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格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格教案,共3页。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七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 4《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难点名称
体会《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分析意象,体会意境,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对杨花、子规、明月这些意象的意蕴不是太了解,进而不能深刻体会其中的感情。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的韵味。
2.通过讨论,合作探究,解读诗人情感。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李白诗句知多少?
2.学生大声齐读课文。(注意节奏和情感,读出自己体会)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解题
(1)从诗歌题目中,你可获取什么信息?
闻:听说 左迁:降职 寄:寄托
听说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
王昌龄何许人?
王昌龄也是璀灿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4.赏析
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杨花落尽子规啼
(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
杨花,子规的啼鸣(不是子规)。
(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
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一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赏析: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有离别之恨,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闻道龙标过五溪。
(1)第一句是写景,第二句是叙事。“闻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闻道:听说。表现了作者的惊惜之情:友人已经走了,而且已走了很远,而且是受了贬.谪而走。
龙标:地名,本是王昌龄迁谪之地,这里指王昌龄本人,古人常以籍贯、职务、任职之地名称其本人。
(2)“过五溪”表明了友人怎样的处境(状态) ?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迁谪之偏远;道路之艰难;未及与朋友告别,朋友已走了很远。表明作者内心的悲痛,对友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切之情。
赏析: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
寄:寄托,托付。
与:给。
“愁心”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是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
(2)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于明月?
a明月是圆的,让人想起“团圆”这个概念,如果月圆人不圆(全),就会引起望月人的情思。
b明月升起时,天地之间是宁静的,明月的光辉是柔和的,人们在夜的宁静中沐浴柔和的月光,容易引起无限的遐想;
c明月升起,远隔两地的亲友都能同时看到它,千里可共,因而人们望月时容易想起远方的亲朋和故乡。
d明月给人的感受如冰似玉,晶莹润泽,它象征了亲情友情的纯洁。
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同时具备以上特点,所以,再也没有什么比一轮明月更能让人产生思乡,怀旧,念远之情。
赏析: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从,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无知无情的明月以人的特点,她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遥远的夜郎之西;赋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
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6.你还记得哪些写明月的古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小结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抒写真挚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君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春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导学,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天净沙秋思表格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表格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明确,讲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