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1.3人口容量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1.3人口容量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1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1.3人口容量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2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1.3人口容量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人口容量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人口容量测试题,共8页。

    [2023·山东威海期末]“木桶效应”是指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图)。甘肃敦煌莫高窟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旺季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据此完成1~2题。
    1.制约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候资源 B.土地资源
    C.水资源 D.矿产资源
    2.莫高窟在旅游旺季的日接待游客极限容量为5 280人次,该数值主要取决于景区的( )
    A.资源环境承载力 B.人口密度
    C.知名度 D.土壤环境承载力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据此完成3~4题。
    3.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进行定量的估计,其原因是( )
    A.科技发展速度很缓慢
    B.现有资源的总量是确定的
    C.人口的消费水平在不断变化
    D.资源环境承载力具有相对确定性
    4.原始社会时期资源环境承载力( )
    A.比现在小得多 B.比现在大得多
    C.与现在相当 D.无法比较
    某评测机构从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能源承载力、大气环境容量以及水环境容量五个方面来确定研究区域的综合承载力,其大小最终取决于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瓶颈”作用的一方面。读某市综合承载力测量表,完成5~6题。
    5.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是( )
    A.水资源承载力 B.能源承载力
    C.水环境容量 D.大气环境容量
    6.专家预测,2030年该市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将增加,最可能是因为该市( )
    A.能源消费总量下降 B.能源总量大幅减少
    C.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D.区域人口数量增加
    下表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表。据此完成7~8题。
    7.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历史因素
    8.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温带季风气候区 D.热带雨林气候区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里指出,到2020年,天津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 450 km2以内,天津市常住人口控制在1 350万人。这“1 350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完成9~10题。
    9.天津市提出的“1 350万”被称为“临界点”,“1 350万”是指( )
    A.人口最高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资源环境承载力 D.土地承载力
    10.针对天津市的人口状况,天津市今后应该( )
    A.挖掘自然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B.鼓励无限制生育,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C.建立公平的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D.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内容可以分为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其中资源承载力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和森林资源承载力。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我国云南省西部。下图示意德宏5县(市)主要资源承载力状况。据此完成11~13题。
    11.下列资源承载的人口数量在各县(市)均最多的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
    12.瑞丽人口合理容量的限制性资源为(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
    13.下列各县(市)中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的是( )
    A.陇川 B.盈江
    C.芒市 D.梁河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虽然总体上比较丰富,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大。如图为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等级示意图,等级越低,人口承载力越大。据此完成14~16题。
    14.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总体上( )
    A.中部高,两侧低 B.西部高,东部低
    C.东南高,西北低 D.东部高,西部低
    15.从水资源角度来看,能够保证较大人口增长的省区是( )
    A.江苏 B.重庆
    C.贵州 D.四川
    16.提高上海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②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 ③全面推广海水淡化 ④将人口大量迁往中西部省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23·广西来宾市高一下学期期末]生态足迹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体现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破坏也越严重。生态承载力则是在不损害地区生产力的前提下,一个区域有限的资源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下图为2007~2016年广西耕地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图。根据图文完成17~18题。
    17.广西耕地人均生态承载力与耕地人均生态足迹的变化关系是( )
    A.正比例 B.反比例
    C.正相关 D.负相关
    18.广西耕地人均生态足迹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
    A.人口快速减少
    B.过度使用化肥、农药
    C.保护农田建设
    D.严禁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人口压力指数分为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一个地区的人口经济或人口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人均经济或资源指标除以该地区相应人均指标后所得的比值。读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统计表,完成19~20题。
    19.下列关于表中人口压力指数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
    B.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
    C.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
    D.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
    20.针对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压力的差异,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中、西部地区控制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
    B.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和资金的输出
    C.采取有效措施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D.不断扩大中西部地区资源开采规模
    [2023·南京市六校联合期中]阅读下表相关信息。据此完成21~22题。
    21.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 )
    A.人口合理容量为1 961万人
    B.资源环境承载力为2 300万人
    C.人口合理容量为3 000万人
    D.资源环境承载力为3 000万人
    22.要提高北京地区人口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制定更加严格的人口流动限制政策
    B.加强道路建设,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C.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D.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23.[2023·天津部分区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特定区域在资源环境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某一人口规模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下图是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示意图。
    (1)我国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总体分布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江苏省单位面积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 人口容量
    基础练
    1~2.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较少,制约当地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为数量最少的因素,为水资源,故选C。第2题,游客的数量取决于景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超出景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可能会对景区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故选A。
    3~4.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在一定时期内,某地区的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的消费水平大致是一个定值,因此资源环境承载力具有相对确定性,由此我们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进行定量估计。第4题,原始社会科技水平比现在低得多,人们对资源的利用较少,资源环境承载力远比现在小。
    5~6.答案:5.C 6.C
    解析:第5题,由表可知,水环境容量可承载人口规模上限数值最小,说明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是水环境容量。第6题,能源消费总量下降与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增加没有直接关系,只有人均能源消费量下降才会增加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能源总量大幅减少,会导致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下降;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会使人均能源消费量下降,从而增加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区域内人口数量增加与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没有直接关系。
    7~8.答案:7.B 8.D
    解析:第7题,该表反映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说明这种测算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第8题,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水热资源极为丰富,从表中信息可知,该气候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都最大,而目前该气候区却是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区之一。
    9~10.答案:9.B 10.C
    解析:第9题,这“1350万”人口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因此天津提出的“1350万”是指当地的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最高容量、资源环境承载力、土地承载力都是指环境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第10题,天津人口和产业集中,城市压力巨大,已经不适宜再过度地扩大生产规模;天津人口已经达到天津提出的“1350万”临界点,因此鼓励无限制生育的措施不可取;天津人口集中,城市发展应在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等方向上着力,这是保证人们“活得更舒服”的前提;天津经济发达,人口数量大,劳动力丰富,无须鼓励移民来弥补劳动力不足,鼓励移民有可能导致城市人口膨胀,超过人口合理容量“临界点”,带来很多城市问题。
    易错练
    11~13.答案:11.C 12.A 13.D
    解析:第11题,由图可知,森林资源的承载力是超高等承载力和高等承载力,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的承载力都是高等承载力和中等承载力,所以森林资源承载的人口数量在各县(市)均最多。第12题,由图可知,瑞丽土地资源的承载力是中等承载力,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的承载力都是高等承载力,所以瑞丽人口合理容量的限制性资源为土地资源。第13题,由图可知,陇川各种资源的承载力是高等承载力,盈江、芒市各种资源的承载力是高等承载力和超高等承载力,梁河各种资源的承载力是中等承载力和高等承载力,所以梁河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
    能力练
    14~16.答案:14.B 15.D 16.A
    解析:第14题,由材料可知,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等级示意图,等级越低,人口承载力越大。由图可知,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总体上西部高、东部低。第15题,从水资源角度来看,能够保证较大人口增长的省区应是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较大的地区,即图示等级1的地区,主要是四川、云南、江西。第16题,提高上海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可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治理水污染;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全面推广海水淡化成本较高,不符合现实状况;将人口大量迁往中西部省区不符合现实状况。
    17~18.答案:17.D 18.B
    解析:第17题,由图可知,广西耕地人均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而耕地人均生态足迹不断上升,两者的变化关系是负相关。第18题,由材料“其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破坏也越严重”,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属于人类对耕地的破坏。
    19~20.答案:19.D 20.B
    解析:第19题,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压力小,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只能反映经济人口承载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无关。第20题,由表可知,东部地区人口经济压力指数较小,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和资金的输出。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资源压力指数较小,应加大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问题应在发展中解决,不能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压力指数大,说明经济相对落后,应加快中、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减轻经济发展压力。
    21~22.答案:21.D 22.D
    解析:第21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一个地区充分利用资源,最大容纳的人口数量,表中北京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不仅能满足经济发展,还要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环境人口容量,表中的北京为2300万,故北京市人口合理容量为2300万人,资源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第22题,消费水平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严格限制人口流动,不能提高环境承载力,加强道路建设,扩大工业生产规模会使建筑用地增加,绿地减少,不利于提高环境承载力。
    23.答案:(1)东高西低(分布不均或由沿海向内陆呈递减趋势)
    (2)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水平高;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
    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很明显能看出,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东高西低(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呈减小的趋势)。第(2)题,江苏省位于东部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资源丰富;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科技水平高,资源利用效率高;同时对外开放程度高,可从其他地区调入的资源多。
    基础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1
    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知识点2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估算
    知识点3
    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措施
    综合承载力
    可承载人口规模上限/人
    土地资源承载力
    5 489 090
    水资源承载力
    3 273 765
    能源承载力
    6 434 491
    大气环境容量
    4 528 653
    水环境容量
    3 083 635
    知识点4
    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气候区
    人口合理容量/亿人
    人口合理密度/(人·km-2)
    热带雨林气候区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9.30
    100
    地中海气候区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及温带季风气候区
    7.35
    30
    知识点5
    区域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易错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易错点
    不能根据相关资料判读区域环境承载力
    能力练
    进阶训练第三层
    东部
    中部
    西部
    全国
    人口经济压力指数
    0.70
    1.31
    1.58
    1.00
    人口资源压力指数
    1.30
    0.93
    1.01
    1.00

    相关试卷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图中相关原理说法正确的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人口容量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人口容量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精品测试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3《人口容量》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3《人口容量》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