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节 巴西教学设计
展开一、教材分析
在湘教版地理教材中,巴西这节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发展迅速的经济和人口与城市。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区域地理部分《认识国家》中的下列标准:在地图上指出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等。教材中活动的安排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通过角色模拟讨论有关地理问题。例如把全班同学分为绿队和蓝队,设计一个无形的“足球”,围绕巴西的相关知识在师生间、蓝队和绿队间互相传递。本节课的设计,基于《地理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突出了巴西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问题。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知道巴西的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名称。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构成和人口分布特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出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
备课时广泛查阅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及设备、实物投影仪、挂图等;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报刊杂志等多种渠道收集主题有关的资料信息,并进行处理;创设并组织适合学生的活动,如绘制巴西轮廓图、通过相互沟通,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通过对亚马孙河流域开发与保护的了解,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关注世界的生态问题;
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学会倾听与尊重。
三、教学重点:
巴西的自然环境、巴西的热带雨林危机。
四、教学难点:
联系巴西气候和地形分析亚马孙河流量最大和流域面积最广的原因、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
五、教学准备: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制定课时学习导学案,收集巴西的图片、资料、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和巴西足球、著名旅游景点图片及其它有关材料。
六、教学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板书:第三章 走进国家 第六节 巴 西(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入场式的视频,问:里约的全称是什么?它在哪个国家?
学生:里约热内卢,巴西
教师用课件展示巴西的国旗、桑巴舞和足球的图片。由于巴西国旗中颜色主要是绿色和蓝色,因此我就把全班同学分为绿队和黄对,围绕巴西的相关知识进行四个回合的比赛,期待同学们的精彩表现。
教师:足球是巴西的象征。除了足球,巴西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到巴西去看一看。
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一下巴西的人口和面积在世界上的排名(都是世界第五位),结合第一章所学知识,得出: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和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
教师:通过刚才的所观所看,同学们对巴西有了一定的认识。让我们先明确一下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
板书:一、位置
课件展示:第一屏 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教师: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学生:纬度位置(五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纬度区和热量带?
学生回答:赤道、南回归线和50°W、低纬度,主要位于热带,少部分位于南温带,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广的国家。这也决定了巴西的气候是以热带的气候类型为主。
教师:展示巴西地形图,图中以何种颜色为主?这些颜色又分别表示何种地形?
学生:以绿色和黄色为主,分别表示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
板书:二、地形和气候
结合课本和导学案,将巴西主要地形区巴西高原(2/3)和亚马孙平原(1/3)的位置标注在导学案上相应的位置。
教师强调: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与高原。
教师:刚才的短片中,提到过里约奥运会,那么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的首都吗?
学生:不是
教师:巴西首都是谁呢?
学生:巴西利亚。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上的地图,将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的位置标注在导学案中的地图上。
教师:巴西首都是巴西利亚,地处巴西高原上,是巴西的新首都。巴西第一大城市为圣保罗,是巴西的经济、交通中心。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巴西最大的港口城市。
教师: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对照课本P26南美洲气候类型图与P97地形图,想一想:那么它以哪些气候类型为主呢?它们的气候特征是什么?完成P98表格
学生活动1: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答案后教师分组提问。
学生回答:
绿队:巴西的亚马孙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其特征为:终年高温多雨。
蓝队:巴西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其特征为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请一位学生上台,结合巴西地形图,总结巴西主要气候类型及特征
教师点评后给绿队和蓝队打分:1:1
教师:由此可见,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看似一幅简单的地图,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的地理信息。
活动2:教师展示亚马孙河与长江、尼罗河、密西西比河的对比图,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找出这些大江大河所在的大洲、流向和注入地,后分队提问。
板书:三、亚马孙河与亚马孙平原
学生自主探究:
绿队:尼罗位于非洲,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
蓝队:长江位于亚洲,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密西西比河位于北美洲,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
教师点评后为两队打分:2:2
教师:引导学生再看图,问:亚马孙河的长度排名世界第几?
学生:第二。
教师:亚马孙河的长度虽然仅次于尼罗河,但它的流域面积和流量却远远大于尼罗河,它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和流量最大的河流,在洪水期时,由于亚马孙河的入海河口是喇叭形的海湾,河面宽达300千米,因此亚马孙河又被称为“河海”。(同时让学生在课本上将这些语句勾划出来)
教师:亚马孙河为什么流域面积那么广,流量那么大呢?请学生结合巴西气候类型图和地形图分析。
学生活动3:
教师:分组提问
绿队:气候原因是:亚马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丰沛,所以流量大。
蓝队:气候原因:由于亚马孙平原北部是圭亚那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南部是巴西高原,地势北、西、南三面高,河水又这三面向中部的亚马孙河汇集,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同时带来大量的水量,使得流量变大。
教师:点评后打分:3:3
教师:出示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图片,在热带雨林气候的滋润下和亚马孙河的哺育下,在亚马孙平原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同时,雨林里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世界的动植物王国”。热带雨林在白天借助阳关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被誉为“地球之肺”。我们每个人都有肺,肺是我们人类人体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肺我们会窒息死亡。但亚马孙热带雨林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肺”,它的现状又如何呢?
板书:四、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教师:多媒体展示热带雨林破坏的图片,同时讲述: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不幸的是,这里的热带雨林正遭受严重的破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巴西致力于亚马孙地区的开发。亚马孙地区的开发,引起了深刻的环境问题。为了兴建亚马孙横断公路等数条大型干线公路,许多受雇于外国公司的伐木者,把公路沿线的木材席卷而去,为了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不惜把大片的森林化为乌有。巴西本国的贫苦农民,也在公路两旁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法,肆意砍倒树木,开荒种地。
教师: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它的危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问题。
教师:参照P102活动第二题。从世界环保组织官员、当地居民、政府官员和开发商的角度分析热带雨林是以开发为主还是保护为主?
学生分组探究
教师总结:亚马孙热带雨林主要位于巴西境内,林业是巴西主要经济部门之一。所以热带雨林的看法势在必行。热带雨林可以开发,但不能只开发不保护。恰恰相反,我们一定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对亚马孙雨林进行开发。同时,要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我们人类必然选择。就像我国提出的口号一样: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我们更要绿水青山!因为任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到头来都是得不偿失。
教师:(多媒体展示巴西独特的旅游资源)热带雨林的开发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动物栖息地遭到破坏等。其实巴西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如:世界七大建筑奇迹的里约热内卢的基督山、基督像、神秘原始的热带雨林、热情奔放的狂欢节、享誉全球的足球等等。因此巴西政府今后可以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通过发展旅游业,从而减少对热带雨林的砍伐。这样既发展了经济,又保护了环境,一举多得!
教师:虽然亚马孙雨林离我们很遥远,那么热带雨林的保护是不是就和我们没有关系了呢?学生:不是
教师:我们应该怎样从自身做起,爱护森林,保护环境呢?
课件展示:爱护花草树木、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不食用野生动物、垃圾分类回收、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成果展示:活动4:结合导学案的内容,让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上的2.2—2.5相关的空格,然后分组提问。
绿队回答:略
蓝队回答:略
教师适当点评后为两队打分:4:4
小结:教师结合板书内容作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巴西的概况,包括:巴西的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五带位置)、主要的地形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了解了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现状,探讨了如何解决热带雨林危机的措施和方法。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但巴西的老首都却是里约热内卢。同时,里约热内卢还是巴西最大的港口,它不仅交通便利,有着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经济社会比较发达。那么巴西为何要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搬迁到了地处内陆的巴西利亚呢?这就是留给同学们的课后作业,请大家课后收集相关资料,探讨巴西迁都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是围绕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学习了巴西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了解了“雨林危机”。通过四个回合的比赛,目前绿队和蓝队的比分暂为4:4。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围绕巴西的工业、农业、人口分布等知识继续比赛,期待同学更加精彩的表现。
板书设计 :
第六节 巴 西
一、 位置
二、 地形与气候
三、 亚马孙河与亚马孙平原
四、 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教学反思:
湘教版地理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给了教师很大的创造和发展的空间。在教材的处理方面,教师可灵活地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基于教材,同时又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本节课用里约奥运会中国队入场式的视频、巴西国旗、足球、热情奔放的桑巴舞导入新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新课程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学生课前收集资料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这种学习成果应给予激励性评价。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还注重体现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地图的判读和使用能力。展示热带雨林的破坏的相关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感受,起到创设教学情景,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教学的亮点是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为绿队和蓝队),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就好像课堂上有一个无形的“足球”一样,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绿队”和“蓝队”之间不停地互相传递,真正体现了教学过程是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角色扮演这一环节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很多新颖的观点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冒出来。每一轮的知识竞赛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比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也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和高效的参与课堂教学,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 巴西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下册<a href="/dl/tb_c469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六节 巴西第一课时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节 巴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节 巴西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 巴西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节 巴西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