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空气-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地区专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5061114/0-170190684492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空气-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地区专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5061114/0-170190684497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空气-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地区专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5061114/0-17019068450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空气-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地区专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空气-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地区专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特征?,比较合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0春•瓯海区期末)水和空气的共同点是( )
A.都是白色B.都会流动C.都摸不到
2.(2022秋•嘉善县期末)同一个气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的( )特征?
A.很轻B.透明
C.无固定形状
3.(2023春•巴东县期末)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
B.空气要占据杯中的空间
C.空气能流动
4.(2022秋•金华期末)注射器抽进水,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会发现活塞( )
A.基本推不动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5.(2022秋•黄岩区期末)将充入100筒空气的袋子和同它质量相当的回形针相比较,发现( )
A.空气体积大B.体积一样大
C.回形针体积大
6.(2022秋•婺城区期末)想测一袋空气质量,下列物品( )比较合适。
A.回形针B.鸡蛋C.苹果
7.(2022秋•黄岩区期末)制作“热气球”时,纸筒下端留一个缺口的目的是( )
A.让纸筒立得更稳B.让空气进入纸筒
C.观察蜡烛是否熄灭
8.(2023秋•瓯海区期中)滩涂养殖是入海口的重要产业之一,入海口形成滩涂的主要原因是( )
A.风的作用B.水的作用C.板块运动
9.(2022秋•南浔区期末)下列方法中,能让我们感受到空气存在的是( )
A.看一看B.摸一摸C.扇一扇
10.(2022秋•黄岩区期末)如图是风的成因模拟实验装置。把点燃的蚊香靠近右侧的圆洞,会观察到盒子里空气在流动。关于空气流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A.B.
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2022秋•宁波期末)在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实验中选用豆子作为衡量物的好处是豆子容易得到且单体质量 ,个体差异 ,方便通过增减数量对天平平衡状态进行观察和控制。
12.(2022秋•婺城区期末)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里,纸团 ,说明 。
13.(2021秋•婺城区期末)我们做过实验:注射器中抽进一管空气,堵住管口,用力压注射器的活塞,被压缩的空气与压缩前的空气相比较,体积变小,这是由于空气是由微粒组成的,而且微粒之间比较疏松,空气比较容易被压缩。那么:当空气受到压力时,微粒之间的距离会 ;当压力消失时,微粒之间的距离与压缩前比较 。 (选填:变小;变大;不变)
14.(2021秋•金东区期末)在太阳的照射下,空气受 膨胀变轻后上升,周围的冷空气横向流入补充,冷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15.(2022秋•婺城区期末)人们通常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 ;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 ,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 。
三.判断题(共10小题)
16.(2021秋•上虞区期末)只有动物和人呼吸需要空气,植物不需要空气。 ( )
17.(2022•余杭区)早期地球的大气层中就有大量的氧气。 ( )
18.(2022秋•余杭区月考)空气有时会占据空间,有时又不会占据空间。 ( )
19.(2023秋•萧山区期中)空气被压缩后可以恢复到原来的体积,说明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 )
20.(2021秋•诸暨市期末)空气是没有重量的,所以无法用天平称出它的重量。 ( )
21.(2020秋•德清县期末)我们发现在皮球中充入的100筒空气相当于50粒绿豆的质量。 ( )
22.(2022秋•金华期末)热气球和孔明灯能上升到空中是利用了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 ( )
23.(2022秋•瑞安市期中)同一个气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无固定形状的特征。( )
24.(2021秋•镇海区期末)冷热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形成风。 ( )
25.(2020秋•瓯海区期中)空气的气味有时是淡淡的,有时是香的,有时又是臭的。( )
四.连线题(共1小题)
26.(2021秋•嵊州市期末)将下列物品与其利用的空气特征连线。
五.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7.(2023秋•瑞安市期中)如图,小科把一团纸粘在杯底,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了一些彩色泡沫塑料,再把杯子慢慢竖直倒扣至水底,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槽里撒一些彩色的泡沫塑料是为了 。
A.方便观察水位变化
B.让实验更漂亮
C.使纸团不湿
(2)杯子竖直倒扣至水底后,发现纸团 (填“湿了”或“没有湿”),这是因为杯子里的 (填“水”或“空气”)占据空间。
(3)如图,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继续实验,我们观察到 。
A.纸还是没湿
B.纸湿了
C.无法确定纸会不会湿
(4)如图所示,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我们发现 。
A.杯子里的水面上升
B.杯子里的水面下降
C.杯子里的水面没有变化
六.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28.(2021秋•茅箭区期末)根据表格里的数据回答问题
(1)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注射器内的物体的 发生了变化,当向下压缩活塞时物体被 了,当向上拉活塞时物体被 了。
(2)如果这种物体是空气和水中的一种,你认为它是 ,因为 。
七.解答题(共1小题)
29.(2022秋•江山市期末)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周围的人感受到空气的流动?(至少说出2个方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分析】水和空气不同点:①水看得见。空气直接看不见。②水比较重。空气比较轻。③水能摸到。空气摸不到。④水不能被压缩,有固定的体积。空气可以被压缩,没有固定的体积。
【解答】水和空气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都是物质,生物都离不开它们。都是占据空间的。都有一定的重量。
故选:B。
【分析】掌握水和空气的共同点即可作答本题。
2.【分析】空气直接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
【解答】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同一个气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的无固定形状,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空气,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3.【分析】空气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质量很轻。
【解答】空气可以占据空间。把纸揉皱塞入杯底,将杯子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杯子里有空气阻挡水进入杯中。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了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
4.【分析】水和空气都可以占据空间,空气可以压缩,但不能压缩为0;水不能压缩。
【解答】水能占据空间,但不能压缩,注射器抽进水,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会发现活塞基本推不动。
故选:A。
【分析】了解水不能压缩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解答】空气虽然有质量,但是很轻,空气能够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回形针是金属制品,与空气相比,同体积条件下,金属质量比空气大得多。因此,将充入100筒空气的袋子和同它质量相当的回形针相比较,空气体积大许多,回形针的体积小很多。故A选项正确。
故选:A。
【分析】正确理解掌握气体和固体的区别,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6.【分析】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但是很轻。
【解答】空气虽然很轻,但是也有一定的质量,我们利用轻小物体和简易天平来估测空气的质量。给出的物品中,回形针比较合适,鸡蛋和苹果的单个质量太大,不合适。
故选:A。
【分析】结合空气具有质量的认识解答。
7.【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解答】空气受热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就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的。做“热气球”实验时,在纸筒的下端开一个口子,就是为了方便让空气进出。不是为了让纸筒立得更稳,也不是为了观察蜡烛是否熄灭。故B选项正确。
故选:B。
【分析】结合热空气上升的认识解答。
8.【分析】促使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外部力量包括风力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生物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等,内部力量包括地震、火山、地壳运动等。
【解答】塑造地形地貌的外部力量主要包括风力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生物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等。入海口形成的滩涂主要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在入海河流沉积作用、和海浪的顶托作用下,泥沙大量沉积下来形成滩涂堆积地貌;风的作用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板块运动属于地球内部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故B选项正确。
故选:B。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的滩涂的形成原因,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9.【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
【解答】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透明气体,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比如扇一扇,让空气流动起来,感受空气的存在。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空气性质的认识。
10.【分析】在太阳的照射下,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有的地方温度高,有的地方温度低。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地流动,就形成了风。
【解答】因为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特征,空气受热体积膨胀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地流动,就形成了风。因此,在风的成因模拟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加热上方的空气,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从上方空洞流出,盒子内的空气减少,气压下降,盒子外的冷空气会流进来补充。因此,把点燃的蚊香靠近右侧的圆洞,会观察到蚊香烟会向盒子里流动。空气流动方向与图C中箭头指向一致。故C选项正确。
故选:C。
【分析】了解风的形成原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分析】在平衡尺的一端没有充气的气球,另一端挂充气的气球,通过这样的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有质量,可以气球内充入更多的空气让实验效果更加明显。根据对天平的掌握进行操作,选用合适的对照物,让实验效果明显。
【解答】在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实验中选用豆子作为衡量物的好处是豆子容易得到且单体质量小,个体差异小,方便通过增减数量对天平平衡状态进行观察和控制。
故答案为:小;小。
【分析】本题考查了验证空气具有重量实验的设计。
12.【分析】空气无色无味,可以流动;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对我们的用处很大,可供人们呼吸,给轮胎打气等。
【解答】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将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杯子里的纸团不会湿,这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底的空间,水进入不到杯底,因此纸团没有湿。
故答案为:不会湿;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分析】本题考查了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
13.【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
【解答】根据空气易被压缩的特性,空气是由许多空气微粒组成的,当受到压力时,微粒之间的距离会变小;当压力消失时,微粒之间的距离与压缩前比较变大。
故答案为:变小;变大。
【分析】结合空气容易被压缩的认识解答。
14.【分析】太阳的热能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而形成了风。风是由于地区温度的差别引起的。风就是流动的空气。
【解答】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故答案为:热。
【分析】本题考查了风的形成,学生记忆掌握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
15.【分析】物体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存在状态。
【解答】物体的三种状态是:1、固体﹣﹣有形状,有体积,难压缩,难拉伸。2、液体﹣﹣有体积,无形状,难压缩。3、气体﹣﹣无体积。无形状,易压缩;体积、形状随容器而定。所以人们通常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液体;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固体;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气体。
故答案为:液体;固体;气体。
【分析】考查了液体、固体、气体相关知识,知道物体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存在状态,并能正确辨别物体属于哪种存在状态。
三.判断题(共10小题)
16.【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氮气大约占 78%,氧气大约占 21%,二氧化碳大约占 0.03%,水蒸气等其它气体大约占 0.97%.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解答】只有动物和人呼吸需要空气,植物不需要空气。这种说法错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也需要空气。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重点考查空气的作用。
17.【分析】我们呼吸离不开氧气,氧气占大气体积的21%。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与水转化为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增加了大气层中氧气的含量。
【解答】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与水转化为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增加了大气层中氧气的含量。早期地球的大气层中并没有氧气。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氧气含量仍然很低。当绿色植物出现之后,地球的氧气含量逐步增加。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考查早期大气的成分。
18.【分析】空气,构成地球周围大气的气体。无色,无味,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还有极少量的氡、氦、氖、氩、氪、氙等稀有气体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尘埃等。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
【解答】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故答案为:×。
【分析】掌握空气占据空间即可解答本题。
19.【分析】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解答】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作弹性。空气被压缩后可以恢复到原来的体积,说明压缩空气具有弹性。题干正确。
故答案为:√。
【分析】了解压缩空气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分析】根据对空气性质的认识,空气有质量,但是很轻,空气总会充满各处,具有流动性。
【解答】根据对空气性质的认识,空气虽然很轻,但是也具有一定的质量,可以借助简易天平称量出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分析】掌握对空气具有质量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
【解答】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有一定的重量。根据测得20筒空气的质量和18粒绿豆的质量相等,那么100筒空气质量应该是20筒空气质量的5倍,相当于绿豆的数量是:18×5=90(粒)。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空气性质的认识。
22.【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
【解答】热气球和孔明灯能上升到空中,是因为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变轻,都是利用了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该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分析】该题难度不大,空气热胀冷缩现象学生容易理解,不难给出正确答案。
23.【分析】空气直接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
【解答】空气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同一个气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的无固定形状。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空气的特点。
24.【分析】风是空气流动产生的。
【解答】风是由于两地的冷热温度不同,从而使两地的空气压力产生了差异,导致空气产生流动,从而形成风。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风的形成的认识,属于基础题,学生要记忆掌握。
25.【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
【解答】根据对空气性质可知,空气是无色无味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考查了空气的性质。
四.连线题(共1小题)
26.【分析】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受热上升。
【解答】空气可以占据空间,会流动,空气可以压缩,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电风扇利用空气流动形成风的特点,轮胎利用空气可以压缩的特点,热气球和孔明灯利用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特点。
故答案为:
【分析】熟练掌握空气的特点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解答此题。
五.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7.【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
【解答】(1)把一团纸粘到杯底,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了一些彩色泡沫塑料,再把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至水底,水面上撒彩色泡沫塑料是为了方便观察水位变化,故选项A符合题意。
(2)杯子竖直倒扣至水底后,发现纸团没有湿,这是因为杯子里的空气占据了空间,水无法进入杯子底部。
(3)如图所示,小明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先按住小孔将杯子倒扣压入水中,再松开手指,发现纸团湿了,这是因为杯子里的空气被水从小孔处赶出来了,水占据了杯底。
(4)小明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发现杯子里的水位线逐渐下降,这是因为杯底的空气越来越多,空气占据杯子底部的空间越来越大,空气把水从挤压出杯子,因此水位线逐渐下降了。
故答案为:(1)A。
(2)没有湿;空气。
(3)B。
(4)B。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特点的认识。
六.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28.【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
【解答】(1)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注射器内的物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当向下压缩活塞时物体被压缩了,当向上拉活塞时物体被扩大了。
(2)如果这种物体是空气和水中的一种,你认为它是空气,因为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故答案为:
(1)体积;压缩;扩大。
(2)空气;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分析】实验证明了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七.解答题(共1小题)
29.【分析】根据空气的性质可知,空气是可以流动的,自然界的风就是最好的例子。
【解答】让周围的人感受到空气的流动,要从身边操作简便的找起,比如用扇子扇,用嘴吹,挥动衣袖等等。
故答案为:扇扇子;用嘴吹。
【分析】本题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空气是可以流动的,为接下来介绍风做铺垫。举例子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孔明灯
会流动
轮胎
可以压缩
电风扇
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注射器内物体的体积
向下压缩活塞时
物体的体积
向上拉活塞时
物体的体积
15毫升
9毫升
20毫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空气-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北京地区专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以制造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地区专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用有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地区专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单选题,解答题,连线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