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三课时 粗盐的提纯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三课时  粗盐的提纯教案第1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三课时  粗盐的提纯教案第2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三课时  粗盐的提纯教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三课时 粗盐的提纯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三课时 粗盐的提纯教案,共8页。
    第3课时 粗盐的提纯本节课主要介绍氧气的性质和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间的转变,从而为学生学习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知识打下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氧气的制法的迫切愿望,因此本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什么试剂可以分别除去溶液中的Ca2+、Mg2+、SO2-4,并进一步知道如何选择试剂。(2)知道除去可溶性杂质时,所加试剂一般要过量,过量的试剂也要在后续实验中除去。(3)在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试剂除杂时,知道如何考虑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评价等方式,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用重结晶法提纯粗盐。【教学难点】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及除杂质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一、导入新课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如何将粗盐进行分离和提纯,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呢?这是本节课探究的主要内容。二、推进新课活动1 复习巩固【投影】1.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t2℃时将20g甲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2)将t2℃时乙的某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恰好达到饱状态,该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填“减小”、“不变”或“增大”)。(3)将t2℃时甲、乙晶体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1℃,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填“>”、“=”或“<”)乙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2.通过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判断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是大还是小?为什么要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而不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从氯化钠溶解度曲线图中可知,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其高温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氯化钠晶体的量少,大部分还溶解在水中。另一方面,降温后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的浓度小于其高温下饱和溶液的浓度,降温后溶液浓度减小。所以,不能通过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使其溶液浓缩的目的。)活动2 探究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讲解】利用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其中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还含有一些不溶性杂质,如泥沙。那么,如何将粗盐进行分离和提纯,才能使之更好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呢?【板书】三、粗盐的提纯【讲解】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了粗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只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还不能得到纯净的食盐,实验室里还要借助于洗涤把蒸发后的食盐表面的可溶性杂质除去。工业上精制食盐和实验室里提纯粗盐并不完全相同,其中重要的就是必须用化学方法除去里面的可溶性杂质;那么,如何才能除去其中的SO2-4、Ca2+、Mg2+等可溶性的杂质呢?【阅读】阅读课本第41页“多识一点”,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表达。【设问】上述除杂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反应?【展示投影】边展示,边分析、讲解,示范选择试剂的思路和方法。【投影】逐步分析讲解。食盐中可溶性杂质的除去方法、步骤及反应原理:【交流】交流、小结食盐精制过程中的反应,完成下面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活动3 了解食盐的应用【板书】食盐的用途【讲解】简单介绍食盐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投影】1.作为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是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的必需品)。2.作为工业原料,是制造烧碱、氯气、盐酸、纯碱等的基本原料,广泛用于制造化肥、塑料、合成橡胶、染料等。三、典例剖析例 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往往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和可溶性杂质(如MgCl2、CaCl2、Na2SO4等),必须对其进行分离和提纯,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粗盐提纯的过程。第一步: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已知室温下(20℃)NaCl的溶解度是36g,现称取3.6g粗盐加入烧杯中,然后量取 毫升水倒入烧杯中,充分搅拌溶解,接下来要做的是 ,这一步中玻璃棒作用是 。第二步: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1)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 、 、 等试剂。(2)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 ,将滤液的pH调节为7。若使用pH试纸,测试方法为 。(3)蒸发结晶得到精盐。除去可溶性杂质涉及到的相关化学方程式有: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解析】第一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即100g水最多溶解36g的氯化钠,因此要使氯化钠全部溶解需要水的质量是10g,水的密度是1g/cm3,所以,需要水的体积是10mL;要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可用过滤的方法,玻璃棒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溅出。第二步:(1)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Na2SO4的方法:加入过量NaOH(去除镁离子);加入过量BaCl2,去除硫酸根离子;加入过量Na2CO3(去除钡离子、钙离子)。(2)由于加入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是过量的,所以加入盐酸是为了与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同时调节滤液的pH;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测出溶液的pH。(3)除杂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需要的物质反应,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据此加入的试剂的顺序是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或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然后依据加入试剂的顺序书写反应的方程式。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钡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答案】第一步:10 过滤 引流 第二步:(1)氢氧化钠(NaOH) 氯化钡(BaCl2) 碳酸钠(Na2CO3)(2)稀盐酸;取一小段pH试纸放在洁净的点滴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许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相应数值(3)①MgCl2+2NaOH Mg(OH)2↓+2NaCl②Na2SO4+BaCl2 BaSO4↓+2NaCl③CaCl=+Na2CO3 2NaCl+CaCO3↓④BaCl2+Na2CO3 2NaCl+BaCO3↓⑤NaOH+HCl NaCl+H2O⑥2HCl+Na2CO3 2NaCl+H2O+CO2↑(书写时顺序可颠倒)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肯定有一些收获,也会有一些感悟,下面我们还是相互交流一下感悟,七嘴八舌的来谈一谈吧!【小结】1.粗盐提纯(1)除去不溶性杂质:溶解、过滤、蒸发(2)除去可溶性杂质先加稍过量的BaCl2除去Na2SO4,再加稍过量的Na2CO3除去CaCl2和过量的BaCl2,再加稍过量的NaOH除去MgCl2,用过滤法除掉所有沉淀,加适量稀盐酸将溶液的pH调为7,最后加热蒸发得到纯净的食盐。2.食盐的应用(1)作为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2)作为工业原料。五、布置作业1.完成本课时相关练习。2.课本P42“挑战自我”3、4题。3.预习课本P43-44。教材习题解答在线测试(P40)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的方法从海水中得到氯化钠,而不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是由于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相似意义的答案均可)。【解析】结晶方法分为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可溶性物质,而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可溶性物质。挑战自我(P42)1.(1)对。【解析】有晶体析出后的溶液,是该晶体溶质的饱和溶液。(2)错,需要知道具体温度【解析】溶解度必须指明某温度。(3)错,不一定,Ca(OH)2的溶解度就是随温度上升而下降的【解析】注意特例。(4)对。【解析】搅拌只能改变溶解速率。(5)错,应该剩余一些液体利用余热烘干【解析】若蒸干会使食盐晶体飞溅。2. 3.A【解析】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Na2SO4、MgCl2、CaCl2等杂质以得到精制的NaCl溶液。(1)除去Na2SO4,应加入BaCl2化学方程式Na2SO4+BaCl2=BaSO4↓+2NaCl。(2)除去MgCl2,应加入NaOH化学方程式2NaOH+MgCl2=Mg(OH)2↓+2NaCl。(3)除去CaCl2,应加入Na2CO3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4)过滤,所得滤液中除了NaCl还含有Na2CO3、NaOH杂质,要除去这种杂质得到精致的NaCl溶液应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4.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使试管中溶液的温度升高,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晶体减少;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变浑浊。【解析】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氢氧化钙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由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故可知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烧杯中的温度升高,两试管中固体量相应的发生变化。第2课时 粗盐的提纯1.对给出的混合物,能指出杂质的成分,然后能根据杂质的性质特点正确地选择除杂试剂,与此同时发现除去可溶性杂质常用的方法是沉淀法、气体法等。2.在由浅入深的一系列的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为了把杂质完全除去,所加试剂一般要过量,而为了得到纯净的主产品,过量的试剂必须要在后续的过程中除去,而如果需要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试剂除杂时,还要正确安排试剂的加入顺序;另外面对不同的实验方案,能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价,进而能选出其中较优的方案。3.在观察老师的实验方案的流程图的板书后,能发现流程图的优点,而经老师点拨后,能明白流程图的要义,并试着模仿用流程图表达自己的实验方案。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