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谪守(zhé) 浩浩汤汤(tāng) 伛偻提携(1ǚ)
B.隐曜(yà) 阴风怒号(hà) 觥筹交错(gōng)
C.阴翳(yl) 岸芷汀兰(tīng) 雾凇沆砀(dàng)
D.金樽(zūn) 水声潺潺(chán) 薄暮冥冥(míng)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一:上下一白/惟长堤一痕
B.然:翼然临于泉上/颓然乎其间者
C.归:云归而岩穴暝/微斯人,吾谁与归
D.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B.李白是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他的诗歌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议论,但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
D.张岱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4.古诗文默写。(1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
(2)不以物喜,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3)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文中有很多句子蕴含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就蕴含着新生事物无比美好,总会代替旧事物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就蕴含着在困难面前必须不畏困难,坚强自信,乐观和洒脱的道理。
二、阅读(共31分)
(一)阅读名著《水浒传》,完成6-7题(7分)
看到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再说A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A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选自《水浒传》)
5.选文中的A是指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A的另一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智深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7-10题。(共14分)
甲
冰雪封途马蹄踏之铿然有声
[明]杨慎
积雪层冰路百盘,银杯逐马玉鸣銮。
老狂不怕玄冬冷,呵手挥毫兴未阑。
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7.对乙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消失 B.余拏一小舟 拏:撑(船)
C.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而已:罢了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勉强
8.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说乙文可谓是痴人赏奇景,请你说说“奇”在哪里?“痴”在何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甲诗中的古诗,完成下面的对话。(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3题。(10分)
喜雨亭记(节选)
[宋]苏轼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贱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亭者皆而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注释:忭(biàn):欢乐。荐饥:连年饥荒。二三子:你们。优游:悠闲自得。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余至扶风之明年( ) (2)官吏相与庆于庭( )
(3)既而弥月不雨( ) (4)以属客,而告之( )
1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13.丁卯三日后,苏轼在朋友圈发了以下内容。请联系文本,分析其用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作(共9分)
14.班会上,语文老师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对“面对困难·乐观豁达” 的看法。
要求:有明确观点或看法,用生活实例谈,100字以上。(9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江北新区南京市浦口外国语校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江北新区、江宁区、雨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8页,分值120分,下面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王士禛《花草蒙拾》中言,阅读文章,按要求完成旁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郑和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课文原句填空,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