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56866/0-170178402175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56866/0-17017840217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56866/0-170178402179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194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利比发明了断代法,即利用死亡生物体中不断衰变的原理对文物进行年代测定,由此判断各类史前文物的绝对年代。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新元素
B.的中子数为14
C.和都是碳元素的原子
D.、形成的物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表示的是Mg原子
B.表示第三电子层有2个电子
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D.2p、3p、4p轨道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依次增多
3、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空间填充模型既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B.的模型:
C.基态原子电子所占用的最高能级的电子云图为:
D.N与3个H结合形成分子,体现了共价键的饱和性
4、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分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p区不包含副族元素
B.第五周期有15种f区元素
C.d区、ds区均不存在非金属元素
D.s区所有元素的p能级电子均为全满或全空状态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形成过程:
B.能级最多容纳10个电子
C.电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可形成吸收光谱
D.激光的产生、LED灯发光都与电子跃迁有关
6、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为杂化,且杂化轨道容纳1对孤电子对的是( )
A.、、B.、、
C.、、D.、、
7、下列有关共价键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键能:B.键长:
C.共价键极性:D.分子中的键角:
8、隐形战机的核心材料是金属钛,我国探明储量世界第一。已知钛有、、这三种同位素,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
A.钛的原子序数为22
B.钛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ⅡB族
C.基态钛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D.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是过渡元素
9、若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同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
B.基态X原子中的电子有14种空间运动状态
C.X为25号元素
D.基态X原子电子占用的最高能层所具有的能级数为3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的电子式为,则核外有8个电子
B.中含有的键的数目为
C.完全转化和时转移电子数为
D.和的混合物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之比无法确定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在、条件下,气态氢原子完全结合形成氢气时,释放的最低能量为,则键的键能为
B.基态时,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为价
C.水分子可表示为,分子中键角为
D.根据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或价电子排布图)①②;可判断出①、②两种状态的能量符合E(①)> E (②)
12、下列各组中的X和Y两种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一定位于同一族的是( )
A.X原子和Y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
B.X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Y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C.X原子的2p能级上有三个未成对电子,Y原子的3p能级上有三个电子
D.X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Y原子核外N层上也仅有两个电子
13、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属于同种核素
B.第一电离能:d>e,电负性:dd>e
D.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共价键
14、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关于Y、Z、M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
B.离子半径:
C.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Z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是109°28′
B.乙炔分子中,碳原子的sp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C.键长,因此稳定性HFBr-Br>Cl-Cl,B正确;
C.由于原子半径:FN,因此它们分别与相同原子H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元素一方的能力就越强,共价键的极性就越强,故共价键极性:H-F>N-H,C错误;
D.都是三角锥形分子,但是原子半径F>H,导致键键长>键键长,所以键之间的排斥力减小,键角变小,所以键角,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8、答案:B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钛的原子序数为22,故A正确;
B.基态钛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其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ⅣB族,故B错误;
C.基态钛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故C正确;
D.第ⅣB族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是过渡元素,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9、答案:A
解析:A.根据分析,X为Cr,有6个未成对电子,是同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A正确;
B.根据分析,X电子所占轨道数为15,则空间状态有15种,B错误;
C.X为24号元素Cr,C错误;
D.Cr电子占据最高能层为4,能级为4s,电子占据最高能级为3d,D错误;
故答案:A。
10、答案:C
解析:A.的电子式为,表示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但其核外有10个电子,选项A错误;
B.是离子化合物,与间形成离子键,无键存在,选项B错误;
C.每个Mg原子失去2个电子,为0.05ml,完全转化为和时转移电子数为,选项C正确;
D.和都是离子化合物,其含有的阴、阳离子数目之比都是1∶2,与物质质量的多少无关,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1、答案:A
解析:A.气态氢原子完全结合形成氢气时形成键,释放的最低能量为,则形成键释放的最低能量为,键的键能为,故A正确;
B.基态时,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其价电子可能包括的电子,其最高化合价可以高于+1,故B错误;
C.水分子中O原子为杂化,且有2对孤电子对,则水分子表示为,分子中键角不为,故C错误;
D.根据洪特规则,电子在简并轨道中以相同自旋占据各个轨道时能量最低,则①、②两种状态的能量符合E(①)e,电负性从左往右依次增大,故电负性:de>d,C错误;
D.由分析可知,a为O,b为Na,a和b形成的化合物由只有离子键,中既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D错误;
故答案为:B。
14、答案:C
解析:A.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Y>M>Z,故电负性Y>M>Z,选项A错误;
B.电子层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离子半径:,选项B错误;
C.为,分子中S元素化合价为+2价,2+6=8,S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l元素化合价为-1价,|-1|+7=8,Cl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选项C正确;
D.Z为S元素,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其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图为,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5、答案:B
解析:A.和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但的键角为60°,键角是109°28′,A错误;
B.乙炔分子中,中心C原子采用sp杂化,其轨道用于形成σ键,未杂化的两个2p轨道形成π键,B正确;
C.键长越长,键能越小,越不稳定,键长,所以稳定性:HF>HCl>HBr>HI,C错误;
D.分子中有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其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比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作用强,D错误;
故选B。
16、答案:B
解析:A. 分子中,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分别为(5-3×1)=1、(6-2×1)=2、(4-2×2)=0,所以最多的是,故A正确;
B.同周期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有增大的趋势,第ⅡA族和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其后的元素,所以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介于Mg和P之间的有Si和S两种元素,故B错误;
C.根据某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数据,第二电离能大约是第一电离能的2倍,而第三电离能大约是第二电离能的5倍,说明该原子核外最外层有两个电子,所以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当它与氯气反应时生成物的化学式为,故C正确;
D.有机物中,有两个键、两个键、一个键、一个键、一个键和一个键,单键均为σ键,还有一个C=O键,其中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则在有机物中σ键和π键的比例为9∶1,故D正确;
故选B。
17、答案:A
解析:①原子含有未成对电子最多的第2周期元素为N;②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的元素为He元素;③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强的元素为F元素;④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的元素为S元素;同周期自左至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第ⅡA和第ⅤA族比相邻元素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减小,所以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He>F>N>S,即②>③>①>④;
答案为A。
18、答案:D
解析: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Y、Z、W、T分别是N、O、Cl、Si与Ge,则
A.X的氢化物为,分子间存在氢键,比同族短周期其他元素的沸点高,A项错误;
B.氧化性强弱:,跟含氧酸的元素化合价无直接关系,B项错误;
C.二氧化硅可与氢氧化钠反应,但不与水反应,可与氢氟酸可以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与水,C项错误;
D.G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金属与非金属的边界线上,具有半导体的特性,与C同族,C可形成CO与,根据同族元素的相似性可知,其氧化物可以是GeO或,D项正确;
答案选D。
19、答案:A
解析: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的元素为Ⅷ族元素,而不是第vB族,故①错误;
②能层为1时,只有一个1s轨道,有自旋相反的两个电子,故②错误;
③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和价电子构型分别是:氢、碳、氧、磷、铁共5种元素,故③正确;
④次氯酸分子中含有键,次氯酸分子的电子式为,故④错误;
⑤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p轨道上3个电子为未成对电子,位于第ⅤA族,为主族元素,故⑤正确;
⑥硒是第ⅥA主族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故⑥错误;
③⑤正确,故答案为A。
20、答案:D
解析:化合物的电子总数为10,则X为氢元素,Y为氮元素;R元素的最高正价为+6价,则R为硫元素,其与Z元素同主族,所以Z为氧元素。原子半径:,A项不符合题意;非金属性:O>N,B项不符合题意;硫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C项不符合题意;H、N、O三种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D项符合题意。
21、答案:C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N元素,R为O元素,W为Na元素。
A.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电负性:O>N>C>Na,故A错误;
B.中两个N原子形成,所以含有2个π键,π键是由两个原子的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的,故B错误;
C.H2分子中两个H原子的未成对电子均为1s能级的电子,s轨道在空间呈球形,故s轨道之间的重叠不具有方向性,故C正确;
D.基态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s轨道的电子数与其p轨道的电子数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22、答案:A
解析:A.含有酚酞的溶液,因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滴有酚酞溶液变红,加入少量固体,发生反应:,水解平衡逆向移动,则溶液颜色变浅,证明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故A正确;
B.NaClO水解生成次氯酸,有漂白性,所以用pH试纸无法测定其pH,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故B错误;
C.等体积、pH均为2的盐酸、醋酸分别与足量铁反应,醋酸放出的多且速率快,说明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更大,但是电离的氢离子一样(pH都是2),所以说明醋酸电离程度更小,即醋酸酸性更弱,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加入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不能证明和溶度积的大小,若加入足量氯化镁完全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后再加入氯化铁,能生成红褐色沉淀,则可证明,故D错误。
故选A。
23、答案:B
解析:A.据分析,实验中所用混合溶液总体积为10.0mL,则,A错误;
B.实验中需要通过溶液褪色所用时间来判断反应快慢,则高锰酸钾不能过量,由②中数据结合可知,溶液的浓度的最大取值为,即a最大取值为0.15,B正确;
C.可以通过实验①③的对比,探究温度对速率的影响,C错误;
D.溶液能氧化盐酸产生氯气,实验中溶液不可以用盐酸酸化,D错误;
答案选B。
24、答案:B
解析:A.通入和前先通入氩气,作用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产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防止遇空气中的水而水解,A正确;
B.为分离产物和未反应的原料,低温溶槽A使冷凝,得到产品,则温度区间应控制在或,再经过低温浴槽B降温,使冷凝,防止逸出,污染空气,低温浴槽B的温度区间应控制在-34℃以下,B错误;
C.将催化剂负载在玻璃棉上而不是直接平铺在玻璃管中,目的是增大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尾气回收的物质为NO,D正确;
故选B。
25、答案:C
解析:A.甲醇分子式为,结构中只有单键,即只有σ键,没有π键,A错误;
B.由反应①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金属M化合价发生变化,B错误;
C.价电子排布式为,价电子排布式为,又的全满稳定且3d能量低于4s能量,所以基态铜元素的第二电离能大于基态锌元素的第二电离能,C正确;
D.催化剂参与反应可以加快反应速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历程,但不改变焓变,D错误;
故选C。
26、答案:(1)3
(2)①
②13
③N
(3)①
②的价电子排布式为,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前者为半充满状态故较稳定
(4)①正四面体
②或
(5)①
②中心原子为sp杂化,键角为180度;和中心原子均为杂化。中孤对电子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大于中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故键角:
解析:
27、答案:(1)①Sc
②+3
(2)①
②紫色
③电子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能量较低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能量以一定波长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3)①纺锤(哑铃)
②氯原子半径小于硫,形成的氢氯键键长短、键能大
(4)
解析:
28、答案:(1)
(2);趁热过滤
(3)
(4)催化剂还原剂先加入稀硫酸,再加入溶液
(5)KSCN溶液不变红
解析:(1)锰为25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答案为:;
(2)①“滤液a”中含有铵根离子,铵根离子水解生成生成氢离子,导致溶液显酸性,,答案为:;
②氯化铵溶解度低温时较小,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将“滤液a”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答案为:趁热过滤;
(3)氧气具有氧化性,氧化生成二氧化锰和水,化学方程式为,答案为:;
(4)①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氧气,实验Ⅰ中的作用是催化剂;实验Ⅱ中加入溶液,产生大量气泡,固体完全溶解,反应中锰元素化合价降低,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过氧化氢为还原剂起还原作用,答案为:催化剂
,还原剂;
②由实验可知,酸性条件下,二氧化锰被过氧化氢还原,故“酸浸”溶解时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先加入稀硫酸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答案为:先加入稀硫酸,再加入溶液;
(5)铁离子和KSCN溶液变红色,故实验为:取少量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铁离子完全沉淀,答案为:KSCN溶液,不变红。
29、答案:(1)
(2)①d→e→b→c
②除去中的水蒸气
(3)把生成的气体全部赶入干燥管中吸收
(4)ABCD
(5)样品连续两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质量相差0.1g以内
(6)
解析:
编号
溶液
溶液
蒸馏水
温度/℃
浓度/
体积/mL
浓度/
体积/mL
体积/mL
①
0.50
6.0
a
4.0
0
25
②
0.50
3.0
a
4.0
b
25
③
0.50
6.0
a
4.0
0
5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