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命题:姚杭海 校对:方佳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30题每小题1分,31--45题每小题2分。)
1. 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
A.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B. 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
C. 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 这种纯净水绝对纯净,不含任何离子
2. 哺乳动物血液中某种离子含量过低会导致肌肉发生抽搐。该离子是
A. Fe2+B. Ca2+C. Cl-D. I-
3. 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的含水量一般不同
B. 细胞中水的作用之一是充当反应物
C. 骨骼中的钙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D. 无机盐有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作用
4. 下列物质的组成中不含糖分子的是( )
A. DNAB. 纤维素C. 胆固醇D. ATP
5. 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糖的组成元素是C、H、O、N、PB. 脱氧核糖属于单糖
C. 1分子蔗糖水解后产生2分子葡萄糖D. 糖原是植物细胞中的重要贮能物质
6. 脂质不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
A. 携带遗传信息B. 调节生理代谢
C. 储存能量D. 构成生物膜
7. 为鉴定某溶液的成分,用不同试剂进行检测,下列对结果和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加入双缩脲溶液,出现紫色,则该溶液可能含蛋白质
B. 若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出现红黄色,则该溶液含葡萄糖
C. 若加入苏丹III染液,出现紫色,则该溶液含油脂
D 若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出现橙黄色,则该溶液含淀粉
8. 甘薯在贮藏过程中,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生成还原糖,还原糖含量越高甘薯越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贮藏温度会影响甘薯的甜度
B. 贮藏时间不影响甘薯的甜度
C. 甘薯提取液与本尼迪特试剂在热水浴中出现红黄色沉淀
D. 甘薯提取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
9. 层粘连蛋白是一种大型的糖蛋白。若将层粘连蛋白彻底水解,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
A. B.
C. D.
10. 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B. 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组成不同的多肽链
C. 将抗体放入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
D. 氨基酸序列相同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11. 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900,由此可知,此蛋白质分子所含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 )
A. 52、52B. 50、50C. 52、50D. 51、49
12. 核酸在真核细胞里的分布情况下列哪项最合适( )
A. DNA全部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全部在细胞质中
B. DNA和RNA全部都分布在细胞核中
C.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分布在细胞质中
D.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13. 与DNA分子相比,RNA分子特有的碱基是( )
A. 鸟嘌呤(G)B. 胞嘧啶(C)
C. 尿嘧啶(U)D. 腺嘌呤(A)
14. 细胞学说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及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认为是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B. 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 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
D. “所有的细胞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15.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施莱登、施旺和魏尔肖等人创立
B. 揭示了动物界与植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 魏尔肖认为所有的细胞都来自已经存在的活细胞
D. 细胞学说的创立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
16. 下列细胞中具有细胞壁且成分不含纤维素的是( )
A. 洋葱表皮细胞B. 蚕豆叶肉细胞
C. 大肠杆菌细胞D. 肝脏细胞
17.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脂双层的两层并不完全相同
B. 胆固醇存在于磷脂双分子层外侧
C. 甘油以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衰老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改变
18.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含叶绿体的细胞一定不是植物细胞
B. 含中心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C. 不含细胞壁的细胞一定不是植物细胞
D. 不含细胞核的细胞一定不是动物细胞
19. 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具有结构②,一定不是植物细胞
B. 结构①不是所有生物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结构④是核糖体
C. 结构③是脂质合成和加工的车间
D. 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20. 下列关于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染色质是指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 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化学成分都主要是DNA和蛋白质
C. 原核细胞只有染色质,而真核细胞只有染色体
D. 染色质和染色体其实是同种物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1. 如图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正确叙述是( )
A. 植物细胞都不具有的结构是a
B. 胰岛β细胞合成胰岛素的场所是c
C. 细胞在清水中不会涨破,是因为有结构i
D. 图的下半部分可用来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22. 细胞核的模式图如下,①~④表示其中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构成
B. ②是形成核糖体的场所,数目与细胞类型无关
C. ③是由四层单位膜构成的核被膜
D. ④是蛋白质和DNA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23. 伞藻是单细胞藻类,由帽、柄、足3部分组成,细胞核位于足中。如图表示伞藻的嫁接实验,该实验结果表明( )
A. 细胞溶胶是细胞的控制中心B. 细胞溶胶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场所
C. 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是染色质D. 细胞核可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24. 下列关于“观察叶绿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片时叶片应保持干燥
B. 应选择黑藻新鲜枝上的靠近根部的深绿色叶片制作成装片
C. 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黑藻细胞内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
D. 黑藻叶片也可以用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
25. 观察叶绿体、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等均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先让盖玻片一侧接触液滴,然后轻轻盖上,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止实验材料移动B. 防止水溢出
C. 避免出现气泡D. 增加装片透明度
26.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由单位膜构成B. 溶酶体是内质网断裂后形成的小泡
C. 花、果实和叶的颜色与液泡无关D. 动物细胞的分裂与中心体无关
27. 植物种子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则该物质
A. 在低温下易变性
B. 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C. 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 —定含有羧基
28. 下列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 噬菌体和草履虫B. 衣藻和水绵
C. 大肠杆菌和变形虫D. 衣原体和酵母菌
29. 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C. 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D. 由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
30. 在水环境中磷脂分子可自发形成如图1、图2所示结构,称为脂质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随内容物的增多,脂质体在一定程度上会膨胀
B. 脂质体的物质构成与质膜相同
C. 图示脂质体间能够发生特异性识别
D. 应用如图2所示的脂质体贮存脂肪颗粒
31. 如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图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判断的理由是无核膜
B. 甲、乙图中均有细胞壁,且二者的成分相同
C. 甲、乙两图的细胞均具有选择透性的细胞膜
D. 甲、乙两图的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32.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 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 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它们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D. 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别运输到相应部位
33. 酵母菌可通过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获得能量,如图野生型是分泌正常的酵母菌,分泌蛋白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成熟才能执行具体功能。甲、乙型突变体是部分细胞器膜结构异常、分泌过程出现障碍的醇母菌,另有丙型突变体是线粒体缺陷型酵母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野生型酵母菌的分泌蛋白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B. 甲型突变体在内质网中积累大量具有活性的蛋白质
C. 乙型突变体的高尔基体因功能障碍导致膜面积异常增大
D. 丙型突变体仍能进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34. 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与淀粉浓度之间的关系,乙、丙两曲线表示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随温度或pH的变化,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乙、丙两曲线横轴对应影响因素分别为温度和pH
B. 分析曲线可知,e、g两点所示条件是短期内保存该酶的最适条件
C. d、f两点所示的α-淀粉酶活性一致,该酶的空间结构都遭到破坏
D. 若在a点升温或在bc段增加淀粉的浓度,都将使反应速率增大
35. 学习小组对某种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分析正确的是
A. Cl-是该酶发挥催化作用所必需的
B. Cu2+与酶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C. Cu2+ 和Cl-共同作用对该酶催化活性无影响
D. 三组实验的最大反应速率均受酶量限制
36. 如图为ATP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也是构成DNA和RNA的五碳糖
B. 图中②指的是高能磷酸键,在ATP分子中有3个
C. 图中③是RNA与DNA共有的碱基之一
D. 图中④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37.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
B. 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
C. 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D.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38. 主动转运的能量可来自ATP水解或电化学梯度(离子的浓度梯度),下图是与小肠上皮细胞有关的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示意图,其中a、b、c表示载体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载体蛋白b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中需要ATP水解供能
B. 在载体蛋白c的协助下,细胞内外的Na+浓度趋于相同
C. 肠腔中的Na+浓度降低,会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D. 机体短暂供能不足,会影响葡萄糖由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
39.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下图所示状态,a、b分别表示两处溶液的浓度,由此可以推测( )
A. 可能a>b,植物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 可能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 可能aD. 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40. 下列物质出入细胞过程中,需要消耗ATP的是( )
A. 甘油进入人体皮肤细胞
B. 葡萄糖通过易化扩散进入红细胞
C. 矿物质离子逆浓度梯度转运至根细胞内
D.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
41. 下图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清除衰老线粒体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自噬前体和溶酶体分别来源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 降解线粒体中物质的水解酶在溶酶体中合成
C. 自噬体的形成需借助于膜的流动性且消耗能量
D. 当养分不足时,细胞的自噬作用可能增强
42. 如图是我们在观察某种细胞时使用的一些镜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1、2、3是目镜,4、5、6是物镜
B. 1与6组合看到的细胞最大
C. 3与4组合看到的细胞最少
D. 3与4组合看到的视野最暗
43. 下图为在某温度和pH条件下,人血液中的碳酸酐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底物浓度为a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B. 底物浓度为b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C. 底物浓度为a时,若改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可能改变
D. 底物浓度为b时,若改变反应pH,反应速率可能改变
44. 如图渗透实验,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
B. 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C. 图(一)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
D. 图(二)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等于C的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
45. 将家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的进出,箭头粗细表示水分子出入的多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段时间后,甲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B. 能发生渗透作用的是甲细胞和丙细胞
C. 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乙细胞有水分子的进出
D. 若将甲、乙和丙细胞同时分别置于蒸馏水中,甲细胞先破裂
二、非选择题(共40分,每空1分。)
46. 下图1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各字母代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主要元素);B:________________(结构通式);C:________________(化学键名称);D:________________(反应名称)。
(2)如图2所示的几种符号代表不同种类的B:
①它们结构的差异在于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这7种B各一个形成一条肽链,此过程可得到________________个水分子,若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两条上述这种肽链通过两个二硫键连接形成(-SH+HS-→-S-S-)一个特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两个蛋白质分子均由上述这样两条肽链构成,那么这两个蛋白质分子的功能是否一定相同?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7. 线粒体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线粒体是____的主要场所,内膜向内折叠形成____,从而____。线粒体含有____,能合成一部分自身需要的蛋白质。线粒体在____(填一种细胞骨架名称)的参与下可以在细胞中的移动。
(2)真核细胞中一些衰老的线粒体会被消化清除,称为细胞自噬。图甲和图乙表示真核细胞自噬的一种信号调控过程,其中AKT和mTr是抑制细胞自噬的两种关键蛋白激酶。
据图可知,当营养物质充足时,物质X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AKT,该酶被激活后一方面可促进____,并进一步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供能,另一方面可激活mTr,从而抑制____;当环境中营养物质缺乏时,AKT和mTr失活,细胞会启动自噬过程,其意义是____。
48.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B]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___]______。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
(3)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性。这是因为________。
(4)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哪些结构?____(填写标号)。
(5)细胞膜的外侧是_____(填“M”或“N”)侧,判断的依据是_____。
(6)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__。
49. 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图乙是与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____表示(填序号)。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____(填“I→Ⅱ”或“Ⅱ→I”)。
(2)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____有关,曲线②Q点时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____。
(3)将洋葱外表皮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浸润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到清水环境中,得到如图所示现象,此时细胞处于____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____。
50.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甲I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如图甲Ⅱ、Ⅲ所示。图乙表示在不同情况下底物浓度与起始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合,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
(2)据图乙分析,随着底物浓度升高,抑制效力变得越来越小的是____抑制剂,原因是____。
(3)唾液淀粉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的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丙。若将温度提高5℃,请在图丙中绘出相应变化曲线____。
金华一中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试题卷
命题:姚杭海 校对:方佳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30题每小题1分,31--45题每小题2分。)
1. 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
A.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B. 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
C. 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 这种纯净水绝对纯净,不含任何离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生命活动都发生在水环境中,没有水就没有生命,A正确;
B、N、P元素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
C、水也是一种化学物质,C错误;
D、水是良好的溶剂,其中含有多种离子,D错误。
故选A。
【点睛】
2. 哺乳动物血液中某种离子含量过低会导致肌肉发生抽搐。该离子是
A. Fe2+B. Ca2+C. Cl-D. I-
【答案】B
【解析】
【详解】血浆中Ca2+含量过低会导致肌肉发生抽搐,过多会导致肌无力,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 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的含水量一般不同
B. 细胞中水的作用之一是充当反应物
C. 骨骼中的钙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D. 无机盐有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中的水有两种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细胞含水量与代谢的关系: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含量高,结合水的比例上升时,植物的抗逆性增强,细胞代谢速率降低。
2.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2)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3)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4)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
3.细胞中的无机盐:
(1)存在形式: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叶绿素中的Mg、血红蛋白中的Fe等以化合态。
(2)无机盐的生物功能:a、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b、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c、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
【详解】A、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代谢活动强弱不同,含水量可能不同,A正确;
B、自由水可以参与细胞中的某些化学反应,因此,细胞中水的作用之一是充当反应物,B正确;
C、骨骼中的钙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错误;
D、无机盐有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作用,如血钙过低会引起肌肉抽搐,D正确。
故选C。
【点睛】
4. 下列物质的组成中不含糖分子的是( )
A. DNAB. 纤维素C. 胆固醇D. ATP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碱基组成,A错误;
纤维素属于多糖,基本单位是葡萄糖,B错误;
胆固醇属于脂质,不含有糖分子,C正确;
ATP中的A为腺苷,由磷酸和核糖组成,D错误。
【点睛】1、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碱基组成。2、ATP元素组成:ATP 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结构特点: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由磷酸和核糖组成),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5. 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糖的组成元素是C、H、O、N、PB. 脱氧核糖属于单糖
C. 1分子蔗糖水解后产生2分子葡萄糖D. 糖原是植物细胞中的重要贮能物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和乳糖;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糖;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细胞生命活动直接的能源物质是ATP;不同糖类在细胞中的分布和功能可能不同。
【详解】A、糖类的元素组成一般只有C、H、O,核糖的组成元素只有C、H、O,A错误;
B、脱氧核糖属于单糖中的五碳糖,B正确;
C、1分子蔗糖水解后产生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的果糖,C错误;
D、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重要贮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重要贮能物质,D错误。
故选B。
【点睛】
6. 脂质不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
A. 携带遗传信息B. 调节生理代谢
C. 储存能量D. 构成生物膜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核酸是遗传物质,携带遗传信息,A符合题意;
B、固醇中的性激素能调节细胞代谢,B不符合题意;
C、脂肪中C、H的比例高,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则属于良好的储能物质,C不符合题意;
D、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7. 为鉴定某溶液的成分,用不同试剂进行检测,下列对结果和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加入双缩脲溶液,出现紫色,则该溶液可能含蛋白质
B. 若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出现红黄色,则该溶液含葡萄糖
C. 若加入苏丹III染液,出现紫色,则该溶液含油脂
D. 若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出现橙黄色,则该溶液含淀粉
【答案】A
【解析】
【详解】A. 蛋白质遇双缩脲溶液出现紫色,故A对;
B. 本尼迪特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且使用时需水浴加热,现象是从蓝色变成红黄色沉淀,B错误;
C.苏丹III染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故C错;
D. 淀粉遇碘变蓝,故D错。
8. 甘薯在贮藏过程中,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生成还原糖,还原糖含量越高甘薯越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贮藏温度会影响甘薯的甜度
B. 贮藏时间不影响甘薯的甜度
C. 甘薯提取液与本尼迪特试剂在热水浴中出现红黄色沉淀
D. 甘薯提取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
【答案】B
【解析】
【分析】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需要在适宜的温度、PH下催化相应反应。
还原糖可本尼迪特试剂在热水浴中出现红黄色沉淀;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反应呈紫色。
【详解】A、温度能影响淀粉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还原糖的含量,使甘薯的甜度发生变化,A正确;
B、储藏时间不同,产生的还原糖的量不同,B错误;
C、甘薯提取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本尼迪特试剂在热水浴中出现红黄色沉淀,C正确;
D、甘薯除了含有淀粉和还原糖外,还含有淀粉酶,本质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D正确。
故B。
9. 层粘连蛋白是一种大型的糖蛋白。若将层粘连蛋白彻底水解,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糖蛋白是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详解】由题意可知,层粘连蛋白是糖蛋白,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A是葡萄糖,B、D是氨基酸,C不是氨基酸,因此层粘连蛋白彻底水解,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C。
故选C。
10. 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B. 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组成不同的多肽链
C. 将抗体放入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
D. 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高温、酸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乙醇、甲醛等)、紫外线等作用时蛋白质可发生变性,失去其生理活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是化学变化过程。
【详解】A、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才具有生物活性,即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A正确;
B、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均有关,因此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组成多种不同的多肽链,B正确;
C、将抗体(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溶于NaCl溶液中不会破坏其空间结构,因而其生物活性没有丧失,C错误;
D、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盘曲折叠的方式不同,可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D正确。
故选C。
11. 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900,由此可知,此蛋白质分子所含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 )
A. 52、52B. 50、50C. 52、50D. 51、49
【答案】C
【解析】
【分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过程中,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少量=脱去的水分子相对质量之和。
【详解】分析题干可知,已知该蛋白质分子含有2条肽链,在脱水缩合过程中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00,说明该过程中脱去了900÷18=50个分子水,则该蛋白质分子含有的氨基酸数=50+2=52个,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50个,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睛】
12. 核酸在真核细胞里的分布情况下列哪项最合适( )
A. DNA全部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全部在细胞质中
B. DNA和RNA全部都分布在细胞核中
C.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分布在细胞质中
D.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核酸包括DNA和RN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3. 与DNA分子相比,RNA分子特有的碱基是( )
A. 鸟嘌呤(G)B. 胞嘧啶(C)
C. 尿嘧啶(U)D. 腺嘌呤(A)
【答案】C
【解析】
【详解】DNA 有 A、T、 C、G 四种碱基,RNA 有A、U、C、G 四种碱基,故RNA 分子特有的碱基是U,故C正确。
【点睛】理清DNA和RNA的区别:
14. 细胞学说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及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认为是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B. 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 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
D. “所有的细胞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细胞学说并未对细胞进行分类,A错误;
B、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B错误;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个体水平进入到细胞水平,并为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C错误;
D、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D正确。
故选D。
【点睛】
15.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施莱登、施旺和魏尔肖等人创立
B. 揭示了动物界与植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 魏尔肖认为所有的细胞都来自已经存在的活细胞
D. 细胞学说的创立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详解】A、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以及魏尔肖等人创立建立的,A正确;
B、细胞学说阐明了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错误;
C、魏尔肖的名言“所有细胞都来自先前存在的细胞”,认为所有的细胞都来自已经存在的活细胞,C正确;
D、细胞学说的创立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魏尔肖的名言“所有细胞都来自先前存在的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D正确。
故选B。
16. 下列细胞中具有细胞壁且成分不含纤维素的是( )
A. 洋葱表皮细胞B. 蚕豆叶肉细胞
C. 大肠杆菌细胞D. 肝脏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不同: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动物细胞没有有细胞壁,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详解】A、洋葱表皮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错误;
B、蚕豆叶肉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其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错误;
C、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不含纤维素,C正确;
D、肝脏细胞是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D错误。
故选C。
17.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脂双层的两层并不完全相同
B. 胆固醇存在于磷脂双分子层外侧
C. 甘油以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衰老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详解】A、磷脂双分子层中的两层是不完全相同的,如细胞膜的外侧含有糖蛋白,内侧没有,A正确;
B、胆固醇存在于脂双层的内部,使得质膜有一定的流动性,又比较坚实,B错误;
C、甘油是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C正确;
D、细胞衰老时,膜是蛋白质的活性减弱或者丧失,导致通透性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B。
18.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含叶绿体的细胞一定不是植物细胞
B. 含中心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C. 不含细胞壁的细胞一定不是植物细胞
D. 不含细胞核的细胞一定不是动物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详解】A、不含叶绿体的细胞也可能是植物的根细胞,故A错误;B、低等植物细胞也含有中心体,故B错误;
C、植物细胞都含有细胞壁,故C正确;
D、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故D错误。
故选C。
19. 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具有结构②,一定不是植物细胞
B. 结构①不是所有生物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结构④是核糖体
C. 结构③是脂质合成和加工的车间
D. 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部分细胞结构,其中①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②是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③是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④为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详解】A、②是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A错误;
B、结构①是线粒体,不是所有生物细胞都具有,如原核细胞,结构④是核糖体,B正确;
C、结构③是高尔基体,而脂质合成和加工的车间是内质网,C错误;
D、该细胞具有核膜,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具有中心体,这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D错误。
故选B。
20. 下列关于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染色质是指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 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化学成分都主要是DNA和蛋白质
C. 原核细胞只有染色质,而真核细胞只有染色体
D. 染色质和染色体其实是同种物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答案】C
【解析】
【分析】染色质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与染色质是同一物质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细胞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呈染色体状态,分裂间期和末期又转化为染色质状态。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
【详解】A、染色质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故此而得名,是DNA的主要载体,A正确;
B、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化学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二者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B正确;
C、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NA不与蛋白质组成染色质,染色质是真核细胞特有的,C错误;
D、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存在于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呈圆柱状或杆状,这时叫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D正确。
故选C。
【点睛】
21. 如图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该图正确叙述是( )
A. 植物细胞都不具有的结构是a
B. 胰岛β细胞合成胰岛素的场所是c
C. 细胞在清水中不会涨破,是因为有结构i
D. 图的下半部分可用来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1、中心体存在于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细胞;
2、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无叶绿体;
3、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
【详解】A、据图分析a为中心体,可以存在于低等植物细胞中,A错误;
B、胰岛β细胞合成胰岛素的场所是核糖体,应为f,B错误;
C、i-细胞壁具有支撑和保护的作用,所以植物细胞置于清水中不会吸水涨破,C正确;
D、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中无叶绿体,不应有结构e,D错误。
故选C。
22. 细胞核的模式图如下,①~④表示其中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构成
B. ②是形成核糖体的场所,数目与细胞类型无关
C. ③是由四层单位膜构成的核被膜
D. ④是蛋白质和DNA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其中①为染色质;②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③核膜,具有双层膜;④为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详解】A、图中①表示染色质,它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组成,A正确;
B、②表示核仁,它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并非合成核糖体的场所,并且,不同细胞所含有的核仁数目并不相同,B错误;
C、③表示核被膜,核被膜是由双层单位膜构成的,C错误;
D、④表示核孔复合体,它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DNA分子不能出入细胞核,D错误。
故选A。
23. 伞藻是单细胞藻类,由帽、柄、足3部分组成,细胞核位于足中。如图表示伞藻的嫁接实验,该实验结果表明( )
A. 细胞溶胶是细胞的控制中心B. 细胞溶胶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场所
C. 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是染色质D. 细胞核可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伞藻是单细胞藻类,由帽、柄、足3部分组成,细胞核位于足中,柄和足含有细胞溶胶,据图可知,该实验把两种伞藻的柄和足进行了重组,重组伞藻再生帽的性状由其足决定,与其柄的来源无关。
【详解】A、细胞溶胶是细胞的代谢中心而不是控制中心,A错误;
B、细胞溶胶是细胞的代谢中心而不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场所,B错误;
C、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是遗传物质DNA,而不是染色质,C错误;
D、分析图可知,虽然进行了不同伞藻之间的柄和足之间的嫁接,但是生长出来的帽子的表现型是由足决定的;又因为细胞核位于足中,因此推测细胞核可能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故选D。
24. 下列关于“观察叶绿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片时叶片应保持干燥
B. 应选择黑藻新鲜枝上的靠近根部的深绿色叶片制作成装片
C. 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黑藻细胞内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
D. 黑藻叶片也可以用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
【答案】D
【解析】
【分析】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
【详解】A、制片和镜检时,临时装片中的叶片不能放干了,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A错误;
B、应选择黑藻新鲜枝上一片幼嫩的小叶制作成装片,B错误;
C、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需要在电镜下观察,C错误;
D、黑藻叶片由于含有叶绿体,原生质体呈绿色,也可以用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D正确。
故选D。
25. 观察叶绿体、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等均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先让盖玻片一侧接触液滴,然后轻轻盖上,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止实验材料移动B. 防止水溢出
C. 避免出现气泡D. 增加装片透明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制作临时装片时,先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液)滴,然后轻轻盖上,如果粗心会出现气泡影响观察,但加盖后实验材料一般不会移动。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制作临时装片时,先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液)滴,然后轻轻盖上,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现气泡,C符合题意。
故选C。
26.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由单位膜构成B. 溶酶体是内质网断裂后形成的小泡
C. 花、果实和叶的颜色与液泡无关D. 动物细胞的分裂与中心体无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可以分为三类:双层膜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单层膜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详解】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由单位膜构成,A正确;
B、溶酶体是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小泡,B错误;
C、花、果实以及叶的部分色素存在于液泡中,叶片的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体所致,C错误;
D、中心体分布在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D错误。
故选A。
27. 植物种子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则该物质
A. 在低温下易变性
B. 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C. 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 —定含有羧基
【答案】D
【解析】
【详解】A、蛋白质在低温下不是变性,而是活性受到抑制,A错误;
B、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是还原糖,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错误;
C、酶具有专一性,不能催化淀粉合成,C错误;
D、能高效分解淀粉应是淀粉酶,其本质是蛋白质,一定含有羧基,D正确。
故选D。
28. 下列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 噬菌体和草履虫B. 衣藻和水绵
C. 大肠杆菌和变形虫D. 衣原体和酵母菌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是指病毒类生物,而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其中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细菌(旧称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原生动物、低等植物、真菌等。
【详解】A、噬菌体属于病毒,不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
B、衣藻和水绵都属于低等植物,都是真核生物,B正确;
C、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
D、衣原体属于原核生物,D错误
故选B。
29. 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C. 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D. 由②参加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①表示糖蛋白,②蛋白质,③表示磷脂双分子层。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糖蛋白的功能为细胞识别,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详解】A、③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支持蛋白质,A正确;
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B错误;
C、①糖蛋白进行细胞识别,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密切相关,C正确;
D、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则需要载体的不一定是主动运输,D正确;
故选:B。
30. 在水环境中磷脂分子可自发形成如图1、图2所示结构,称为脂质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随内容物的增多,脂质体在一定程度上会膨胀
B. 脂质体的物质构成与质膜相同
C. 图示脂质体间能够发生特异性识别
D. 应用如图2所示的脂质体贮存脂肪颗粒
【答案】A
【解析】
【分析】流动镶嵌模型的特点磷脂分子的特点是一个亲水基团的头和两个疏水基团的尾,所以磷脂的双分子层在水中的分布是亲水基团和水接触,疏水基团远离水。
【详解】A、磷脂分子是可以流动的,所以随内容物的增多,脂质体一定程度上会膨胀,A正确;
B、脂质体物质构成与质膜不相同,质膜上还有蛋白质和糖类,B错误;
C、磷脂分子不具有识别的功能,C错误;
D、应用如图1所示的脂质体储存脂肪颗粒,图2磷脂分子亲水头部位于内部,不能储存脂肪颗粒,D错误。
故选A。
31. 如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图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判断的理由是无核膜
B. 甲、乙图中均有细胞壁,且二者的成分相同
C. 甲、乙两图的细胞均具有选择透性的细胞膜
D. 甲、乙两图的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2.常考的真核生物有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等;常考的原核生物有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等;此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题图分析,图甲细胞中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该细胞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图乙细胞中具有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表示植物细胞。
【详解】A、分析图解可知,甲细胞中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因此为原核细胞,A正确;
B、原核细胞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B错误;
C、原核细胞核真核细胞的细胞膜都具有选择透性,从而表现细胞的活性,C正确;
D、甲细胞为原核细胞,乙细胞为真核生物中的植物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均存在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D正确。
故选B。
【点睛】
32.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 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 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它们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D. 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别运输到相应部位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BD、结核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具有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BD错误;
C、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人体细胞内溶酶体的消化降解,C正确。
故选C。
33. 酵母菌可通过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获得能量,如图野生型是分泌正常的酵母菌,分泌蛋白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成熟才能执行具体功能。甲、乙型突变体是部分细胞器膜结构异常、分泌过程出现障碍的醇母菌,另有丙型突变体是线粒体缺陷型酵母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野生型酵母菌的分泌蛋白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B. 甲型突变体在内质网中积累大量具有活性的蛋白质
C. 乙型突变体的高尔基体因功能障碍导致膜面积异常增大
D. 丙型突变体仍能进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答案】B
【解析】
【分析】甲型突变体蛋白质进入内质网但不能形成囊泡,所以是内质网结构不正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乙型突变体蛋白质进入了高尔基体,说明内质网是正常的,所以是高尔基体结构不正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
【详解】A、野生型酵母菌的分泌蛋白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A正确;
B、根据题干中“分泌蛋白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成熟”,在内质网中积累大量的蛋白质不具有活性,B错误;
C、乙型突变体的高尔基体因功能障碍导致膜面积异常增大,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丙型突变体是线粒体缺陷型酵母菌,酵母菌还能通过无氧呼吸提供能量,所以丙型突变体仍能进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D正确。
故选B。
34. 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与淀粉浓度之间的关系,乙、丙两曲线表示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随温度或pH的变化,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乙、丙两曲线横轴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温度和pH
B. 分析曲线可知,e、g两点所示条件是短期内保存该酶的最适条件
C. d、f两点所示的α-淀粉酶活性一致,该酶的空间结构都遭到破坏
D. 若在a点升温或在bc段增加淀粉的浓度,都将使反应速率增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失活,据此可推知:乙曲线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丙曲线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pH的变化趋势,因此乙、丙两曲线横轴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温度和pH,A正确;
B.e点对应的横轴数值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g点对应的横轴pH数值对该酶而言属于过酸,该酶的空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因此e、g两点所示条件不是短期内保存该酶的最适条件,B错误;
C.d、f两点所示的α-淀粉酶活性一致,但d点(低温)时该酶的空间结构没有遭到破坏,f点(高温)时该酶的空间结构已遭到破坏,C错误;
D.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与淀粉浓度之间的关系,若在a点升温,酶的活性减弱,反应速率将减小,bc段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α-淀粉酶的浓度,增加淀粉的浓度,不会使反应速率增大,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A项的判断。因对“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失活,低温可降低酶的活性但不会导致酶失活”的记忆存在偏差而没能很好的把握曲线的变化趋势,依据题意“乙、丙两曲线表示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随温度或pH的变化”误认为:乙曲线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丙曲线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pH的变化趋势。
35. 学习小组对某种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分析正确的是
A. Cl-是该酶发挥催化作用所必需的
B. Cu2+与酶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C. Cu2+ 和Cl-共同作用对该酶催化活性无影响
D. 三组实验的最大反应速率均受酶量限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Cl-不是该酶发挥催化作用所必需的,不加Cl-时酶也能发挥催化作用,A项错误;
Cu2+不是该酶的作用对象,不能形成酶-底物复合物,B项错误;
Cu2+ 会抑制酶的活性,Cl-提高酶的活性,共同作用时对该酶催化活性的影响无法估计,C项错误;
三组实验的最大反应速率均受酶量限制,D项正确。
故选D
36. 如图为ATP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也是构成DNA和RNA的五碳糖
B. 图中②指的是高能磷酸键,在ATP分子中有3个
C. 图中③是RNA与DNA共有的碱基之一
D. 图中④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答案】C
【解析】
【分析】1、ATP由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碱基、3分子磷酸组,结构简式是“A-P~P~P”;
2、DNA与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①五碳糖不同,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DNA中的碱基是A、T、G、C,RNA中的碱基是A、U、G、C;
3、由题图可知,图中①是核糖,②是高能磷酸键,③是腺嘌呤碱基,④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详解】A、①是核糖,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A错误;
B、ATP中高能磷酸键有2个,B错误;
C、③是腺嘌呤,是RNA和DNA共有的碱基之一,C正确;
D、④是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不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错误。
故选C。
37.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
B. 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
C. 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D.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答案】D
【解析】
【详解】A、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A项正确;
B、ATP合成时所需能量,来自呼吸作用中有机物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和光合作用中色素分子所吸收的光能,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光能,用于生物的发光,B项正确;
C、ATP中的“A”表示腺苷,构成RNA中的碱基“A”为腺嘌呤,C项正确;
D、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代谢旺盛的细胞中也是如此,D项错误。
故选D。
38. 主动转运的能量可来自ATP水解或电化学梯度(离子的浓度梯度),下图是与小肠上皮细胞有关的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示意图,其中a、b、c表示载体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载体蛋白b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中需要ATP水解供能
B. 在载体蛋白c的协助下,细胞内外的Na+浓度趋于相同
C. 肠腔中的Na+浓度降低,会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D. 机体短暂的供能不足,会影响葡萄糖由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而运出细胞时,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为协助扩散,钠离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为协助扩散,而运出细胞时,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
【详解】A、据图分析,载体蛋白b转运葡萄糖的过程需要载体的协助,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不需要消耗能量,即不需要ATP水解供能,A错误;
B、在载体蛋白c的协助下,钠离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导致细胞外的钠离子浓度远高于细胞内,B错误;
C、图中显示断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伴随着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所以肠腔中的Na+浓度降低,会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C正确;
D、葡萄糖由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所以机体短暂的供氧不足,不会影响葡萄糖由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D错误。
故选C。
39.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下图所示状态,a、b分别表示两处溶液的浓度,由此可以推测( )
A. 可能a>b,植物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 可能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 可能aD. 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图形,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处于质壁分离过程、质壁分离平衡状态或质壁分离复原过程;a表示细胞液、b表示细胞外液。
【详解】据图分析,若此时a细胞液>b细胞外液,则表明细胞吸收的水分比失去的水分多,从而表现为细胞渗透吸水;若此时a细胞液=b细胞外液,则表明细胞吸收的水分与失去的水分相当,渗透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若此时a细胞液<b细胞外液,则表明细胞吸收的水分比失去的水分少,从而表现为细胞渗透失水。综上所述,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0. 下列物质出入细胞过程中,需要消耗ATP的是( )
A. 甘油进入人体皮肤细胞
B. 葡萄糖通过易化扩散进入红细胞
C. 矿物质离子逆浓度梯度转运至根细胞内
D.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
【详解】A、甘油进入人体皮肤细胞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A错误;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B错误;
C、植物根吸收无机盐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不仅需要载体还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D、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C。
【点睛】结合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分析选项。
41. 下图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清除衰老线粒体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自噬前体和溶酶体分别来源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 降解线粒体中物质的水解酶在溶酶体中合成
C. 自噬体的形成需借助于膜的流动性且消耗能量
D. 当养分不足时,细胞的自噬作用可能增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A、据图分析,内质网形成自噬前体,包裹线粒体;高尔基体形成溶酶体,与自噬体融合,溶酶体中水解酶将自噬体形成残质体,形成的水解产物两个去路,一是分泌到细胞外,二是留在细胞内重新利用。由以上分析可知,自噬前体来自内质网,溶酶体来自高尔基体,A正确;
B、水解酶存在于溶酶体中,但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
C、自噬前体包裹线粒体,借助于膜的流动性且消耗能量,C正确;
D、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的自噬作用可能增强,形成的水解产物留在细胞内重新利用,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以自噬作用清除衰老细胞的过程为载体,考查细胞器的结构、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溶酶体的功能,解题关键能识图判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结构,注意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能分析出溶酶体的水解产物去路。
42. 如图是我们在观察某种细胞时使用的一些镜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1、2、3是目镜,4、5、6是物镜
B. 1与6组合看到的细胞最大
C. 3与4组合看到的细胞最少
D. 3与4组合看到的视野最暗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镜头1、2、3没有螺纹,是目镜;4、5、6上面有螺纹,是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的1<2<3,物镜的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是4>5>6。
【详解】A、镜头1、2、3无螺纹是目镜,4、5、6有螺纹是物镜,A正确;
B、目镜中1放大倍数最小,物镜中6放大倍数最小,因此1与6组合看到的细胞最小,B错误;
C、目镜中3放大倍数最大,物镜中4放大倍数最大,因此3与4组合看到的细胞最大,细胞数目最少,C正确;
D、目镜中3放大倍数最大,物镜中4放大倍数最大,3 与4组合,放大倍数最大,视野最暗,D正确。
故选B。
43. 下图为在某温度和pH条件下,人血液中的碳酸酐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底物浓度为a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B. 底物浓度为b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C. 底物浓度为a时,若改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可能改变
D. 底物浓度为b时,若改变反应pH,反应速率可能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酶促反应曲线时:
(1)首先要弄清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相同的曲线在不同的坐标系中表示的含义不同。其次明确曲线中的几个关键点,如:起点、与纵横轴的交点、拐点、最低点、最高点等。
(2)在分析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时,一般情况下,生成物的量未达到饱和时,影响因素是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在达到饱和后,限制因素是除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
【详解】A、a点时底物浓度是反应速率的限制因素,a点时反应速率随着底物浓度增大而增大,A正确;
B、b点时底物浓度不再是限制因素,限制因素是酶的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不变,B错误;
C、底物浓度为a时,改变反应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反应速率可能改变,C正确;
D、底物浓度为b时,改变反应pH,会影响酶的活性,反应速率可能改变,D正确。
故选B。
44. 如图渗透实验,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
B. 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C. 图(一)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
D. 图(二)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等于C的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槽内是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水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水从水多的地方向水少的地方运输,而水越多的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就越低,所以综合分析,水宏观的运输方向就是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运输。
【详解】AB、根据图(二)的结果H1>H2可知,图(一)中B和A之间的浓度差大于C和A之间的浓度差,所以图(一)中B的浓度应大于C的浓度,图(二)中高度差产生的对水向上扩散的阻力与半透膜两侧浓度差产生的对水的吸引力相同,由于H1>H2可知,可知图(二)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A正确,B错误;
C、根据图(二)的结果H1>H2可知,B和A之间的浓度差大于C和A之间的浓度差,所以图(一)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C正确;
D、图(二)中C的水柱不再上升,所以水分子由A进入C和水分子由C进入A是相等的,处于动态平衡,D正确。
故选B。
45. 将家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的进出,箭头粗细表示水分子出入的多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段时间后,甲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B. 能发生渗透作用的是甲细胞和丙细胞
C. 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乙细胞有水分子的进出
D. 若将甲、乙和丙细胞同时分别置于蒸馏水中,甲细胞先破裂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第一幅图,细胞处于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失水量大于吸水量,使得细胞皱缩;第二幅图,细胞处于等浓度的溶液中,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第三幅图,细胞处于低浓度的溶液中,细胞吸水量大于失水量,细胞膨胀。
【详解】A、家兔红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分离,A错误;
B、渗透作用的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则甲细胞和丙细胞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能发生渗透作用,B正确;
C、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水分子运输,C错误;
D、将甲、乙和丙细胞同时分别置于蒸馏水中,丙细胞由于开始时吸水膨胀,则放在蒸馏水中先破裂,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每空1分。)
46. 下图1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各字母代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主要元素);B:________________(结构通式);C:________________(化学键名称);D:________________(反应名称)。
(2)如图2所示的几种符号代表不同种类的B:
①它们结构的差异在于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这7种B各一个形成一条肽链,此过程可得到________________个水分子,若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两条上述这种肽链通过两个二硫键连接形成(-SH+HS-→-S-S-)一个特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两个蛋白质分子均由上述这样两条肽链构成,那么这两个蛋白质分子的功能是否一定相同?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C、H、O、N ②. ③. 肽键 ④. 脱水缩合
(2) ①. R基 ②. 6 ③. 784 ④. 否 ⑤. 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3)基因的多样性和基因选择性表达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C、H、O、N等元素的原子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其功能的多样性;图中A、B、C、D、E分别表示(C、H、O、N)、氨基酸、肽键、脱水缩合、结构多样性。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分析可知:A为构成蛋白的C、H、O、N等元素;B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结构通式为 ;C的名称是肽键;D表示脱水缩合。
【小问2详解】
①氨基酸结构的差别在于R基的不同;7种氨基酸各一个通过脱水缩合方式形成一条肽链,此过程可得到7-1=6个水分子;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且多肽形成过程中形成了两个二硫键(每形成一个二硫键失去2个H),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128×7-18×6-2×2=784。
②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不同,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若两个蛋白质分子均由这样两条肽链构成,但由于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可能不同,所以这两个蛋白质分子的功能不一定相同。
【小问3详解】
基因决定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和基因选择性表达。
【点睛】本题是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基本单位和形成过程的综合应用,蛋白质形成的过程要与翻译的具体过程结合起来理解应用,由于蛋白质遗传物质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多样性是细胞多样性直接原因,遗传物质多样性是细胞多样性根本原因。
47. 线粒体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线粒体是____的主要场所,内膜向内折叠形成____,从而____。线粒体含有____,能合成一部分自身需要的蛋白质。线粒体在____(填一种细胞骨架名称)的参与下可以在细胞中的移动。
(2)真核细胞中一些衰老的线粒体会被消化清除,称为细胞自噬。图甲和图乙表示真核细胞自噬的一种信号调控过程,其中AKT和mTr是抑制细胞自噬的两种关键蛋白激酶。
据图可知,当营养物质充足时,物质X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AKT,该酶被激活后一方面可促进____,并进一步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供能,另一方面可激活mTr,从而抑制____;当环境中营养物质缺乏时,AKT和mTr失活,细胞会启动自噬过程,其意义是____。
【答案】(1) ①. 有氧呼吸 ②. 嵴 ③. 增大膜面积 ④. 少量DNA和核糖体 ⑤. 细胞质基质
(2) ①. 葡萄糖进入细胞 ②. 细胞自噬的发生 ③. 通过细胞自噬产生小分子有机物,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解析】
【分析】细胞自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内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被包被被成囊泡,与溶酶体融合后,被降解再利用。此外,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维持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小问1详解】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从而可以增大内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线粒体中还有少量的DNA和核糖体(RNA和核糖体),能合成一部分自身需要的蛋白质;线粒体在细胞质基质的参与下可以在细胞中移动。
【小问2详解】
分析图甲可知:当营养物质充足时,物质X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AKT来抑制凋亡,激活的该酶一方面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并且进一步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供能,另一方面可激活mTr,从而抑制细胞自噬的发生。据图乙所示,当环境中营养物质缺乏时,mTr失活,细胞会启动细胞自噬过程,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点睛】解答此题需以“题图中的文字信息和箭头指向”为切入点,据此围绕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凋亡的内涵等相关知识,结合题意对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48.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B]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___]______。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
(3)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性。这是因为________。
(4)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哪些结构?____(填写标号)。
(5)细胞膜的外侧是_____(填“M”或“N”)侧,判断的依据是_____。
(6)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__。
【答案】(1) ①. 蛋白质 ②. 氨基酸 ③. D
(2) ①. E ②. 糖蛋白
(3) ①. 流动 ②. 组成细胞膜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可以运动的
(4)B (5) ①. M ②. M侧有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
(6)流动镶嵌模型
【解析】
【分析】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题图分析:图中A是多糖链,B是蛋白质分子,C是磷脂分子,D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E是糖蛋白,在细胞间的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M侧是细胞膜外侧,N是细胞膜内侧。
【小问1详解】
图中B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小问2详解】
E是糖蛋白,在细胞间的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
【小问3详解】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因为组成细胞膜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可以运动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菌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小问4详解】
B是蛋白质分子,不同生物膜功能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不同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小问5详解】
E是糖蛋白,根据糖蛋白的位置判断M侧是细胞膜的外侧。
【小问6详解】
图示结构模型被称为流动镶嵌模型。
49. 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图乙是与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____表示(填序号)。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____(填“I→Ⅱ”或“Ⅱ→I”)。
(2)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____有关,曲线②Q点时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____。
(3)将洋葱外表皮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浸润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到清水环境中,得到如图所示现象,此时细胞处于____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____。
【答案】(1) ①. 主动运输 ②. 物质运输逆浓度梯度进行 ③. ② ④. Ⅱ→Ⅰ
(2) ①. 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 ②. 载体数量和能量
(3) ①. 质壁分离复原 ②. 下降
【解析】
【分析】1、据图甲分析,物质A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其中B物质表示载体蛋白;Ⅰ侧含有糖蛋白,表示细胞膜外。
2、根据图乙分析,①曲线图表示细胞外浓度与运输速率成正比,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曲线图②表示物质运输可逆浓度进行,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小问1详解】
据图甲可知,物质A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逆浓度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曲线②可以逆浓度吸收物质,代表主动运输。糖蛋白位于Ⅰ侧,则Ⅰ侧代表细胞外,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转运方向是Ⅱ→Ⅰ。
【小问2详解】
图乙中曲线①运输速率与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成正比,代表自由扩散。曲线②代表主动运输,影响主动运输速率的因素包括载体数量和能量。
【小问3详解】
将洋葱外表皮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浸润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到清水环境中,此时细胞正在吸水,所以进行质壁分离的复原,由于细胞液中水分增多而导致浓度下降,所以其吸水能力在下降。
50.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甲I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如图甲Ⅱ、Ⅲ所示。图乙表示在不同情况下底物浓度与起始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合,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
(2)据图乙分析,随着底物浓度升高,抑制效力变得越来越小的是____抑制剂,原因是____。
(3)唾液淀粉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的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丙。若将温度提高5℃,请在图丙中绘出相应变化曲线____。
【答案】(1)专一性 (2) ①. 竞争性 ②. 底物浓度越高,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越大,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越小
(3)
【解析】
【分析】据图甲可知,酶的催化作用的专一性体了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这种互补的结构还表现在青霉素或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的结合上.图乙表明,底物浓度越大,竞争性抑制的效力越来越小。
【小问1详解】
从图甲可知,底物只能与相应酶的部位结合,体现酶的专一性。
【小问2详解】
随着底物浓度升高,抑制效力变得越来越小的是竞争性抑制剂,原因是底物浓度越高,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的机会越大,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结合的机会越小。
【小问3详解】
见右图 细胞器
分布
形态结构
功 能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双层膜结构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
叶绿体
植物叶肉细胞
双层膜结构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内质网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
基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溶酶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
“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中心体
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名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浙江省杭州市及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及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研究发现囊泡和靶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柯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