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第3部分高考题型专练选择题精准练1
展开1. (2023·重庆二模)房颤(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危害严重且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障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核质之间的物质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核孔
B.房颤可能是某些RNA输出细胞核障碍所致
C.代谢越旺盛的细胞单位核膜面积的核孔数目越多
D.核孔是核质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解析】 自由扩散属于跨膜运输,物质进出核孔并没有穿过膜,A错误;房颤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障碍,故可能是某些RNA输出细胞核障碍所致,B正确;代谢越旺盛的细胞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越频繁,故代谢越旺盛的细胞单位核膜面积的核孔数目越多,C正确;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正确。故选A。
2. (2023·广东江门二模)科学研究需要正确的科学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过程中,使用建构模型的方法来解释细胞膜的结构及其特点
B.探究酶的最适pH实验中,进行预实验能确定有效pH范围,减小实验误差
C.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运用归纳法找出了动物和植物结构上的共同点
D.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来区分亲代和子代的DNA
【解析】 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过程中,构建了流动镶嵌模型来解释细胞膜的结构及其特点,A正确;预实验能检验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不能减小实验误差,B错误;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施莱登和施旺运用归纳法找出了动物和植物结构上的共同点,C正确;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用15N标记DNA分子来区分亲代和子代的DNA,D正确。故选B。
3. (2023·辽宁校联考二模)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的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
B.人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C.物质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速度与浓度梯度有关,与分子大小无关
D.水分子更多是借助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解析】 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A正确;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阻碍氧气的运输,导致呼吸速率下降,生成的ATP减少,使主动运输过程减弱,因此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B正确;自由扩散的动力是浓度差,物质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速度既与浓度梯度有关,也与分子大小有关,C错误;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水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后来的研究发现,水分子更多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D正确。故选C。
4. (2023·河北邯郸二模)ATP是细胞内的能量“货币”。下列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ADP与ATP相互转化,使细胞内ATP大量积累
B.主动运输所需能量只能由ATP的水解来提供
C.ATP与RNA彻底水解的产物相同
D.离子泵跨膜运输物质需ATP供能
【解析】 ADP和ATP可快速转化,细胞内ATP含量相对稳定,并不能大量积累,A错误;主动运输所需的能量来源主要有①协同运输中的离子梯度动力,②ATP驱动的泵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③光驱动的泵利用光能运输物质等,B错误;ATP彻底水解的产物为磷酸、腺嘌呤和核糖,RNA彻底水解的产物为磷酸、核糖和4种碱基,ATP与RNA彻底水解的产物不完全相同,C错误;离子泵跨膜运输物质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由ATP供能,D正确。故选D。
5. (2023·山东统考二模)科研人员通过人工模拟潮水系统,探究了水淹胁迫对红海榄幼苗根系呼吸代谢的影响,相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每天水淹处理6小时,对红海榄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B.红海榄幼苗最佳水淹时间为6小时
C.减小地下根系生物量分配比例是植物对水淹胁迫的一种适应策略
D.过度水淹情况下,植物可以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有氧呼吸产能的不足
【解析】 每天水淹处理6小时,与对照组相比地下根系生物量和地上茎叶生物量均有所增加,则对红海榄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A正确;据表可知,红海榄幼苗在水淹处理6小时/天时,总生物量最大,但是由于每组实验水淹处理时间间隔较大,故不能说明红海榄幼苗最佳水淹时间为6小时,B错误;随着每天水淹时间增加,地下根系生物量分配比例减小,是植物对水淹胁迫的一种适应策略,C正确;过度水淹情况下,无氧呼吸增强,植物可以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有氧呼吸产能的不足,D正确。故选B。
6. (2023·沧州二模)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模拟夏季一天中的光照强度,并测定苦菊幼苗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A.若a点时叶肉细胞内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则此时苦菊幼苗干重不变
B.若处于b点的苦菊突然给予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幼苗叶肉细胞中C3含量将减少
C.气孔关闭导致细胞吸收的CO2量减少,使得cd段光合速率下降
D.夏季一天中不同时间点的光照强度可能相同
【解析】 若a点时叶肉细胞内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由于非叶肉细胞还存在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故此时苦菊幼苗干重下降,A错误;若处于b点的苦菊突然给予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即增加光照强度,光反应速率增加,幼苗叶肉细胞中C3含量减少,B正确;气孔关闭导致光合午休,细胞吸收的CO2量减少,光合速率下降,即cd段下降,C正确;据图可知,夏季一天中不同时间点的光照强度可能相同,D正确。故选A。
7. (2023·重庆二模)图A表示生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B表示细胞周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由①到②过程只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该过程为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图A所示过程只能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染色体)的变化过程
C.⑥时期结束后细胞可能又进入b→a→b的细胞周期
D.⑤时期的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完全相同,便于维持亲子代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解析】 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由①到②过程只发生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该过程为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图A所示过程能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染色体)的变化过程,还可以表示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过程,B错误;细胞周期指的是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图中b→a→b可以代表一个细胞周期,故⑥时期结束后细胞可能又进入b→a→b的细胞周期,C正确;⑤时期的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完全相同,可能存在基因突变或者互换现象,D错误。故选C。
8. (2023·北京顺义二模)染色体片段缺失的杂合子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片段缺失的纯合子常导致个体死亡。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红眼雄果蝇(甲)与一白眼雌果蝇(乙)杂交,子代中出现一例染色体数目正常的白眼雌果蝇(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正常情况下,甲与乙杂交后代中只有红眼雌蝇和白眼雄蝇
B.丙的出现可能是甲的精子产生了基因突变或X染色体片段缺失
C.丙与正常红眼雄蝇杂交,统计后代雌雄比可确定其变异类型
D.基因突变和X染色体片段缺失两种变异均可通过显微镜观察
【解析】 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若用A、a基因表示果蝇的红眼与白眼,则红眼雄果蝇(甲)的基因型为XAY,白眼雌果蝇(乙)的基因型为XaXa,正常情况下,甲与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表型为:XAXa(红眼雌蝇)、XaY(白眼雄果蝇),A正确;结合A选项的分析,甲的基因型为XAY,乙的基因型为XaXa,杂交后子代中出现一例染色体数目正常的白眼雌果蝇(丙),丙的基因型可能XaXa(甲的精子产生了基因突变导致)或XOXa(甲的精子X染色体片段缺失,刚好丢失了含A基因的片段),B正确;结合B选项的分析,丙的基因型可能XaXa(甲的精子产生了基因突变导致)或XOXa(甲的精子X染色体片段缺失,刚好丢失了含A基因的片段),丙与正常红眼雄蝇(XAY)杂交,若为基因突变(XaXa),则子代雌性均为红眼,雄性均为白眼,且雌雄果蝇数之比为1∶1;若为染色体片段的缺失(XOXa),则杂交子代中雌果蝇数与雄果蝇数之比为2∶1(雄果蝇中片段缺失的纯合子个体死亡),故丙与正常红眼雄蝇杂交,统计后代雌雄比可确定其变异类型,C正确;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但是基因突变用显微镜观察不到,D错误。故选D。
9. (2023·河南安阳二模)某病是由M蛋白异常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人群中60%患者发生的是M蛋白第301位甘氨酸(Gly301)缺失。研究者设计了两种探针:探针Ⅰ和Ⅱ分别能与Gly301正常和Gly301缺失的M蛋白基因结合。利用上述两种探针对甲、乙、丙三个家系各成员的基因组进行分子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三个家系中患者的M蛋白均发生了Gly301的缺失
B.7号个体是致病基因纯合子的概率为1/2
C.9号个体和10号个体所含致病基因的突变位点相同
D.12号个体用这两种探针检测出两个条带的概率为2/3
【解析】 根据题意“探针Ⅰ和Ⅱ分别能与Gly301正常和Gly301缺失的M蛋白基因结合”,并结合分子杂交结果可知,只有1、2、3、9号患者的M蛋白均发生了Gly301的缺失,5、6、7、10号患者的M蛋白没有发生Gly301的缺失,12号患者的情况未知,A错误;由图示可知,5、6号患病而8号正常,故5、6为杂合子(可设为Aa),则7号患者是致病基因纯合子(AA)的概率为1/3,B错误;由分子杂交的结果可知,9号患者的M蛋白发生了Gly301的缺失(出现了探针Ⅱ的条带);而10号患者只有探针Ⅰ的条带,即10号的M蛋白没有发生Gly301的缺失,故9号个体和10号个体所含致病基因的突变位点不同,C错误;设由于M蛋白发生了Gly301的缺失而致病的基因为A,由于其他突变而致病(M蛋白没有发生Gly301的缺失)的基因为A1,正常基因为a,由C选项详解可知,9号的基因型为Aa,10号的基因型为A1a,其后代为患病(1AA1+1Aa+1A1a)∶正常(1aa)=3∶1,故12号个体(患者)用这两种探针检测出两个条带(AA1+Aa)的概率=1/3+1/3=2/3,D正确。故选D。
10. (2023·北京海淀一模)研究者将不同拷贝数量的反义基因导入牵牛花细胞,产生的反义RNA能与正常mRNA互补结合,使牵牛花细胞中花青素合成酶的表达量降低,花青素不同程度减少,花色由紫红变为粉白相间或全白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反义基因干扰了花青素合成酶的转录
B.导入的反义基因数量可影响花青素含量
C.反义基因和反义RNA的核苷酸种类相同
D.这体现出生物的性状不完全由基因决定
【解析】 反义RNA能与正常mRNA互补结合,故反义基因干扰了花青素合成酶的翻译,A错误;将不同拷贝数量的反义基因导入牵牛花细胞,反义基因转录形成反义RNA,反义RNA能与正常mRNA互补结合,牵牛花细胞中花青素合成酶的表达量降低,花青素不同程度减少,故导入的反义基因数量可影响花青素含量,B正确;反义基因的核苷酸是脱氧核苷酸,反义RNA的核苷酸是核糖核苷酸,C错误;反义RNA是由反义基因转录得到的,故不能体现出生物的性状不完全由基因决定,D错误。故选B。
11. (2023·山东统考二模)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B细胞和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B.甲状腺中的细胞和下丘脑中的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
C.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会减小
D.机体在寒冷环境下通过血管收缩等方式途径减少散热,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下的散热量
【解析】 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甲状腺,因此,甲状腺中的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B错误;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由于膜内外K+的浓度差减小,其静息电位绝对值会减小,C正确;与炎热环境相比,寒冷环境下外界温度与体温相差较大,其散热量多于炎热环境,D错误。故选C。
12. (2023·北京房山一模)研究发现,毒品可卡因会延长大脑中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递质多巴胺的作用时间,其作用及成瘾机制如下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A.多巴胺以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B.可卡因与多巴胺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C.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借助转运蛋白被回收
D.突触后膜受体数目减少与可卡因成瘾有关
【解析】 多巴胺为神经递质,其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多巴胺是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A正确;据图可知,可卡因可使突触前膜上的转运体失去作用,导致多巴胺无法被回收到神经元中,从而导致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数量增多,使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B错误;多巴胺是一种会使大脑产生愉悦感的神经递质,正常情况下发挥作用后会被转运蛋白回收,C正确;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这样导致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减少,因此突触后膜受体数目减少与可卡因成瘾有关,D正确。故选B。
13. (2023·南京二模)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癌。自2022年起,南京市决定按自愿原则,为在校初一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下图表示首次注射HPV疫苗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多次接种HPV疫苗能实现有效的免疫治疗
B.物质A为细胞因子、物质B为抗体,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细胞①③⑤都能识别、摄取、呈递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应答
D.接种HPV疫苗后细胞④能在机体被HPV感染后迅速分泌抗体
【解析】 接种HPV疫苗属于免疫预防,A错误;图中A是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物质B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都是免疫活性物质,B正确;⑤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细胞④是记忆细胞,不能分泌抗体,当接触抗原后,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D错误。故选B。
14. (2023·武汉二模)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通常表现为黄叶,称为黄化苗。光照影响幼苗叶色的分子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细胞内含量较高
B.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C.光照环境下,进入细胞核的光敏色素抑制HY5降解,使幼苗发生去黄化反应
D.黑暗条件可能抑制了细胞分裂素的降解,导致叶绿素合成量减少形成黄化苗
【解析】 植物具有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光敏色素是其中一种,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细胞中比较丰富,A正确;由图可知,黑暗环境中光敏色素与光照环境下光敏色素的结构不同,推测其接受光信号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并且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光敏色素结构改变之后,进入细胞核内,抑制了HY5降解,HY5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B正确;由图可知,光照环境下,进入细胞核的光敏色素抑制HY5降解,HY5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使幼苗发生去黄化反应,C正确;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叶绿素合成,黑暗条件可能加速了细胞分裂素的降解,导致叶绿素合成量减少形成黄化苗,D错误。故选D。
15. (2023·广东江门二模)在水田中种稻、养鱼和养蛙,这种稻—鱼—蛙共生种养的农业模式体现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生动场景。蛙的食物主要是蛾类等农业害虫,杂食性鱼类主要以蛙粪以及水体中的有机碎屑、浮游生物和水生虫类等为食。从该农田中收获的鱼和蛙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通过鱼、蛙的除虫作用,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B.鱼、蛙的粪便为水稻生长提供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C.在水田中养蛙,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更有利的方向
D.稻—鱼—蛙共生形成的群落存在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解析】 通过鱼、蛙的除虫作用,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A正确;鱼、蛙的粪便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为水稻生长提供所需的物质,但是不能供能,B错误;在水田中养蛙,蛙以蛾类等农业害虫为食,调整了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更有利的方向,C正确;稻—鱼—蛙共生形成的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等因素呈镶嵌分布,所以稻—鱼—蛙共生形成的群落存在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D正确。故选B。
16. (2023·东莞模拟)有些酵母菌可以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既可减少污染又可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酵母,并进行大量培养,大致过程:①称量土样→②依次等比稀释→③涂布平板→④挑取平板单菌落转移至培养液中培养→⑤进行甲醇分解能力的检测→⑥选取优良菌株扩大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培养基灭菌后需冷却至25 ℃左右,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B.步骤③应将稀释后的菌液涂布在以甲醇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
C.步骤⑤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甲醇的剩余量进一步筛选菌株
D.步骤⑥为使酵母菌数量迅速增加,培养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有氧环境
【解析】 培养基灭菌后若冷却至25 ℃左右,培养基已经凝固,故培养基灭菌后需冷却至50 ℃左右,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A错误;为挑选能分解甲醇的菌种,应将稀释后的菌液涂布在以甲醇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B正确;培养液中甲醇的剩余量越低,说明分解甲醇的能力越强,可进一步筛选菌株,C正确;酵母菌为异养兼性厌氧生物,在充足的营养和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D正确。故选A。
17. (2023·湖北校联考)利用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和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小鼠生殖细胞的“基因组印记”,使其“变性”。我国科研人员将一个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后(类似受精作用),最终创造出“孤雌生殖”的小鼠。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时,为防止污染需将培养皿密闭培养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中
B.胚胎移植前,需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免疫检查,避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C.甲基化会关闭基因的活性,对某些基因进行去甲基化后该基因可正常表达
D.“孤雌小鼠”的诞生过程没有精子参与,其基因型与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相同
【解析】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加入抗生素,A错误;胚胎移植不会发生免疫排斥,B错误;DNA分子甲基化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关闭基因的活性,而对某些基因进行去甲基化后该基因可正常表达,C正确;孤雌小鼠是由次级卵母细胞发育而来,如果提供卵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基因型可以是AABB,所以二者基因型可能不同,D错误。故选C。
18. (2023·北京海淀一模)长穗偃麦草是小麦的一个重要野生近缘种,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抗多种真菌和病毒病害、耐旱、耐寒等优良性状,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了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杂种植株,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过程①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B.过程③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壁
C.过程④涉及脱分化和再分化等生理过程
D.杂种植株能表现出双亲的各种优良性状
【解析】 过程①表示幼嫩叶片形成愈伤组织的脱分化过程,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A错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壁的目的是获得原生质体,应该是过程②处理,不是过程③,B错误;过程④是杂种细胞形成杂种植株的过程,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会涉及脱分化和再分化等生理过程,C正确;杂种植株可能会表现出双亲的某些优良性状,但不一定是各种优良性状都能表现,D错误。故选C。
19. (2023·重庆二模)如图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内制备“工程菌”的示意图,其中引物1~4在含有目的基因的DNA上的结合位置如图甲所示,限制酶BamHⅠ、EcRⅠ、HindⅢ在质粒上的识别位点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过程①中应使用限制酶HindⅢ切割质粒
B.应选择引物2和3扩增目的基因
C.过程②可用Ca2+处理来促进大肠杆菌的转化
D.若将该基因片段扩增6次,则消耗128个引物分子
【解析】 ①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若使用EcRⅠ切割质粒会将目的基因插入启动子上游,目的基因不能正确表达;使用HindⅢ切割质粒将破坏标记基因,不利于目的基因的鉴定和筛选,因此该过程中应使用限制酶BamHⅠ切割质粒,A错误;由于DNA聚合酶只能从5′→3′延伸子链,因此扩增目的基因时应选择引物1和4,B错误;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钙离子处理法,所以过程②可用Ca2+处理来促进大肠杆菌的转化,C正确;PCR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时,缓冲液中需要加入的引物个数计算公式为2n+1-2,因此PCR过程完成6轮循环,理论上至少需加入引物26+1-2=126个,D错误。故选C。
20. (2023·大连模拟)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技术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可用于医药及其他工农业生产中。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蛋白质工程操作对象是蛋白质,不需要以酶和载体为工具
B.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是培育转基因生物的核心环节
C.基因工程操作中所用质粒都是来自于细菌细胞中天然的质粒
D.PCR扩增相关目的基因时,子链的合成方向是5′端到3′端
【解析】 蛋白质工程操作对象是基因,需要以酶和载体为工具,A错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培育转基因生物过程中的核心环节,B错误;基因工程操作中所用质粒是改造后的质粒,C错误;扩增目的基因时,合成DNA的方向是从子链的5′端到3′端,D正确。故选D。水淹处理
时间
(h·d-1)
地下根
系生物
量/g
地上茎
叶生物
量/g
总生
物量
/g
地下根系生物量/
地上茎叶生物量
0
3.40
4.19
7.59
0.81
6
3.41
4.45
7.86
0.77
12
2.79
4.22
7.01
0.66
18
2.26
3.79
6.05
0.59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第3部分高考题型专练选择题精准练5: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第3部分高考题型专练选择题精准练5,共11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第3部分高考题型专练选择题精准练4: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第3部分高考题型专练选择题精准练4,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的条件下保存,5%, 甲病、乙病为单基因遗传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第3部分高考题型专练选择题精准练3: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第3部分高考题型专练选择题精准练3,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