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考情境专项练热考7冲淤平衡(附解析)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考情境专项练热考7冲淤平衡(附解析)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考情境专项练热考7冲淤平衡(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考情境专项练热考7冲淤平衡(附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游荡段滩岸的土体特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图1
    图2
    1.2002年后黄河尾闾河道从上游到下游冲淤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冲刷、淤积均增强
    B.冲刷、淤积均减弱
    C.冲刷增强,淤积减弱
    D.冲刷减弱,淤积增强
    2.自然状态下黄河尾闾河道频繁摆动、出汊、改道的原因是( )
    ①九曲回肠,水流不畅 ②河道宽浅,过水能力强 ③地势低平,泥沙易淤积 ④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时河水易泛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针对目前黄河尾闾河道状况应采取的最合理措施是( )
    A.开挖新河,增加入海通道
    B.沿河植树,减少河流含沙量
    C.水沙调节,减少泥沙淤积
    D.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黄河下游孟津至高村河段为典型的游荡段,长约284千米,游荡段平面上在较长范围内呈宽窄相间的藕节状,具有水流“宽浅散乱”、主流摆动频繁、河槽易淤善冲等演变特点。下图示意黄河全下游及游荡段累计冲淤量变化(冲淤量=淤积量-冲刷量)。据此完成4~6题。
    4.该游荡段滩岸的土体特点是( )
    A.黏粒含量小、抗蚀能力强
    B.黏粒含量大、抗蚀能力强
    C.黏粒含量小、抗蚀能力弱
    D.黏粒含量大、抗蚀能力弱
    5.推断1986~1999年该游荡段出现冲淤变化的主要因素( )
    A.降水量B.植被
    C.含沙量D.人类活动
    6.1999~2016年,该游荡段断面形态趋向( )
    A.宽深B.窄深C.宽浅D.窄浅
    (2023·四川自贡一模)泥石流冲出沟口后,由于地形突然开阔,坡度变缓,挟带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泥石流扇。天摩泥石流扇伸入帕隆藏布江(雅鲁藏布江水量最大的支流),导致帕隆藏布江江岸位置变动,泥石流扇上下游附近河段冲淤交替,318国道因此改道。下图示意天摩泥石流扇附近帕隆藏布江的冲淤形势。据此完成7~8题。
    7.天摩泥石流扇形成后,其下游附近河道冲淤交替,主要是因为泥石流扇改变了局部河流的( )
    A.流速B.流量
    C.局部落差D.主流方向
    8.天摩泥石流扇附近上方的帕隆藏布江河段( )
    ①以冲刷为主 ②以淤积为主 ③夏季河床形态变化大 ④冬季河床形态变化大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023·陕西咸阳一模)钱塘江位于长江干流以南,含沙量小,仅为长江的35%左右。近5000年来,钱塘江河口(下图)在径流、潮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岸线不断向海延伸。1950年以来,人们在钱塘江河口围垦滩涂。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月份中,钱塘江河口径流与潮流冲淤平衡点向海洋方向偏移最明显的是( )
    A.3月B.6月
    C.9月D.12月
    10.钱塘江河口围垦滩涂规模的扩大,将( )
    A.降低河口水体盐度
    B.增强径流对南岸的破坏
    C.减缓岸线向外推移
    D.改善河口航道水深条件
    热考7 冲淤平衡
    1~3.1.D 2.D 3.C 解析 第1题,“正值代表淤积,负值代表冲刷”,结合图2可知,2002~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三个河段冲淤强度均为负值,但是从上游至下游,数值越来越接近0,表明冲刷强度减弱,淤积强度增强。第2题,黄河下游无九曲回肠特点,①错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大,到了入海口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水流速度缓慢,河流挟带的泥沙易在河口地区淤积,③正确;由于泥沙淤积多,河道宽而浅,河道的过水能力低,②错误;黄河下游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因此黄河下游的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时河流水量增大,水位升高,河水上涨冲破堤坝,出现洪水泛滥现象,从而导致黄河尾闾河道频繁摆动、出汊、改道,④正确。第3题,结合上题分析,黄河尾闾河道频繁摆动、出汊、改道主要是因为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汛期时河水易泛滥,因此针对目前黄河尾闾河道状况应采取的最合理措施是水沙调节,减少泥沙淤积。开挖新河,增加入海通道不能改变黄河尾闾河道频繁摆动、改道状况;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河段,应在中游植树种草;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黄河尾闾河道状况影响不大。
    4~6.4.C 5.D 6.B 解析 第4题,结合材料分析,该游荡段水流“宽浅散乱”、主流摆动频繁、河槽易淤善冲,说明滩岸的土体黏粒含量小,土质疏松,抗侵蚀能力弱,汛期时河流水位上涨,滩岸冲刷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汛期结束后水位下降,泥沙大量淤积,主流摆动频繁。故选C。第5题,读图分析,1986年龙羊峡水库运行,1986~1999年累计冲淤量呈上升趋势,说明黄河下游淤积量大于冲刷量,主要原因是龙羊峡水库运行后,控制了汛期下游的水量,使黄河冲刷侵蚀能力减弱,汛期过后泥沙大量淤积,从而导致淤积量大于冲刷量,D正确;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出降水量和植被的变化情况,A、B错误;黄河下游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龙羊峡水库位于上游,对黄河下游的含沙量影响不大,C错误。第6题,读图分析可知,1999年黄河小浪底水库运行,1999~2016年累计冲淤量呈下降趋势,说明小浪底水库运行后调水调沙使黄河下游冲刷量大于淤积量,该游荡段断面形态趋向窄深,河道趋于稳定,B正确。
    7~8.7.D 8.C 解析 第7题,天摩沟泥石流堵塞主河后,改变河流流向,主流呈折线冲向对岸,由此形成横向连锁反应,原来相对较为窄深的单一河道逐渐发育成宽阔游荡的辫状河道。河道形态的改变,没有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流速、流量没有变化,该河段的落差也没有变化。第8题,由于堰塞体抬高了入汇主河附近河段的侵蚀基准,长期影响下,堰塞体上方河床淤积抬升,将发育形成平缓、宽阔的河谷,①错,②对。夏季帕隆藏布江流量大,挟带的物质多,堆积作用更显著,河床形态变化大,冬季水量小,河床形态变化小,③对,④错。
    9~10.9.B 10.D 解析 第9题,当径流作用大于潮流作用时,冲淤平衡点向海洋方向偏移,且径流作用越强,偏移方向越明显。根据中国雨带移动的规律,雨带6月份左右位于长江流域,此时降水量最多,河流的径流量最大,径流作用最强,冲淤平衡点向海洋方向偏移最明显。第10题,大规模围垦滩涂,会导致河口地区湿地面积减小,淡水注入减少,导致河口水体盐度增加;会减轻径流对南岸的破坏;加速岸线向外推移;挖掘河口泥沙围垦滩涂,有利于改善河口航道水深条件。

    相关试卷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考情境专项练热考2风(附解析):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考情境专项练热考2风(附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为北半球,P处风向及风速范围分别是,冬季该地谷风出现的主要时段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考情境专项练热考6冲淤平衡(附解析):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考情境专项练热考6冲淤平衡(附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由图可推断,7曲线包容在1958,8与198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考情境专项练热考5水量平衡(附解析):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考情境专项练热考5水量平衡(附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水位在7—7,对白洋淀补水的最佳时段及原因是,图示时段内,以上湖泊面积变化最能反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