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达州万源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1月)及答案(九科)
2024达州万源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1月)语文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达州万源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1月)语文含答案,文件包含万源中学高2025届高二上第二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docx、万源中学高2025届高二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ps、万源中学高2025届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答题卡wps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B(材料二可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只有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两个,其包容性是“得益于”,也就是产生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原因。)
2. C(“较之材料三,论据更为充分,更具说服力,其论证方法更具有优势”错误,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有没有说服力,不完全在于论据的多少,而主要在于论据有没有代表性,是不是能够说明论点。)
3. D(根据材料二,D项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4. 参考答案:(1)“中”是一种地理空间概念,“中和”是一种国家认同的观念。“中”与“中和”理念的形成轨迹是由“中”发展为“中和”。(2分)(2)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中,“择中建都”“择中建宫”等求“中”理念一直在不断强化。空间上的求“中”体现的是对“四方”的“公平”“公正”,又强化了“四方”对“中”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从而达到国家之“和”,这种“和”是国家大一统的基础。(2分)
5. 参考答案:(1)优秀传统文化能很好地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及爱国情怀,守正,就是要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系统地了解文化内在的真正意义,继承和吸收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神财富。(2)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环境之下产生的,既有精华部分,也有糟粕部分,守正,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创新则是在原有文化传承的基础之上,利用创新思维,与当前所处的时代背景相融合,使传统文化更具时代气息,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的社会建设事业。(4)协调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守正是优秀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手段,创新则是推动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重要保障。(每点1分)
6. B(“姥爷是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错,第三段“当然,我不是说姥爷是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
7. C(“全文以我的童年回忆贯串故事始终”错,“那时候,我已经在很远的城里读书了”“多年以后,我从京城回到村子,回到旧院”等,都不是童年的回忆。)
8. 参考答案:(1)明亮而跳跃的童年;爬树,掏蚂蚁窝,粘知了,逮喇叭虫、追着满院子乱跑的枣子等童年趣事现在变成回忆。(2)旧院甘甜香醇的醉枣。每年秋天,姥姥做的醉枣成了我们的最爱。如今姥姥早已不做了,再也吃不到甘甜的醉枣;(3)宽阔轩敞热闹的旧院;在儿时的记忆里,宽阔轩敞青砖瓦房的旧院。如今显得那么矮小,狭仄。枣树依旧繁茂,旧院却物是人非,寂静萧条。(4)美丽端庄勤劳能干的姥姥。曾经独立支撑旧院的姥姥,现在变得苍老而孤独,甚至连自己的重孙也不认识了。(任答3点即可,每点2分)
9. 参考答案:(1)语言的诗意。文中的语言清新优美,如对旧院枣树的描写、对姥姥等亲人的情感抒发,文笔细腻,语言优美,是诗化的语言。(2)意境的诗意。文章写旧院的各种风物,如描写枣树、阳光等环境,叙写琐碎的日常,构造出宁静又美好的诗的意境。(3)情感的诗意。作者在回忆中有快乐与伤感,有对时光流变与世事沧桑的感叹,表达了丰厚深沉的情感,表现了留恋家乡,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愫,极富感染力。(4)题材的诗意。乡村、故乡都是诗歌的传统取材,本文取材于乡村生活,有着自带的诗性美。(任答3点即可,每点2分)
10. BDF(是四个整齐的句式,通过句式很好判断。详见参考译文)(选对一个得1分,多选不得分)
11. B(“外交”是指与外人结交,是两个单音节词。)
12. A(“勇为本”不是墨子的修身观点,只是“务本”观点的例子,其本身不是修身观点。)
13. 参考答案:(1)因此,根本不安稳牢固,就不必致力于枝叶丰茂;不亲善身边的人,就不要去致力于追求结交远处的朋友。(2)名声不会凭空产生,荣誉不会自己生长。功绩成了名誉自然相随,名誉决不可有丝毫虚假,反省自身。(根据平时讲练的重点,自行设置得分点。)
14. 参考答案:(1)君子之道要“置本”“固本”“守道”,(2)墨家的君子之道主张要谦虚包容,要时刻反省。(3)墨家的君子之道有“廉、义、爱、哀”“四行”且终身不舍;(每点1分)
15. D(“表现诗人在长安碰壁之后羡慕田园生活,而与官场决裂的归隐之意”错误,此处应是表现出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又想求官做事、一展宏图的矛盾心理。)
16. 参考答案:①相同点:“孤”字和“归”字都能表达思乡之情。(2分)②不同点:“孤”字自况处境,突出作者思念家乡却漂泊在外的孤独感;(2分)“归”字则想象家人盼望自己遥望天际归帆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思乡之情。(2分)
17. 参考答案:(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3)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18. 参考答案:(1)“牵”“望”“沐”“奔”四个动词都用了拟人的手法;(2)“牵”:“旧院坝”与“固军坝”两个宽阔的坝子相邻,用“牵”,就给人手牵手肩并肩的形象,十分传神。(3)“望”,北边的“八台山”较之“旧院坝”地势高峻,一个“望”字,既写出了二者地势差异,又有“仰望仰慕”的情感,选词十分精当;(4)“沐”,洗浴的意思,突出了龙潭河“河”的特征,也增加了龙潭河的气势;(5)“奔”,强调“跑”的速度,与高速路的“高速”特征吻合,也附加了急切冲出大山的愿望。(每点1分)
19. 参考答案:(1)付秀莹笔下的“旧院”没有清楚的得名的由来,而万源的“旧院”得名由来十分清楚;(1分)(2)付秀莹笔下的“旧院”只是一个“院子”,而万源的“旧院”是一个县级(现在是镇)“明通院”的广阔地域。(2分)(3)付秀莹笔下的“旧院”已经衰败没落,而万源的旧院正兴兴向荣,方兴未艾。(2分)
20. 参考答案:①不假思索;②兴高采烈(每个成语1分)
21. 参考答案:标点符号的帮助也极其有限。因此,说话总是词汇不多,句子比较短,结构比较简单甚至不完整。(删除“得很”,与“及其”语义重复,2分;删除“使用的”,成分赘余,2分)
22. 参考答案: (1)写文章就不一样;(2)慢慢地也会见于语言。(每点2分)
23. 审题:
袁枚话语中的“宋人”显然包含黄庭坚在内,可见袁黄二人主张相异,黄赞赏“无一字无来处”,袁枚则认为“妙在没来历”。前者强调继承,要博采众长;后者强调创新,要不落窠臼。 二人说法各执一词,其实各有道理。可以说,诗人只有在熟读经典、有长期写作实践后,才能“转”入“自作语”“没来历”这一更高境地。除了文学创作、艺术创造如此,个人个人创业选择、国家科技进步亦是如此。
材料意在引导考生辩证分析博采众长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对此,需要认识到,传承借鉴与自主创新并不是对立的关系,二者唯有兼顾,方能走出更广阔的天地。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借鉴与创新的关系、二者各自的重要性、如何正确处理借鉴与创新的关系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说“借鉴与创新各自的重要性”时,可以从个人成长、艺术创作、社会发展等角度切入展开论证,使论证更深入。在论述“如何正确处理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辩证分析,如借鉴是创新的前提,唯有合理借鉴,博采众长,方能打下坚实基础,为创新蓄势;创新是发展的必要基石,唯有打破巢窠,勇于创新,方能另辟蹊径,迎来柳暗花明;借鉴与创新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立意:1.博采众长,是创造的前提。2.假人之长,成就卓越。3.创新才是发展的第一动力。
参考译文:
君子作战虽然有队形阵法,但勇敢是根本,举办丧事虽然有礼节仪式,但哀痛是根本
士人虽然有学问知识,但行为是根本。因此,根本不安稳牢固,就不必致力于枝叶丰茂;不亲善身边的人,就不要去致力于追求结交远处的朋友。连亲戚都不依附,不要去结交外人,一件事也不能有终有始,就不必操持多种行业;一种事物也不明白,就不要追求博闻强记。
因此,先王治理天下,必定明察左右,招徕远方的人。君子明察左右也必定能达到修
行的目的。君子被不具有修行的人所诋毁,却能反躬自省,这样别人的怨恨减少,自己的德行得到了修正。诬陷诋毁的话,不入自己的耳朵;批驳谩骂的声音,不从自己嘴里说出;杀伐伤害人家孩子的想法,不存在于心中。即使有诋毁攻讦的人,也会无所凭依。
所以君子努力做事,日渐强盛,愿望日渐远大,建树日渐宏伟。君子的修身之道: 贫
穷之时显示出廉洁富裕之时显示出道义,对于生者显示仁爱,对于死者显示哀痛,这四种德行不能掺有虚假,经常要反省自己。隐藏于心中的是不竭尽的仁爱,言谈举动是不竭尽的恭敬有礼,说出的话永远那样合理这种德行贯穿于身体四肢,渗透了肌肤,直到头发花白秃顶,都不会舍弃,大概只有圣人可以做到吧!
意志不坚强的人智力不会通达,不遵守信诺的人行动不会实现,占有财富不能分给别人
的,不足以交朋友,守道不坚定的人阅历事物不广泛,辨别是非不能明察,不足以与其交
游。根本不坚固枝梢必定危险,强盛时不修行,后来必会怠惰,源流混浊河流就不清澈,
行为不守信用名声必然失去。名声不会凭空产生,荣誉不会自己生长。功绩成了名誉自然
相随,名誉决不可有丝毫虚假,反省自身。专注于言谈而行动迟缓,即使雄辩别人必定不
听。出力多而夸耀自己功劳,即使辛劳别人也必定不取。有智慧的人用心思考而不夸夸其
谈,出力多而不夸耀功劳,因此名扬天下。言语不要讲得太多而要求明智不要讲究文采而
要追求明察。所以缺乏智慧又不能明察,自己又懒惰,这是反其道而行之。善行不是出自
内心就不会保持,德行不从自己做起就不能树立:名声是不可能简单就成功的,声誉不可能
靠取巧而建立,君子要知行合一。谋求利益,忽视声名,可以做天下的士人,从来不曾有
这样的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南充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文件包含语文12月月考答案docx、语文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