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草原上,一只老鼠发现老鹰在上空盘旋,就迅速钻进附近的洞穴里。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进行呼吸
2.(2分)菟丝子生长于黄瓜等植物体上,主要靠吸收黄瓜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来生存,对黄瓜造成伤害。这说明菟丝子和黄瓜之间的关系是( )
A.共生B.合作C.寄生D.竞争
3.(2分)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春江水暖鸭先知B.葵花朵朵向太阳
C.蚯蚓疏松土壤D.春风又绿江南岸
4.(2分)对于一株生长在田地里的小麦来说,直接影响它生活的生态因素( )
A.人、杂草、田鼠、小鸟等动物
B.水分、阳光、空气、土壤等非生物
C.A和B的总和
D.A和B的总和再加上田地里的其他小麦
5.(2分)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所有的虾米
B.池塘中所有的生物和水
C.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D.一个池塘
6.(2分)以下根据成语写成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
A.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蚌→鹬→人
B.草尽狐兔愁:草→兔→狐
C.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植物←虾←小鱼←大鱼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螳螂→黄雀
7.(2分)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能量在甲、乙、丙三者中的流动方向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甲→丙→乙
8.(2分)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 )
A.B.
C.D.
9.(2分)生物种类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池塘生态系统
10.(2分)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就是指地球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人类及其生活的环境
D.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11.(2分)下列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
A.镜头污染——用干净的擦镜纸擦拭
B.对光成功的标志——目镜内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C.更换物镜——用转换器
D.欲使视野里模糊的细胞图象变得更加清晰——调节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
12.(2分)用显微镜观察字母“pd”,看到的物像是( )
A.bpB.qbC.dpD.pd
13.(2分)如图分别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切番茄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于⑥
B.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的是④
C.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②细胞膜
D.③可以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14.(2分)生物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也是如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的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B.细胞中的物质都是由细胞自己制造的
C.水、无机盐、氧是属于无机物
D.糖类、蛋白质、脂质等有机物能供能
15.(2分)如图所示,是科学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克隆羊多莉”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多莉”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B.“多莉”的外貌最像提供卵细胞的母羊A
C.“多莉”的诞生说明控制生物发育和遗传的物质主要位于细胞核内
D.目前克隆技术被广泛应用,其中克隆人也是被允许的
16.(2分)植物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细胞生长,细胞分化B.细胞分化,液泡增大
C.细胞分裂,细胞生长D.细胞分裂,液泡增大
17.(2分)一枚小小的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这都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是分不开的。如图是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 )
A.甲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乙图表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
B.两种细胞的分裂都是细胞质先分裂,细胞核后分裂
C.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都要复制
D.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同
18.(2分)南丰蜜桔是江西省的名贵特产之一,下列与蜜桔果实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A.洋葱表皮B.西瓜瓤C.一朵花D.一棵树
19.(2分)如图,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A.⑤→①→③→④→②B.①→⑤→③→④→②C.⑤→①→④→③→②D.②→④→①→③→⑤
20.(2分)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都属于单细胞生物
B.单细胞生物不能趋利避害,适应所生活的环境
C.单细胞生物无法独立完成生命活动,须寄生生活
D.单细胞生物对我们人类来说都是有害的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60分)
21.(12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铁盒内放置的鼠妇数量应足够多,以避免 ,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丙同学的实验 (填“遵循”或“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3)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则甲同学的实验现象是鼠妇大多集中在 土一侧。
(4)丁同学实验中的变量是 。
(5)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湿土 。
(6)做完这个实验后,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些鼠妇。 。
22.(12分)南岳衡山,终年翠绿,四时郁香,还有土壤、水、阳光、空气等非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图一是由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有 条食物链。在该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 。
(2)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其中食虫鸟和蜘蛛的关系是 。
(3)若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则图二中的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
(4)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23.(12分)观察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而显微镜是重要的观察工具。图一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显微镜下的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三是使用显微镜时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图三中的序号)。
(2)在进行图三中的步骤[2]操作时,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 。
(3)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视野较暗,可使用较大的光圈 面境,调节光线的强弱。
(4)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个污点,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你判定污点可能是在 上。
(5)在视野中,发现图二中草履虫正向左下方移动,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方向)移动。
(6)若选用5×目镜和10×物镜观察时,视野中的草履虫像体长为10毫米,那么这个草履虫的实际体长为 毫米。
24.(12分)在实验课上,小明同学们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请据图回答:
(1)据所学知识可知,小明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 (选填“A”或“B”)。他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②中滴加的是 。
(2)步骤⑥滴加的是 ,经过此过程后,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
(3)图A细胞与图B相比没有 。(写出一个结构名称即可)
(4)步骤[⑤]操作不当时,装片易产生气泡,如图A所示,那么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中盖盖玻片的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
B.
C.
D.
(5)绘制生物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 表示。
25.(12分)“风吹大地春日美,雨润田园菜花香”。图一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绘制的油菜结构层次图,图二是人体的结构层次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和图二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 。
(2)图一中,a表示 过程,该过程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一样。
(3)图二中由B到C的过程与图一中的b都表示细胞 过程,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4)图一中的丁与图二中的 (填字母)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5)漫步花海,我们不由得想起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句优美的诗句,油菜花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
(6)戊油菜植株中的根、茎和叶这三者都为 器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20×2分=40分)
1.(2分)草原上,一只老鼠发现老鹰在上空盘旋,就迅速钻进附近的洞穴里。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进行呼吸
【分析】1、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一般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解答】解: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说明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
2.(2分)菟丝子生长于黄瓜等植物体上,主要靠吸收黄瓜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来生存,对黄瓜造成伤害。这说明菟丝子和黄瓜之间的关系是( )
A.共生B.合作C.寄生D.竞争
【分析】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捕食、寄生、共生、竞争、合作等关系。
【解答】解:菟丝子生长于黄瓜等植物体上,主要靠吸收黄瓜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来生存,因此菟丝子与黄瓜的关系属于寄生关系。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2分)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春江水暖鸭先知B.葵花朵朵向太阳
C.蚯蚓疏松土壤D.春风又绿江南岸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解答】解:A、“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A不符合题意。
B、“葵花朵朵向太阳”,是光对生物的影响。
C、“蚯蚓疏松土壤”,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
D、“春风又绿江南岸”,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4.(2分)对于一株生长在田地里的小麦来说,直接影响它生活的生态因素( )
A.人、杂草、田鼠、小鸟等动物
B.水分、阳光、空气、土壤等非生物
C.A和B的总和
D.A和B的总和再加上田地里的其他小麦
【分析】1、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的 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关温度,水、空气等,没有光,绿色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不仅影响植物的生理变化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行为生长发育等等;如果没有水,生物就不能生活,水不仅能影响植物的分布,也能影响生物的生存;没有空气,生物就无法呼吸;生物因素就是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都受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分有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解答】解:对于一株生长在田地里的小麦来说,直接影响它生活的生态因素:人、田鼠;水分、空气;再加上田地里的除了这株小麦以外的其他小麦。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5.(2分)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所有的虾米
B.池塘中所有的生物和水
C.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D.一个池塘
【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A、池塘中所有的虾米,没有其它生物,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池塘中所有的生物和水,也没有非生物部分;
C、池塘中所有的生物,没有环境部分。
D、一个池塘,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
故选:D。
【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
6.(2分)以下根据成语写成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
A.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蚌→鹬→人
B.草尽狐兔愁:草→兔→狐
C.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植物←虾←小鱼←大鱼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螳螂→黄雀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A、鹬、蚌、渔翁都是消费者,错误。
B、草尽狐兔愁:草是生产者,兔,草→兔→狐。
CD、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方向反了,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概念组成。
7.(2分)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能量在甲、乙、丙三者中的流动方向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甲→丙→乙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解答】解: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营养级越低。图中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乙、丙、甲、乙、丙三者构成的一条食物链是乙→丙→甲、乙、丙三者中的流动方向是乙→丙→甲。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组成、能量流动的特点。
8.(2分)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 )
A.B.
C.D.
【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首先明确的是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解答】解:在上面的生态系统中,水稻是植物,是第一营养级,属于初级消费者,属于次级消费者。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只要某一物种的数量发生变化,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蝗虫在短时间内就会因天敌减少而数量急剧增加,蝗虫获取不到足够的食物,所以将青蛙杀绝。
故选:C。
【点评】明确: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个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9.(2分)生物种类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池塘生态系统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种类及特点,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据此答题.
【解答】解:A、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较少,自动调节能力差。A错误。
B、农田生态系统中人起决定的作用。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B错误。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每年降雨量超过2000毫升,由于阳光充足,同时生长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动植物种类繁多,自动调节能力较强。
D、池塘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差。D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各生态系统的类型及主要特点.明确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是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
10.(2分)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就是指地球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人类及其生活的环境
D.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答】解:ABC、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故B正确;
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
11.(2分)下列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
A.镜头污染——用干净的擦镜纸擦拭
B.对光成功的标志——目镜内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C.更换物镜——用转换器
D.欲使视野里模糊的细胞图象变得更加清晰——调节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
【解答】解:A、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是对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镜头能进行清洁,A正确。
B、对光时,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B正确。
C、转换器在镜筒的下端,要更换物镜时可以旋转转换器。
D、欲使视野里模糊的细胞图象变得更加清晰,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2.(2分)用显微镜观察字母“pd”,看到的物像是( )
A.bpB.qbC.dpD.pd
【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
【解答】解: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字母“pd”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pd”,用显微镜观察字母“pd”。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13.(2分)如图分别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切番茄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于⑥
B.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的是④
C.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②细胞膜
D.③可以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分析】观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
【解答】解:A、液泡内含有细胞液,切番茄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于⑤液泡中。
B、④是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C、②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
D、③是叶绿体,可以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故选:A。
【点评】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4.(2分)生物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也是如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的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B.细胞中的物质都是由细胞自己制造的
C.水、无机盐、氧是属于无机物
D.糖类、蛋白质、脂质等有机物能供能
【分析】细胞中含有多种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分子较大,一般含有碳,如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无机物分子较小,一般不含有碳,如水、无机盐、氧等。
【解答】解:A、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无机物,A正确。
B、细胞中的物质并不是都由细胞自己制造的,如尿素,还有一些物质须从外界获得、水等是通过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C、水、无机盐,C正确。
D、糖类、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
故选:B。
【点评】此题的知识点较多,仔细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15.(2分)如图所示,是科学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克隆羊多莉”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多莉”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B.“多莉”的外貌最像提供卵细胞的母羊A
C.“多莉”的诞生说明控制生物发育和遗传的物质主要位于细胞核内
D.目前克隆技术被广泛应用,其中克隆人也是被允许的
【分析】克隆又称“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由B羊提供细胞核,A羊提供去核卵细胞,多莉的相貌与B羊相似,说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细胞核中具有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叫染色体,它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在克隆动物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
【解答】解:A、利用电脉冲方法,最后形成融合细胞,不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B、母羊B为多利提供了细胞核,它里面含有遗传物质,B羊的细胞核内含有该绵羊全套的遗传基因,B错误;
C、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能够传递遗传信息,C正确;
D.克隆人是不被允许的,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克隆技术的特点以及克隆的过程。
16.(2分)植物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细胞生长,细胞分化B.细胞分化,液泡增大
C.细胞分裂,细胞生长D.细胞分裂,液泡增大
【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解答】解:细胞分裂是指细胞有一个分成两个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数目增多了,其结果是使细胞体积增大了,即细胞分裂。
故选:C。
【点评】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的相关知识,是个重要的考点。
17.(2分)一枚小小的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这都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是分不开的。如图是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 )
A.甲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乙图表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
B.两种细胞的分裂都是细胞质先分裂,细胞核后分裂
C.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都要复制
D.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同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2)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解答】解:A.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图甲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A错误。
B.两种细胞的分裂都是细胞核先分裂,B错误。
CD.在细胞分裂时,随着分裂的进行,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D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动植物的细胞分裂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8.(2分)南丰蜜桔是江西省的名贵特产之一,下列与蜜桔果实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A.洋葱表皮B.西瓜瓤C.一朵花D.一棵树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解:洋葱表皮属于保护组织;西瓜瓤属于营养组织;蜜桔果实和一朵花都属于器官,属于生殖器官。
故选:C。
【点评】掌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解题的关键。
19.(2分)如图,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A.⑤→①→③→④→②B.①→⑤→③→④→②C.⑤→①→④→③→②D.②→④→①→③→⑤
【分析】(1)细胞是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最后由系统构成完整的动物体。因此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2)如图中,①胃属于器官,②肌肉细胞,③是消化系统,④组织,⑤人体。
【解答】解: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图中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为:②肌肉细胞→④组织→①器官→③系统→⑤人体。
故选:D。
【点评】掌握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解题的关键。
20.(2分)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都属于单细胞生物
B.单细胞生物不能趋利避害,适应所生活的环境
C.单细胞生物无法独立完成生命活动,须寄生生活
D.单细胞生物对我们人类来说都是有害的
【分析】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解答】解:A、草履虫、酵母菌只由一个细胞构成,A正确;
B、单细胞生物能趋利避害,B错误;
C、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呼吸、运动,C错误;
D、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分为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净化污水等,造成赤潮等。
故选:A。
【点评】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60分)
21.(12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铁盒内放置的鼠妇数量应足够多,以避免 偶然性 ,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丙同学的实验 不遵循 (填“遵循”或“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3)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则甲同学的实验现象是鼠妇大多集中在 湿 土一侧。
(4)丁同学实验中的变量是 光 。
(5)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湿土 对照实验 。
(6)做完这个实验后,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些鼠妇。 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大自然中 。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每组只用少量的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做实验不科学,可能因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的数量要多,排除偶然性、可靠性,铁盒内放置的鼠妇数量应足够多,减少误差。
(2)变量唯一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变量唯一才能正确地找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别,因此除了实验变量外,是为了控制无关变量,丙同学的实验具有光和湿土两个变量。
(3)由题图可知,甲同学实验的变量是水分,所以。
(4)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这个不同的条件。由题图可知:丁同学实验中的变量是光。
(5)通常,对照实验中,就是实验组。因此,一侧放干土,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
(6)鼠妇属于生物圈的一员,可以维持生态平衡,做完实验后。
故答案为:
(1)偶然性。
(2)不遵循。
(3)湿。
(4)光。
(5)对照实验。
(6)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大自然中。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2.(12分)南岳衡山,终年翠绿,四时郁香,还有土壤、水、阳光、空气等非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图一是由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有 3 条食物链。在该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 草→兔→鹰 。
(2)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分解者 。其中食虫鸟和蜘蛛的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
(3)若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则图二中的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草 。
(4)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太阳能 。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的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1)数食物链时,应从生产者——草开始。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应该是生产者,分别是:①草→兔→鹰;③草→食草昆虫→食虫鸟→鹰,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草→兔→鹰。
(2)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图一中还缺少的生物部分是分解者,食虫鸟和蜘蛛同时以食虫昆虫为食。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可知是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4)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
故答案为:
(1)3;草→兔→鹰。
(2)分解者;捕食和竞争。
(3)草。
(4)太阳能。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相关知识。
23.(12分)观察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而显微镜是重要的观察工具。图一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显微镜下的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三是使用显微镜时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3、1、2、4 (填图三中的序号)。
(2)在进行图三中的步骤[2]操作时,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 物镜 。
(3)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视野较暗,可使用较大的光圈 凹 面境,调节光线的强弱。
(4)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个污点,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你判定污点可能是在 物镜 上。
(5)在视野中,发现图二中草履虫正向左下方移动,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左下方 (方向)移动。
(6)若选用5×目镜和10×物镜观察时,视野中的草履虫像体长为10毫米,那么这个草履虫的实际体长为 0.2 毫米。
【分析】观图可知:图1中1转换器、2物镜、3载物台、4目镜、5粗准焦螺旋、6细准焦螺旋、7反光镜。
【解答】解:(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顺序:对光→放玻片标本→用眼观察物镜,下降镜筒→用眼观察目镜上升镜筒。
(2)在进行图三中的步骤2操作时,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因此用小光圈;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凹面镜使光线汇聚,因此用大光圈,会使视野变亮,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可以调节7反光镜为凹面境。
(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物镜或玻片标本,污点动就在目镜;移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视野中的污点都没有被移动。
(5)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发现草履虫位于左下方,应将装片往左下方移动。若选用7×目镜和10x物镜观察时,那么这个草履虫的实际体长为10÷(5×10)=0.7(毫米)。
故答案为:
(1)3、1、4、4。
(2)物镜。
(3)凹。
(4)物镜。
(5)左下方。
(6)0.3。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4.(12分)在实验课上,小明同学们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请据图回答:
(1)据所学知识可知,小明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 B (选填“A”或“B”)。他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②中滴加的是 清水 。
(2)步骤⑥滴加的是 碘液 ,经过此过程后,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
(3)图A细胞与图B相比没有 细胞壁(或液泡) 。(写出一个结构名称即可)
(4)步骤[⑤]操作不当时,装片易产生气泡,如图A所示,那么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中盖盖玻片的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B 。
A.
B.
C.
D.
(5)绘制生物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 细点 表示。
【分析】图中①擦、②滴、③撕(刮)、④展(涂)、⑤盖、⑥染。图C中①粗准焦螺旋、②转换器、③反光镜。
【解答】解:(1)图B有细胞壁、液泡是植物细胞,小明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B,是为了保持细胞原来的形态。
(2)步骤⑥染,滴加的是碘液,便于观察,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
(3)图A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图B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质、液泡。因此。
(4)步骤⑤盖操作不当时,装片易产生气泡,视野中就出现了较多的气泡,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故B符合题意。
(5)绘制生物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
故答案为:(1)B;清水;
(2)碘液;
(3)细胞壁(或液泡);
(4)B;
(5)细点。
【点评】掌握动植物细胞的异同及洋葱内表皮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5.(12分)“风吹大地春日美,雨润田园菜花香”。图一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绘制的油菜结构层次图,图二是人体的结构层次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和图二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 受精卵 。
(2)图一中,a表示 细胞分裂 过程,该过程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一样。
(3)图二中由B到C的过程与图一中的b都表示细胞 分化 过程,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4)图一中的丁与图二中的 D (填字母)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5)漫步花海,我们不由得想起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句优美的诗句,油菜花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系统 。
(6)戊油菜植株中的根、茎和叶这三者都为 营养 器官。
【分析】(1)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图一中a表示细胞分裂,b表示细胞分化,c由组织形成器官,d由器官形成植物体。图二中A是受精卵,B是细胞群,C是组织,1肌肉组织,2结缔组织,3神经组织,4上皮组织,D是器官,E是系统。
【解答】解:(1)如图可知,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B。
(2)图一中a使细胞数目增多,所以a表示细胞分裂,染色体复制后形成形态,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3)图二中B中的细胞一部分具有分裂能力继续分裂,而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开始分化,细胞的形态,形成了不同的C组织。
(4)图一中丁叶属于营养器官。图二中D表示器官。
(5)图二中A﹣﹣E表示的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可知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A细胞→C组织→D器官→E系统→人体。可见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E系统。
(6)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茎和叶能够为植物体提供营养;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体的生殖有关。
故答案为:
(1)受精卵
(2)细胞分裂
(3)分化
(4)D
(5)系统
(6)营养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五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44,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九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