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2023 中职哲学与人生 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9/15059816/0-1701866882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高教版2023 中职哲学与人生 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9/15059816/0-170186688217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高教版2023 中职哲学与人生 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9/15059816/0-1701866882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教案设计
展开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 四 周 第 学时教案
计划授课时间:2023 年 月 日
实际授课时间:2023年 月 日
专 业:
班 级:
科 目:
《哲学》(新教材)
课 时:
2课时
授课地点:
授课形式:
讲授
参考教材:
第 2 课: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哲学;理解人的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2.通过学习哲学的思想和特征,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哲学的内容
2.通过思考交流,明白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
1.通过学习,理解哲学之时代精神的精华。
2.通过交流学习,知道哲学的起源和哲学的智慧
教学重点
物质的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教学难点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学情分析
1.中职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不高,对哲学学习热情不高,这给上课带来一定难度。他们有的是非不分,有时也很叛逆。这就要求正确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在上了一个星期的高二年级后,我发现学生整体素质比较普通,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如何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是我目前来说最需要做的。
2.结合有的班级都是女孩子,有的班级都是男孩子,去边学习氛围不高的情况下,我会将更多有趣的,当下青少年热衷的实例结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不是一味“埋头学习”让他们做真正的课堂主人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每个孩子都能够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教学内容分析
使学生了解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素质目标:
使学生能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主观条件出发,学会运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增强自信自强的意识,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1)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
(2)尊重他人,乐观进取,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向上。
(3)注重实践、勇于探索,科学思维、善于总结,留心观察、是非分明,努力学习、开拓创新。
(4)顺应潮流,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勇担责任。
(5)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热爱劳动、积极奉献,尊重个性、全面发展。
五、教学措施和方法。
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合作探究、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客观的社会现象和学生的人生实际出发,通过知识学习与案例分析,融入学生所需要的哲学与人生知识。
包括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小组讨论、演讲辩论、模拟活动、知识竞赛等,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并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感受、学习体会等。
教学策略
本节课程使用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导入分析法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
主要内容
课 前
1.教师备课制作PPT,查找相关案例、视频、图片及资料;
2.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对主要内容有大致了解。
课 中
一、问题导入
以苏格拉底之死的视频为导入,探究哲学的起源。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
问题1: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问题2:什么是物质
二、新课讲授
内容(一):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内容(二):用科学世界观指导人生发展
1.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2.坚持无神论,反对封建迷信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自然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
人口因素: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因素会加速或延缓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
物质生产方式:指人们为获取物质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般的问题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四、随堂检测
五、布置作业
课 后
与学生交流课堂学习效果,对有疑惑的知识点加以补充讲解;
网络查找相关知识资料拓展学习;
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并进行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90min)
教学
环节
内 容
活 动
技术
手段
备 注
(教学随笔)
教师
学生
课前
准备
1.教师备课
2.学生预习
教师备课制作PPT,查找相关案例、视频、图片及资料。
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对主要内容有大致了解。
查阅
资料
课中
活动
环节
内容一:新课导入
步骤一:问题探究(5min)
步骤二:提出疑问(3min)
步骤三:解决问题(5min)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的材料,提出疑问。
阅读多媒体展示的材料,和同桌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答案,并在班级进行交流。
多
媒
体
课中
活动
环节
(30min)
内容二:世界的物质性(5min)
步骤二: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坚持无神论,反对封建迷信
步骤三:方法论(10min)
步骤四:总结 课堂训练
(10min)
根据教材知识点,多媒体展示出哲学意识的内容
多媒体展示问题,教师提出疑问,引导思考。讲解。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的材料,提出疑问。
4.组织学生以同桌为位对问题进行思考;
5.对于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6.多媒体展示知识点(物质与意识),教师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7.多媒体展示知识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根据教材知识点和多媒体展示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并在教材中进行标注;
根据教师讲解,对知识点融汇贯通理解哲学的含义
阅读多媒体展示的材料,和同桌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答案,并在班级进行交流;
跟随老师的思路,阅读案例,与同桌进行讨论;
整理知识点内容,做好笔记。
多
媒
体
总结
评价(5min)
课堂小结
1.哲学的起源
2.意识的含义
3.两者的关系
4.方法论。
1.学生补做笔记;
2.学生试着自己进行总结。
多
媒
体
课后
检测(5min)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学生复习巩固本节课内容,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并背诵知识点。
教材
笔记
教学
效果
教学
反思
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优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a href="/zz/tb_c403723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优质教案及反思</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阅读与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 立足客观实际 树立人生理想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a href="/zz/tb_c403723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 立足客观实际 树立人生理想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导入,新课讲授,课堂小结,课后作业,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哲学与人生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哲学与人生<a href="/zz/tb_c403723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优质教案</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