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四)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婀栧崡鐪侀暱娌欏競闀块儭涓2023-2024瀛﹀勾楂樹笁涓婂鏈熸湀鑰冿紙鍥涳級鐢熺墿璇曞嵎.docx
    • 婀栧崡鐪侀暱娌欏競闀块儭涓2023-2024瀛﹀勾楂樹笁涓婂鏈熸湀鑰冿紙鍥涳級鐢熺墿绛旀.pdf
    婀栧崡鐪侀暱娌欏競闀块儭涓2023-2024瀛﹀勾楂樹笁涓婂鏈熸湀鑰冿紙鍥涳級鐢熺墿璇曞嵎第1页
    婀栧崡鐪侀暱娌欏競闀块儭涓2023-2024瀛﹀勾楂樹笁涓婂鏈熸湀鑰冿紙鍥涳級鐢熺墿璇曞嵎第2页
    婀栧崡鐪侀暱娌欏競闀块儭涓2023-2024瀛﹀勾楂樹笁涓婂鏈熸湀鑰冿紙鍥涳級鐢熺墿璇曞嵎第3页
    婀栧崡鐪侀暱娌欏競闀块儭涓2023-2024瀛﹀勾楂樹笁涓婂鏈熸湀鑰冿紙鍥涳級鐢熺墿绛旀第1页
    婀栧崡鐪侀暱娌欏競闀块儭涓2023-2024瀛﹀勾楂樹笁涓婂鏈熸湀鑰冿紙鍥涳級鐢熺墿绛旀第2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四)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四)生物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婀栧崡鐪侀暱娌欏競闀块儭涓2023-2024瀛﹀勾楂樹笁涓婂鏈熸湀鑰冿紙鍥涳級鐢熺墿璇曞嵎docx、婀栧崡鐪侀暱娌欏競闀块儭涓2023-2024瀛﹀勾楂樹笁涓婂鏈熸湀鑰冿紙鍥涳級鐢熺墿绛旀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科学家们可以将研究一种生物所得到的知识用于其他生物,科学家们将这类生物叫“模式生物”。如:噬菌体、大肠杆菌、酵母菌、拟南芥、果蝇、小白鼠、秀丽隐杆线虫、斑马鱼、非洲爪蟾等生物,它们通常具有个体较小、容易培养、操作简单、生长繁殖快等特点。 下列关于“模式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以上“模式生物”都有细胞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储存遗传物质的结构
    B.“模式生物”噬菌体、大肠杆菌、酵母菌都可在普通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C.“模式生物”的研究和其生命活动都能体现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D.“模式生物”不能体现细胞的多样性,但能体现细胞的统一性
    2.“生命在于运动”,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强度会影响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运动强度越低,骨骼肌的耗氧量越少。右图所示为在不同强度体育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呼吸消耗的糖类和脂类的相对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为骨骼肌供能的脂肪酸、葡萄糖和脂肪越少
    B.在高强度剧烈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释放的 CO₂ 量大于吸收的O₂量
    C.骨骼肌在不同强度运动过程中主要供能的物质不同,催化反应的酶也完全不同
    D.在不同条件下,催化丙酮酸的酶不同,说明不同的酶可作用于同一底物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植物组织细胞液浓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相同试管分为甲、乙两组,依次编号为1~6号,相同的试管编号中加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在甲试管中放入待测植物材料一段时间后,从中取小液滴滴入乙试管(如图所示),结果如表所示(注:甲试管内加入适量的甲烯蓝,甲烯蓝可使蔗糖溶液变蓝,忽略甲烯蓝对蔗糖浓度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注:液滴下沉表明液滴的浓度大于试管内溶液浓度,反之则低于试管内溶液浓度。
    A.若上述实验中蓝色液滴均上升,则需适当降低外界溶液浓度
    B.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待测植物的细胞液浓度相当于 1.5~2.0 ml/L的蔗糖溶液
    C.上述实验不能用等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代替蔗糖溶液
    D.蓝色小液滴在1~3号试管中均下降,下降速度最快的是在1号试管中
    4.如图所示,图1代表某雄性小鼠(基因型为 FFX^Y)精巢内细胞分裂模式图;图2中①~⑦代表该小鼠体内处于不同增殖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 DNA 分子数的关系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1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减数分裂Ⅱ的前期,与图2 中细胞②相同
    B.图1细胞中存在基因f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图2中肯定不含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①③,可能出现四分体的细胞是⑥⑦
    D.图2 中细胞④正处于分裂间期,分裂间期完成的生命活动有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有适度生长
    5.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就不会有辉煌的成就。孟德尔、摩尔根等科学家利用假说—演绎法总结出了遗传学的“三大定律”,彪炳史册。下列有关孟德尔和摩尔根的遗传学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研究过程中“预测 F₁ 与隐性纯合子的测交后代比例”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
    B.摩尔根通过对果蝇红眼、白眼性状的杂交结果分析,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并呈线性排列”
    C.在摩尔根之前萨顿也是依据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推论
    D.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作出假设的核心内容是“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6.20世纪中叶开始,科学家不断通过实验探究遗传物质的本质,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领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格里菲思、艾弗里、蔡斯和赫尔希等人所做的经典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提出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的实验推论,理由是DNA 是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的物质
    B.艾弗里利用减法原理依据实验中“只有 DNA 才能使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得出 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赫尔希和蔡斯以 T2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对比实验法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 RNA 能使烟草感染病毒,提出病毒的遗传物质均为RNA,进而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7.1896年法国儿科医生安东尼·马凡发现有一类特殊的患者,他们普遍具有高个子、长肢体的特征,但同时其体内还会存在心血管、骨骼和眼部病变,后来医学界将这种症状称为马方综合征。科学家发现该病症的致病原因是位于人的第15号染色体上的 FBN1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所致。 当FBN1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时,会导致人体内合成弹性纤维蛋白的数量减少,从而造成骨骼受到的牵制拉力减少而迅速生长,因此具有高个子、长肢体的特征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例可以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可以通过禁止近亲结婚来降低子代患该病的概率
    C.杂合子男性个体和正常女性婚配,子代中男女患病概率相等
    D.可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详细调查,来统计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8.微核是没有进入子细胞核而残留在细胞核外的微小染色质块,其可能来自断裂的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片段,也可能是纺锤丝被破坏而未能移向两极的整条染色体,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微核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被观察到,且在子细胞中的存在时间有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要观察一定培养环境中的蝗虫精巢细胞中的微核,可以选择处于间期或末期的细胞
    B.细胞质分裂时,微核随机进入其中一个子细胞中,短时间内可能导致子细胞 DNA含量增加
    C.微核的形成可能引起生物的可遗传变异,该变异的类型一定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D.微核在子细胞中的存在时间有限,会被细胞内 DNA 酶和蛋白酶水解
    9.右图为某雄性个体的性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腺体,a、b、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甲是睾丸,则乙是垂体,丙是下丘脑
    B.若甲受损,则激素 a 和 b含量会增加
    C.运动员长期服用c类药物会导致甲萎缩
    D.胰岛素的分泌过程与c激素的分泌都是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10.今年一款名为“酱香拿铁”的咖啡类饮料因含酒精而受到社会广泛讨论。酒精在人体中会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血液中血糖含量降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等,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酒后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减少,所以才会出现尿量增多,容易口渴的现象
    B.抗利尿激素、葡萄糖和神经递质都可作为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信号分子
    C.在剧烈运动时人体肌细胞在缺氧情况下代谢产生酒精从而导致内环境中有酒精
    D.“酱香拿铁”饮料中的酒精一次性摄入过多会使人体的大脑兴奋,麻醉小脑
    11.带状疱疹俗称“串腰龙”、“蛇缠腰”,它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我国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正进入三期临床试验期,某地疾控中心招募 40岁以上的接种实验志愿者。该疫苗采用重组技术,免疫原性较好,副作用小。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乙组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1 ml/L 的蔗糖溶液(mL)
    0.5
    1.0
    1.5
    2.0
    2.5
    3.0
    蒸馏水(mL)
    9.5
    9.0
    8.5
    8.0
    7.5
    7.0
    蓝色小滴升降情况
    下降
    下降
    下降
    上升
    上升
    上升
    A.疫苗的毒性减弱或消灭,但保留了病原体的抗原性
    B.接种疫苗同时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可能会影响疫苗效果
    C.该疫苗相较于传统疫苗更加安全、高效,不易造成传染
    D.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后不会再患带状疱疹
    12.猕猴桃作为我国原产的一种水果,有着“水果之王”的美誉,但超市售卖的猕猴桃往往比较硬,需要买回家后用其他水果“催熟”。 某实验小组探究了脱落酸和乙烯利对猕猴桃硬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需要再设置单独使用脱落酸和乙烯利的组别
    B.本实验可以说明脱落酸和乙烯利混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更容易变软
    C.猕猴桃在不同时间段内硬度下降速率可能不同
    D.本实验的对照组可用蒸馏水喷洒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 每小题4分,共16分)
    13.水熊虫在极端干旱的条件下,身体开始皱缩,细胞大量脱水,进入干化状态。 干化的水熊虫能对抗高压、高温等的影响,一旦接触到水,就像重新浸湿的海绵一样,其生命活动又完全恢复。科研人员检测发现,干化的水熊虫细胞内几种天然无序蛋白(IDP)的含量大幅升高。在细胞内,多肽链折叠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疏水的氨基酸残基通常位于蛋白质的内部,亲水的氨基酸残基通常位于蛋白质的外部(多肽中的氨基酸单位称为氨基酸残基)。与一般的蛋白质不同,IDP因含有较高比例的亲水氨基酸残基而呈现不折叠的“天然无序”状态。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水熊虫进入干化状态时,主要脱去的是结合水,此状态下其新陈代谢水平极低
    B. IDP 含有较高比例的亲水氨基酸残基说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是蛋白质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
    C. IDP 与水熊虫体内的核酸相比,共有的化学元素有 C、H、O、N
    D.提取水熊虫体内的 IDP,用相关蛋白酶水解成多肽后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IDP 的水解程度
    14.某雌雄异株的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基因 A 和 a分别控制其叶形的卵圆形和条形,且含基因a 的花粉不能成活,取部分卵圆形叶雌株与卵圆形叶雄株杂交,发现子代中条形叶雄株占了 1/6,且没有条形叶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植物种群中植株的基因组成有五种
    B.根据此杂交实验结果可知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
    C.根据此杂交实验结果可推知亲本雌株中杂合子占1/3
    D.杂交子代中没有条形叶雌株的原因是没有含 a的雄配子
    15.随着人类星际旅行计划的推进,如何降低乘员代谢率以减少飞船负载是关键问题之一,动物的冬眠为人类低代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图1显示某储脂类哺乳动物的整个冬眠过程包含多个冬眠阵。每个冬眠阵由入眠、深冬眠、激醒和阵间觉醒四个阶段组成,其体温和代谢率变化如图2。低温不能诱发非冬眠动物冬眠,但利用某种物质可诱导出猕猴等动物的低代谢状态,其机制是激活了下丘脑的特定神经元。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入眠阶段该动物体温渐降,呼吸频率会发生变化,调控体温和呼吸频率的中枢位于脑干
    B.激醒过程中,脊髓发出的交感神经兴奋,使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迅速回升
    C.该动物冬眠季节不进食、不饮水,原因是该动物维持低代谢率不消耗水
    D.研究人体低代谢调节机制的关键是要找到降低新陈代谢相关的神经元和激活该神经元的物质
    16.气温、干旱等环境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右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某种蚜虫种群数量受不同月份温度变化的影响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B点时蚜虫种群数量为环境容纳量
    B.高温可能是引起 BC 段蚜虫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C.该蚜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往往会呈现季节性波动
    D.若蚜虫的种群数量超过 K 值,非密度制约因素作用强度不变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道题,共60分)
    17.(13分)人们根据光合作用碳素同化的最初光合产物的不同,把高等植物分成两类:C3 植物和C4 植物。C3 植物的最初产物是 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这种反应途径称C3 途径,如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等大多数植物。C4 植物是以草酰乙酸(四碳化合物)为最初产物,所以称这种途径为C4 途径,如甘蔗、玉米、高粱等。下图1所示为 C4 植物玉米的 CO₂浓缩机制,玉米在高光强、高温和干旱条件下比 C3 植物水稻有更高的光合效率。科研人员成功地将玉米C4 途径关键酶 PEPC的基因导入水稻原种中,获得了高表达的转基因水稻,其光合速率显著提升。请分析回答:
    (1)在玉米体内,光反应可以为图 1 中 CO₂浓缩过程提供的物质有 ,经浓缩后释放的 CO₂在Rubisc的催化下被固定成三碳化合物 C₃,,进一步被还原生成糖类,该过程发生在 (填相应场所)中。
    (2)玉米植物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当 (填植物激素)含量升高时,促进气孔关闭。请结合图1,从参与光合作用的酶的角度分析气孔关闭时,玉米的光合作用与普通水稻相比受影响程度小的原因是玉米叶肉细胞内 PEPC 酶与 CO₂的亲和力 (填“高于”或“低于”) Rubisc酶,PEPC酶 ,普通水稻没有这一途径。
    (3)为探究高光强下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提升是否与 PEPC基因导入有关,研究人员在高光强下用 PEPC 酶专一抑制剂 DCDP 处理水稻叶片,并检测水稻的光合放氧速率,结果如图 2 所示。分析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可得出的结论是 。
    18.(12分)科学家从豇豆的果实内发现了一种cpti基因,该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具有抗虫谱广、昆虫不易对其产生耐受性且对人畜无副作用等特点,使得 cpti基因成为抗虫植物基因工程一个重要的候选基因。某研究团队欲将 cpti基因导入到大麦体内,获得转基因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大麦是严格自交的二倍体农作物,自然条件下大麦大多是纯合子,主要原因有:①自花传粉,可 ;②连续自交, 。
    (2)将酶切后的cpti基因和质粒拼接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转入大麦细胞后,进一步培养筛选共获得 9株待测个体。现对筛选出的个体进行 DNA 水平的检测。请填写表格,完成实验:
    (3)进一步做抗虫的效果鉴定,该团队获得了三个抗虫大麦品系甲、乙、丙。将三个抗虫品系分别与普通品系大麦杂交,F₁均表现为抗虫,且F₁ 自交所得 F₂的表型及比例为抗虫:不抗虫=3:1。 又将上述过程获得的甲、乙、丙三个品系相互杂交,得到的结果如下:
    甲×乙→F₁抗虫→F₂抗虫:不抗虫=15: 1
    乙×丙→F₁抗虫→F₂抗虫:不抗虫 =15:1
    丙×甲→F₁抗虫→F₂抗虫:不抗虫 =99:1
    ①若依次用 A/a、B/b、D/d表示甲、乙、丙三个品系染色体上与抗虫性状相关的基因,由杂交实验结果推断出甲、乙、丙三个品系中抗虫性状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 。
    ②甲与丙杂交,F₂出现不抗虫植株,这最有可能与F₁减数分裂中 有关。 甲、乙杂交的 F₁与乙、丙杂交的 F₁ 杂交,所得 F₂的表型及比例为 。
    19.(13分)水稻籽粒灌浆是否充实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研究发现D基因在水稻叶片、茎和颖果中都有表达,其编码的转运蛋白D可运输脱落酸(ABA)。 D基因功能丧失的突变体籽粒灌浆缺陷,导致种子饱满程度降低,科研人员对其机制进行了研究。
    (1)ABA是在植物一定部位合成,运输到特定器官,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微量 。
    (2)图1为水稻植株的器官示意图,科研人员检测了野生型和突变体水稻授粉5天后不同器官中 ABA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据图2科研人员推测,颖果中的 ABA 主要是由叶片合成后通过D蛋白转运过来的,其判断依据是 。
    (3)科研人员利用³H标记的 ABA 验证了上述推测,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
    (4)水稻灌浆结实的最高温度为 35°C。。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温下突变体灌浆缺陷较野生型的差距更为显著。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将 24°C生长的野生型水稻转入 35°C培养 2 小时,分别检测不同温度下颖果中D基因的转录量,结果如图3。据图推测: 。
    (5)ABA可以激活颖果中淀粉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水稻籽粒灌浆充实。 综合上述信息,解释高温下野生型水稻确保正常灌浆的机制: 。
    20.(11分)每年的6月26 日是“国际禁毒日”,今年的主题是:防范新型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有些兴奋剂就是毒品,它们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可卡因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它会影响大脑中利用神经递质——多巴胺来传递愉悦感的神经元,进而引起人体多巴胺
    作用途径的异常,相关过程如图所示。可卡因还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吸食可卡因者会产生心理依赖性。 回答下列问题:
    (1)多巴胺存储在细胞A中的 内,以 的形式释放到细胞 A 和细胞 B 的间隙。 当人在高兴时,细胞 B的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是 。
    (2)正常情况下多巴胺 ,因此突触后膜并不会持续兴奋。 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原因是 。
    (3)可卡因是一种毒品,吸食可卡因后,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 (填“上升”或“下降”),长期刺激后,还会使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数量 (填“增加”或“减少”),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使突触变得不敏感。 吸毒者必须持续吸食可卡因才能维持兴奋,这是吸毒上瘾的原因之一。
    21.(11分)藏羚羊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雄性有角,雌性无角。 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图中Ⅰ、Ⅱ、Ⅲ、Ⅳ分别对应大(5~8龄)、中(3~5龄)、小(1~3龄)、幼(0~ 1 龄)四个年龄等级(藏羚羊最长寿命为8年左右)。 预测此后一段时间, 地区藏羚羊种群数目将增加。
    (2)图2表示某地区藏羚羊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变化(R=出生率/死亡率),b~c段时间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是 。 如果在d时间,少量藏羚羊从其他地区迁入该地区,则该地区藏羚羊的 K 值 ,原因是 。
    (3)成年藏羚羊一年中除繁殖季节,绝大部分时间是雌雄分群。生态学家为解释此现象,提出如下假说:形态相同的个体集中在一起,能有效迷惑天敌,使其难以果断选择捕食对象,减少了被捕食的机会。为检验该假说的正确性,研究小组用狗(能将抛到草坪上的物体叼回来),质量和大小等相同且适宜的橡胶圈和橡胶棒做了如表所示的模拟实验:
    组别
    植株编号1~9
    对照组1
    对照组2
    模板
    1~2

    普通大麦 DNA
    PCR体系中其他物质
    缓冲液(添加Mg²⁺)、水、_______、4种脱氧核苷酸的等量混合液、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电泳结果
    编号1、2、4、5、9植株无条带,编号 3、6、7、8植株有条带
    有条带

    组别
    实验处理
    统计并记录
    实验组
    1
    同时向草坪中抛出20个相同橡胶圈
    分别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物体所用的时间
    2
    同时向草坪中抛出20个相同橡胶棒
    对照组
    ?

    相关试卷

    2024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五)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五)生物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五生物试卷docx、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五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四)生物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四)生物PDF版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生物pdf、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三)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三)生物试卷含解析,文件包含23-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二-原卷docx、23-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