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1章 地球和地图第1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2课时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1章 地球和地图第1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2课时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教案第1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1章 地球和地图第1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2课时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1章 地球和地图第1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2课时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1章 地球和地图第1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2课时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教案,共5页。
    第2课时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它们。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能力目标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分析思维能力。教学重点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教学难点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2.东西半球的判定。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等相结合。教学用具地球仪、地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于地球太大了,人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研究起来非常麻烦。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提问:同学们注意观察地球仪,在上面能看到什么?一、认识地球仪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1.地球仪的作用。2.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3.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教师点拨:地轴只是一个假想的轴,与地球仪上的线和点一样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学生活动:观察地球仪,小组交流,初步掌握、理解基本概念。二、经线和纬线组织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表格:①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什么形状的?②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③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个半球?④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⑤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⑥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⑦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⑧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⑨在地球仪上找出主要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大洲,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小组交流、讨论,对比分析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巩固要求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出示《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图,使学生知道他们是重要的经纬线。观察地球仪,找出三条经纬线,说出它们的意义。  三、利用经纬网定位1.说出几个地理事物的名称,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2.教师指出:地球仪上经纬线、经纬度的作用,就是为了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围等地理特征。学生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教师点拨以方格状经纬网图为例说明经纬度的判定方法1.先定方向: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判定经线和纬线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得知: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哪是经线、哪是纬线以及经度和纬度。经度eq \b\lc\{(\a\vs4\al\co1(若数值向东越来越大,则是东经;,若数值向西越来越大,则是西经。))纬度eq \b\lc\{(\a\vs4\al\co1(若数值向北越来越大,则是北纬;,若数值向南越来越大,则是南纬。))介绍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1.说明判定方法:经度eq \b\lc\{(\a\vs4\al\co1(<20° 东半球,>160° 西半球,20°~160° 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2.解释:在判定东西半球时,先看经度的度数,如果小于2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上;如果大于16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上;不在这一范围内的,东经的就在东半球,西经的就在西半球。巩固:指导学生绘制经纬网图,并绘出主要的经线、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等。教学反思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缺点。通过采取小组合作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究中质疑,在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这样,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成为学生学习交往和合作的过程,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得到极大的提高。但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①问题的提出应明确、有针对性,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是学生乐于思考和能够解决的问题。②学生的参与应采用思考、讨论等简单方式。这样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比较同步地进入学习,快速进入状态,开展合作,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③学生的探究、合作,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学生的讨论要有主题、有方向、有目标。④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有待教师的精讲和点拨,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