嘴上说着肉麻,却没有松开我的手。从橱窗的反光里我看到了妈妈脸上藏匿不住的笑容,还有靠在一起的我们。以前的我总像个猴子一样挂在妈妈身上,可此时此刻,橱窗里的我们好似有些陌生。
婴儿栖于母亲怀抱,长大一些的时候还可以将头挤进妈妈的被窝里,吵着怕黑要一起睡。放了学自然而然地将手交到妈妈手上,牵着手走过熟悉的小路。可是,在我不知不觉的时候,我长大了,我套上冷漠的外套,开始瞻前顾后,原来连最原始的感情也疲于表达。如果不是被妈妈一言道穿,我又怎么会察觉到。一颗石子坠落寂静的海域,激起千层浪。
于是,我一直挽着妈妈的手,逛遍了商场里的每一家店。我将购物袋全部挎在右手上,为了空出的左手能搂紧妈妈。就像是小时候那样亲密无间。
脑海里回忆起过往的日子,我背着小小的行囊,从爸爸妈妈旁边的一方小房间走出来,然后迈着越来越大的步子,越走越远。偶有停下的时候看看他们的身影渐渐变小,然后变成了纸上的一行见字如面。我当然是长大了,我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认知。我用这些认知建起了一道壁垒,横亘在我和妈妈中间,隔开我们的距离。
但我知道,只要我像往常每一次那样,喊一声妈妈,她就会回头看向我。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3年10月10日)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以日常琐事来反映生活中流淌的亲情。
B.第4段景物描写烘托母亲形象之美,渲染我们共处时的和美气氛。
C.画线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写出“我”如鲠在喉、羞愧难当的心理。
D.第11段加点词“一直”是“总是”的意思,强调“我”担心和妈妈走散。
14.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2分)
15.本文多次写到另一对关系很亲密的母女,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6.揣摩下列句子中母亲说话的语气,并结合上下文分析母亲的心情。(6分)
(1)你看她们。你现在都不像以前一样粘我了。(3分)
(2)搞得这么肉麻干什么?(3分)
17.文章标题“回头”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5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0分)
雪
刘湛秋
南国的雪,我们分离得太久了。
那微带甜味的湿润,那使人快活的冷气,那彩色梦幻的飞旋,伴着我少年的轻
狂,再也无法追寻。
没有暖气也没有炉子的小屋,铁一样寒冷的硬被子,都无法阻挡对雪的渴望,只要睁眼看见屋外白花花的光亮,那就像涌进来一股暖流,勾起难以抑制的温暖的心情。
雪,南国的松软美丽的雪啊!
它纷纷扬扬,比春天一树树的梨花还要美。这时,北风变得柔和了,吹着它,上下翻飞,轻轻地降落,使人能看清那六角的菱形,看到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不知它是想依恋天空,还是想委身大地。它忽上忽下,是那样的轻盈而自由啊!忽然,它落进了我的颈脖、像个小绒毛,却又摸不到它、产生了甜甜的微痒。我伸出手来,它会安静地落到我的掌心,在我的钟情的眼睛里,慢慢地消失了它的身影。有时候,真愿意伸出舌头,希望能接到一片雪花,那淘气的愉快里绽开了多少天真的梦。
雪,南国的松软美丽的雪啊!
忽然,我像一下子变成熟了,往往放弃堆雪人、打雪仗的乐趣,却愿意宁静地默默地走去,翻过废弃的铁路线,来到郊外,默视着广袤的天空和田野。所有的污秽和荒凉全遮掩了,只有雪,白花花的、纯净的雪。这大自然创造的最精美的白色拥抱了田野、山岗、房屋和树林。偶尔由于风的吹动,越冬的树和菜斑斑点点闪着一点新绿。
这时,眼睛和心变得多么亮,多么舒展。美丽的维纳斯仿佛就在你的身边,对着你微笑。所有的幻想都会脱颖而出,飞向雪的地平线,开出白色的花朵。
雪,南国的松软美丽的雪啊!
我们分离得太久了,也许我还能追寻那没有污染的洁白,幼稚却纯真的梦幻,和那寒冷中的温暖?
18.下列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们分离得太久了”,首尾呼应,表达作者对雪的思念和渴望之情。
B.第3段的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重在突出当时物质生活之苦。
C.作者用细腻笔触描绘出雪花的形状、飘雪的场景及银装素裹的世界。
D.作者以诗意的语言、流畅的叙述和深情的表达,展现独特写作风格。
19.请仿照示例,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朗读设计。(3分)
20.文中“雪,南国的松软美丽的雪啊!”单独成段,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3题。(12分)
【背景】班级定于10月16日16时,在教室里开展“交友之道"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完成任务。
【材料一】
(选自《国内中学生网络交友调查报告》)
【材料二】名家谈交友
【材料三】讨论记录
2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展“交友之道”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多交网友。
B.材料一表明了中学生网络交友的标准主要看人品与凭感觉。
C.材料二中“以文会友,已友辅仁”强调了交友的方法和目的。
D.材料二中朱光潜的引文表明的观点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2.在横线处填写邀请词的正文,邀请班主任张老师参加。(4分)
23.结合材料三讨论的主题和内容,请为主持人补写几句讨论活动的结束语。(5分)
三、写作(60分)
24.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请以“那一次,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甲】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Z】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加点词
方法提示
词义
王生不说
联系课文解释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1)说_______________
王生益愠
联系课文解释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2)愠_______________
李生故寻王生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
故:①事故。②旧的。③原因。④特意
(3)故_______________
句子
朗读设计
这时,眼睛和心变得多么亮,多么舒展。
示例:朗读时,我会把重音落在“多么”“亮”“舒展”等词上,强调目之所及都是雪白,眼睛变得透亮开阔,内心变得宁静,突出作者对南国的雪的独特感受。
忽然,它落进了我的颈脖,像个小绒毛,却又摸不到它,产生了甜甜的微痒。
朗读设计:朗读时,我会把重音落在_____________等词上,强调_____________,突出_____________
内容
出处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古人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久闻之后,香可以变成寻常,臭也可以变成寻常,习而安之,就不觉其为香为臭。一个人应该谨慎择友,选择他所在的圈子,道理就在此。
朱光潜《谈交友》
议题
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结交到真正的朋友
主持人:中学生在网上能否交到真正的朋友?大家应该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各抒己见吧。
悦文:网络是虚拟世界,网上交友可以袒露真实想法,很容易交到真正的
朋友。网友的问候和关心,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很亲切。
思齐:我认为,网络是虚拟世界,连对方的真实身份都不知道,怎么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伯牙绝弦,管鲍之交……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是需要经过现实考验的。
欣然:悦文、思齐两位同学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我觉得真正的朋友不仅要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还要相互帮助,共同成长。也因为网络是虚拟世界,网络上的人鱼龙混杂,再加上我们中学生社交经验不足,所以,我认为网络交友要慎重!
主持人:(结束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邀请卡
尊敬的张老师:
您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1)班班委会
2023年10月13日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句名篇默写,基础知识综合,名著阅读,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8页,名著阅读与交流,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