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质量测评数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质量测评数学试卷(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一个十一位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6,千万位上的数字是5,最低位上的数字是2,其余各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答案】 ①. 60050000002 ②. 六百亿五千万零二 ③. 601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十一位数的最高位是百亿位,说明6在百亿位上,千万位上是5,最低位个位的数字是2,其余各位上的数字是0,说明亿级的数字是600,万级的数字是5000,个级是0002。据此写数。
读数时,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每级开头或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即根据千万位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千万位上是5,向前一位进一,再去掉亿位后面的尾数,加上亿字。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个十一位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6,千万位上的数字是5,最低位上的数字是2,其余各位上的数字是0。
这个数写作:60050000002,读作:六百亿五千万零二,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601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写法和改写。可以先分级,一级一级地读数和写数,改写时注意带上单位。
2.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填一填。
小明非常喜欢我国古代建筑,他查阅资料了解到下面的信息:①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占地面积约为72公顷;②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祀性建筑群,占地约2.73平方千米;③中国四大古典园林建筑分别是拙政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其中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园林建筑,占地面积约为5.64平方千米,拙政园占地面积约为5.2公顷,颐和园占地面积约为290公顷,留园占地面积约为23300平方米。
上面材料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是( );颐和园的占地面积在以上的建筑和建筑群中排第( ),颐和园的占地面积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平方米。
【答案】 ①. 承德避暑山庄 ②. 2 ③. 290万
【解析】
【分析】根据1平方千米公顷,1公顷平方米,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即可;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省略万位后面的0,再加上“万”字;据此解答。更多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详解】根据分析:2.73平方千米=273公顷,5.64 =564公顷,23300平方米=2.33公顷,5.64平方千米公顷>2.73平方千米>72公顷公顷平方米;所以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是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的占地面积在以上的建筑和建筑群中排第2;290公顷=2900000平方米,2900000平方米=290万平方米,所以颐和园的占地面积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290万平方米。
【点睛】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单位的转换方法,小数的大小比较,整数的改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 9:30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________。
【答案】钝角
【解析】
【分析】时钟上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12个大格,每个大格是30°。钟面上9:30,时针和分针之间有3个半大格,则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3×30°+30°÷2,再根据角的分类知识解答即可。
【详解】3×30°+30°÷2
=90°+15°
=105°
105°的角是钝角;
9:30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钝角。
【点睛】明确钟面上每个大格是30°,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1分钟能传播_____米。
【答案】20400
【解析】
【详解】1分钟=60秒
340×60=20400(米)
5. 4公顷=( )平方米 5平方千米=( )平方米
6000000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答案】 ①. 40000 ②. 5000000 ③. 600 ④. 6
【解析】
【分析】1公顷=10000平方米,因此用4×10000;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因此用5×1000000;
1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因此用6000000÷10000即可将6000000平方米化成公顷,用6000000÷1000000就可将6000000平方米化成平方千米。
【详解】4×10000=40000,4公顷=40000平方米;
5×1000000=5000000,5平方千米=5000000平方米;
6000000÷10000=600,6000000÷1000000=6
6000000平方米=600公顷=6平方千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熟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 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15万,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答案】 ①. 154999 ②. 145000
【解析】
【分析】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15万,要求这个数最大是多少,就要考虑是用“四舍”法求得的近似值,也就是千位上是4,其它各位上是9;最大是154999;
要求这个数最小是多少,就要考虑是用“五入”法求得的近似值,也就是千位上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即最小是145000。
【详解】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15万,这个数最大是154999,最小是14500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运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要熟练掌握。
7. 两个因数的积是560,其中一个因数除以2,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如果两个因数都乘2,积是( );如果两个因数都除以2,积是( )。
【答案】 ①. 280 ②. 2240 ③. 140
【解析】
【分析】如果一个因数缩小m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积也缩小m倍。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m倍,那么,它们的积扩大(m×m)倍。
如果一个因数缩小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m倍,那么,它们的积就缩小(m×m)倍。据此解答。
【详解】两个因数的积是560,其中一个因数除以2,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560÷2=280;
两个因数的积是560,如果两个因数都乘2,积是:
560×2×2
=1120×2
=2240
两个因数的积是560,如果两个因数都除以2,积是:
560÷2÷2
=280÷2
=140
【点睛】本题考查了积变化规律,掌握分析中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8. 下图中∠1=50°,则∠2=( ),∠3=( )。
【答案】 ①. 40° ②. 50°
【解析】
【分析】从图中观察可知,∠1和∠2组成角是直角,直角是90°,∠2=90°-∠1,∠2、∠4和∠3组成了一个平角,平角是180°,∠3=180°-90°-∠2,据此解答。
【详解】∠2=90°-∠1
=90°-50°
=40°
∠3=180°-90°-∠2
=180°-90°-40°
=50°
【点睛】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善于利用图中隐藏的特殊角(直角、平角、周角),以及它与各角之间的关系,利用已知角,求出未知角。
9. 用3,7,6,8,0,0,0可以组成一个最大的七位数是( ),最小的七位数是( ).
【答案】 ①. 8763000 ②. 3000678
【解析】
【详解】要想组成的数最大,要把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下来;要想组成的数最小,要把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下来,但是最高位不能是零。
【解答】解:用3,7,6,8,0,0,0可以组成一个最大的七位数是8763000,组成的最小七位数是3000678。
故答案为:8763000,3000678。
10. 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后,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多315,原来的数是( )。
【答案】35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后,得到的数是原来数的10倍,则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多原来的数的9倍,而得到的数比原来增加315,原来的数是315÷9。
也就是相差315,由差倍公式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315÷(10-1)
=315÷9
=35
原来的数是35。
【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多原来的数的9倍。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共5分)
11. 100万里有10个一万。( )
【答案】×
【解析】
【分析】万和十万之间的进率是十,十万和百万之间的进率是十,则万和百万之间的进率是百,也就是100万里有100个一万,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00万里有100个一万,有10个十万。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12. 面积是1平方千米的土地一定是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可知这块土地的面积是1000000平方米,而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也是1000000平方米,但是题目没有说明图形的形状,所以不能判断这块土地是正方形。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块土地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它不一定是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也可能是别的形状,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千米的认识和换算,明确土地的形状不确定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一条线段长3厘米,一条射线长8厘米。(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线段、射线和线段的含义: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无端点,无限长;进而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线段有限长,可以度量长度,“一条线段长3厘米”的说法正确。射线是无限长的,无法度量长度,“一条射线长8厘米”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线段和射线的特征,线段有限长,射线无限长。
14. 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一个150°的角。( )
【答案】√
【解析】
【分析】先明确一副三角板的六个角共有四个度数:30°,45°,60°,90°,然后进行加减运算,找到符合条件的角。
【详解】可以拼出:45°-30°=15°
45°+30°=75°
45°+60°=105°
45°+90°=135°
60°+60°=120°
90°+90°=180°
60°+90°=150°
所以,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一个150°的角,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熟记一副三角板中各个角的度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5. 小芳每分钟走70米,所以她速度是70米/时. ( )
【答案】×
【解析】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共5分)
16. 用( )可以提取计算器上储存的计算结果。
A. B. C.
【答案】B
【解析】
【详解】当屏幕上已经出现计算结果或某个数值后,按下M+键,计算器就把屏幕上的数字存到了存储器中,此时计算中断,可以重新开始按新的数字进行新的运算,如果再次按下M+键,就会把屏幕当前的数和刚才存在存储器中的数相加,再把计算结果存在存储器中。也就是说,用M+键可以提取计算器上储存的计算结果。
故答案为:B
17. 李大伯家的果园是一个长200米,宽300米的长方形,果园的面积是( )。
A. 6平方米B. 6公顷C. 6平方千米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再将果园的面积换算成公顷。
详解】200×300=60000(平方米)
60000平方米=6公顷
果园的面积是6公顷。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和面积单位的换算,关键是熟记公式。
18. 下图中,使用量角器所测量的角的度数是( )。
A. 55°B. 65°C. 125°D. 135°
【答案】A
【解析】
【分析】这个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中心重合,其中一边与量角器的0°刻度线重合,另边与量角器上55°刻度线重合,这个角的度数是55°。
【详解】上图中,使用量角器所测量的角的度数是55°。
故答案为:A
【点睛】用量角器量角要做“两重合”,“一看准”。“两重合”是先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重合;把量角器的零度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准”是指最后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所量的角的度数。
19. 下列算式中与“160×50”结果不相等的是( )。
A. 80×100B. 16×500C. 16×50
【答案】C
【解析】
【分析】如果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数(0除外),那么积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A.80×100,相当于160×50的160除以2,50乘2,积不变;
B.16×500,相当于160×50的160除以10,50乘10,积不变;
C.16×50,相当于160×50的160除以10,50不变,所以积除以10,积变小了。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要注意观察,准确判断因数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积的变化情况。
20. 某公园买了136棵杉树,每棵杉树46元,一共用了多少元?小马虎用竖式计算出了结果,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表示( )。
A. 用了544元B. 用了816元C. 用了5440元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要求一共用了多少元,用乘法计算即可;计算136×46时,十位上的4与136的积是544个十,即表示用了5440元。
【详解】计算136×46时,十位上的4与136的积是544个十,即表示用了5440元。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四、计算题。(共28分)
21. 直接写得数。
700+240= 120×50= 300×110= 24×50= 2800÷7=
600-340= 106×40= 72÷8+7= 403×58≈ 298×29≈
【答案】940;6000;33000;1200;400;
260;4240;16;24000;9000
【解析】
【详解】略
22. 用竖式计算。
784×59= 205×31= 350×26=
750×55= 93×307= 705×80=
【答案】46256;6355;9100
41250;28551;56400
【解析】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详解】784×59=46256 205×31=6355 350×26=9100
750×55=41250 93×307=28551 705×80=56400
23. 根据下面第1题的积,找规律填出其他题的得数。
13×12=156
13×24= 13×36= 13×48=
26×6= 39×24= 26×24=
【答案】312;468;624;
156;936;624
【解析】
【分析】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如果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那么积不变;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乘m或除以m(0除外),另一个因数乘n或除以n(0除外),积就乘mn或除以mn。
【详解】13×12=156
13×24=312; 13×36=468; 13×48=624;
26×6=156; 39×24=936; 26×24=624;
五、操作题。(共10分)
24. 按要求画一画。
(1)画出射线BA。
(2)画出直线BC。
(3)画出线段AC。
【答案】(1)、(2)、(3)均见详解
【解析】
【分析】(1)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因此以点B为端点过A点画一条直的线,即可得到射线BA;(2)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因此过点B和点C用直尺画一条直的线,即可得到直线BC;(3)线段有两个端点,因此用直尺将点A和点C连接起来,即可得到线段AC,依此画图。
【详解】(1)、(2)、(3)画图如下:
【点睛】熟练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 画出与、同样大的角。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先用量角器量出已知角的度数,先画一条射线,再将量角器的中心点和射线的端点重合,射线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重合,再根据已知角的度数来画。
【详解】如下图:
【点睛】用量角器量角时,要注意是从哪一端开始度量的。
六、解决问题。(共30分)
26. 动物园里的老虎平均每天要吃116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1800千克食物,这些食物够这些老虎吃14天吗?
【答案】够
【解析】
【分析】用天数乘每天吃的食物质量,即可求出14天吃的食物质量,再与1800元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116×14=1624(千克)
1624<1800
答:这些食物够这些老虎吃14天。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14天吃的质量。
27. 李叔叔用货车运甘蔗。去的速度是60千米/时,用了2小时到达,原路返回时用了3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答案】40千米
【解析】
【分析】路程=速度×时间,因此用60乘2计算出运甘蔗的距离,然后用运甘蔗的距离除以3即可,依此列式并计算。
【详解】60×2=120(千米)
120÷3=40(千米/时)
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40千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普通的行程问题,熟练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 买50套桌椅和1台电脑,一共花了多少元钱?
【答案】26999元
【解析】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买50套桌椅的总价,再加上1台电脑的单价即可。
【详解】380×50+7999
=19000+7999
=26999(元)
答:一共花了26999元钱。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根据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解答。
29. 一块正方形稻田的周长是800米,每公顷收稻谷7吨,这块稻田一共收稻谷多少吨?
【答案】28吨
【解析】
【分析】根据正方形边长=正方形周长÷4,先算出正方形边长,然后再根据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算出这块正方形稻田的面积,并把它换算成公顷,最后再用面积乘7即为这块稻田共收的稻谷吨数,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800÷4=200(米)
200×200=40000(平方米)
40000平方米=4公顷
4×7=28(吨)
答:这块稻田一共收稻谷28吨。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正方形周长及面积公式的掌握。
30. 下面这块长方形绿地的宽增加了16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答案】600平方米
【解析】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长=面积÷宽,求出原来的长。用原来的宽加上16米,求出扩大后的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扩大后的绿地面积。
【详解】200÷8×(8+16)
=200÷8×24
=25×24
=600(平方米)
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600平方米。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测评数学试卷,共6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测评数学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测评数学试题,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