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资料多份(附解析)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命题情境练训练1学习情境类(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命题情境练训练1学习情境类(附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唐高宗下达敕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统计表
A.区域交融、兼容并蓄
B.本土特色、多元并进
C.源远流长、万姓同宗
D.一体多元、区域互补
2.汉武帝后期,尚书处于“转呈章奏的核心地位”,“所言不善,屏去不奏”。宣帝时“上书者益黠,尽奏封事,辄下中书令出取之,不关尚书”,正式推行上封事制度,并进一步强调,“密奏以皂囊封之,不使人知”。上封事制度的推行旨在( )
A.强化君主权力B.有效制约尚书
C.完善官僚体制D.提高行政效率
3.唐高宗下达敕旨:“今欲令道士、女官、僧尼,于君、皇后及皇太子、其父母所致拜。或恐爽其恒情,宜付有司详议奏闻。”经朝廷集议后,主张沙门等不拜君亲者占多数。皇帝下达新的诏书,沙门等出家人需要致拜双亲,不必致拜人主。这反映了( )
A.皇帝个人意志在皇权的运行中是相对的
B.佛教的传统力量相当强大
C.群臣的想法始终与皇帝的意见保持一致
D.集议制度保证决策的正确
4.清朝乾隆年间的《生意世事初阶》一书中将商贾之理财视为居家之急务,并与为官出仕、“出而裕国”相提并论,而《贸易须知》中更是希望学习者“研求温习,玩味熟思”,并把“异日有成,出人头地”的希望寄托于经商之上。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工商皆本观念开始流行
B.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C.农本商末观念受到冲击
D.新商业伦理观的构建已经完成
5.(2023四川乐山一模)19世纪中叶以来,传教士的书业新技术由南洋到广东、宁波直至上海转移,江南书业由苏杭等地向上海转移。由此,上海逐渐成为西法印刷中心、全国出版业中心和最大的图书市场。据此可知,上海出版业的兴起与发展( )
A.深受经济和时局变动的影响
B.巩固了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
C.主要依赖西方印刷技术传入
D.推动了大众文化传媒的普及
6.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知识分子既从西方文明中看到了新希望,又注意到了西方科学发展所带来的道德伦理沦丧问题。他们力主中西调和,在西方科学、物质文明和东方伦理、精神文明之间寻求平衡。这一主张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
A.中外文明呈现融合的态势
B.救亡图存成为知识界的共识
C.知识界对中外文明的反思
D.马列主义思想方法广泛传播
7.下图是中国东北地区工业指数变化情况。该时期东北工业发展的直接原因是( )
A.新中国的成立推动了工业化
B.基于国家安全的重点投入
C.国家“一五”计划的着力打造
D.生产关系调整释放经济活力
8.亚里士多德指出,每一个公民都不能属于他自己,而是国家的一份子,人的发展依赖于教育,因此教育必须由国家来管理,国家要建立统一的教育制度,使受教育者一方面获得德性,另一方面成为理想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这反映出,当时雅典( )
A.城邦集体利益高于公民个体利益
B.民众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C.国家教育能够保证城邦长治久安
D.公民接受教育才有真正自由
9.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实现集体化的方针。下表所示是1928—1932年苏联集体农庄的建设情况,这一情况( )
A.迎合了苏联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B.源于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C.体现了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了失衡
D.表明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
10.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历史学家笔下,美国历史是一部不同利益集团激烈斗争的历史,然而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历史学家则认为美国不存在鲜明的阶级分野和激烈的利益冲突,一致性和连续性是美国历史的根本特征。这反映出( )
A.历史事实随时代发展而变化
B.前者的研究更能再现历史真相
C.时代背景不同影响历史解释
D.阶级立场差异影响历史评价
训练1 学习情境类
1.B 根据表格“巫山人,重庆巫山”“元谋人,云南元谋”“金牛山人,辽宁营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中国旧石器时代存在着不同的遗址,各有不同的特色,多元并进,故选B项。
2.A 根据材料,可知从汉武帝到汉宣帝,尚书由处于核心地位转向了权力受限,限制尚书权力的目的是加强皇权,故选A项;制约尚书是加强皇权的手段,并不是上封事制度推行的最终目的,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了尚书,而官僚体制包含整个中央与地方各个部门的官员,排除C项;提高行政效率属于上封事制度推行的客观作用,而不是其目的,排除D项。
3.A 根据材料,可知“经朝廷集议后”,唐高宗下达新的诏书,同意“沙门等出家人需要致拜双亲,不必致拜人主”,说明皇帝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朝廷集议”的限制,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朝廷集议”对皇帝决策的影响,和佛教本身无关,排除B项;群臣的想法不可能始终和皇帝的意见保持一致,排除C项;“保证决策的正确”过于绝对化,排除D项。
4.C 根据材料“将商贾之理财视为居家之急务,并与为官出仕、‘出而裕国’相提并论……把‘异日有成,出人头地’的希望寄托于经商之上”,可知《生意世事初阶》把经商提高到与为官出仕相同的地位,《贸易须知》把出人头地的希望寄托于经商之上,说明农本商末的观念有所动摇,故选C项。
5.A 由材料“19世纪中叶以来”“上海逐渐成为西法印刷中心、全国出版业中心和最大的图书市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出版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说明经济和时局变动影响上海出版业,故选A项;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上海开始逐渐成为经济中心,“巩固”表述错误,排除B项;“主要依赖”夸大了西方印刷术的作用,排除C项;“普及”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6.C 根据材料“中国知识分子既从西方文明中看到了新希望,又注意到了西方科学发展所带来的道德伦理沦丧问题”,可知影响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寻求平衡的因素是对中外文明的反思,即不仅认识到西方文明的先进性,也认识到其存在一定的弊端,故选C项;知识分子强调中西调和,并不是融合,排除A项;救亡图存早在鸦片战争后就成为先进知识分子的共识,排除B项;马列主义只是西方文明的一种思想,并不能促进中西调和主张的形成,排除D项。
7.B 由材料信息可知,东北地区工业指数在1952年远远高出1950年,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国内背景,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国家在东北地区加强重工业的投入,促进了东北工业的发展,故选B项;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排除A项;“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排除C项;1950—1952年进行的土地改革调整了生产关系,推动农业的发展,材料强调的是重工业,排除D项。
8.A 根据材料“因此教育必须由国家来管理,国家要建立统一的教育制度,使受教育者一方面获得德性,另一方面成为理想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里士多德强调公民属于国家,应当由国家来管理教育,最终促成人的发展,进而让人的发展推动国家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强调集体,认为城邦的集体利益高于公民个体利益,故选A项;民众不等于公民,材料讲的是公民,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育能够保证城邦长治久安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接受教育是获得自由的唯一条件,排除D项。
9.A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928—1932年苏联农户集体化的百分比和集体农庄播种面积占全部农民播种面积的百分比迅速增加,这为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发展,没有反映生产工具的改进,并且农业集体化的发展是源于苏联工业化的需求,而非生产工具的改进,排除B项;材料数据只呈现了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发展变化,没有涉及工业的变化,不能得出国民经济比例失衡的结论,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D项。
10.C 20世纪初的美国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纷争当中,协约国和同盟国展开角逐,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而20世纪50年代美国处于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中,当时强调的是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团结,因此学者认为美国历史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材料说明时代背景的差异导致历史解释的不同,故选C项;历史事实是客观不变的,不会随时代发展而变化,排除A项;历史研究都具有主观性,时代背景不同,历史学家的经历不同,无法就二者的研究作出比较,排除B项;材料没有说明历史学家的阶级立场,排除D项。
遗址名称
距今年代
发现地点
所属流域
巫山人
约200万年
重庆巫山
长江
元谋人
约170万年
云南元谋
长江
蓝田人
约110万年至115万年
陕西蓝田
黄河
北京人
约70万年至20万年
北京周口店
海河
金牛山人
约28万年
辽宁营口
辽河
项目
1928年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集体农庄数量(个)
33 300
57 000
85 900
224 500
211 100
农户集体化的百分比(%)
1.7
3.9
23.6
52.7
61.5
集体农庄播种面积占全部农民播种面积的百分比(%)
1.2
3.6
30.9
63.0
75.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命题情境” 训练1 学习情境 (含解析)-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前特训,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命题情境” 训练3 社会情境(含解析)-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前特训,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命题情境” 训练4 学术情境(含解析)-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前特训,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