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高教版2023 中职历史 第1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高教版2023 中职历史 第1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教案第1页
    部编高教版2023 中职历史 第1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教案第2页
    部编高教版2023 中职历史 第1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教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中国历史第1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中国历史第1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学设计,共8页。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 四 周 第 学时教案
    计划授课时间:2023 年 月 日
    实际授课时间:2023年 月 日
    专 业:
    班 级:
    科 目:
    中国历史(新教材)
    课 时:
    授课地点:
    授课形式:
    讲授
    参考教材:
    第1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建立;同盟会与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主要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由此培养学生对所学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归纳,透过历史演变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史实的讲述,使学生认清国情,增强只有由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深刻认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教学重点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的背景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的过程
    教学难点
    1.武昌起义的背景
    2.中华民国的建立背景
    3.辛亥革命意义
    学情分析
    一开始学生有些紧张、随着课程的深入、全体学生都等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本课能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精心选取典型的的事例、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创设教学情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活动。
    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了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
    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
    和国的伟大历史功绩,是孙中山领导的中
    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使学生明确由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勾
    结破坏,以及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辛亥
    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
    彻底胜利。
    教学策略
    引导、自主探究相结合,讲授法,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
    主要内容
    课 前
    1.教师备课制作PPT,查找相关案例、视频、图片及资料;
    2.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对主要内容有大致了解。
    课 中
    一、问题导入
    二、新课讲授
    三、内容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2.武昌起义
    3.中华民国的建立
    随堂检测
    1.辛亥革命意义
    2.为防止袁世凯专权措施
    布置作业
    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课 后
    与学生交流课堂学习效果,对有疑惑的知识点加以补充讲解;
    网络查找相关知识资料拓展学习;
    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并进行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90min)
    教学
    环节
    内 容
    活 动
    技术
    手段
    备 注
    (教学随笔)
    教师
    学生
    课前
    准备
    1.教师备课
    2.学生预习
    教师备课制作PPT,查找相关案例、视频、图片及资料。
    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对主要内容有大致了解。
    查阅
    资料
    课中
    活动
    环节
    内容一:新课导入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的背景
    步骤一:问题探究
    (5min)
    1.
    2.
    步骤二:提出疑问(3min)
    步骤三:解决问题(5min)
    1.
    2.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的材料,提出疑问。
    阅读多媒体展示的材料,和同桌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答案,并在班级进行交流。



    课中
    活动
    环节
    (30min)
    内容二:武昌起义
    步骤一:武昌起义的背景(5min)
    步骤二:武昌起义的过程(5min)
    根据教材知识点,多媒体展示辛亥革命
    多媒体展示问题,教师提出疑问,引导思考。讲解。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的材料,提出疑问。
    4.组织学生以同桌为位对问题进行思考;
    5.对于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6.多媒体展示知识点,教师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7.多媒体展示知识点,教师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根据教材知识点和多媒体展示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并在教材中进行标注;
    根据教师讲解,对知识点融汇贯通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武昌起义阅读多媒体展示的材料,和同桌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答案,并在班级进行交流;
    跟随老师的思路,阅读案例,与同桌进行讨论;
    整理知识点内容,做好笔记。



    课中
    活动
    环节
    (20min)
    内容三:中华民国的建立
    步骤一:问题导入(3min)
    步骤二:中华民国的建立背景(5min)
    步骤三:问题思考(2min)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的材料,提出疑问;
    组织学生以同桌为位对问题进行思考;
    对于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多媒体展示关于中国革命两步走的知识点,结合实例讲解内容,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的材料,提出疑问;组织学生以同桌为位对问题进行思考;对于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根据教师所结合的实例中华民国的建立
    并做好笔记和标注。
    认真思考,进行判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观看多媒体展示的视频,和同桌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答案,并在班级进行交流。
    跟随老师的思路,与同桌进行讨论;整理知识点内容,做好笔记。



    总结
    评价(5min)
    课堂小结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的背景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的过程
    1.学生补做笔记;
    2.学生试着自己进行总结。



    课后
    检测(5min)
    布置作业
    1.
    2.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学生复习巩固本节课内容,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并背诵知识点。
    教材
    笔记
    教学
    效果
    教学
    反思
    1.
    2.
    3.

    相关教案

    中职第18课 北洋军阀的统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第18课 北洋军阀的统治教案设计,共5页。

    中职历史第1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历史第1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学设计,共8页。

    历史第18课 北洋军阀的统治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第18课 北洋军阀的统治教案,共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