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第二节世界洋流的分布与影响课时作业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单元检测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单元素养卷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课时作业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综合训练题
展开下图示意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1~2题。
1.该区域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2.图示要素间的关联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B.差异性
C.复杂性D.稳定性
修建水库会对自然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对图示空白处内容的补充合理的是( )
A.甲——水位下降B.乙——改善局部气候
C.丙——增加D.丁——加重
4.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区域性B.开放性
C.整体性D.差异性
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使自然环境呈现整体性特点。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描述最可信的是( )
A.枯水期时,河流搬运能力降低,河流含沙量增加
B.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流水侵蚀作用较弱
C.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红色土壤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主要是因为风力侵蚀
D.北美西部温带荒漠的沙尘被气流挟带到北太平洋,利于渔业资源的发展
6.生物影响自然环境其他要素,下列关于生物对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森林使昼夜温差变大
B.植被加快了海陆间水循环的速度
C.陆地上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的风化
D.森林加大径流的季节变化
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据此完成7~8题。
7.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气候干旱,日较差大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
8.骆驼刺所在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属于( )
A.温带草原B.温带荒漠
C.寒带苔原D.热带草原
读非洲局部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中①③两地的自然地带( )
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10.图中②③④三地的自然带体现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D.地方性分异规律
读美国本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甲→乙→丙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12.影响①→②→③自然地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
C.地形D.土壤
读①(105°E,26°N)、②(128°E,42°N)、③(90°E,43°N)三个地点的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①地山麓自然带一般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14.影响①与②两地、②与③两地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出现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降水、热量B.热量、降水
C.降水、降水D.热量、热量
在自然界中,人们常常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山地的阴阳坡植被的差异悬殊。读我国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完成15~16题。
15.与阴坡相比,该森林植被阳坡所占比重小,主要是因为阳坡( )
A.坡度陡,土层薄B.光照强,气温高
C.蒸发弱,水分少D.腐殖质少,土壤贫瘠
16.该森林植被最可能是( )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长白山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高山,植被垂直差异显著。有位诗人写道:“也许是过于执拗了(身躯矮小扭曲)/所以怎么也不能长得高大;但,却默默地结成一带长城/逶迤数百里,绵延到天涯。”读长白山垂直带谱示意图,完成17~19题。
17.长白山的基带植被主要为( )
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18.诗人所描述的植被最可能位于( )
A.甲B.乙
C.丙D.丁
19.丙处植被分布的上界阳坡远高于阴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B.人类活动
C.降雪量D.地形坡度
2018年5月18日,“货运通关系统”在中俄运输新线路“大连至新西伯利亚”一线(下图)启动。据此完成20~22题。
20.从大连至霍尔果斯的公路沿线,自然地带出现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分B.海拔
C.热量D.土壤
21.关于图中a、b、c、d四处对应的自然带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b为温带荒漠带
C.c为山地针叶林带
D.d为山地草原带
22.博格达峰P坡的雪线高于Q坡,主要原因是( )
A.P坡纬度低,光热充足
B.Q坡为西风迎风坡,降水多
C.P坡为阴坡,降水不足
D.Q坡为缓坡,积雪量大
在一定高度的山体,会由下而上出现随等高线延伸的不同带状自然地理环境,称为垂直自然地带,从谷底到山顶常见为乔木—灌木—草甸。研究发现横断山区金沙江河谷(28°15′N)出现植被逆向分布状况。下图为横断山区局部图。据此完成23~25题。
23.形成山体自然带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
①光照 ②热量 ③水分 ④土壤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4.根据材料推测,金沙江河谷底部的植被类型可能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干旱灌丛D.亚热带干旱灌丛
25.金沙江河谷植被逆向分布的主要成因不包括( )
A.气流下沉增温B.山谷蒸发旺盛
C.地壳运动剧烈D.山体相对高度大
[答题区]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自然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请写出下列相应内容。(6分)
降水__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____;地表水________;地貌多____________;土壤____________;植被________。
(2)请从上面实例归纳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8分)
27.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
(1)丙地区自然带为______________带,其成因主要是什么? (8分)
(2)南美洲西海岸,从甲处到丁处自然带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4分)
(3)在甲、丁两处东侧山地,海拔相似,但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显著,其主要表现有哪些?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6分)
28.结合材料和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
材料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是北纬40°的优质奶源带,海拔约1100米,年日照近3000小时,昼夜温差大,被誉为“乳都核心区”。据统计,中国乳业50%的产量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其中两大乳业集团“伊利”和“蒙牛”每天产奶达几百万吨。
(1)从图中可知,内蒙古植被类型由东向西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的产生受________条件影响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在______________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 (8分)
(2)A自然带为________________,其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____;C自然带依干湿状况判断属于________区。 (8分)
(3)结合材料二,“乳都核心区”应在图中____(填字母)自然地带。 (2分)
第五章单元检测
1~2.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气候干燥,温差大;地形多山地、盆地;河流短小,多内流河;植被稀少,多荒漠。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相吻合,C项正确。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干燥的气候,与当地山地地形对海洋水汽的阻挡关系密切;而河流短小且多内流河,植被稀少且多荒漠,又是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各要素间的关联充分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项正确。
3~4.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修建水库形成人工湖泊,水位上涨,受其影响,地下水位上升,故甲为水位上升;受人工湖泊的影响,局部地区空气湿度增大,降水量增加,故乙为改善局部气候;河流上游修建水库,蓄水拦沙,导致下游河流泥沙堆积减少,故丙为减少;水库的调节作用使河流下游地区洪水灾害减轻,故丁为减轻。第4题,图示是修建水库后产生的一系列水文条件的改变,进而使土壤、生物、气候等发生改变,体现了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环境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5~6.答案:5.B 6.C
解析:第5题,枯水期时,河流搬运能力降低,河流含沙量减小;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红色土壤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主要是因为流水侵蚀;北美西部温带荒漠的沙尘被气流挟带到北太平洋,不利于渔业资源的发展。第6题,森林使昼夜温差和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植被减小海陆间水循环的速度;陆地上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的风化。
7~8.答案:7.C 8.B
解析:第7题,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因此为了适应干旱的气候,在沙漠生长的植物的根扎得特别深,根系很发达,利于吸收水分,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第8题,骆驼刺所在区域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
9~10.答案:9.A 10.C
解析:第9题,图中①③两地的自然带都是热带草原带。但①是因海拔高,气温低,降水相对较少形成的;③地是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第10题,图中②③④三地的自然带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11~12.答案:11.B 12.A
解析:第11题,甲→乙→丙自然带的变化符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第12题,①→②→③自然带的变化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为基础。
13~14.答案:13.A 14.B
解析:第13题,由三地的经纬度可知,①地位于我国云贵高原,②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③地位于我国新疆。这样就可以判断出,①地山麓自然地带一般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14题,①地位于我国云贵高原,②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故①②两地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分布高度的差异是由热量不同造成的。②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③地位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所以两地分布高度的差异主要是因降水不同造成的。
15~16.答案:15.B 16.D
解析:第15题,与阴坡相比,阳坡光照强、气温高、蒸发强,造成水分条件差,故B项正确。第16题,读图可知,该山地林带主要分布高度为1800~1900米,过渡带之上的自然带为高山苔原带,故该森林植被可能为针叶林。
17~19.答案:17.C 18.D 19.A
解析:第17题,长白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基带植被主要为落叶阔叶林,故C项正确。第18题,根据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可知,甲、乙、丙分别是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丁处海拔更高,气温更低,风力大,环境恶劣,最可能为矮小的灌木丛。据材料信息“身躯矮小扭曲”可知,诗人描述的植被较为矮小,最可能位于丁,故D项正确。第19题,阳坡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使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高于阴坡,故A项正确。
20~22.答案:20.A 21.C 22.B
解析:第20题,从大连到霍尔果斯的公路沿线,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逐渐减少,植被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其自然带的变化符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规律是水分差异导致的,故A项正确。第21题,图示山麓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基带为温带荒漠带,A项错误;随着海拔的升高,水分条件略有好转,b自然带为山地草原带,B项错误;Q坡自然带分布位置较低,应该为阴坡,即北坡,地处大西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分条件好,c处形成山地针叶林带,C项正确;按照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对应的自然带是高山草甸带,D项错误。第22题,该山脉位于北半球,P、Q两坡纬度大体相当,A项错误;P坡自然带分布位置较高,是阳坡,C项错误;一般来说,缓坡处雪容易积存,积雪量大,雪线低,但并不是此题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Q坡自然地带分布位置较低,应该为北坡,Q坡是大西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此处降水较多,B项正确。
23~25.答案:23.B 24.D 25.C
解析:第23题,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随着海拔变化,自然带类型更替。海拔变化,热量、水分条件改变,形成山体自然带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水分,②③正确;光照不是决定自然带类型的主要因素,①错误;植被类型影响土壤类型,④错误。第24题,图示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植被,金沙江河谷底部应是亚热带植被,A、C两项错误;从谷底到山顶常见为乔木—灌木—草甸,横断山区金沙江河谷出现植被逆向分布状况,结合图示金沙江河谷底部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降水少,形成干旱河谷,可能为亚热带干旱灌丛,D项正确;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在迎风坡一侧山麓,B项错误。第25题,金沙江河谷植被逆向分布的主要成因不包括地壳运动剧烈,C项符合题意;植被逆向分布主要受气温和水分因素影响,气流下沉增温,导致山谷降水少,蒸发旺盛,形成干旱的环境,A、B两项不符合题意;山体相对高度大,河谷底部位于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降水少,形成干旱环境,D项不符合题意。
26.答案:(1)少 大 少 戈壁荒漠 有机质含量少 稀疏
(2)①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环境状态的变化。
解析:第(1)题,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气候影响了其水文、地貌、土壤、植被等。第(2)题,组成自然环境的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环境状态的变化。
27.答案:(1)热带荒漠 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寒流影响。
(2)自然带沿南北(经线)方向延伸、更替 热量 地形
(3)山麓自然带不同;自然带种类与数量不同;积雪、冰川带的下限(雪线高度)不同。纬度位置。
解析:第(1)题,丙自然带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离岸风且位于背风坡,加上附近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形成热带荒漠带。第(2)题,纬度不同引起热量差异,使自然带沿南北方向更替,又因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自然带南北狭长。第(3)题,甲地纬度较丁地高,纬度不同造成山麓自然带、自然带的种类和数量、雪线高度不同。
28.答案:(1)森林—草原—荒漠 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中纬度
(2)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草原 干旱
(3)B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内蒙古植被类型由东向西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第(2)题,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温带草原;C自然带依干湿状况判断属于干旱区。第(3)题,“乳都核心区”应在图中B草原分布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测试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自然带为,影响该自然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自然带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巩固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达标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