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代表作品,作者简介,高高地直立,一吸一顿地哭泣,写作技巧,环境描写表现人物心理,脱险部分,指导鼓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学们,你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呢?你有没有冒险的经历呢?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小时候就有过一段难忘的冒险经历,这次经历就被写到了其作品《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让我们跟他一起去冒险吧!
《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第一课》)等。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心理学与成长》(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田文慧译) 原题为《悬崖上的一课》。
本文原题为《悬崖上的一课》,是作者65岁那年写的回忆自己8岁时的一次爬悬崖的经历。那一次经历,让作者从父亲那里学到了自信,学到了克服困难以及实现远大目标的方法。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
【小心翼翼】【耸立】【哄堂大笑】【恍惚】【抽噎】
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
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都有“讨厌,不愿再做”的意思。
厌烦:嫌麻烦而讨厌。例句:他早就厌烦了那种日复一日的工作。
厌倦: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而不愿继续去做。例句:下围棋,他早厌倦了。
(一)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我”,内德、杰里等五个小男孩、父亲
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2.根据故事情节,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17):冒险。体弱多病的“我”在伙伴们的怂恿下爬上了悬崖,终因体力不支,被孤单的抛弃在半悬崖上直到深夜。 第二部分(18-28):脱险。父亲在朋友的引领下找到了“我”,在父亲的鼓励和指导下,“我”抛开恐惧,一小步一小步走下了悬崖。 第三部分(29):感悟。写作者由小时候爬山的事感悟出的人生道理。
1.“我”悬崖的原因是什么? 和我在一起的五个男孩子已经厌倦了玩弹珠,以及用透镜在干树叶上烧洞的游戏,正在寻觅其他好玩的事。
2.小伙伴们对爬悬崖这件事的态度如何? “我们走吧!”有人附和着。然后他们出发了,气喘吁吁地一路小跑,就像一群迷路的小狗。
3.面对爬悬崖这件事,“我”是怎想的? 我犹豫了。我渴望像他们一样勇敢和活跃,但是在过去的八年岁月中,我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病弱的孩子,并将妈妈的警告牢记在心——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
“我”当时对要不要爬悬崖这件事的矛盾心理。
4.“我”为什么决定去爬悬崖呢? “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就因为你过去生病,所以就要当胆小鬼?这没道理。”“我来了!”我喊道,然后跟在他们后面跑。 被最好的朋友杰里说“胆小鬼”,刺激了我的自尊心。
5.悬崖是什么样的?描写悬崖有什么作用?
我们穿过公园,进入树林,最后来到一块空地上。在很远的另一边,有一道悬崖,像一面几近垂直的墙突兀地耸立在岩石中,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参差不齐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从底部杂乱的岩石到顶部草皮的边缘,只有60英尺左右,但是对我来说,这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
说明了悬崖的位置、特点、高度及周边环境,为下文写“我”处于进退两难境地和产生恐惧心理埋下伏笔。
文中多处描写了自然环境,如第6段中的“在很远的另一边……这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这一部分,通过对悬崖的描写表现了“我”惧怕、不自信的心理,为后文的叙述做了铺垫。再如第17、18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则说明了“我”的处境的艰难、危险,烘托出了“我”恐惧和绝望的心理。
“伏笔” 是文学创作的手法,即作者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并与中心事件有联系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提示或暗示。如文章多次提到“我”的体质弱是伏笔;杰里喊“就因为你过去生病,所以就要当胆小鬼”是伏笔;杰里“看起来很担心”也是伏笔。这些必要而周密的交代,行文一一照应。因危险才出现险情,因“我”体质弱才出现恐惧,因“我”胆小才爬到山腰而不能上又下不来,因不放心,杰里才把“我”父亲领来。
6.“我”爬悬崖时候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
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心在瘦弱的胸腔里面怦怦地跳动、吓坏了、感到反胃、哑着嗓子、阵阵晕眩、哭泣、呻吟。
说明了“我”被抛弃的委屈、被嘲笑的羞辱、不知所措的迷惘、不该冒险的后悔,面对困难的恐惧。
1.爸爸是怎样帮助“我”脱险的?
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要吃晚饭了”。 告诉“我”不要想得太多,“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
2.当“我”投入父亲的臂弯之时,“觉得自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里的“成就感”指的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成就感”是指他做到了自己以前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这种成就感是因为他自己战胜了内心的恐惧从而战胜了困难才得到的成功,所以有了成就感。
课文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什么意义?
在人生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和困难,都可以将其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的,这样面对的困难就变小了。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也会面对不同的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人生经验,给我们可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
(二)总结全文 1.概括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我”童年时一次“遇险”“脱险”的经历,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困难和危险,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逐一击破,最终一定能战胜困难,收获成功,也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坚持不懈,最终一定会获得成功。
2.写作特色 (1)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 “我”去爬悬崖、悬崖遇险和脱险的过程是“我”心理成长的过程:从最初的犹豫不决到渴望像其他孩子一样,从爬上悬崖后的胆怯、恐惧到自己的孤立无援,再到跟随爸爸的引导,一步步建立自信都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进行的。
(2)通过以小见大的方法展示哲理 文章通过“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爬下悬崖,从而表现了一定的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有不丧失勇气和信心,把大困难分解为一个个的小困难,就能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脱险:父亲指引,爬下悬崖
遇险:玩新花样,去爬悬崖 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1.认真阅读课文,说一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生活中,你有没有冒险的经历?请叙写一次你自己的冒险经历或者面对困难的经历。 3.阅读课外补充的内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等奖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感受心理,学习任务二,描写的角度,表现的心理,第4段,心理描写,渴望冒险,环境描写,动作细节描写,恐惧紧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14* 走一步,再走一步图片ppt课件,文件包含15走一步再走一步ppt、15走一步再走一步配套教案doc、15走一步再走一步学案练习doc、15《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doc、15走一步再走一步朗读mp3、15走一步再走一步FLASH朗读SWF、15走一步再走一步视频朗读flv等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4* 走一步,再走一步集体备课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一步再走一步,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是的不是“我”,练习检测,熟读成诵,给下列形似字组词,解释下列词语,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