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3 唐诗五首【第一课时】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3 唐诗五首【第一课时】课件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3 唐诗五首【第一课时】课件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3 唐诗五首【第一课时】课件第3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3 唐诗五首【第一课时】课件第4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3 唐诗五首【第一课时】课件第5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3 唐诗五首【第一课时】课件第6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3 唐诗五首【第一课时】课件第7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3 唐诗五首【第一课时】课件第8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3 唐诗五首【第一课时】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3 唐诗五首【第一课时】课件,共26页。
    13 唐诗五首八年级语文上册1第一课时导入新课251.掌握律诗的基本特征,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写作背景。2.疏通诗意,字斟句酌读诗,感受经典的魅力。本课时目标 (1)通常的律诗规定“四联八句”。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2)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每句中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 (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一般说来,律诗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对仗。律诗的特点王绩野 望  王绩(约589年—644年),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今属山西万荣),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工诗赋,尤擅五言诗。其诗多写饮酒与田园隐逸生活,平淡质朴,不染梁陈雕琢浮华旧习,于唐初诗坛独具面貌。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之时。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放声吟诵,读准字音野 望王绩放声吟诵,读准节奏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野 望王绩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岗。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我们可以这样赏析诗句: 这句诗中,这个字(词)用得好,它写出了    ,它表现了    。字斟句酌,赏析诗句字斟句酌,赏析诗句 (1)“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2)“秋色”“落晖”这些字词充满了浓浓秋意,淡淡伤感。举目四望,山、树都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3)“返”“归”这些充满温情的词语在诗人这里,却呈现出忧郁、孤独、清冷的色彩,这都是诗人心绪投射于外物的反映。 (4)“采薇”运用了典故,作者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字斟句酌,赏析诗句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在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走进情怀,理解情感 崔颢(hào)(?—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放声吟诵,读出节奏 崔颢(hào) 千载(zǎi) 萋萋(qī)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放声吟诵,读出节奏昔日的仙人早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鹦鹉洲的芳草长得繁密茂盛。时至黄昏我的家乡到底在何处?面对大江浩渺烟波愁绪更多!借助注释,疏通诗意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首联“此地空余黄鹤楼”和颔联“白云千载空悠悠”中的两个“空”意义有什么不同?请思考研读共品,自由赏析研读共品,自由赏析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前两联连用三个“黄鹤”,读来却没有啰唆之感,是什么原因?研读共品,自由赏析请思考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①诗人在颈联写了什么景象?②尾联又抒发了什么情感?请思考研读共品,自由赏析拓展阅读,加深理解 思考:这两首有关黄鹤楼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吗? 《黄鹤楼》描写了诗人崔颢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诗人李白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拓展阅读,加深理解学法总结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放声吟诵,读准字音借助注释,疏通诗意字斟句酌,赏析诗句走进情怀,理解情感 学法总结,提升素养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