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第11课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展开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 四 周 第 学时教案
计划授课时间:2023 年 月 日
实际授课时间:2023年 月 日
专 业:
班 级:
科 目:
《哲学》(新教材)
课 时:
2课时
授课地点:
授课形式:
讲授
参考教材:
第 11 课:社会历史的主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理解人民群众的含义,范围,主体部分。
2.通过学习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2.通过思考交流,明白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基本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
1.通过学习,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2.通过交流学习,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重点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区别
人民群众的含义和地位
教学难点
人民群众的主体和含义
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学情分析
1.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经验,可以通过单元测验、摸底考查、问卷等较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抽查或提问等非正式的方式。如果发现学生知识经验不足,一方面可以来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
2.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并且,现在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上几点主要是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去认识归纳的。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主要包括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三个内容。本框题是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观点,也是整本书的落脚点之一,为十二课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该框题无论是在知识体系还是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方面,都非常重要。
素质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爱国、守法、诚实、友善、勇敢等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
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启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提高学生的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措施和方法。
强化备课管理,使备课真正到达"功在课前,利在课堂"。
(1)加强备课,学校要保证备课时间,领导要参与集体备课,各学年组、各教研组要提前定好备课内容,定好中心发言人,使每位老师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2)抓好个人备课,每位老师要在集体备课的根底上,进行个人备课,并要精心设计好教案,写出有特色适合本班学生
实际的教案,教案书写要工整,坚决杜绝无案上课
(3)集体备课每周一次,学校领导定期检查,做好记录,或参与集体备课,提出建议,个人备课主要以检查教案和抽查的形式进行。
教学策略
本节课程使用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导入分析法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
主要内容
课 前
1.教师备课制作PPT,查找相关案例、视频、图片及资料;
2.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对主要内容有大致了解。
课 中
一、问题导入
以人民群众是谁的问题为导入,探究人民群众的地位。
问题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问题2:人民群众指的是谁?
二、新课讲授
内容(一):人民常州历史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内容(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坚持人民至上
服务人民,奉献祖国
三、随堂检测
四、布置作业
课 后
与学生交流课堂学习效果,对有疑惑的知识点加以补充讲解;
网络查找相关知识资料拓展学习;
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并进行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90min)
教学
环节
内 容
活 动
技术
手段
备 注
(教学随笔)
教师
学生
课前
准备
1.教师备课
2.学生预习
教师备课制作PPT,查找相关案例、视频、图片及资料。
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对主要内容有大致了解。
查阅
资料
课中
活动
环节
内容一:新课导入
步骤一:问题探究(5min)
步骤二:提出疑问(3min)
步骤三:解决问题(5min)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的材料,提出疑问。
阅读多媒体展示的材料,和同桌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答案,并在班级进行交流。
多
媒
体
课中
活动
环节
(30min)
内容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5min)
步骤二:坚持人民至上
服务人民,奉献祖国
步骤三:总结 课堂训练
(10min)
根据教材知识点,多媒体展示出人民群众的地位,多媒体展示问题,教师提出疑问,引导思考。讲解。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的材料,提出疑问。
4.组织学生以同桌为位对问题进行思考;
5.对于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6.多媒体展示知识点,教师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7.多媒体展示知识点
根据教材知识点和多媒体展示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并在教材中进行标注;
根据教师讲解,对知识点融汇贯通理解哲学的含义
阅读多媒体展示的材料,和同桌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答案,并在班级进行交流;
跟随老师的思路,阅读案例,与同桌进行讨论;
整理知识点内容,做好笔记。
多
媒
体
总结
评价(5min)
课堂小结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坚持人民至上
服务人民,奉献祖国
1.学生补做笔记;
2.学生试着自己进行总结。
多
媒
体
课后
检测(5min)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学生复习巩固本节课内容,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并背诵知识点。
教材
笔记
教学
效果
教学
反思
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第11课 社会历史的主体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a href="/zz/tb_c403725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1课 社会历史的主体精品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阅读与思考,启思导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哲学与人生第11课 社会历史的主体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哲学与人生<a href="/zz/tb_c403725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1课 社会历史的主体公开课教学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第11课 社会历史的主体优质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a href="/zz/tb_c403725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1课 社会历史的主体优质课教学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