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平高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平高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第1页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平高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第2页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平高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平高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平高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共8页。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汉代,古代楚地一带的诗歌风格突然在中原王朝开始流行,与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不无关系。刘邦出生地在楚国丰邑,刘邦登基以后,楚文化自然北移,汉代在政治上虽然“汉承秦制”,但在文化上受楚国传统的影响却非常大,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汉武帝的《秋风》《瓠子》都是楚声,武帝时的《汉郊祀歌》都是楚调。刘向大概就是在西汉兴起的楚地诗歌风格的氛围中,整理出最能代表楚国水平的诗歌选集《楚辞》,从此以后,以《楚辞》为代表的诗歌,直接影响了中国诗歌的总体走向。以前是规整的以《诗经》为代表的四字句诗歌,楚国诗歌或《楚辞》风格的诗歌风行汉朝以后,五言诗开始流行。李陵与其所训练的五千荆楚“敢死之士”(司马迁语)纵横匈奴腹地,因寡不敌众受降后在大溪以北所创作的一系列诗歌,与其说是五言诗,不如说是楚风诗。钟嵘《诗品》甚至认为,李陵从大漠以西传回的诗歌乃中原五言诗的发源。后人所写的五言诗,不断受其影响。汉乐府诗,更是受到《楚辞》的影响。诗歌的演化史,就是不断走向自由表达的演化史。以《诗经》为代表的书面雅言,越来越走向象牙塔,而以《楚辞》为代表的更为自由的语言风格,因为接近口语化,却显得越来越有生命力。诗歌经过五言、七言的酝酿,再到长句,进而到彻底的自由诗,我们都可在《楚辞》中找到影子;同时,也可在汉语诗歌的一系列演化中,找到《楚辞》的影子。
    (摘自石厉《“楚辞”与“楚歌”》)
    材料二:
    先秦楚歌独特的文学模式的形成是由其保存形式所决定的。当我们从保存这些作品最早的文献中来搜寻时不难发现,几乎所有作品是因为被镶嵌在古代文献的叙事中才得以保存下来的。一方面,楚歌的创作者与演唱者是同一的,并且有特定的叙事背景;另一方面,诗歌和叙事又是相互说明和印证的。无论是直接坦露出对社会褒善贬恶的价值判断的作品,还是揭示世道人心,表明进退出处、为人处世的生命价值观与人生观的作品,或是感人动心的爱情主题,或是感时伤世,抒发对社会、人生的生命喟叹,均如此。楚歌可以说是严守了“诗言志,歌咏情”的诗歌创作原则。
    就像我们的祖先为了祭祀而借助于铜器铭文保存了典礼颂歌一样,许多楚歌就是这样借助于古文献得以保存下来。保存楚歌的这些古文献就是把歌辞文本身直接作为叙事内容向我们讲述,使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古代人们古朴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人格个性与生活状貌。楚歌是现存古代音乐文学作品中难得的一种艺术模式。按照“诗言志,歌咏情”的原则在叙述当中融合楚歌,不仅使历史文献保存了早期历史人物的诗歌,在后来的历史意象中,对于这些诗歌的记忆也有助于保持历史叙述的表现力。更多课件教案等优质滋元可 家 威杏 MXSJ663 由于楚歌与其语境的高度融合,它所表达的善恶褒贬的情感与道德的强烈诉求给人的心灵带来更为强烈的冲击力,从《楚人诵子文歌》《优孟歌》《慷慨歌》《楚人为诸御已歌》《魂歌》《岁莫歌》等作品来看,这一特点非常突出。《礼记·乐记》和《毛诗大序》直截了当地把诗歌本质的情感表现推演到歌唱艰辛生活的百姓身上和世道人心的层面上:“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想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由此可见,楚歌与《诗经》有着同样的社会功能,因为都遵循着相同的诗歌文化传统,虽然它们所生成的文学模式差别甚大。
    (摘自孟修祥《先秦楚歌的文学模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邦统一天下后楚文化自然北移,古代楚地带的诗歌风格突然在中原王朝开始流行,主要因为政治因素影响巨大。
    B.诗歌选集《楚辞》最能代表楚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刘向整理出来后,这种诗歌直接影响了中国诗歌的总体走向。
    C.楚歌的创作者与演唱者是同一的,这是使得许多楚歌被镶嵌在古代文献的叙事中被保存下来的原因之一。
    D.无论是五言诗、七言诗还是自由诗,都不如楚歌让我们容易感受到古代人们的思想、心理、人格、生活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演化过程是向自由诗的演化过程,我们可在汉语诗歌的演化中,找到《楚辞》的影子。
    B.因寡不敌众受降的李陵从大漠以西传回的诗歌是中原五言诗的发源,不断影响后人的五言诗创作。
    C.楚歌的保存形式决定了其文学模式的形成,许多楚歌借助于古文献得以保存下来,这些古文献把歌辞文本本身直接作为叙事内容向我们讲述。
    D.楚歌遵循着诗歌文化传统,虽然与《诗经》文学模式差别非常明显,但都有着同样的社会功能。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想象奇特,笔法自由,多次出现“兮”字。
    B.诗歌发展到唐朝,出现了大量对仗工整的律诗。
    C.曹操通过宴会歌唱,以《短歌行》抒发自己求贤若渴的思想情。
    D.《秦风·无衣》是一首表现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士气高昂的战歌。
    4.两则材料都以楚歌为分析对象,请根据材料分析两则材料的侧重点。(4分)
    5.“诗言志,歌咏情”是诗歌创作的原则。材料二中是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的?请结合材料二加以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薄奠(节选)
    郁达夫
    五月中旬的有一天午后,我又无端感着了一种悲愤,本想上城南,但袋里连几个车钱也没有了,所以只好步行。
    我走到胡同的西口,忽而从角上的一间破屋里漏出几声大声来。这声音我觉得熟得很,稍微用了一点心力,回想了一下,我马上就记起那个身材瘦长,脸色黝黑,常拉我上城南去的车夫来。我站住静听了一会,听得他好像在和人拌嘴。我坐过他许多次的车,他的脾气是很好的,所以听到他在和人拌嘴,心里倒很觉得奇怪。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五十多岁的光景,但他自己说今年只有四十二岁。他平常非常沉默寡言,不过你和他说话的时候,他却总来回答你一句两句。
    有一天我在前门外喝醉了酒,往一家相识的人家去和衣睡了半夜,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弦月上升的时刻了。我雇车到西单牌楼后换车的时候,又遇见了他,半夜酒醒,一路上听了他许多不堪再听的话……他说这个年头儿真教人生存不得。他说洋车价涨了一两个铜子,而煤米油盐,都要各涨一倍。他说洋车出租的东家,真会挑别,一根骨子弯了一点,一个小钉不见了,就要赔许多钱。他说他一天到晚拉车,拉来的几个钱还不够供洋车租主绞榨。他说他的女人不会治家,老要白花钱。他说他的大小孩今年八岁,二小孩今年三岁了……我默默坐在车上,看看天上惨淡的星月,经过了几条灰黑静寂的狭巷,细听着他的一条条诉说,觉得这些苦楚,都不是他一个人的苦楚。我真想跳下车来,同他抱头痛哭一场,但是我著在身上的竹布长衫,和盘在脑里的一堆教育的绳矩,把我的这种直率的情感缚住了。自从那一晚以后,我心里存了一种怕与他相见的心思,所以和他不见了半个多月。
    我静听了一会,才知道他吵闹的对手,是他的女人。一时心情被他的悲惨的声音挑动,我竟不待回思,一脚就踏进了他住的那所破屋。我进去叫了他一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动气,他就把手一指,指着炕沿上的女人说:“这臭东西把我辛辛苦苦积下来的三块多钱,一下子就花完了。去买了这些捆尸体的布来……”
    说着他用脚一踢,地上果然滚了一包白色的布出来。“我的心思,她一点儿也不晓得,我要积这几块钱干什么?我不过想自家去买一辆旧车来拉,可以免掉那车行的租钱呀!天气热了,我们穷人,就是光着脊肋儿,也有什么要紧?她却要去买这些白洋布来做衣服。你说可气不可气啊?”
    我听了这一段话,心里虽也为他难受,但口上只好安慰他说:“做衣服倒也是要紧的,积几个钱,是很容易的事情,你但须忍耐着,三四块钱是不难再积起来的。"夏至以后,北京接连下了半个多月的雨。我因为一天晚上没有盖被睡觉,惹了一场很重的病,直到两礼拜前,才得起床。起床后第三天的午后,我看久雨新霁,天气很好,就出了门走往西边。走过那胡同角上的破屋的时候,我只看见门口立了一群人,在那里看热闹。屋内有人在低声啜泣。我以为那拉车的又在和他的女人吵闹了,所以也就走了过去。
    我踏近前去一看,破屋里并没有拉车人的影子,只有他的女人坐在炕沿上哭。我向一个立在我旁边的中年妇人问了一番,才知道她的男人,前几天在南下洼的大水里淹死了。死了之后,她还不晓得,直到第二天的傍晚,拉车人的同伴认出了他的像貌,才跑回来告诉她。
    我看看周围的人少了,就也踏了进去问她说:“你还认得我么?”
    她抬起肿红的眼睛来,对我看了一眼,点了一点头。我趁此机会,就劝她说:“看养孩子要紧,你老是哭也不是道理,我若可以帮你的忙,总没有不为你出力的。”
    她听了这话,一边啜泣,一边断断续续地说:“我……也……也不知他……他是自家沉河的呢,还是……”
    她说了这一句又哭起来了。我没有办法,就从袋里拿出了皮包,取了一张五块钱的钞票递给她说:“这虽然不多,你拿着用吧!”
    她听了这话,啜泣着对我说:“他……他活着的时候,老……老想自己买一辆车。你……老爷你心好,请你,请老爷你去买一辆好,好的纸车来烧给他罢!”
    我听了这话,心里愈发觉得难受,对她说:“他是我的朋友,那纸糊的洋车,我明天一定去买了来,和你一块烧到他的坟前去。”
    两天之后,那纸洋车糊好了,恰巧天气也不下雨,我早早吃了午饭,就雇了四辆洋车,同她及两个小孩一道去上她男人的坟。车过顺治门内大街的时候,因为我前面的一乘人力车上只载着一辆纸糊的很美丽的洋车和两包锭子,大街上来往的红男绿女只是凝目着我和我后面车上的那个眼睛哭得红肿、衣服褴褛的中年妇人。我被众人的目光鞭挞不过,心里起了一种不可抑遏的反抗和诅咒的毒念,只想放大了喉咙向着那些红男绿女和汽车中的贵人狠命地叫骂:“猪狗!畜生!你们看什么?我的朋友,这可怜的拉车者,是为你们所遇死的呀!你们还看什么?”
    一九二四年八月十四日作于北京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插叙“我”在一次酒后雇车时遇见车夫,并听了他许多不堪再听的话,其中有他对他妻子的抱怨,为后文写二人之间的吵闹做了铺垫。
    B.“惨淡的星月灰黑静寂的狭巷”的环境描写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都烘托山此时“我”因细听车大的诉说与苦楚而感到心烦意乱。
    C.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通过“我”的所见、所感、所为讲述故事,表现旧社会的苦难,更能激发读者情感共鸣,让读者感受更深刻。
    D.小说通过真切的描述展开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的友谊,借“我”的忧时伤世作低吟微诉,体现了苦闷、忧郁、感伤的“郁式风格”。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写“我”看车夫的样子“好像有五十多岁的光景,但他自己说今年只有四十二岁”,说明车夫因饱经生活摧残而显得衰老憔悴。
    B.“我”听了车夫的一条条诉说,认为这些苦楚不是他一个人的,说明车夫这一人物是那个年代底层劳动者的缩影,升华了小说的情感表达。
    C.“我”想与车夫一起抱头痛哭,但被身上的长衫和“脑里的一堆教育的绳矩"束缚住,这体现了“我”的自我剖析,使主人公形象更加立体。
    D.小说通过讲述“我”与车夫的交往经历,既交代了车夫悲惨结局的出现缘于当时恶劣的社会生存环境,同时也突出了“我”命运的凄婉。
    8.小说塑造了一个善良、吃苦耐劳但命运悲苦的车夫的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如何塑造这形象的。(6分)
    9.小说最后一段写了上坟路上的情景,请结合全文分析结尾有哪些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文,完成10-14题。
    【甲】
    为学
    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息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乙】
    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①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丙】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序号写在答题卡上。(3分)
    是故A聪与敏B可恃C而不可D恃也E自恃F其聪G与敏H而I不学者J自败K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年,文中是第二年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今年的下一年,二者的意思不同。
    B.“吾欲之南海”的“之”与《师说》中“郯子之徒”的“之”含义不相同。
    C.“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与“顾野有麦场”(《狼》)两句中的“顾”字含义相同。
    D.“晋平公问于师旷曰”的“于”与《劝学》“取之于蓝”的“于”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富和尚认为,穷和尚仅凭一个水瓶和饭碗不能到达南海,结果穷和尚成功到了南海,这说明运气是成功的一个条件。
    B.蜀国距离南海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而穷和尚到达了。作者采用对比手法,目的是为了告诉我们为学的道理。
    C.《炳烛夜谈》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只要学习,永远不晚,正如《劝学》中所说“学不可以已”。
    D.鲁肃和吕蒙之间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孙权劝说吕蒙“就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4.彭端淑的《为学》告诉我们什么学习的道理?(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16题。
    初冬从父老饮村酒有作
    陆游
    父老招呼共一觞,岁犹中熟有余粮。
    荞花漫漫浑如雪,豆英离离未著霜。
    山路猎归收免网,水滨农隙架鱼梁。
    醉看四海何曾窄[注],且复相扶醉夕阳。
    [注]作者自注:苏子美诗云,“吁嗟四海窄”。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初冬季节,诗人与父老乡亲畅饮村酒,于是写下此诗记叙当时的情景。
    B.年成丰饶,家有余粮,在一片喜悦气氛中,乡亲们招呼诗人一起饮酒。
    C.荞花盛开,像雪花般白茫茫一片;豆英未经霜打,却已经稀疏、零落。
    D.猎人收网归家,农人在水滨架起鱼梁,这些描写使诗歌充满乡野情趣。
    16.尾联使用了两个“醉”,有何含意?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战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讲理于一体,写春江花月之夜景,抒思乡孤独之情,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则体现出人世变化、江月永恒的哲理。
    (3)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悲叹人生短暂,人生易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你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吗?
    心理学上,将总是把他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努力让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高兴的行为称为“讨好”。
    ① ,被称为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的特点通常是这样的:个人观点容易被他人左右、把别人的需求放在首位而委曲自己、过分依赖他人的评价而忽视自己内心的感受。可悲的是,就这样委曲求全,却往往事与愿违,并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 ② :性格上过度敏感,同理心过强;从小没有得到充分的爱和肯定;不正确的社会文化的影响,比如“学得好不如嫁得好……一个在担惊受怕或否定中长大的人,往往有严重的认知和人格缺陷,以至于他们认为,讨人喜欢是最重要的事情。
    不做“讨好型”的人,弄清楚两点非常重要:首先,“与人为善”不等于“讨好”。讨好是隐藏自己的想法去迎合他人,没有原则和底线;与人为善是会恰当地表达自己,虽然会为他人着想, ③ 。其次,“控制”不是“爱”的表现形式。爱是“爱其所是”,是鼓励独立和成长;而“控制”是搅乱是非观念,否定、摧毁人的认知。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自己价值,一个真正会欣赏你,永远欣赏的是你最真实的样子,而不是你委曲求全和讨好对方的样子。所以,在社会交往中,我们不需要隐藏、否认自己的感受,也不必把得到别人的认可,尤其是讨人喜欢当成最重要的事情。
    18.下列句子中的“其”和“爱其所是”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B.其真无马耶?
    C.或者不如说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
    D.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漂泊在外的游子,若与故乡人【 ① 】,欢喜之外也会生起几分落,这便是乡愁。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于是乡愁成了那个时代的普遍感情。“若为化得千身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是柳宗元的期盼;“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是李白的告白;“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岑参的深情。中国文化史中,乡愁始终是个庞大的文学命题,从古至今,人人不免,留下的乡愁文字【 ② 】。
    故乡是人类寻找并建造的第一个家园,故乡被视为生命的根,它几乎孕育了人类的全部历史与文化。人都是恋家的,然而有史以来,迁徙却是人类发展的常态,在今天实现共同富裕的宽阔道路上,大多数人并非是无奈的出走,悲情的离别,而是漫漫长路上的圆梦,可一旦远离家乡,乡愁还是来了。很多人已经在城市住了几十年,过着富裕的日子,可故乡的山川草木仍然【 ③ 】。近十来年,生活快速发展变化,小日子越来越红火美好,乡味成了大众喜爱的味道,乡游成了有情的旅游,乡愁气氛越来越浓。懂得乡愁,记住乡愁,也便有了家国情怀、世纪情绪。
    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2.请将文中画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说文解字》云:“德者,得也。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也。”这就是说品德对个体、他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伏尔泰曾说:“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而无所得的人,都是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陆鸿是残疾人创业的代表,他的企业有四分之三的员工是残疾人,2022年营业额高达1300万元。疫情期间,员工离在家,独自坚守的陆鸿依然给员工发工资。
    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与“得”引起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试卷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平高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平高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共9页。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再提升到9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再提升到9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